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端午節的習俗?

滿族的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是滿族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端午節略有不同。

滿族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來源,有屈原説、介子推説、伍子胥説、紀念漢代蒼梧太守陳臨説和曹娥説。滿族人比較重視曹娥説。曹娥之父在漢文帝八年級年(公元1XX年)五月五日迎波神時被溺死。當時曹娥年方14歲,沿江尋找父親屍體,晝夜哭嚎不已,後投江。數日後,曹娥抱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與朝廷提倡的風尚吻合,收入旗表,加入烈女行列,並列為傳統道德典故“二十四孝”,人人皆知。八旗營房中特別提倡忠孝,曹娥的故事對清代滿族人的影響較大。

滿族人過五月節主要是祈福禳災。相傳很久以前。天神下凡體察民情。有一年五月初五,天神粧扮成賣油翁吆喝道:“一葫蘆二斤,二葫蘆三斤。”大家爭相購買,只有一個老頭自己不買,還告訴老翁賬算錯了。等油賣完,老翁尾隨那個不買油的老頭到家,説:“你是好人,今夜瘟神降災,若在房檐插上艾蒿,就可躲過災疫。”老頭兒聽後,挨家挨户告訴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無法降災,人們都得救了。從此,端午節插艾蒿的習俗便傳了下來。

清晨採艾

端午節的清晨,大人們把香包放在枕邊,讓香氣喚醒沉睡的孩子,在太陽出來之前,去野外採摘帶着露水的艾蒿。不僅能用來薰蚊子,熬成水泡腳還有消腫、化瘀的功效。艾蒿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驅趕蚊蟲的功效。據説艾蒿是不能見光的,見了光的艾蒿就沒有神力了。平時積攢多了,過完了端午節,人們便把餘下的艾蒿放在背陰坡晾乾,編成繩子捆好儲藏起來,待日後有中風或腹痛時薰用有奇效。晚上人們圍坐在外面乘涼、談天説地,難免有蚊蟲叮咬,有人藉故用吸旱煙來驅逐蚊蟲,但無濟於事,於是便點着艾蒿薰蚊子,果真奏效,蚊蟲聞到艾蒿的氣味,便紛紛飛離人羣,人們相安無事。過去滿族人大多居住土屋,夏日土屋裏悶熱,滿族人睡覺時總要把窗子敞開,蚊子常進到屋裏騷擾,點燃一根艾蒿繩足以將其薰跑。

露水洗臉

五月節,滿族人稱為“藥香節”,婦女們嘮起家常都説,五月節天不亮採來的草藥可靈了。這天要採的草藥主要有三種,一是艾蒿,一是防風,一是年息香。還有的説這天露水就好像靈丹妙藥,若是用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那水就是聖水。這天人們起大早,到河邊去洗眼睛、洗臉。有的婦女到河邊洗臉、梳頭後,還端回滿滿一銅盆水,給公婆洗頭、洗臉。孩童們起來晚的,聽從母親的話,用煮過艾蒿的水洗臉,傳説可以避免生瘡癤、鬧眼病,且有耳聰目明之意。

黃米小棗粽子與五彩粽

滿族端午粽子是用葦葉包裹的黃米小棗粽子。許多人家自己包粽子,用江米和黃米與小棗合在一起,叫二米粽子。食品店裏出售的粽子以南味為主,農民推車進城賣的以黃米粽子為主。系粽子用馬蘭草,鄉下遍地都是。黃米小棗粽子所以受歡迎,因為價格比江米便宜,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講,甭管黃米白米,反正都是粽子,都是用葉子裹着的,外表都一樣,只要吃上了粽子,就算過上了五月節。粽子作為節日禮品,有錢者可包入多種果料,錢少者也可以包清水粽,既是節令食品,也可以當正餐。

五彩粽子是用來佩戴的,以為祈福禳災。五彩粽子的內殼是用硬紙疊成的,一般在2釐米左右,外面纏上五彩絲線,連成一串。形制有圓有方,是天圓地方的象徵。

除了五彩粽子以外,有的巧手媳婦或姑娘,用綾羅製成“五毒”圖,即小老虎、蠍子、蜈蚣、蛇與馬蜂,或縫製成櫻桃,桑椹、茄子、豆角、芹椒、梨、柿、桔……等各種果蔬造型,串起來,精緻可愛。有立體的,有平面的,爭奇鬥勝。端午節這一天佩戴在身上,既顯示工藝精巧,又給節日增添祈福禳災的氣象,還可以將此飾品送給意中人,當作愛戀的情物。

兒童肚皮上滾雞蛋

家庭主婦們從一個月之前就開始攢雞鴨鵝蛋,並把五月七年級至十五這幾天下的蛋單獨作出記號,連同另外一些雞蛋放進艾蒿水裏煮好,專門留着給孩子們吃,年長者根據多年的生活總結出一條經驗,認為雞蛋有健身之功效,也與人的誕生神話有關。據説端午節吃了煮雞蛋“不苦夏”,身上不長疙瘩。清晨小孩子們懶在被窩裏不出來時,長者要將煮熟透了的雞蛋放在小孩肚皮上來回不斷地滾動,然後去殼讓小孩吃,據説這樣可以補肚子,傳説吃了七年級、十五的蛋,小孩子一年不鬧肚子疼病。

乘水臨風

我國自古有“南船北馬”之説,南方遠行靠船,北方遠行靠馬,南方端午節賽龍舟,北方,金代有騎馬射柳的習俗。清代宮廷很重視端午節,皇帝以“真龍天子”自稱,衣食住行都標上“龍”的特徵和形象,對這樣一個有關龍的節日自然特別重視。滿族人重視端午節早在金朝就有記載。到了清朝,乾隆十八年曾有諭旨:“以後每年五月七年級起掛五毒荷包。”上行下效,端午節一過就是五天。端午節這天,宮中要開“粽席”,用膳食,皇帝要喝菖蒲酒,賞眾人喝雄黃酒,皇帝使用的是帶有“艾葉靈符”紋飾的餐具,膳後用的果茶是桑椹、櫻桃、茯苓等適時的鮮果

“鬥百草”辨識花草

滿族起源於漁獵,利用節日普及自然與生活常識是滿族民俗的一個特點。端午節滿族兒童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參加遊戲的兩人相對站立,各持一草或花莖的兩端。遊戲開始後,二草相勾,雙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誰的草或花莖被對方拉斷誰為輸,然後用“打贏家”的順序賽下去,直至選出最後勝利者。這就要求參賽者在參賽前注意尋找那些草或花莖韌的作為自己的“選手”,在鬥百草中識別花草形態、性能。那種能“鬥”倒各草的“選手”,則成為大家公認的當日“百草王”。

懸蒲掛艾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蒿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艾蒿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香囊祈福禳災

在滿族聚集的村落中,端午節普遍把桃枝插在大門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掛在房門上或掛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巧手的婦女們還要親手縫製香荷包,裏面裝上香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外面繡上各種彩色圖案和古代戲劇人物畫,如“劉海戲金蟾”、“孔雀東南飛”等,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據説婦女身上有香草味,蟲蛇不敢接近。另以細麻綁成一寸來長的小笤帚,用染料染上紅、藍、綠、黃各種顏色,連同五彩布條一起,縫在孩子們身穿的衣服肩頭,再用各色花繩交織搓成五彩線,系在小孩的脖頸和手腕、腳腕上,以防五毒上身。等到農曆五月末,在一個雨後彩虹之時,把五彩線從孩子們的頸腕上取下,放在窗前的水泡裏,傳説可以化做飛龍上天,帶給人類幸福和吉祥。

五福臨門掛葫蘆

滿族人過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是掛葫蘆。大都用五彩紙疊葫蘆。有大的、小的;有兩耳的、四耳的;有正方體、也有八面體的,形式多樣。剪下來的邊緣部分做成五彩繽紛的紙穗用線系在葫蘆的下襬。沒有桃樹的,就折些楊柳樹枝,拴上各種各樣的彩色葫蘆懸掛在自家的房檐下,微風一吹,樹枝嘩嘩作響,葫蘆下面的穗兒左右擺動,以此來驅災辟邪、驅逐害蟲,祈求嬰幼兒健康成長。 滿族人崇尚葫蘆,是因為葫蘆與福祿諧音,葫蘆亦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吉祥物,人類把它做成容器,用來裝水、盛酒、珍藏靈丹妙藥,加之葫蘆‘蔓’與‘萬’字諧音,且每個成熟的葫蘆裏結籽眾多,讓人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為“五福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