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歡度元宵活動方案

一、活動設想:

國小三年級歡度元宵活動方案

“節日”離學生的生活是這樣的近,學生彷彿每天都在過節。但是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對節日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知道有這樣一個節日,只停留在吃喝歡樂的表層體驗上。其實節日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涉及自然界的發展變更、民族風俗、歷史文化等內容。這次的活動藉助於學生對節日的嚮往和對過節的興趣,在教室裏再造元宵節的節日氣氛,更使教材真正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分析,初步培養學生探索社會文化現象及其根源的能力和善於質疑的能力。同時也繼續鞏固學生對資料的收集能力、動手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在體驗和表現的過程中,瞭解各地元宵節日習俗,親身感受風俗習慣,以便有意識地學習關注生活。

二、活動目標:

1.體會我國傳統的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嚮往。

2.在元宵節活動中能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元宵節活動的新鮮事,有趣事。

3.學習收集與元宵節活動相關的資料,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4、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積極參與、樂於表現的意識和樂於與他人分享的態度。

5.表現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衞生的行為。學習在人多擁擠環境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活動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

1、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感受元宵節的熱鬧氛圍。

2、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積極參與、樂於表現的意識和樂於與他人分享的態度。

活動難點:

1、學習收集與元宵節活動相關的資料,並在課堂上能充分運用這些資料。

2、體會我國傳統的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嚮往。

四、活動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

1、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元宵節的圖片資料。

2、向父母和其他人瞭解其他地方歡度元宵的習俗;

3、佈置教室,請學生將收集的圖片資料佈置教室,營造慶祝元宵的氛圍。

教師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元宵的道具,拍攝慶祝元宵活動的影象製品(燈會);

五、活動方案:

課題導入

同學們,自古以來,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被人們視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喧鬧的户外遊戲、盛大的歌舞遊樂、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體現了中國老百姓“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特有的狂歡精神。今天,我們的教室佈置的真漂亮,小朋友們臉上各個喜氣洋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歡歡喜喜過元宵。

(同學們齊聲高喊:好。)

活動方案:創設情景,引起學生對節日的回憶,關注節日的內涵。

做湯圓、吃湯圓

過渡:同學們,每逢元宵節,我們的家裏都會燒湯圓,吃湯圓。大家説説為什麼我們要吃湯圓嗎?

(學生各抒己見,“吃湯圓,好團圓”、“預示生活的美滿、幸福等”)

(1)、今天老師準備了麪粉、芝麻、豆沙,我們就一起來做做湯圓。好嗎?

(齊聲高喊:好)

老師把學生分成四組。讓學生把手洗乾淨,一起來做湯圓。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老師巡迴指導和麪,包餡。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有的和麪、有的打下手、有的固定容器、有的攪拌餡。

注意:和麪時注意水温,小心燙手。

包餡也不要太貪心,別太多,又不要太少。

(做完之後。比比哪個組的湯圓包的最圓。)

(3)、師生合作下鍋煮湯圓;

(4)、吃湯圓:(感受自己勞動所得帶來的快樂。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5)、吃着自己包的湯圓,大家來説説為什麼在元宵節要吃湯圓?(討論)

(4)、談談跟元宵有關的奇聞逸事。

《我們的節日》p27:“元宵節的神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六、活動後的反思:

1.適當擴展,體現創造性。

新課程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教材富有彈性,給教師學生一個自由發展和創造的空間。因此,我們針對元宵期間農村孩子隨大人去城區賞燈的現象,增設了老師的影象製品的內容以及在班級里布置慶祝元宵節的場面,使教材真正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

2.在觀看老師拍攝的影象製品中,創設了一個個問題情境

慶祝元宵的燈會在蕭山每年都舉辦,有六成意識的學生參加了賞燈的活動。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喚起小朋友平時隨父母看燈會的經驗,學習、探究在人多擁擠環境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通過移情體驗:如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樣?你能幫幫老師的忙嗎?……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探究在人多擁擠環境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3、學生通過製作湯圓,提高了動手能力,也從中感受到在歡慶的背後藴涵着辛勤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