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七夕的詩句大全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温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經典七夕的詩句大全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人們傳説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歷代文人騷客都為七夕留下了千古絕句,在今天仍然被漢家兒女唱、傳、講、讀……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傑《乞巧》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 杜牧《秋夕》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 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林傑《乞巧》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 李商隱《馬嵬·其二》

喜鵲橋成催鳳駕。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 徐凝《七夕》

風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 —— 李商隱《壬申七夕》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 李商隱《辛未七夕》

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鈎。 —— 李賀《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 孟浩然《他鄉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 李賀《七夕》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鈎。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 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無半點閒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 任希古《和長孫祕監七夕》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李商隱《辛未七夕》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 李商隱《壬申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 孟浩然《他鄉七夕》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 任希古《和長孫祕監七夕》

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 李賀《七夕》

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 —— 任希古《和長孫祕監七夕》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 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 孟浩然《他鄉七夕》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世間離恨何年罷。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 任希古《和長孫祕監七夕》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 李商隱《壬申七夕》

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倚樓起把繡針小。 —— 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又説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 —— 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夜色銀河情一片。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 —— 王建《七夕曲》

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東飛烏鵲西飛燕。 ——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分鈿擘釵涼葉下。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