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可以理髮嗎

元宵節是正月的時候,這個月份大家聽説過不能剪頭髮的的傳説嗎?小編分享元宵節(正月)不能剪髮的説法,歡迎閲讀!

元宵節可以理髮嗎
元宵節可以剪頭髮嗎

為什麼正月不能剪頭髮,民間有以下兩種解釋:

1.正月裏剃頭---"思舊"

2.正月裏剃頭---"思舅"

第一種解釋

舊時民俗禁忌甚多,“正月裏不許剃頭”即為一例。夏曆第一個月裏,任憑男孩毛髮瘋長,卻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正月裏剃頭,死舅舅。”多嚇人的一份責任,舅舅的安危全繫於外甥的頭頂之物。直至夏曆二月八年級,男孩才有了剃頭的自由。

外甥的頭髮因何與舅舅的性命有了瓜葛?實在費思索。社會學家考證人類是從母權社會一步一個跟頭鬥才到父權社會的。在女人説了算的母系氏族社會,孃家人的重要代表——舅舅,自然不可小覷。

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鄉老將“剃髮令”的時間記錯了,不是順治四年正月,是順治二年六月。那時候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在北京的前門、地安門、東西四牌樓等主要的路口設立蓆棚,免費給來往的行人剃頭。“剃髮令”規定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朝廷以死要挾漢人歸依滿人的髮式,使漢人驚恐萬狀。但這驚恐瞬間化作滿腔怒火,他們寧死也不剃髮,甚至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但是,脖子畢竟硬不過鋼刀,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髮。然而反抗並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即是一種反抗形式。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七年)間,意大利人衞匡國寫下《韃靼戰紀》,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衞頭髮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衞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髮。為剃頭不惜掉頭,這是意大利人很難理解的。

漢族男兒自古就蓄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簡直就是剔命。“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三國曹操割發代首就是明證。此習自隋、唐以後已廢止:未成丁的孩童,頭髮覆頸披肩;成年後,總髮為髻。那時候,清朝為了統一全國的服飾,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滿族人原是狩獵部族,為了實用方便,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外的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習俗有極強的傳承性,也會因時因地而變。滿族入主中原後,大量接納漢族士大夫參加政權,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高官顯位,都是滿漢各半。在這“滿與漢,共天下”的局面下,滿漢民族矛盾逐漸減弱,日久天長,漢人也奉“滿清”為正統了,剃髮漸成習慣。這樣,正月不剃頭以“思舊”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礎,由諧音訛傳為“死舅”。為了反抗滿族的統治,漢人就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説法。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着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緬懷傳統。而舅舅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公正的象徵,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江蘇淮陰等地民俗説這個傳説始於秦始皇贏政,為避諱,民間就把每年的第一個月改稱為正月,也形成了不“剃頭”的習俗,否則就有血光之災。而四川建始縣人説,正月不剃頭,否則叫“正無發(法)”。

居住在東北的滿族人正月也不剃頭,大都等二月二這天剃頭,其名曰“剃龍頭”。年年剃龍頭,長大成人定會龍騰虎躍、金榜題名有出息,他們“媽媽例兒”(也寫作“媽媽論兒”,即日常生活中的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論)也認為“正月裏剃頭妨害舅舅”。可見這是人類古俗的孑遺,不過在民族矛盾加劇時卻賦予了新的內容,以舊俗假託故國之思罷了。

第二種解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貧窮的理髮匠很愛自己的舅舅。然而到了正月,理髮匠卻為沒有錢給舅舅買一件像樣的禮品而發愁。串親的日子到了,理髮匠靈機一動,挑着剃頭挑子來到舅舅家,精心為舅舅剃頭刮臉。等到舅舅出現在酒席前時,親朋們無不誇讚理髮匠手藝高超,説舅舅看上去年輕精神了許多。舅舅很高興,説這是送給他最好的過年禮物,還約定每年正月給他來理髮,看看手藝是否有新的長進。多年後,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髮匠對着剃頭挑子淚如雨下,他為不能再向舅舅盡孝而傷心……

故事原本講的是正月剃頭思舅舅,不知何時以訛傳訛,‘思’變成了‘死’,一字之差,諧音“死舅”讓很多人正月裏不敢剪頭髮!

科學解釋:正月為什麼不宜剪頭髮

關於“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説法,是民間一種以訛傳訛的結果。據清朝《禮書》記載:正月理髮的原意為“思舊”,結果後來在流傳過程中,老百姓把這兩個字給傳錯了,變成了“死舅”,這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一説的來源。

但亦有學者考證,其實“正月不理髮”這一説法最早源於唐朝。那時候人們把理髮叫做“消耳”,“正月”在唐朝被稱之為“金月”,如果在正月理髮,就叫做“金月消耳”。而唐朝時官府有一種特別的武器,名字叫作“金鉞”,是專門用來砍殺犯人頭顱的刑具。“金月”與“金鉞”發音相同,正月理髮也就成了“金鉞消耳”——這就有了上法場砍頭的意思。民間為了避諱,於是後世就有了正月不理髮的習俗。

問題是以上無論哪一種説法,今天的人一眼看來都是迷信,但為什麼“正月不理法”習俗能夠千百年以來長期流行呢?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恪守着這樣的習俗,難道我們的古人智商都低到如此可笑的地步了嗎?

問題的根源在於古人和今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站在西方科學的角度上,外在的物質世界與我們每個人都是彼此孤立的,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人只是物質世界的觀察者和使用者而已。

而站在我們古人的角度上,認為天地間的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相互感應與相互作用的。秋天裏天地一片肅殺,這種天乾物燥的氣候與我們人體的肺經相互感應,因此秋天多呼吸道疾病;而肺經五行為金,金對應白色,因此大地上生長的白顏色的果實,例如百合等大多入肺經;金主果敢,因此秋天出生的人大多比較果斷冷靜(當然不絕對,還要看哪天和什麼時辰出生);金又與“傲慢、嫉妒、自負”等心性相對應,因此大多數患肺癌與大腸癌(肺與大腸互為表裏)的病人,大多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平........

現代量子物理學深入到微觀層面後看到的世界,恰恰與我們古人的這種看法完全一致。在亞原子世界裏,物質其實受我們人類的意識所影響,人的思想和物質其實都是一種能量存在,彼此息息關聯。有關這方面一些驚人的實驗,浩然準備在節後陸續分享給大家。

在中國所有的文化典籍中,《黃帝內經》可謂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從技術層面上看,它是一本醫書,但全捲到處都泄露着“天機”——對天地間大道的描述,以及對自然與人體相互關係的論述。從這點上看,它更像一本哲學鉅著。可惜的是,今天我們很多人看不起這本書,看的人中大多也在犯着“買櫝還珠”的錯誤。

來看看《黃帝內經》中怎麼看待正月理髮的問題。《黃帝內經》認為:到了正月,天地間的陽氣逐漸上升,所有萬物都開始向外散發生長,根據“天人合一”理念,人也要順應自然,早睡早起,穿着寬鬆的衣服,把頭髮解開,讓它披散在肩上,要讓頭髮自由地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頭髮;也不能把頭髮扎得緊緊的,如此就會阻塞人的生髮之氣,也就約束了人體生機的勃發。

不但如此,為了人能夠充分得到這種“生髮之氣”,還鼓勵人們都出去踏春(這就是自古沿襲到今天“春遊”的來歷),當我們人體置於大地上一片綠芽初生的勃勃生機之中時,我們與天地合而為一,自然界的巨大能量就能灌輸到我們人體之內。

春天五行為木,木對應人體的肝膽與筋脈,還主我們的情志。春天正是我們養肝護肝的最佳時間,也是我們舒展調整自己的情緒的最佳階段。每到春天,人心就開始躁動,開始充滿激情,這時去規劃一年的發展,順應天時去積極創業就是最佳的時機。

人的頭髮五行屬木,而木具有“生髮”的重要特性。那麼,什麼叫做“生髮”呢?

生髮的意思就是“生長、發育”。它指的是一顆種子破土而出,呈現出勃勃生命力的那種特徵,也指植物幼苗破土而出,不斷向上生長的那股勁兒。一個人“生髮”的能力越強,就越能更好地開創事業,並且會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斷去發展壯大。

在易經預測的實踐中,如果一個人與肝膽對應的“木氣”,也就是“生髮”之氣不足時,這個人就會表現出較深的“暮氣”,不願去發展、創新,思想比較保守;或者人生出現了較大的阻力,事業受挫,公司經營面臨困局;或者職務長期得不到提升,學習成績無法提高等等。在看八字時,如果一個人本身具有較強的木的力量,這個人就適宜去開拓新市場,研究新產品,嘗試新的項目開發等;而木弱的人,一般適宜做一些守成、程序化比較強的工作,例如辦公室、財務等。

“木”與我們的頭髮相應,體現的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力量,和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剪頭所用的剪刀,五行為“金”,金是克木的,按照“天人合一”的原理,如果在正月剪頭,正好預示着“生機”被破壞,那麼對於我們一年的發展,可能會有不良的誘導作用,因此,小編也建議:正月不剪頭!

元宵節的習俗

1、吃元宵。“快樂的皮,幸福的餡,團團圓圓捏一塊兒;問候的湯,祝福的火,倖幸福福煮一起”。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 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 “湯丸”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湯圓作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2、觀燈。元宵佳節賞花燈,吉祥之星為你升。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可謂“花燈高高掛,掛出新年萬紫千紅幸福花;紅燭熊熊燒,燒出新年順風順水紅運道”。

3、猜燈謎。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於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裏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4、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其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5、舞獅子。“勇氣是一個人處於逆境中的光明”。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裏舞獅子的習俗,她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着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6、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有趣的是,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7、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説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8、偷菜節。流行於貴州省黃平苗族一帶,正月十五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羣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萊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愉來的榮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説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裏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9、迎紫姑。“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紫姑是民間傳説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她因窮困而死。百姓為同情她、懷念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着她的手,跟她説着貼心話,流着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 即信仰性的活動。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11、逐鼠。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據稱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説的。

12、情人節。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有人説,“相信自己,只要有愛,幸福就一定會存在。不是你擁有了天長地久的愛情,而是你創造了天長地久的愛情”。元宵節無疑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