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200字:賽龍舟

篇一:賽龍舟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200字:賽龍舟

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嗎?是因為當年屈原投江的時候,人們划着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現在,划龍舟成為了紀念屈原的一種方式。

那次觀看賽龍舟的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

“加油,加油!”一聲聲鼓舞的聲音在大河上此起彼伏,隊員們齊心協力,拿着槳奮力向前划着。還有一位隊員敲着鼓為隊員打氣、加油,指揮着他們,希望能夠得冠軍。隊員們劃出的水波快速向後退,龍舟像箭一樣在大河上飛快地向前行駛。快到終點了,隊員們使出全身的力氣向終點劃去,“噢,勝利了!”——隊員們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悦。

看,這就是賽龍舟,優秀的中華兒女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的傳統文化。

篇二:端午遊記

受昔日老大之邀,端午去其老家遊玩。夏日的清晨來的很早,5點多就準備出發了。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車子在高速路上飛弛,一行人在車中談笑,忘卻了一切的煩惱。想説就説,想笑就笑,不由的想起了那句:不就是一湖水嗎?。車速和心情同步。很快受到了老大的接迎。

在老大的安排之下,遊了千年古寺,千年銀杏長廊。茶聖陸羽之地。景還是那些景。不同的是人看景的心情。天公作美,在一片竹海中的樓閣中休息,居然遇上了毛毛細雨,煙霧繚繞。樓台聽雨聲。那種愜意不身臨其境是體會不到的。沙沙的雨聲,侵蝕着我們的心靈,觸動心靈的深處,心中的污穢被洗的乾乾淨淨。

記憶深處的當然還是晚餐的漫長。中國文化,除了茶,當然還有酒,一切的飯局起於酒,終於酒,帶着清醒上桌,帶着醉意離去,感情的深淺在好酒之人中是可以用喝的多少來衡量的,從來沒有看到老大如此勸酒喝酒的,幾瓶下肚,該説的,想説的,勸告的,不平的,懷念的全都高聲出來,酒後真言,不吐不快,快活人生。美中不足的的是我這好酒之人要開車做到了滴酒不沾。,微微有點。

帶着微微醉意,回到老大的老家。門前的小河讓我們有了月色垂釣的衝到,夜真的是很靜,偶爾的狗叫,青蛙的低呤。時時飛過的熒火蟲不由讓人想起了兒時的情境。看着身邊的你我不由感歎我們以老了哦。夜深了。入睡了,睡都是那麼的沉,那麼的靜。

時間過的很快,來來去去,總是要離別的,在相互的祝福,告別聲中我們緩緩的駛出了全國百強縣長興。再見了,老大,回來的時間更快,跨過杭州灣大橋很快安全到家,這可能是大家都想要的:平安是福。

有人曾説過:人走茶涼。我不能苟同,人走茶是會涼的,但你可知道茶的濃香是不會淡去的!快樂的兩日之行。讓人難忘!河也好,湖也好,海也好,還不是那些水吧!!!

篇三: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篇四:端午節

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