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精選5篇)

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 篇1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我們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精選5篇)

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 篇2

月餅通常是指人們在中秋節這個特定節日裏吃的餅,通常為圓形。但現在已有各種各樣的了。漢族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據説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麪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説:“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七年級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現在,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 篇3

中秋節吃月餅吃“文化”

儘管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廣州的月餅大戰早已硝煙瀰漫。廣州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紛紛舉辦了月餅訂貨會,各自亮出了最新鮮、最亮麗的牌張。

縱觀今年月餅市場,除了花式品種更多樣化、包裝更精美外,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打“文化牌”了。月餅,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點,如何體現月餅這一中國色彩呢?商家可謂想盡辦法:首先是廣州酒家的“西關第月餅”將廣州西關最傳統的民居風情“趟籠門”運用到包裝上,讓消費者在品嚐月餅的同時瞭解西關文化,提升了月餅的品位;再就是蓮香樓115週年個性化紀念郵票的發行,體現了其悠久歷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餅的附加值;還有陶陶居則在傳統月餅品種寶庫中挖掘文化內涵加以發展……無不體現了今年月餅最突出的共同點———“文化”。

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 篇4

明清之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一種新的道德價值思維方法正在破土而出,它所反映的是從“人的依賴性”到“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歷史前進的方向。在這樣的時代中,中秋的節俗就更加世俗化,《陶庵夢憶》卷5中就有相關記載。同時,與明清時代內收的社會形態一樣,節日的內斂性開始顯現,中秋由注重公共活動逐漸收攏到注重家庭內部的成員交流。正如《燕京歲時記》所云:“每屆中秋,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表現出澄淨清幽的天上圓月,圍合寧靜的院落,親密和洽的親人,三者在這一刻達到混融合一,親人團圓成為中秋節俗的明確主題之一。《帝京景物略》中説:“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同時,重視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親友之間要互送月餅、瓜果等過節的東西。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每個家庭成員在中秋夜因為團圓油然生出安全感、舒暢感和温馨感,即中秋賞月節俗倫理功能的根源所在。總體來看,明清之後中秋節俗的功利性內容顯著增強了,節日表現的公共性與家庭性這兩者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內在張力,使得“圓月”中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形成了民眾的情感認同空間。

中秋節的美味吃月餅吃“文化” 篇5

在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秋節的功能性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調整,並且貼近民眾生活的需求。除夕、清明、端午,都與某些不安定的元素結合在一起,惟有中秋,圍繞着“秋月”與“圓月”,形成了勞作實踐與詩意棲居、況味自然與敦化人倫的完美融合,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可以起到安頓精神的節日,雖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節俗內容,但是能讓中秋節保持自發傳承的動力,是其在不同社會時期所表現與發揮出來的一以貫之的“社會功能性”。

從中唐到明清,“圓月”中貴人倫、重親情的主題逐漸突出,形成了民眾的情感認同空間

節日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個節日,在不同歷史時期,它的文化功能也會根據不同的社會需求而發生相應變化。

學術界普遍認為中秋節肇始於中唐,依據是中唐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文人賞月玩月詩。唐代的科舉制讓大量文人有機會通過考試進入朝廷為官,隨之而來的,是為了科舉考試和被舉薦機會而產生的文人遷徙大潮。他們背井離鄉,聚集在長安、洛陽、揚州等地,努力擴大自己的社交圈,期待着命運的垂青。玄宗八月十五遊月宮的仙話在社會上開始傳播後,文人們發現中秋滿月最適宜“玩”,這一方面是為了附會“月宮仙境”,另一方面也是借賞月來抒發自身的人生境遇。於是以八月十五為時間點的“玩月詩”井噴似地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