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啥要掃墓

清明節現在成了人們祭掃墓地、追遠懷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掃墓始於何時?民俗學家對此作了解釋。

清明節為啥要掃墓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萬鵬説,清明節作為24節氣之一,最早與墓祭無關。在我國古代,只有貴族有墓,老百姓並沒有墓。秦漢時期,封建等級不再那麼嚴密,老百姓葬後開始有墓地,那時貴族的墓地稱“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叫“墳”,只是一個土包。開始時,墓祭是貴族活動,百姓不舉行墓祭,只舉行家祭。墓祭分春秋兩祭,有春祈秋報之義。到漢代以後,墓祭逐漸形成風俗。

專家判斷,“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鑑於此俗已久,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寒食墓祭於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

後來寒食與清明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清明節祭掃先人墓地,歷來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掃,就會被認為是“斷後”。因此無論多窮困,這天都要到祖墳上去壓一張黃表紙,以盡緬懷思念之意。

寒食與清明原為兩個節日

(記者王海鷹)民俗專家説,寒食與清明原本是兩個節日,承載着不同的文化內涵。但自唐代以後,人們多把這兩個節日混為一談。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萬鵬説:清明作為節氣,始於戰國時期,這時日行15度,天氣清朗,萬物萌動,風和日麗,所以謂之清明。清明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郊遊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習俗。

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一般認為寒食日在清明前一天,也有説在清明前兩天。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寒食日禁火習俗的記錄最早見於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李萬鵬説,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修

火禁,實際上週代就有仲春禁火的記載,而關於介子推被焚,《史記》《左傳》等都未有記載。介子推是山西人,冷食習俗從山西開始流傳。最初斷火1個月,人們多生疾病。三國時,曹操曾下令讓人們停止冷食,後逐漸減為7天、3天,最後到1天。

舊時,寒食斷火,次日也就是清明這一天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民俗專家説,到了唐代,已經有把兩個節日混為一體的現象,到現在,仍有不少人誤認為清明即寒食。

中國人在“清明”呼喚傳統價值觀復歸

(記者易凌 朱林)當發現9歲的兒子不知道“清明節”時,在北京一家外企任職的陳燕晴感歎“失職”,於是,上週末她和丈夫帶着兒子回河北老家掃墓,給孩子補上“孝道”的一課。

“説是給孩子補課,其實也是給自己補課。由於在外地工作,我們已經五年清明沒回家給孩子的爺爺上墳了。”陳燕晴説,“看着兒子在墓前念着寫給爺爺的信,我落淚了。”

清明是秋春戰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紀念在危難中捨身相救的臣子介子推而設立的紀念日,幾經演變,這個原本推崇“忠義”的紀念日已成為全球華人慎終追遠、紀念先人的節日。

同陳燕晴家一樣,許多中國人在清明前後前往墓地,祭拜先人。北京最大的陵園八寶山公墓在上週末迎來了掃墓的人潮,各種車輛一度使通往八寶山的道路出現擁堵,交管部門不得不專門撥出人力進行疏通。公墓的管理者預計,清明期間將有180萬市民前來掃墓,人數比去年增加近三成,而5日清明節當天這一數字將達到40萬。

然而,迎着絡繹不絕進入八寶山公墓的掃墓人羣,剛同兩個妹妹一起祭拜完父親的北京市民徐向春卻感覺“重視清明節的人不如從前多了,尤其是年輕人”。這位64歲的退休工人説:“現在沒法跟我們小時候比,那時清明是除了大年最重要的節日,是整個家族的大事,全家老少都要參加。而現在掃墓的多是中老年人,年輕人都忙自己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