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詩詞與典故(精選3篇)

關於中秋節的詩詞與典故 篇1

中秋的來歷與嫦娥的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詩詞與典故(精選3篇)

那麼“中秋節”為什麼是“中秋”呢?現代使用陽曆,曆法叫作“太陽曆”,是依據地球環繞太陽公轉週期制定的。古代使用陰曆,曆法叫作“太陰曆”,是依據月球環繞地球公轉週期制定的。“太陰星”就是月亮。但是中國古代留下來的陰曆,也不完全是依據月球公轉週期制定的。每一個月,是依據月球公轉規律制定的,古人把月亮圓滿的這一天安排在十五日,稱為“望日”,月初開頭稱為“朔日”,月末結尾稱為“晦日”。月亮環繞地球公轉一週,大約是29天半,沒有辦法形成每個月30天乘以12個月等於360天,所以“大建月”30天,“小建月”29天,一年少於360天的日子,攢起來安排閏月,19年閏月7次。因為“大建月”和“小建月”相對於月球公轉週期的29天半,總是趕前錯後,所以有時候月亮是“十五不圓、十六圓”。今年中秋就是十六日月亮最圓。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也不是正好360天。地球公轉一週的軌跡稱為“黃道”,平均分為24段,也就是二十四節氣。所以每逢交節氣,不僅説明是哪一天,還要説明是幾時幾分幾秒,就是地球運行到了那個二十四分之一位置的時間。就説“立秋”吧,不是有一句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嗎?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22時49分07秒,屬於“晚立秋”,立秋以後確實來了“秋老虎”,有好幾天氣温高達31度。

中國的陰曆,在氣象學稱為“陰陽曆”。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服從太陽,十二個月的“朔、望、晦”服從月亮。古人把一年12個月分為四季,每個季節三個月,開頭那個月稱為“孟”,中間稱為“仲”,末尾稱為“季”。例如七、八、九這三個月為秋季,七月稱為“孟秋”,八月稱為“仲秋”,九月稱為“季秋”。秋季也叫“三秋”,所以王勃《滕王閣序》説是“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詩經·王風·采葛》也説“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那麼“仲秋”八月的十五日,也是秋季三個月裏邊,居於中間的那個月,居於中間的那一天,所以叫“中秋”,也就是秋季三個月90天的正中間。

“月到中秋分外明”。因為秋高氣爽,空氣澄明,能見度高,人們就可以看見月亮裏邊有很多東西。比如吳剛、玉兔、嫦娥。嫦娥本來叫什麼呢?

答案是“姮娥”。漢文帝名叫劉恆,於是仙人也要為皇帝避諱,姮娥被改稱為嫦娥。“恆”、“常”,是近義詞,“恆心”,也就是“常性”。“三國名將勇,首推趙子龍”,常山趙子龍,大家都知道。其實看看《三國演義》第九回,趙雲首次出場,救了公孫瓚,自我介紹説我是“常山真定人也”。“常山”以前是“恆山郡”,“真定”後來是“正定縣”,清朝因為雍正皇帝胤禛避諱,改稱為“正定”。真定的名人還有南越國王趙陀,《岳陽樓記》“先憂後樂”的范仲淹。

漢代道教影響逐漸擴大,許多古代神話傳説中的神仙人物都被歸入了道家系列,西王母也成為道教中的神仙。《淮南子》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裏求來長生不死之藥,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藥後,飛昇上天到了月宮,住在廣寒宮裏。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廣寒宮,這個名稱聽着就寒冷,而且孤獨。所以蘇東坡先生説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嫦娥》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關於中秋節的詩詞與典故 篇2

吳剛折桂: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關於中秋節的詩詞與典故 篇3

《水調歌頭》蘇軾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一篇千古名作,是蘇東坡在中秋之夜酒後抒懷並且思念他的弟弟蘇轍而作的。序言裏邊説了“兼懷子由”。弟弟名叫蘇轍,車轍的“轍”。車轍,就是馬車輪子軋在土路上邊的印跡,所以説“前有車,後有轍”。“轍”也是道路的標誌,走路,當然要沿着道路去走,所以説是“必由之路”。因此,弟弟蘇轍,名“轍”,字“子由”。古代還有一個名人,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這個蘇轍的名字,和子路是一個系列的。

哥哥蘇東坡,別號“東坡居士”,名“軾”,字“子瞻”。“軾”是什麼東西呢?馬車上的橫樑扶手。《禮記·檀弓下》:“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軾而聽之,使子路問之”。孔子乘坐馬車,看見人家辦喪事,在哭,起立,扶着橫樑扶手,這在古代是乘車的一種禮節。馬車本來就有高度,站在馬車上邊,就更高了,所以説“高瞻遠矚”,就是“站得高,看得遠”的意思。蘇軾和蘇轍的父親是蘇洵,有學問,爺仨並列“唐宋八大家”,大概蘇洵老爺子取名的時候,祝願兩個公子將來全都成為“有車族”吧,所以叫蘇軾、蘇轍。結果呢,學富五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