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買俗 清明吃青團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説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説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清明節買俗 清明吃青團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説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説:“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俗話説:“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説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餚,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説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裏拋,據説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鑽進殼裏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材料

糯米粉、黏米粉、豆沙餡、薺菜(艾草)

製作方法

方法一

把艾草洗乾淨用水焯一下,在焯的時候,可以加一點點石灰水,這樣能去掉苦澀味,如果不加,就多洗幾遍,問題也不大。然後加點水,用家用的攪拌機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的量調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麪糰,然後加入豆沙餡,包成拳頭大小的糰子。注意,是小孩的拳頭,可不是那小嘴的拳頭。最後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蒸熟後把青團放涼了,就可以吃了。

方法二

艾草摘取嫩莖和葉,洗淨後放入和有鹼水(鹼水有保持青綠顏色的作用)的沸水中,煮沸待艾草發軟後撈出濾出汁水待用,做青團之前再用清水洗去鹼水,再把這些漂洗乾淨的艾草用紗布包着擠幹水份後用刀斬碎,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糯米粉與秈米粉以一比一的比例對和後加水和至半潮,把粉放入大蒸籠,粉頂上放艾草,開蒸。待香味四溢時蒸熟了,端起蒸籠倒到石臼中,男人握大石杵先用小氣拈,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拈完了,男人搗、女人在一邊翻着粉。每搗一下就要翻一下蓋住搗出來的窟窿。最後粉變成了粘滑的沒有顆粒感了,就可以拎到盆裏放在桌子上了。這時要趕緊趁熱“捉”,把這個半成品拉出來再從拇指與食指間擠出一個小團,拍扁了裹上金黃色的松花粉,一個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團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