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至節精美散文(通用3篇)

2022冬至節精美散文 篇1

往年,到了冬至這一天,老母親就會對我説——冬至節一過,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長一根線了。我就會問她為啥子。她説這個你都不曉得哦,冬至節一過,太陽就要走回頭路了。這個應該是不錯,儘管沒有書面的解釋準確,但我還是願意聽老母親這樣子重複的一年一年的講。

2022冬至節精美散文(通用3篇)

對於冬至節得玄妙,在易經裏面就可以找到答案。代表冬至節的是《地雷復》卦。卦象的意思就是一陽復始。陽氣逐漸上升,天氣漸漸變暖。然後卦爻全部反過來的時候,就是乾宮裏的第二卦《天風姤》,這就預示着一陰開始了,而《姤》卦恰好代表着夏至這個節。也是表示極熱的夏天到了極致,物極必返。陰氣由此而生,慢慢地季節將向着秋天推進。這自然界奇妙的現象,卻是藴含了盛極而衰,衰極而盛的哲理和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對於冬至節的記憶是從何時就有的。我推測該是從老母親那兒知道的。

老母親是個農民,關於農事的二十四節氣那是相當的熟悉。隨時就能誦出來。還帶順口溜。啥時節幹啥農活,下種,收割都不是事。就像獨眼龍看告示,一目瞭然。

至於冬至節是不是像書上説的吃羊肉,我是沒印象了。在我的記憶裏,那時候的農村能吃上豬肉都很不錯了。且那時老家根本沒人餵羊。不過吃狗肉倒是有的。這個冬至節吃狗肉一説好像跟那個劉邦有關係,説是他的一個將領在冬至這天給他燉了一鍋狗肉,大叫味道鮮美。後來就有了這個習慣。反正這些都是傳説,不可全信。

文章本來早幾天就打算寫的。但是不知道為何,任我搜刮枯腸,也還是嘔不出幾句像樣的句子。無奈之下也只好作罷。

在我的印象裏,老家是不怎麼重視這個冬至節的。但是我始終想知道,這個節日到底怎麼來的。於是上網一查。結果故事還不少。下面節錄如下: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説。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對於這個偉大的節日,當然也少不了偉大的文人騷客們的詠歎。其中詩詞就有不少。翻閲眾多,最後還是最喜白居易的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他在詩中這樣寫道“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

讀者這樣的句子,想着詩人當時的心境,心裏也是有些慼慼然。但是與之不同的倒是白居易當時是在任上,作官。而我卻是一個流浪在外的打工老仔。

想來舉家在外幾年,不曾回家看望老父老母。前幾天還在電話裏提到冬至節快到了,要注意莫感冒了。這不一晃眼就過去了。唉!只是不知道沒有兒子在身邊的老母親還會不會念叨——冬至節一過,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長了一根線。

2022冬至節精美散文 篇2

有遁世者説:“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

——《徒然草》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冬至,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時響起的還有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20xx年11月7日22點20分,這個平靜小鎮中一個普通的家庭裏,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也是最為輝煌的一部歌劇《魔笛》的吟唱聲中。這樣的一句台詞來自於電視劇《冬至》。

冬至,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於節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皮膚感觸到的温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的,是看到眼中,記在心裏的自然的美麗吧。

明劉基有首詩:“日薄雲陰雪在山,夜寒溪靜客舟還。乾坤簸盪逾三載,風俗乖張似百蠻。廢井衰蕪霜後白,空村喬木曉餘殷。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學閉關。”詩中閉關的意思就是“閉門謝客,斷絕往來,不為塵世所擾。”如此説來,不知閉關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時序節令的推移可以使他們感到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綠。

今天講到了一首皇甫鬆的《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遊。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見到的江南風光,可以想到的大膽熱情卻又嬌羞可愛的江南姑娘。這首詩使我想起了《天龍八部》一書《向來痴》一章中後半部分阿碧的出場:

“便在此時,只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划水而來,口中唱着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脱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悦動心”水面上全是菱葉和紅菱,清波之中,紅菱綠葉,鮮豔非凡。見過荷塘,但是這樣的景象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於是,在冬至之日,在朔風呼嘯徹骨寒之時,我向往着一個江南採蓮的夢。

2022冬至節精美散文 篇3

第一次見到冬至的時候,我才四個月零二十天,冬至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根本不知。莫説冬至,就連冬天的模樣也全然不在眼裏,窗外是否有寒風掠過,天空是否有飛雪墜落,一概渾然不知。

天黑得很早,我早早地就睡了,睡一年中最長的覺。

睡了幾十個年頭,冬至的夜依然是最長的夜。

也許,這世界上的事物都陷在某種設計裏,按着既定的程序和規律存在着,運動着,就像二十四節氣的長廊,走過,便是一年。誰能夠打亂它們的順序,誰又可以阻止它們的循環往復?沒有,一直都沒有,以後也不會有的吧。

冬至日短,冬天空曠。光禿的枝椏冷意索索,風的抽打構成了宂長的時間之鳴,所有的色彩都藏到了季節的深處。大街上人影稀疏,一些人縮着脖子行色匆匆,另一些人則站在街邊哈着熱氣使勁地跺腳,似乎想要踩出一些回聲,又似乎不是。光總是有些暗,除非有雪色來相襯。空氣裏也總有一些浮塵在流動,或者落下,呼吸裏缺了水分,這世界變得越來越乾燥了,若有幾分雪的潤澤便好了。這樣想着的時候,雪就不知不覺地下起來了。看來雪也知道轉天就是冬季,才急趕着來赴這一年一次的約。

雪從很高的天空而來,飄飄渺渺,像是裹在冬天冷硬骨頭上的脂肪,暄軟,細柔,香氣暗隱,遠處依然有青山隱隱,鄉村依然有炊煙裊裊,城市依然有浮生清歡,這樣的捧場,不是每年都有。

隔着窗户看雪,雪是朦朧的,冬也是朦朧的。朦朧裏我看到許多個走過去的冬至,一樣的日曆,一樣的被撕下,輕飄飄落入凡塵。還有不一樣的天氣,不一樣的感覺,被記下,記在流年的深處。

從沒想過,何以至冬。過着過着就到了,過着過着就過去了。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去背二十四節氣歌,再也不會掐着指頭算日子。“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區區二十八個字,很輕易地就把一圈年輪讀完了,一圈一圈又一圈,總有冬至在,不遲,不早,恰巧卡在最短的白天、最長的夜裏。

事實上,冬至並沒有固定在那一天,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過了冬,就日見天長了。這麼説來,冬至倒更像是一個分水嶺,這邊,那邊,一點都不含糊。幸運的是,冬至還是一個節日,而且是個“活節”。國人的節日大多與舌尖有關,説它們是舌尖上的節日一點也不會過分。冬至當然要以吃來過,而且必須要吃,吃餃子。據説不吃餃子會被凍掉耳朵,有沒有人因此而被凍掉耳朵,不得而知,但大家對不吃的後果都深信不疑。所以,冬季這天,家家户户都會響起剁餡的聲音,靠着經驗,憑着想象,各種各樣的餃子餡紛紛出籠,給蕭瑟的冬天增加了一些説不出的暖意。

坐在冬至的懷裏,吃着香噴噴的餃子,看着漸漸蒸騰起來的熱氣,忽然想起了那些被浪費掉的時光,想起藏在歲月裏的一些細節。為了一隻蘋果爬樹,為了一塊頭巾賭氣,為了一本小説在課堂上走神,為了一場電影扔下飯碗,為了一次賴牀被擰耳朵,為了趕下時髦把褲角放寬或者收緊,為了一雙鞋墊晝夜不捨地繡啊繡,為了一件毛衣織了又拆,拆了又織,那些散漫的時光,那些散落的點滴,串起了我庸常的人生,沒有光華四射,卻也幸福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