有關端午節隨筆作文800字

【第一篇】:端午有感

有關端午節隨筆作文800字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個端午,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後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米裝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後來就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熟自已家人吃。我們把它稱作粽子。粽子是端午節必須要有的食品。賽龍舟是必須有的活動。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黃酒﹑扣絨線﹑掛香囊等。

包粽子可是門技術。首先要把蘆葉放在鍋裏煮一下。這樣蘆葉就不容易破損。而且顏色會更綠更亮。把蘆葉撈起來放在冷水中等它冷卻。在蘆葉最寬一段的三分之一處,將其繞成圓錐狀,然後將泡好的糯米裝進圓錐裏,再放上一些棗﹑花生﹑臘肉之類的東西之後就可以封口了。將剩下的蘆葉按照粽子的輪廓再裹上幾圈最後用繩子紮起來,一個粽子就算包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只要把粽子放在鍋裏煮酒可以了。看着碧綠粽葉,雪白的糯米,中間又鑲嵌着一顆大紅棗。光是聽着就讓人垂涎三尺。吃的時候再撒上一把糖,別提有多享受了。吃完了粽子就該去看賽龍舟了。

龍舟跟普通的船是不一樣的。龍舟兩頭很窄,它的寬度正好夠一個人坐在裏面。每條龍舟大約可以坐20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船頭還放在一面鼓,是用來掌握節奏,控制速度的。大約有20多條這樣的龍舟都整裝待發。賽龍舟終於開始了,號令一下每條龍舟就像是離了弦的箭一樣在震天的鼓聲中有節奏地向前劃去。沒一個小夥兒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看到他們這樣的努力,我早感動不已了。這就是中華少年﹗這就是我們強大的祖國。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不願意過我們的傳統節日,他們更願意過外國的一些節日。這是很不好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時要靠我們自已來傳承下去。中國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我希望大家都能夠愛我們的傳統節日,都能積極地參加和組織活動。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經久不衰,更具特色。

【第二篇】:記憶中的端午節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走過別人家的廚窗,飄來粽葉的清香把我又帶回到久遠的那年那月那個地方,粽葉的香味帶給遊子們想家的甜美,也是粽子的淳樸味道讓我更想家。

童年的端午節,媽媽會帶上我去山上找粽葉(蘆竹的葉子)。在找粽葉的時侯,媽媽也會在山上帶我去找些艾葉,菖蒲,桉樹葉,梔子花,獨頭蒜等回來,找回來後媽媽會把葉子洗乾淨放在一口大鍋裏煮軟待用。煮葉子的間隙,媽媽就把採回來的艾葉,菖蒲等用稻草一小扎一小扎地掛在每道門上,據説這樣是可以避邪(我們老家是嘉陵江支流邊上,每年端午節都會發洪水,也是這樣的洪水時不時會破壞我們的莊稼,還會偶爾讓某家的小娃娃溺水,記得我們家有一片地靠在水渠的邊上,每年端午節漲了大水,長在邊上的南瓜絲瓜白瓜等都被淹在水裏,瓜蔓上都是紅泥,每次漲大水大人們都是特別的心痛,所以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避邪,也用粽子去獻給河神,祈求她會保佑我們平安健康)。

粽葉煮好了,媽媽再清洗一遍泡在盆子裏,另一個盆子上面有一個竹做的器皿,可以把糯米里面的水份濾掉,糯米邊上還會放上幾碟紅豆綠豆花生紅棗等,再配上高腳板凳(把綁粽子的繩子系在高腳凳上,繩子也是從山上扯來的燈芯草,呵呵,是不是很環保,完完全全正宗的綠色食品)。一切準備就緒,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一張張綠油油地葉子經過媽媽靈巧的手把白白的糯米紅豆綠豆紅棗花生等象變魔術一樣地包成一個個的金字塔,(包粽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要包至少100個以上,那年那月,眾鄉親間都有着淳厚的友誼,媽媽會多包一些,等粽子熟了,媽媽會叫我送去給曹媽雷媽楊媽宋媽家,這送的過程中媽媽是想讓我們多給大家交流,多學些待人處事的道理,多去關愛身邊的長輩,因為是眾鄉親看護我們長大的,要懂感恩,哎,媽媽真是用心良苦)。

煮粽也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媽媽會在灶里加上很多大塊的木柴,讓柴火自己慢慢燃燒。這期間媽媽會找來針線幫我們串項圈了,看到這你肯定不知道是啥,那就是把最早採回的艾葉尖兒,菖蒲根(用刀切成一個個小圈兒,梔子花,獨頭蒜串成一個圓,然後掛在我們的脖子上。若剛巧那年家裏有一個年滿12週歲的娃娃,還得用紅布包些棉花做成一隻俏皮的猴子一起掛在脖子上。記得那年小妹12歲時,媽媽親手做的一個乖巧好看的紅猴子,妹妹戴出去,滿村的嬸子大娘們都誇媽媽手巧呢)。然後媽媽會把從街上買回的雄黃放在白酒裏面磨成雄黃酒,聽媽媽説雄黃酒是百蟲的剋星,媽媽就用雄黃酒塗在我們的額頭正中(很象一個美人點),下巴,胸口,背上,腿上等,等這些做完鍋裏的粽子熟了。

鍋裏不時飄出來的粽香早都把我們這幫娃娃們饞得不行了,媽媽把頭天晚上特製的紅糖漿端出來倒在青花瓷碟裏,然後從鍋裏為我們撈上一串飽滿的粽子,剝開綠色的粽葉兒,跳入眼瞼的是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的金字塔,綠豆紅豆就那麼害羞地暈染開來,把一個個水晶透瑩的糯米點綴得極有食慾,極不可奈地用筷子串上一個在糖漿裏打個滾兒,使勁兒地咬上一口,糯滑,香甜,美極了。只三口就把一好好的金字塔給吞了。粽子的香味兒也招來了小夥伴們,每個小夥伴們都饞涎欲滴地望着鍋裏的粽子,媽媽總是樂呵呵地為每個小朋友們剝上一粒,用筷子串上遞給他們。一羣小傢伙吃飽後,媽媽也會把磨好的雄黃酒替沒有抹上的小夥伴們抹上,一邊抹一邊也會念叨:“請河神保佑娃兒們健健康康地長大,不生瘡不害病。”

吃飽了,媽媽就用竹筐裝上包得的粽子去拜河神,河面上是各村備好的龍舟。每家每户都把上供河神的供品放在龍舟上,然後由最的那個首領帶去河最深的地方投下河。等一切上供結束,就是那天的龍舟賽了,一個個身強體壯的小夥兒用盡全身力氣劃呀劃呀,首先到達岸邊的勇士們一個個笑開了花,奪冠都那麼神彩飛揚。

兒時的粽香還在腦海裏回味無窮,現在屬於我的端午節在哪裏?!我期待那淳厚濃郁的粽香,也感恩生我養我的母親,更想在每個端午節我都能回到那年那月那個地方!!

【第三篇】:往年端午

這次端午,先有五一在前,又有末期在後,一個剛剛回去,一個即將回去,加上歸程遙遠,坐車不易,這次我便不回故里。可是“每逢佳節倍思親”,身邊的同學、朋友,都紛紛攘攘、一家團聚。當粽子飄香,鴨蛋氾濫,眼眸中滴滴青澀淚水,便幾番打轉,有着奪眶而出之感。涼風襲來,防不勝防。

其實,端午節又名重五節,音律所在,忍不住想到重陽節。重陽節乃是敬老崇孝之節,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等,往往傾室而出,以求健康長壽、天長地久。昨夜又一朋友託我寄果品回家,予古稀之年的爺爺,一番思緒,變得複雜萬分、變幻莫測、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其實在我的故鄉,端午乃是別有一番滋味的,只是不知為何這般多愁善感、觸景生情。

往年端午,深山老林總是隨着佳節來臨,變得熱鬧非凡。九年級初四,鄰里鄉親便會將醃了許久的鹹鴨蛋拿出洗淨,到了初四晚上,一律進鍋煮熟。初五凌晨,母親便會開燈起牀,將睡前和好的麪粉揉好,做成一個個包子,中心抹上紅顏料或者蓋上章,放到籠子裏面。等到旭日東昇抑或細雨濛濛,炊煙繞樑,伴着心中欣喜、沖霄直上。母親老是搓着老手,將自己一夜奮戰煮熟的鹹蛋和蒸出的包子送到卧室裏睡眼惺忪的我的面前。那時候,不論滋味好壞,我都吃得喜笑顏開。

等到一夜奮戰結束,就到了家家户户你來我往的環節。街坊鄰里紛紛拿着桶子或者籃子裏面放個盤子,將包子鹹蛋放在裏面,挨家挨户的送去。這個時候,我總愛挑肉粽,找紅心鴨蛋,比比誰家的包子蛋多,比比誰家的包子蛋味道好。等包子蛋送到了各户,母親臉上洋溢着滿足的笑容,在廚房門口呼和父親掛上艾草,驅病消災。緊接着,又忙活早點去了。

我呢?吃了鹹蛋、粽子、包子,不等米飯、蔬菜就已經飽飽的,小肚子鼓鼓的。但是,小孩子都愛顯擺,還要編一個蛋袋,裏面裝一顆最喜歡的鴨蛋,掛在胸前、走户竄門。要是自己不小心磕破了,那就疼惜不已、急忙回家、千里挑一、移情別戀。要是別人磕破了,那就嚎啕大哭、滿地打滾、要死要活、痛哭流涕。還記得我奶奶去世得早,母親總是忙於家務,一年忘記了給我編蛋袋,後來端午一到,我猛然驚醒、纏着鄰居家的阿姨給我編制,那一次,我得到了一個的蛋袋,一次可以裝三顆打蛋。(但為小蛋,便會漏出)以至於我炫耀之後,一大羣人全部纏着那位阿姨編制蛋袋,以至於後來那位阿姨鬱悶不已,跑到我家、説我鬧事。後來我目前就再也沒有忘記給我編制蛋袋。

我的家鄉乃是山區,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等大型活動並沒有舉辦過,但是一事一物,皆是民風質樸、充滿鄉野之熱鬧之氣息。儘管歲月更迭,往事今朝依舊回味雋永、一成不變。稚氣未脱之時從未想過今日會對往年端午這般珍稀,頗具纏綿悱惻之情,叫人感慨萬千。

今年端午是首次在校園度過,隨翠柳煙波也好,五教書香也罷,心中所思所想,莫過於來年一定相聚。不論外面怎般燈紅酒綠、流光溢彩,終究沒有家裏一磚一瓦、一田一地親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