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精選7篇)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1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歎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歎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2

季節就像一把記憶的鑰匙,一次又一次地開啟了我童年的回憶。這個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又到了那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春天。我知道,清明節即將來臨,這使我又想起了記憶中的那次難以忘懷的清明節。

小時候,每逢到了清明節,媽媽總會帶着我來到紹興老家去上墳。我依稀記得,我跟着媽媽和外公外婆到鄉下去。我們乘着汽車一路顛簸了幾個小時,還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歷盡了千辛萬苦,我終於跟着大人們來到了兩個土包前。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樣子像是小山坡,還像在幼兒園裏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瑪峯”似的……

到底是怎麼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兩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裏還不知在小聲嘀咕着些什麼,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氣氛也是那樣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覺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聲。可是不知為什麼,只見媽媽生氣地看了我一眼,還讓我對着這兩個土包拜兩下。“為什麼呀?”我當然不樂意,這是什麼東西呀,又為什麼要拜呢?可是,我見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覺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媽媽,這兩個是什麼東西呀?”我奇怪的問。只見媽媽神情嚴肅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輕輕對我説:“這兩個小土包裏埋着媽媽的爺爺和奶奶。”“媽媽的爺爺奶奶?”我心裏頓時覺得很難過,媽媽的爺爺奶奶為什麼會埋在這裏的呢?年幼的我,彷彿什麼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後,我卻還是毫無怨言地對着墳墓拜了兩下,因為我知道,媽媽心裏也很難過,儘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後,我將埋在心裏的疑惑通通對媽媽説了出來。“媽媽,為什麼今天你們要這樣啊?你的爺爺奶奶又為什麼在兩個土包裏呢?”我問媽媽。媽媽沉默了許久,對我講述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原來,在媽媽小時候,爺爺奶奶對她有着深深的愛。媽媽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爺爺奶奶都會將他們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帶給媽媽吃,而他們自己卻十分省吃儉用。有一次,他們為了將一塊餡餅留給媽媽吃,由於時間放得太長,餅都發了黴。可是,卻只好冒着風雨將餡餅送到媽媽的學校。媽媽雖然沒有吃這塊餅,但心裏卻是那樣的感動。……聽完了媽媽的故事,我終於知道,媽媽為什麼如此敬愛他的爺爺和奶奶了,但是我還是不懂,媽媽那時候為什麼沒有東西吃呢。現在,我明白了。

我的爺爺奶奶也從小陪在我的身邊,時時處處關心着我、愛護着我,處處都為我着想。我呢,也對爺爺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媽媽一定也跟我一樣愛他的爺爺和奶奶。

隨着我年齡的增長,我已漸漸開始懂事起來,我懂得了許多,我也知道了小時候的所有的疑惑。每當我想起小時候的這件事,我都會不禁覺得當時的我是如此無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即將來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節日,又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更是我最難忘的節日。我知道,這次清明節,媽媽還是回去紹興看望爺爺和奶奶。到時候,我一定也會誠心誠意地跟着媽媽一起去上墳,我也要向媽媽的爺爺奶奶獻上我的那一分誠心。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3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歎,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説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xx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xx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4

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藉此機會,請大家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無數革命先烈默哀!向我們的祖先默哀!

最近一段時間,每個家庭,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國旗下,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着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這裏,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着愛國愛家的情懷。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着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

我們的祖先,為了養育後代,歷經了千辛萬苦,揮灑了無數的汗水。

正是因為他們,才有延續的生命!

正是因為他們,才有生命的安寧!

如何不讓先烈的熱血白淌?如何不讓祖先的汗水白流?

實現先烈遺願、祖先的夙願,我們唯有卧薪嚐膽,自強不息。作為當今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今天的愛國愛家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社會的人才。

同學們,緬懷先輩的同時,我們又怎麼能疏遠上輩?一個孩子從十月懷胎到長大成人,母親付出了多少代價實在無法計量。母愛是女人的一種天性,很多女人有了孩子,就把兒女視為自己的第一生命。一個家庭,縱有千斤重擔,都是父母挺直腰桿撐着同學們,趁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健在時,多給他們一點安慰,而不是等到失去的時候!

讓我們以良好的姿態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和祖先的同時,也願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春風盪漾着每一個人的心田。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5

願祖母大人安息!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祖母大人離開我們已有三十個年頭了,三十年的哀思無時不刻在伴隨着我。

一九七二年十月下旬,我在東北兵團得到祖母的病危消息,日夜兼程趕回上海奔進“靜中心”急症室,當我呼喊“娘娘……”時,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的她彷彿意識到了我的到來,緊閉的雙眼微微動了一下——她還在等我啊!可是最終在25日十時零三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55555………………

而今,我已從一個小夥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從東北迴到了故鄉,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而從小撫養我長大的祖母的慈祥面容卻時刻在我的腦海中。尤其是我在製作“歷史不容忘卻”網站時,看到那些先輩的資料,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她老人家!而策劃製作這個網站是緣於她對我的教育:在抗日戰爭時期,她和我的祖輩曾在日寇的魔影中生活;我的祖輩也曾有人死於日本鬼子的炸彈,她也曾捱過日本鬼子的槍托……

一九六九年下鄉時,我本打算到安徽插隊,那麼就可以把她老人家一起帶去生活,但她堅持不同意,一定要我去兵團——因為那是工薪制,生活有保障。頭兩年,冬天回滬探親時卻四深夜到家,外面下着大雪,她一直不睡在等我,聽到我的呼喊聲,她親自下樓給我開門。直至七二年初我把她送進“靜中心”住院,並從南京路“新亞粵菜館”買了她最喜歡吃的“叉燒包”捂在棉大衣裏帶回病房,可那年我離滬時,在醫院樓梯上的一別卻成了永訣!

祖母的骨灰下葬在蘇州橫山,當時我在東北,無法回來。七六年我在上海做了墓碑,帶了水泥、黃沙準備去做墓,可等我把這一切都背到了山上,卻無論如何都無法根據當時經辦人給的位址圖找到她的墓穴了!——因為下葬時正是“文革”時期,這些活動屬“四舊”,當時僅用一塊紅磚、用紅油漆寫了名字,淺淺的埋在墓旁。現在,墓地已滿,小徑又窄,也看不到磚塊標記了。無奈只能把墓碑等埋在一顆松樹下,並摘了一顆松葉以志紀念。

英特公墓的開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久的悼念場所,真的是功德無量,我深深的感謝鮑氏兄弟!我想,祖母在九泉之下有知,也會保佑我們的。

這塊墓地將陪伴我走完人生的旅途,在走到生命終點時,我會囑咐我的女兒:把我的英特公墓做在祖母的墓旁,與她永遠相依為命,也使我的子孫後代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的祖先!

願祖母大人安息!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6

世界上,對我最最最最最好的人,除了媽媽,就是我的爺爺了。記得小時候,爺爺常帶我出去玩,每次玩兒完,爺爺總要帶我上超市,買點好吃的東西給我吃。有時候,還往“搖搖車”裏投一元錢,讓我坐"搖搖車"玩。小時候的我,是最幸福的時候,也是和爺爺在一起最多是時候。

還記得,小時侯爺爺常教我識字。所以我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會識很多字。老師,同學們常對我刮目相看,其實,這多是爺爺的功勞。到現在我還很感謝爺爺呢!

近幾年,學習開始緊張了。去爺爺家的次數就少了,正常的話,每週去一次。遇到快考試或其他的事,只能兩個星期去一次。不過,只有遇上放假,我和媽媽就能每天去啦!有時候我一個星期沒去,爺爺就想我了。他常常打電話給我,説;“暢暢,爺爺想你了。你快來吧!"每到、週五,爺爺就開始買好吃的東西給我吃,為的是等我星期天來歡迎我。

再後來,每次去爺爺家,我都只顧着寫作業,看電視。爺爺想帶我出去玩,我總是找藉口:“我熱” “我不舒服”......爺爺只能沮喪的推着車子,出去買菜了......現在想想,真後悔啊!可是後悔有什麼用呢?媽媽讓我和爺爺去玩,我不願意,就去依偎着媽媽,不和爺爺玩。晚上,我吃完飯,就催媽媽快點走,快點回家去。當時的我真是!

每到新年,全家人會坐在電視前,開心的看着晚會。爺爺常抱着我,邊笑,邊看電視。0點,爺爺趕忙去卧室拿錢,我就會給爺爺磕頭,爺爺就高興地給了我壓歲錢。可如今,爺爺走了。明年的春節怎麼過啊?......本來,我還想在明年新年照一張全家福。但現在,全家9個人中,少了一個,變成了8人。這怎麼照全家福啊

唉,爺爺,願你在天國,能過的幸福吧,暢暢也無能為力了。假如我是天使,我會用魔法給你第二次生命;假如我是泡泡堂遊戲裏買了“天使召喚”的藍妹妹,我會使用這個道具,救活你,假如。。。。。。假如可以,我願到你的世界去,不讓爺爺孤獨的在天國。

爺爺,暢暢想你了,爺爺,真希望你能回來,一路走好吧。

爺爺.............

清明節的記憶作文800字作文 篇7

掃墓習俗談

再過兩天,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了。在此後的近一個月時間內,人們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抽空回鄉和家人一起到祖先墓地拜祭,以追念祖先功德,同時表達對先人的緬懷思念之情。由於去年清明節已被國家確立為法定節假日,估計今年清明節當天回鄉祭祖的人比往年。很多人問:古人為什麼選擇清明節掃墓?從傳統習俗和堪輿學角度講,掃墓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選擇清明前後掃墓很合理

春天是一年的開始,這時,萬物復甦,草木萌動。按照農曆的季節劃分,立春至驚蟄前一日為春季第一個月,即孟春寅月,驚蟄後至清明前一日為春季第二個月,即仲春卯月,清明後至立夏前一日為春季第三個月,即季春辰月。在清明節,太陽光的直射位置繼續向北緯地區移動,這時北温帶地區白晝逐漸變長,黑夜相應縮短,天氣逐漸回暖,自然界空氣清新,春光明媚,景物鮮明,所以叫“清明”。堪輿學認為,清明前後正是陽氣上升的時候,天地間陰陽之氣交換旺盛,正是活人與亡人進行“精神交流”的最佳時間,後人到先人的墓地上去拜祭打掃,會獲得一年的心靈平安。先人的陵墓在清明節經過後人的打掃修理和添土護坡,可以防止雜草蔓延和水土流失,使墓地氣象一新,生機勃勃。後人看到這種景象會感到祖先的在天之靈已經得到安息,先人雖已逝去,但通過掃墓使先人和後人仍然聯繫在一起,保持着和諧的關係。應該説,古人定在每年的清明節去掃墓是很合理的。

古人清明節吃冷食

掃墓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在古代,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也有人認為清明節就是寒食節,寒食節是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而確定的,清明期間禁煙火吃冷食的習俗在歷史上流傳了很長時間,但這種習俗到了近代就幾乎消失了,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個寒食節。不過,現在仍有不少人在掃墓之前吃冷食或食素,他們這樣做是表示對祖先的尊敬,但如果食肉也無可非議。

掃墓7時至17時最好

從堪輿學角度講,掃墓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説,上午7時後到下午5時前最好,天還沒亮和日落西山時不宜掃墓。如果掃墓那天精神不振,可佩戴玉器在身上,據説佩戴玉器可以起到穩定精神的作用。掃墓時要衣着整齊,神情肅穆,不要粗言粗語,大聲喧譁,更不能説對亡者不敬的話。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細看別家墳墓和踩踏別家墳墓,或對別家墳墓評頭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適宜的。孕婦、病人、7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掃墓。

掃墓回來之後,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勞,這時,應該洗個澡,換一換衣服。按古代習俗,在進家門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驅除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