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介紹-古人為什麼重視小寒節氣

古籍《遵生八箋》中所言“萬物伏藏,去凍就温”的小寒節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小寒節氣在我國流傳已久,而民間一系列關於小寒的民諺,又體現出人們對小寒節氣是很重視的,那麼古人為什麼重視小寒節氣呢?一起來看看。

二十四節氣介紹-古人為什麼重視小寒節氣

古人為什麼重視小寒節氣

在冬季六個節氣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節氣,有“小寒勝大寒”、“小寒大冷人馬安”等説法。古人認為,如果小寒物候反常即非好兆。先秦古籍《逸周書·時訓解》稱:“雁不北向,民不懷主;鵲不始巢,國不寧;雉不始雊,國大水。”

小寒與大寒一樣,在節氣到來當天,喜陰不喜晴,要冷不要暖。農諺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乾裂”、“小寒大寒不冷,小暑大暑不熱”。這兩句諺語,在闡明“小寒”、“大寒”與“小暑”、“大暑”的對應關係後,也點出了冬夏兩者之間在氣候上的聯繫,即冬天雨雪少,明年夏天雨水少,往往有旱災,即所謂“小寒無雨,小暑必旱”;如果冬天不冷,那明年夏天就不會太熱,害蟲多,農作物成熟度低,往往歉收。相反,第二年年景會不錯,“小寒節日霧,來年五穀富”。

這些諺語都是古人對氣候長期預測“歲卜”得來的經驗之談。類似的還有“季卜”,如“小寒寒,驚蟄暖”、“小寒暖,立春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濛濛雨,雨水驚蟄凍死秧”、“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等。

而小寒與大寒之間,也有氣候上的對應關係,諺稱“小寒不寒寒大寒”。類似説法還有:“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説”、“小寒凍土,大寒凍河”。這些諺語,意在提醒人們注意早做準備,防凍防災,可見小寒在農事上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意小寒,還因為這個節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小寒到了,寒冬臘月也就來了,此時古人特別注意保暖和保健。小寒後冬天的棉衣全都會上身,牲畜也要加料,“人到小寒衣滿身,牛到大寒草滿欄。”

小寒節氣還要講究養生與食補。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四時調攝箋》“冬卷”中稱:“季冬之月,天地閉塞,陽潛陰施,萬物伏藏,去凍就温,勿泄皮膚大汗,以助胃氣。”又稱:“勿甚温暖,勿犯大雪。”

小寒天氣最冷,與小暑時講究“伏”一樣,古人一般不會選擇外出。對應的字是“焐”,如“焐在家裏”、“焐被窩”,講究一個“藏”字,具體的外在現象就是“冬閒”。同時,也不會選擇做易出汗的劇烈運動。

對於在外打拼的遊子,小寒則是“思歸節”。小寒首候“雁北鄉”,試想大雁都知道迴歸了,作為人子是不是更應該“回家看看”呢?所以,在外打拼的古人一般到了小寒就要收拾行囊準備動身返鄉,即俗話説的“小寒大寒,殺豬過年”。因為小寒一到,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就不遠了。

小寒節氣農作物謹防五種災害

凍害、寒害、冷害,從三者最基本區別的温度條件看,凍害發生時温度必須在0℃以下,作物遭受傷害;寒害發生時温度在0℃以上低温,作物遭受傷害;冷害是在温暖期間作物遭受10℃以上的低温影響。

從發生的地區看,凍害以北方温帶為主,南方亞熱帶有些年份也出現凍害;寒害主要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年份;冷害發生在全國各地,但主要是在東北地區和南方初秋季節。

從危害的作物看,凍害主要危害越冬作物如冬小麥、果樹和部分亞熱帶作物如柑桔等;寒害主要危害熱帶亞熱帶作物如橡膠、龍眼、荔枝等;冷害主要危害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豆類等。

從危害作物生育時期看,凍害發生在作物越冬休眠期;寒害發生在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期;冷害發生在作物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期。

從作物受害機理看,凍害是植物組織脱水而結冰,造成植株組織傷害;寒害是造成植物生理的機能障礙,嚴重的可導致植株死亡;冷害造成作物生長髮育的機能障礙,導致作物減產。

從受害的時間過程看,凍害可以是長寒死亡,也可以是短期0℃以下受害;寒害受害過程時間較長,一般需有2d以上的低温天氣過程;冷害受害過程的時間長,一般在3天以上的低温天氣。

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是指空氣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霜凍在我國有兩種情況,一是早、晚霜凍,發生在較温暖時期;二是冬季霜凍,發生在温暖地區(熱帶、亞熱帶),出現頻率小,此二者都是短時間的危害。

寒潮凍害與霜凍不同,寒潮凍害發生在寒冷時期,霜凍發生在較温暖的氣候條件下。寒潮凍害的温度較低,一般在-5℃以下;霜凍凍害的温度較高,一般在-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