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霜降時節的詩詞賞析精選20首

“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語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的説法,萬物皆蟄伏,這也意味着冬天即將開始。小編整理了關於霜降時節的詩詞賞析精選20首,歡迎借鑑參考。

關於霜降時節的詩詞賞析精選20首

《送樸山人歸新羅》

唐·馬戴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雲山過海半,鄉樹入舟中。

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

離心寄何處,目斷曙霞東。

《淡淡的離別》

賞析:聖誕節

這是一首離別贈詩,這個樸山人是朝鮮人。估計是計劃從海上乘船回國,馬戴是他的朋友,在離別詩送了他一首詩,祝他一路順風。

在浩浩淼淼的大海上,你會趁着船越走越遠,在信風的吹拂下,消失於地平線,走到大海的中央,你所懷念的家鄉的山水就會呈現在你的心中。天際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特別清晰。可以看到遠處的沙灘,分別以後我在想念你的時候,只能把目光投向朝霞升起的地方。

這首詩清新,自然,別離之情,眷戀之情油然而生,但總不能讓朋友不會自己的國家和家鄉吧!這首律詩用詞工整,穩貼,典雅,韻律感十足,讀起來朗朗上口,情景交融,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兒還有一首送樸士的詩,大家可以相互借鑑賞析。

《送樸處士歸新羅》

顧非熊

少年離本國,今去已成翁。

客夢孤舟裏,鄉山積水東。

鰲沈崩巨岸,龍鬥出遙空。

學得中華語,將歸誰與同。

霜降

《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在霜夜》

賞析:青谷

一千年前的一個女人,生下一個男嬰幾如血泡,長大卻成了一個偉大的人,人人頌揚他先憂後樂的精神。

一千年後的一個霜夜,我見範公問:你還憂什麼?你現在可快樂?

但見他俯身在荒寂吹台,頭卻抬得高高,眼裏淚水像長了一千年那樣長的白髮湧流而出。隨後,突然垂頭的瞬間,流出的淚和濛濛夜霜凝合在一起,整個身子像一塊石頭紋絲不動,卻分明聽到重濁的聲音爆出,還是當年那樣的急切與焦灼:

“怎麼又起兵?又起兵了!”

落日封閉的城中,他用顫抖的手伸向地面,越千嶂想摸到什麼?一支掉落的羌管?愛國英雄氣?征夫慷慨聲?

羌管悠悠,吹落的霜是千年白髮千年淚,兵器震響的地上又摸到粘乎乎熱的血!我訝異他眼裏落下的淚也是帶血的。

哦,窮兵黷武!越窮越起兵,越積弱越黷武。欲樹敵者,任何藉口都能樹人為敵,把人當罪人。大惡人口稱天下一家,血洗時往往先殺自家人。但無論亮出何種名義,戰爭都是對生命的否定,是歸無計。天下一心好戰的只有兩種人,不是嗜人血的瘋子、惡魔,就是涉世未深、好衝動而易受蠱惑的年輕人。而人類進步就要擺脱被戰爭魔魘拖拽與纏繞,人類共同的命運就要實現全體人類的和平,實現轉頭就見到的“世界人民大團結”。

……血液凝霜誰不眠?範公甩開為戰事未有窮期而急白了的頭髮,山樣高聳的核潛艇、電磁炸彈、無人潛航器、超級戰艦、生化武器……歷歷刺目!他問我:“還要起兵一千年嗎?”我動了動嘴,人卻不動像石頭。而遠處,一曲血腥世仇凝成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愛的絕唱再次傳來:

夢想被否定的時光終將大放異彩……

霜降

《梨》

宋·蘇軾

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未嘗蠲夏渴,長見助春冰。

《一詩與一文》

賞析:白嵐

一首看似簡單的詩,卻讓我百度了不下二三十條詞目。最終並未找到此詩解析的範例。

詩中“蠲”讀juān,除去,免除之意。另外還是一種蟲名,又名馬陸,香油蟲。

柯:《説文》斧柄也。《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又《爾雅·釋詁》柯,法也。又枝也。《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又草莖也。《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又《方言》盂謂之柯。又木名。《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為船舫。又齊地名。簡單的解釋:枝條。

春冰,讓人想起《尚書·君牙》的“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整首詩譯為 :霜降的時候紅梨熟了,柔軟的枝條也承受不起了。嚐到還沒有除去夏天干渴,已快感受到春天的冰雪。

同時食物,晚上讀到了另一篇文章《一碗陽春麪》,作者慄良平筆下的故事在日本企業內部和政府部門也廣為流傳,不論是首相、總統、議員、著名企業家,還是企業員工、普通百姓,無不為這個故事深深感染。故事講的,困難時母子三人同食一碗陽春麪,在店老闆的幫助下,讓母子走出困境。

詩與文章,總讓人體會更深的生活,有時感歎人,有時感歎事。當大家讀詩時是否想起自己的經歷?

霜降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

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

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霜降之日話東坡》

賞析:幽月青痕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蘇軾的詩作,世人耳熟能詳的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等等。

蘇軾詩作清新奇秀又不失婉約豪放。究其宦海沉浮,通達世相,屢遭貶謫,從不言敗,一腔赤誠為國為民而存在,骨子裏的“堅韌”在顛簸中不曾向權貴的壓迫低頭更沒有向多變的命運認輸。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是他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的第三年所做。每逢九九重陽便會與同事徐君猷登涵輝樓登高望遠,把酒言談。我們無法得知兩個人會聊些什麼,想來會是國事、家事、天下事博古論今,以酒相佐,有歡喜有落寞更有萬丈豪情落於紙墨。

“秋高氣爽,這江水也變得安靜下來。徐兄,你看這江水中間,夏天看不到的沙洲也露了出來,若此時有一葉扁舟,道不妨帶上美酒,前去一探?”徐君猷含笑不語,凝目遠眺。“罷了、罷了,酒是美酒,道是我不勝酒力了。這風也有力道了,這頂破帽頭上帶了這麼多年,風怎麼吹不掉呢?。”“蘇兄?可否乘興賦詩一首。”徐君猷收回遠眺江水的目光,看着淺飲低酌的蘇軾。“哈哈哈,有何不可?徐君猷即命左右取來紙硯筆墨“佳節若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此詩在詩人上千首詩作裏稱不上冠絕天下,但也是心血之作,其筆下情景交融並沒有過多對於自身命運的嗟歎而是以豁達情懷去登高望遠。只是“粼粼水波”看似平靜的江面總會有風來吹動,詩人能不在剎那間有所感歎嗎?“破帽多情卻戀頭”這個“破帽”有帽勝之無帽,畢竟詩人在官場幾多沉浮既厭倦爾虞我詐也有壯志待酬的期許。

詩人患得患失的心理並不妨礙對於紛亂的世間通透的直視“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看透而不心生絕望之情也表現出了詩人超凡脱俗的氣度。“明日黃花蝶也愁”蝶會愁嗎?忽爾想起俄國詩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值得再讀。

霜降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誰才是秋天的紅葉?》

賞析:師兄也

杜牧的這首《山行》可以説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國小就開始背誦了),尤其是最後一句,“霜葉紅於二月花”凝聚並昇華了秋天的美好風物,也道出了絕大多數人一直想表達但是未能準確表達的心裏話。除了花,普普通通的葉子也能獨當一面,成為風景。

秋天賞紅葉彷彿也是必然要做的事了,相比與室內的賞菊,賞紅葉更受歡迎,因為必須要到爬山才能看到紅葉們“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觀景象。既能外出踏步,刷刷微信步數,又能遊覽風景,放鬆身心,兩全其美。

不過你真的瞭解你看到的紅葉嗎?紅葉跟楓葉常常劃等號,有沒有錯誤呢,有錯的。錯誤大不大呢,還好,不是很大,容易接納。

紅葉指的是秋天能變紅的樹葉,楓樹的葉片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代表。因為常見 ,所以人們很容易將紅葉樹種都當做是楓樹。其實這是不對滴。楓樹並不是一種樹,而是很多樹的統稱,它們屬於槭樹科植物,常見代表種有:雞爪槭、紅楓、三角楓。我想杜牧眼前看到的估計便是它們,他在詩中寫的很明確“停車坐愛楓林晚”。

除了楓樹,秋天還有很多樹木的葉片可以變紅,它們也常常作為風景被你觀賞,也常常被你不加思索的稱為楓葉,比如烏桕、櫸樹、落羽杉、楓香、黃櫨。北京香山的紅葉便主要由黃櫨組成。

在我印象中,除了槭樹科的幾種楓樹可以做到紅得一致外,其他樹葉的紅都不太純正,比如烏桕,它的葉片的紅色中往往夾雜了枯黃、棕色等顏色;甚至有時候紅色只有那麼一絲,對於一整張葉片來説,紅的微不足道。為何如此?這就跟植物的生長環境,當時的天氣情況,温度情況有關係了。不過我覺得,如果紅葉都是那樣紅得一致,就少了觀賞性,有那麼一些瑕疵,反覺更美。

再過不久,就可以看到壯觀的紅葉了,自然界總是這樣:一年四季,周而復始,每一年都能讓人有所期待。讀着杜牧的這首《山行》,看漫山紅遍,當真會有一種活在詩裏的感覺。

最後我也獻上一首我的小詩。

山行

詩 / 師兄也

落滿落葉的山裏,未曾絕跡江湖的野花

冬日始終會有散散漫漫的陽光

山林除了安靜自己,別無他求

楓香紅的不乾淨,有點像思念家鄉那般,不願意努力

山胡椒貢獻出深沉的留念小珍珠掛在枝頭

旋轉向另一個方向,我想第一場雪就在不遠的地方

我常常為常綠植物感到疲憊

我常常為冬日開花的感到欣慰

霜降

《玩止水》

唐:白居易

動者樂流水,靜者樂止水。

利物不如流,鑑形不如止。

悽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

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

廣狹八九丈,灣環有涯涘。

淺深三四尺,洞徹無表裏。

淨分鶴翹足,澄見魚掉尾。

迎眸洗眼塵,隔胸蕩心滓。

定將禪不別,明與誠相似。

清能律貪夫,淡可交君子。

豈唯空狎玩,亦取相倫擬。

欲識靜者心,心源只如此。

《存者如斯》

賞析:雨霽陽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以他積極入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便是儒家“時不我待”的奮進。而“居大不易”的樂天寫此詩時,當是“獨善其身”境地,轉而為靜者取樂止水。

而此“止水”絕非“心如止水”的心死,而應是恰如“心是明鏡台”的禪機,更是“靜坐常思己過”的寧靜致遠。

香山居士應是在霜降時節的微微涼風中游山而遇靜水。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紅葉開放,在四周秋草映襯下“獨立寒秋”,愈顯美麗而獨秀。潭水清澈見底,清靜映照,便似“明鏡鑑形”。美景入目,清靜入心。他人或知其美,我因美之而自省,不止為這片刻的偷閒浮生。

由定而禪,因禪而定;明心見性而意誠,意誠隨性而明心。不與貪者友,無輕君子交,水清清且止,心靜靜無憂。

存陽光於懷,時時温暖;置靜鏡水於心,每每照臨。是所謂,存者如斯。

詩曰:

霜或凝清露,風猶撫綠枝。

靜水如心意,樂君不自痴。

霜降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着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寒氣逼人》

賞析:雅麗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我並不知道詩人在想什麼,我這裏,這個時候夜幕剛剛降臨,沒有月亮,沒有星星,沒有烏鴉,沒有古寺鐘聲,只有陰沉沉的天空,寂寞的江,清冷的山,這裏的霧霾天對誰都是公平的。

霓虹初上的城市裏,夜剛剛活起來,即便是寒氣逼人的日子,路上的車依舊如流水,窗外的人依舊來來往往。

橘子熟了,楓葉紅了,在寒氣滿天的霜降時節裏,在風雨相交的時候,被寒風吹起在空中的種子,總會一刻會落在土地上,總有機會生根發芽。

寒氣逼人,寒氣逼人,寒氣逼人呀。沒有多少時間給我多愁善感,此刻眼含淚水的離開,惟願幸福如花的歸來。

霜降

《少年遊·並刀如水 》

宋·周邦彥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

錦幄初温,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馬滑霜濃莫歸去》

賞析:顏如

周美成的詞,向來以清新婉約見長,如此江山如此路,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夫復何言?然每每想起詞中背景,心內終不免扼腕歎息,道君皇帝夜幸名妓李師師,兩人吃了徽宗帶來的橙子,李師師欲留他過夜,悄悄道:“外面這麼冷,霜濃馬滑,都沒有什麼人在走啦,不如別去啦。”哪知給躲在隔房的周美成聽見了,把這些私房話譜入詞中,據聞惹得皇帝大大不快,尋個由頭貶斥了周詞人。鄉野傳説,未證真偽,不過寒氣雨露凝結為冰霜,天可真冷了。

一直都是一個很害怕分離的人,因此特別感同身受林妹妹的寧可不聚,便無別離。一般人如寶哥哥深情,只願知心朋友永遠長相聚,而聰慧的林妹妹此語卻更讓人刮目相看。馬滑,霜濃,三更,天冷,夜深,都是挽留的理由,人生本來就這樣短,還不能一直和最親密的人一起,不管怎麼説都很悲哀。楊柳依依,雨雪霏霏,樓上的人兒望眼欲穿,手帕絞斷,悔教夫婿覓封侯。

沈復在《浮生六記》裏説得最好: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看那秋風金谷,夜月烏江,阿房宮冷,銅雀台荒。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

世事滄桑難明,人生變化無常,天氣漸冷了,還是和親愛的人在一起紅泥小火爐吧。

霜降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山的後面還是山》

賞析:梅青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杜牧的絕句有很高成就。沈德潛認為杜牧絕句“託興幽微”,可稱盛唐絕之“嗣響”。他的七絕成就最高,意境幽美、韻味雋永。山行,就是在山間行走。山路、人家、白雲和紅葉儼然組成了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這和杜牧喜老莊道學是相符的。這幅圖中有天青色的山巒接近了暮色,煙霧繚繞山谷深處的人家,而在這些色彩中還有一些暖意或者引人心中悸動的,那就是層層疊疊、若隱若現的楓葉,楓葉的顏色衝出了這些灰調子,極簡的可以認為這是這幅圖畫中最重要的顏色。進而引出了作者別緻的聯想、對比。

林建略《晚唐詩人杜牧之》認為,杜牧的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豪邁的,一是香豔的,前者“多是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此詩用詞並不生僻,大意為:沿着蜿蜒的小路去上山,看到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其實是轎子),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的夜晚。經秋霜染過的葉子,豔比二月的春花。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非常美,但是在靜止的構圖格局中。引出第三句詩人的最愛楓林。進而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使詩人透過紅色的意向,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對於此詩,歷代也多有評點,多點出結句。《唐詩箋註》:“霜葉紅於二月花”,真名句。詩寫山行,景色幽邃,而致也豪蕩。《歷代詩法》:結句寫得秋光絢爛。

透過這一幅秋色美景,僅僅從佇立欣賞的角度,恐怕是很難體會到詩人的靈感來源的。山行,在山路上,難免還有孤寂之感。這時才對風景的渴望更加強烈,往往對經過的一草一木賦予更多的情感。山路,在攝影題材裏往往很有韻律,階梯或者山路向上直往高處,而身體力行者則要克服征服的考驗。這樣,山行的背後還有“崎嶇”二字。李宗盛《山丘》中唱到“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可以也認為是現代的“山行”。

但是難能可貴的是,杜牧把此詩寫的爽朗曠達,並沒有把自己仕途黯淡不得志,訴説出來。筆者以為這是唐朝傑出詩人將自我品格和樂觀精神留下的一筆財富,誰能説後世或者宋代的豪放派沒有他們的影子呢?

詩詞話霜降

1《歲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秋天萬物肅殺的景象本來就容易使人悲傷,而霜降時節天氣又更是驟冷,對於去國懷鄉的人來説本來就傷感,更何況像詩人白居易這樣有過起伏沉落的人生閲歷的人。

在這首詩裏,詩人的心境似和這霜降的節令一樣到了暮年,覺得命運已定、無需多言,與寒冷的天氣相對應的,是作者心灰意冷的人生態度。

2《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風捲清雲盡,空天萬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唐朝詩人元稹有一組詠二十四節氣的詩歌,這是關於霜降節氣的一首。

霜降時分的秋天一片蕭瑟之氣,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這是説一候時豺狼開始大量捕獵小獸,把自己吃肥以便度過不易覓食的冬天。

在這裏詩人就用了豺祭獸的典故。再加上疏木、哀鴻、思鄉,這時候可以飲上一杯美酒,忘卻這他鄉故鄉、憂傷哀愁、古今歲月。

3《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唐·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裏,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劉長卿這首詩寫了秋日遊子的羈旅之思,登高遠眺,遠樹蒼蒼,人煙渺渺。霜降日的斷鴻之聲格外悲切,而羈旅之思也分外低迷。

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裏説,“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詩人不需要白衣送酒,自己帶酒而來,一醉方休。

4《泊舟盱眙》

唐·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

這首詩給人的感覺冷清而蕭瑟,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籠罩着平沙落雁、旅館雞鳴。而產生這種冷清蕭瑟之情的原因,正是這濃厚的思鄉之情。

將那一葉扁舟停泊在睢水岸,正值霜降來臨,夕陽照耀着河水,波光粼粼,猶為清澈。漫漫長夜,漲潮河水拍打岸邊的聲音清晰無比,秋日的尾巴牽動的不只是清冷的月色,還有那迎接冬日的寒氣。

露為霜,天將寒,放眼望去,夕陽佔領的沙灘還有那一羣大雁踏足,正如它們一般,我也只能獨居旅店,聽雞鳴天明。那纏綿不斷的羈旅情,不知是説那南飛的雁,還是孤獨的我?

5《列岫亭》

宋·江定齋

倚檻窮雙目,疏林出遠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

天地供吟思,煙霞入醉魂。

回頭雲破處,新月報黃昏。

這首詩描寫了霜降時節的深秋山景。倚欄遠眺,可以看到村外的疏林,秋氣漸深,使秋天的山也多了一份蒼健之氣,江上水淺。詩人感覺到天地煙霞與其融為一體,驀然回首,時間卻已是新月黃昏。

6賦得九月盡(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鈎。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霜降孕育着寒冷,三旬後,冷非常,秋日的氣息消失殆盡,殘餘的葉片還在靜靜述説着秋日的殘思。來迎接落日的只有那陰冷寒風,能感受到的只有徹骨涼意,極盡淒涼之感。

帝王將要穿上禦寒的裘衣,可這卻掩蓋不了我內心的苦悶。如火的紅楓,雄麗的山川,這些秋之美景,我卻完全看不到,有的只是不得志的淒涼。

7《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深秋霜降季節,江上水淺,淺碧的江水,泛着鱗鱗微波,登樓遙望,水位下降後,露出了江心沙。酒力漸消後,敏感的皮膚感受到了軟軟的涼風,仍覺有“颼颼”涼意。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鬥角,我渴望超脱而又無法真正超脱,如同破舊的帽子多情戀頭,不肯被風吹走。

詞的上片寫樓中遠眺情景。江上水淺,是深秋霜降季節現象,出天高氣清、明麗雄闊,酒力漸消",皮膚敏感,故覺有"風力"。

晉時孟嘉落帽於龍山,是唐宋詩詞常用的典故。蘇軾對這一典故加以反用,説破帽對他的頭很有感情,不管風怎樣吹,抵死不肯離開。

下片就涵輝樓上宴席,抒發感慨。詩人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8《新營小齋鑿地爐》(節選)

宋·歐陽修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户畏初寒,開爐代温律。

即到了霜降時節,各種室外的勞作都停止,人們開始準備貓冬了,把門窗縫都用泥塗嚴,屋裏生起火爐來替代暖和的天氣。

9《舟中雜紀十首》

元末明初·王冕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這首詩寫了霜降時節的舟中之景,一反蕭瑟之氣,秋天的精緻在詩人筆下逸興遄飛。老樹斜輝,流水人家,含露秋花,以及霜降時分肥美的螃蟹。沽酒看山,更是使人心情十分爽朗。連操舟女子歸家時,嘴裏都是唱着歌兒的。

10《水調歌頭》

宋·葉夢得

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

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

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

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

何似當筵虎士,揮手絃聲響處,雙雁落遙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在深秋的寒夜,一位老人,帶病登城巡視,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奪去的土地,不能收復,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悵,那又怎麼辦呢?

一味地借酒澆愁嗎?不,他還要“與客習射”,走馬練武,於是就出現了“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的場面,“將領嶽德,弓強二石五斗,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詞作者曾為抗擊金兵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年事已高,還想與客走馬比武,以振當年雄風,卻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報效祖國於疆場,只好回首長望北方的雲中郡,那魏尚和李廣奮勇抗擊匈奴的土地。

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歎病老,而是熱切地關注着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只因為報國有心、迴天無力而抱愧和感喟。雖有力不從心的悲慨,卻仍然豪氣逼人,給人以激勵和振奮。

11《如夢令》

清·黃琬璚

曉向高樓凝望,遠樹枝枝紅釀。

睡起眼朦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楓江上。

黃琬璚是嘉慶、道光年間有名的才女,善彈琴,指法微妙,從學者甚多。書法娟秀,詩詞尤有名於時。

詞人登上高樓,看到樹上一片片鮮豔的紅色,以為是芙蓉花開了。仔細一看,原來是霜降時分的丹楓。

這首詩與杜牧那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