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禁忌有哪些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意味着春天的開始,立春節氣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立春時節天氣還會忽冷忽熱,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當心“倒春寒”的侵擾 ,平時千萬不要隨便脱掉衣服,要防止感冒的侵襲。春天養肝護肝是第一要務,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規律的睡眠,切記不要暴怒,保持心情愉悦,才可調養出最佳的精神狀態!這些立春的禁忌,你應該知道!

立春養生禁忌有哪些

立春養生需要注意的五原則

1、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説:“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意思是説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使情志隨着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温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温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温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温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後進補要適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人生於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適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生原則。但立春的這段時間裏,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5、適當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食物可選擇辛温發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韭菜蝦皮炒雞蛋是立春時節很好的藥膳。韭菜一把洗淨、雞蛋2-3個、蝦皮適量。韭菜切小段,雞蛋破殼後打勻。炒鍋上火,植物油燒温熱後,放入蝦皮煸炒至香。然後倒入打勻的雞蛋,待雞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狀後將韭菜倒入。煸炒一陣後加鹽,薑末、味精,再翻炒一陣即可。韭菜辛温發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髮、舒暢,雞蛋養血,這道菜能滋肝養血,生髮陽氣,適合立春食用。

【節氣養生】立春請一定注意這五件事!

1、多看喜劇

春天肝氣生髮,肝在情緒主怒,所以很多女士會在近期出現火氣漸長,爆發指數增加,應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讓今年有一個好的開頭,並順勢保持下去。

2、揉肺

經立春後人體的毛孔逐漸打開,風邪夾寒最容易趁虛而入導致感冒、傷風,經常鍛鍊肺經可以提升皮膚抵禦風寒的能力。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們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牀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3、多吃些甜

春天肝氣生髮,應少吃具有收斂作用的酸味食品,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後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甘甜之味適當攝入可補益脾土。

4、嚼點香葱、香菜、花生

這些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髮,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5、梳頭頂

頭部為諸陽之匯,以牛角梳梳理頭部可以助陽氣生髮,沒有牛角梳的話,手指就是最好的替代品,每天早起以手指甲從前髮際梳到後髮際一百遍,堅持下去,自會發質光亮、還有助黑髮生髮、神清氣爽,並且對高血壓、頭暈頭痛、失眠、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效果。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的養生要注重“生”字,要順應陽氣的升發,保護陽氣。

立春調養精神

立春時節,大地回春,萬物更新,人們的精神調節也要順應春季自然界蓬勃向上的生機,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廣施博愛,善濟仁慈,戒怒戒躁,保持精神愉悦,順應春季肝氣升發的特性,使氣血和暢。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惱怒和忿恨,保持樂觀情緒,則精氣不易耗散,臟器不易老化,形體不致衰憊,自可祛病益壽。

立春防風禦寒

俗語有云:“春捂秋凍”,“春季不可薄衣”,在乍暖還寒的春季做好“春捂”是順應春天陽氣升發的養生需要,也是一種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立春是春天的開始,意味着天氣將由寒冬向炎熱的夏天轉換,正處於陽氣漸長、陰氣漸消的時候,此時天氣雖開始暖和,但春天是以“風”為主氣,氣候特點是變化較大,忽冷忽熱,乍暖還寒,尤其是適逢春雨連綿的時候,更是冷風陣陣,寒氣襲人。由於冬天怕冷,穿戴衣帽較多,人們對外界天氣的變化適應能力下降,尤其是老人、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更難以適應,因此在早春時節要保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注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

對於老人、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尤其應注意腳部、背部保暖。青年女性尤應注意,不可過早地換穿裙裝,否則會導致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病。春風於温暖之中暗藏殺機,出汗後應及時擦去,切勿敞開胸懷讓風勁吹。春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生。

夜卧早起緩形神

立春時節,順應陽氣生髮的特點,在起居方面也要相應改變。做到適當的晚睡早起,早晨起牀後做一些輕柔舒緩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慢跑、體操等,活動關節,舒展形體,疏通鬱滯,使氣血流暢。

乍暖還寒宜“捂”兩頭

天氣剛剛轉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脱掉冬裝,換上輕便漂亮的春裝。一些愛美的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短裙、絲襪。專家認為,民間的傳統習慣“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春捂”不能忽視。

春天適當捂一捂,可以減少疾病。冬去春來,人體皮膚逐漸甦醒,汗毛孔閉鎖程度相應降低,因而春風較大的時候,儘管不是很冷,卻能長驅直入肌體內部,人就可能感冒或併發其他疾病。再加上春天的天氣不穩定,過早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着涼感冒。

對於“春捂”,醫生的建議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濕氣較大,早晚低温,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着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果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

保暖適當莫“捂”過頭

生怕孩子着涼生病,年輕爸媽們更是用小棉被把嬰幼兒“捂”得嚴嚴實實。在這裏要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

“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脱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温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一般來説,春季可以讓居室温度適當高一點,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

春季空氣濕度較大,如果“捂”過了頭,還可能誘發中暑。天氣轉暖後,有些人還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風一吹更易着涼。由於孩子好動易出汗,更不要“捂”得太緊,出汗後驟減衣服很容易受涼感冒。而嬰幼兒需要逐漸適應外界寒暖的變化,如果暖被厚衣“捂”得太多,寶寶需要調節體温就要出汗,而過多消耗體液,就更不能適應寒冷刺激。

立春吃什麼好呢?

立春飲食調養應從享受清爽綠色蔬菜的初春陽氣出發,進而達到調養體質的目的。辛甘的蔬菜有助於春陽及護陽,這些蔬菜有葱、芫荽、紅棗及花生等,至於胡蘿蔔、花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鮮蔬菜,也有提升陽氣之效,不妨適時補充一下。

“咬春”是指在立春這天吃一些春季的新鮮蔬菜,一般是北方生吃水紅蘿蔔、南方生吃生菜,同時也包括吃春餅。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多以豆芽、韭黃或韭菜、粉絲、雞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着食用。蘿蔔、韭黃、韭菜皆為辛味食物,有辛甘發散的功效,有利於升發和保護陽氣。春季應肝,主升發疏泄,而辛味食物恰好有此作用。

故立春養生應多吃辛温發散的食物,如大棗、豆豉、葱、香菜、花生、蝦仁等。此外,蘿蔔、還可與粳米煮粥食或烙制蘿蔔絲餅,有理氣、助消化、補脾胃、祛風寒、祛痰、解毒等多方面功效。

巧吃春餅快樂咬春

春餅又叫荷葉餅、薄餅,是一種烙得很薄的麪餅。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它的材料簡單,製作方便,口感柔韌耐嚼,吃法也有很多種,捲包配菜、作為主食單吃、炒餅都可以。下面就為您介紹春餅的做法。

製作材料

1.麪粉250克,開水120克,冷水50-60克,植物油少許。

2.配菜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如葱絲、炒肉絲、炒豆芽、黃瓜絲等。

製作過程

餅胚

1.將麪粉加入開水攪拌成散麪糰狀,分次加入冷水,用手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麪糰,蓋上保鮮膜放在室温下靜置30分鐘。

2.將醒好的麪糰取出切下一塊,撒乾麪粉稍微揉一下,搓成長條,用刀分成約15克重的小面塊。將小面塊壓成小麪餅,在麪餅上刷一層油備用。

3.取兩個小面塊,將刷油的面對合疊在一起。用擀麪棍將麪糰擀成一張直徑約為15釐米的薄餅。

烙餅

1.加熱平底鍋,然後放入擀好的生餅胚,中火烙制。

2.餅胚中間有氣泡鼓起時,説明一面已經快熟了,翻面烙另外一面,兩面都稍微有些淡淡黃色就算烙好了。

3.取出烙好的餅,輕輕一分就可以分成兩張薄餅。將烙好的餅疊放在一起,上面加蓋一個潮濕的乾淨紗布,這樣既可以保温,又可以增加餅的濕度,使餅的口感更加柔韌可口。

4.拿出一張烙好的薄餅,放上自己喜愛的配菜,卷在一起就可以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