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見聞作文(精選20篇)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都要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見聞作文(精選20篇)

今年的中秋節這一天,正好也是無車日。我看見路上私家車很少,出租車很多,電動車、自行車更多。

晚上,我們和大舅舅一家吃過飯就來到了郵政大廈廣場來玩。月亮圓得像張可愛的小臉,旁邊還有一顆亮閃閃的星星,我説叫北斗星,爸爸説不對。後來在網上查了查資料,應該叫金星。

郵政廣場有幾個大哥哥在玩悠悠球,我剛買了一個,也在學着玩。悠悠球是由一條棉線繩加兩個球體、中間有一個軸承。有一位哥哥向我和爸爸展示他的悠悠球技術,他做了一個特別牛的招數。我真羨慕,我讓他重複了好幾遍,終於學會了。這個招數叫“智能風暴”。

看完悠悠球表演,我們又玩了鬥雞。這隻鬥雞是一位領着一羣學生來賞月的老師帶來的,特別有意思。我餵了鬥雞很多月餅,它就跟着我跑。我們用腳踢它的頭(其實沒有真的踢它,就是做做樣子),它就撲扇着翅膀跳起來,頭一伸一伸地叨我的腳趾頭,把我的腳趾頭當成肉月餅了,這隻鬥雞很搞笑。

媽媽和姐姐一會兒也來了,我們吃着月餅,看着天上圓圓的月亮,感到真幸福。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2

中秋節到了桂花又開了。

在姥爺住的院子裏有一片比我年齡還要大的桂花林,媽媽常帶我去聞那桂花的香味。她説世上最樸實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卻會散發出迷人的悠長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而在桂花開的最迷人的時候那股子香氣也確實令人魂牽夢縈。桂花便成了媽媽最喜愛的花了,然而我卻不以為然。

最近我讀了女作家琦君的《故鄉的桂花雨》作者對桂花香味的“魂牽夢索”讓我對桂花有了種好奇。帶着這種好奇我又找來了《桂花香飄雲天外》、《杭州:飄落一身桂花雨》等有關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們為什麼對桂花如此喜愛。

“香氣濃郁的花‘或清或濃不能兩兼’。然而桂花卻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它清芬襲人濃香遠逸,它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

“滿樹金黃細小的花兒點綴着紅葉嬌豔的季節。更有那濃郁的芳香‘一味惱人香’襲人心懷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帶有一絲甜意使人久聞不厭。”……

好美的語句,好美的花,文章對桂花的描寫是那樣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話色彩,讀着讀着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就彷彿來到了一個仙樂飄飄的夢境裏,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氣息。慢慢地我對桂花產生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桂花分金桂、木樨、銀桂、丹桂……”我裝着老道的樣子對媽媽説着,牽着媽媽的手在中秋月下走進老爺樓下的那片桂花林。

遠遠的我聞到了撲鼻的香氣,一陣爽颯的風兒吹過,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樹隨風搖曳起來了。咦?那是什麼?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銀色的綵帶纏綿的飄呀飄飄落下來飄到了地上桂花雖然沒有琦君故鄉那麼多然而我卻真的感覺就像琦君所説的成了“金沙鋪地的西方極樂世界。”一片片黃黃的、小小的花瓣帶着濃郁的香味飄到了我和媽媽的頭髮上、身上、鞋上。我伸開雙臂驚呼“桂花雨!媽媽這就是桂花雨!原來書上説的都是真的……多麼浪漫多麼奇妙多少夢幻啊!”我仰起頭桂花落在了我的臉上輕輕的細細的帶着花香撫摸着我的臉對我訴説着。桂花曾經並未使我心動也未使我心歡,可是當我走進它聆聽漫天花之語時,它的無言早已勝過了有聲。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間,它告訴了我它所有的美麗,同時它也向我傾訴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訴我它的香氣怡人,它對我訴説它的舞姿繽紛……這怎不讓人興奮我沐浴了一場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夢裏全是它。

月亮圓了,桂花開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3

中秋節清早,我們一起去了三鄉泉林山莊,那裏既可以看錶演,也可以玩。我們乘坐爸爸的那輛豪華小轎車來到了山莊,剛到的時候我看見裏面的人多的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那裏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游泳池和一個燒烤場。在燒烤場內,我們找到了一個位置坐下。其實,我們是來觀看錶演。

游泳池裏有許許多多的人,有大人、小孩和老人。小孩在兒童泳池裏玩和水上滑滑梯,大人則在大的游泳池裏游泳……我看見有一個大人在游泳池裏可以做出很多花樣游泳動作,還可以在水上好像跳舞那樣跳出很多美麗的花式。坐在旁邊的叔叔告訴我,這裏在舉辦“20xx年中秋節水上表演”。由於水上表演動作精彩,我看得非常入神,那些姐姐在水上輕鬆自如的擺出各種美麗的姿勢,讓我大開眼界,她們就像在跳舞,一會在水裏、一會又浮出水面……看着看着,真的好像自己也成了隊伍裏一員。當我看見在水上花式騎單車和踩鋼絲的表演時,令我心驚膽寒,一位像我這麼大的小男孩頭頂着三個碗、手上還抓着兩把傘(傘是用來幫助平衡的),上面沒有一條線吊着他。

表演正式開始了,那位男孩在鋼絲上小心翼翼地慢慢往前走,而他頭頂上的碗始終都沒有掉下,真厲害。看見他的頭直流汗水,就像斷了線的珍珠掉下來,最後終於完成了表演。我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説了一聲“佩服”,周圍的人也在歡呼着,就連爸爸媽媽也連聲説:“好,真厲害!”……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很愉快,尤其是在三鄉泉林山莊看到的那場精彩的水上花式騎單車和踩鋼絲的表演,讓我很受啟發,它使我再一次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4

盼望以久的中秋節到來了。

早晨,我起的特別早,都六點了,大地還在沉睡當中。雖然是秋天,可寒意還挺濃,一陣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寒戰,走在大街上到處可見月餅的足跡。賣月餅的還真是多不勝數,這時,走來了一位大哥哥,他在講電話,説:“中秋節不回廣州了,我在這過節就行了。”我的心裏感到有針刺了一樣,因為今天是中秋節,是和家裏人吃團圓飯的日子。我感到我比那為哥哥幸福得多。

以是晚上八點了,往窗外望去,看到似圓非圓的月亮讓我想起一句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突然,一綹綹輕煙似的白雲,遮住了那迷人的月,一瞬間,那迷人的月又帶着温和笑容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彷彿在和我們玩捉迷藏。月亮高掛天邊,大地散發出奇妙的清涼氣息。

這時天空響了幾聲,轟隆、轟隆的響......原來是原來是煙花啊!真美,炮聲震耳欲聾,月亮就是自己的蠟燭用它的亮光照亮黑暗、照亮人們的前方。月亮為我們鋪平陡的山路。月亮就是為我們擋風擋雨的紅礬船。

不知不覺的已十點了,月餅也吃完了,也該説在見了。

我愛你迷人的月,我愛你中秋節。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5

“八月十五月兒圓喲……”我哼着曲兒,吃着月餅,一個如玉盤般的月亮掛在天空,不禁使我想起了白天的開心旅程!

今天,我去了鎮東的園藝場,這裏可好玩了!我和幾個同班同學在幾塊石頭上鋪了一塊餐布,我們紛紛來出自己的東西,擺在布上,我們準備好後,先開始包包面,你瞧,我們中就我一個沒包過,看她們一個個包的像個金元寶,我呢?不是這兒漏了餡兒,就是那散開了。看着其他同學的作品,我真是羨慕極了!俗話説:熟能生巧,還真不賴,我不斷地包了好多個,總算包出一個像樣的!

吃完東西,我們開始到各個同學的地點去串門,可一不小心,我的鞋子掉到了水中,還好沒掉進水中去。可鞋子被水沖走了,我只好跑到前面去攔住,可鞋子好像和我唱反調,停在離我較遠的地方了。我生氣極了,只好叫家長幫我來回來,可我好像太開心了,“撲通”我栽進了水裏。我的這一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我卻恨不得永遠躲在河中。

下午我帶着滿身的泥回了家。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6

秋高氣爽,藍藍的天像大海一樣湛藍,綿綿白雲猶如大海里行使的帆船,慢慢地浮在平靜地水面上。這就是秋天的信號。隨着秋天的到來,又盼來一年一次的中秋節。

根據古代傳説,在唐玄宗年間,一箇中秋夜裏,一個道士邀唐玄宗共遊月宮,唐玄宗到月宮之後,吃着了月宮仙餅,便暗暗記下仙餅的樣子,在人間仿造做了下來,以來紀念那次月宮之旅,因為它形如滿月,所以稱之為“月餅”。打那以後,每逢中秋佳節,人們都會合家團聚,在月光下賞月,吃月餅。

那個傳統一直傳到現在。睜開睡眼朦朧的雙眼,看看日曆表,咦!今天不就是中秋節。於是,我一大早就去超市買了幾盒月餅,用來讓晚上賞月吃,可時間過得真慢,不是説時間溜得最快嗎?我怎麼不覺得,還是我太心急了。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

終於到了晚上7點了,望了望大海一樣的天空,怎麼什麼都沒有。“真掃興。”這時,媽媽走過來説:“可能是變天了,所以沒有月亮。”“不會吧!”我説。於是,我就漫不經心地離開了。突然聽見樓底下一聲尖叫“月亮出來了”“真的嗎?我得去陽台上看看”我説。可等我出去,月亮的半邊以被烏雲遮住,我憤恨地説:“可惡的烏雲。”雖然嘴上這麼説,但是還是想看月亮怎樣逃脱,月亮像勇敢的騎士在打着惡魔,最後,終於逃脱了,打散了可惡的惡魔,成為完美無缺的圓月。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7

今天是中秋節,也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本來我想站在陽台上望着圓圓的月亮,吃着香噴噴的月餅,説些一直埋藏在心裏的真心話。可惜,我這個願望根本沒有實現。

今天晚上,我早早吃聽完了晚飯,站到了陽台上,準備看着緩緩升起的圓月,可是我站在陽台上等了半天也沒發現月亮的影子,耳邊只聽見“呼呼”的風聲。爸爸見我站在陽台上傻乎乎等着月亮,走了過來説:“別等了,今天我們是看不到月亮的,因為受颱風“森拉克”的影響,我市會有大雨到特大暴雨。”我聽了這一番話,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不動了。

我回到了我的房間,坐在書桌旁,望着變化萬千、千奇百怪的夜空。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媽媽,突然大叫了一聲:“銘銘,快來看呀!這首歌多麼好聽。”我連忙跑出了我的房間,來到客廳,原來是中央一套節目正在播放“慶中秋大型演唱會。”

歌唱家們唱了不少關於中秋的歌,主持人提到了中國台灣,説到了團圓,我想:中國台灣的姐妹們是否也在盼望着中國台灣能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呢?

啊!在這個月圓之夜,中國台灣的朋友們是否也正望着圓月想着大陸的朋友呢?我真心的希望中國台灣能早日迴歸,祖國能早日統一。

今年中秋我沒有看到圓圓的月亮,但是我的心早已盼望,我們能拉着台灣同胞們的手一起走向未來。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8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説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説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悦與高興吧!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

月餅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津津有味的吃着中秋節晚飯,吃好了以後,我們來到陽台想觀賞一下月亮,誰知月亮竟然被雲朵遮住了,到了9點鐘的時候我們再去了陽台一趟,正好月亮出來了,我們再去觀賞,發現中秋的月亮特別的圓,圓得像個大盤子。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悦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9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0

從古到今,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每逢中秋,我們家總要叫上親朋好友一起享受團聚的歡樂。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中秋佳節,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總會在佳節分外思念遠方的親人……

港澳同胞,海外僑胞,都很難享受到中秋團圓的快樂,但他們還是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打一個問候的電話,發一條祝福的短信,用電腦進行一次跨越千山萬水的視頻……在網上與親人共度中秋佳節,訴説久別之念,共敍骨肉親情。

今年中國經歷了悲喜兩重天,我們的祖國第一次舉辦了奧運會,也同時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對於汶川人們來説,他們有些失去了親人,家鄉也毀於一旦,但是他們卻越挫越勇,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開創新生活。我在報紙上看見他們自己製作着月餅,載歌載舞,同時也放飛了祈願燈。中秋之夜,天空被放飛的祈願燈照得格外明亮,彷彿預示着汶川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今年,是大陸赴中國台灣旅遊的第一年,市民踴躍報名,在電視中我看見許多人並不是單純地去中國台灣旅遊,而是去和失散多年的親人團聚,看他們相聚的這一幕,我深深地感覺到血濃於水的血脈之情。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1

中秋,是一個温馨的節日。舉杯邀月,無論是全家團圓還是漂泊異鄉,中秋總會勾起人們心底最深處的思念。自古以來,對月當空,把酒言歡,清冽明朗、婉約秀麗的中秋圓月,成就了多少詩情畫意、多少幸福美滿。

我們一家人坐在小院中,桌子上放着各式各樣的月餅:有豆沙月餅、冰糖月餅、芝麻月餅、蛋黃月餅、火腿月餅、鮑魚月餅、蓮蓉月餅……一邊賞月,一邊吃着月餅,大家有説有笑的。爸爸説:“我給你們講一個吳剛伐樹的故事吧!在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裏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常掛着與嫦娥相會,而疏於職守。玉皇大帝知道後,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裏去砍一棵叫月亮樹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亮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亮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後,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生到樹上去了。從此,每當吳剛快要砍光大樹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亮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誰拾獲這片月亮樹的葉子,誰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銀珠寶。”我們都拍起了小手。

這個夜晚,既讓我學到了知識,又讓我感覺到了幸福美滿才是最重要的。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直至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則始於宋朝。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3

八月十五,路人皆知的中秋節如期而至。這個閤家團圓的節日,自然少不了總多親人。此次中秋也許不是最熱鬧的,也許並不是最快樂的,但絕對是最有意思的。

阿姨、姨夫等親人提着大袋小袋陸續到達,禮物之中最不缺的當然數月餅了。等人都到齊了,都已經是傍晚了。小妹妹“天真”地説:“姐姐,你帶我去看月亮,我要賞月。”聞言,我呆了,外面正下着傾盆大雨,哪來的月亮呀!大表弟抱着肚子躺在沙發笑個不停,而小表妹卻不依不饒地拉我往陽台上走。於是,我就這麼的在外邊陪她看了近半個小時的雨。末了,她還補充了一句:“月亮哪去偷懶了?”雷的我都不知道説些什麼了!

最有意思的時刻,非吃月餅莫屬了,吃完晚餐,我首先吃了個月餅,因為有些匆忙,便沒有看究竟是什麼味的(反正就是一股怪味)。“月亮”鬧劇後不久,我們全家便集體開吃月餅了!我手疾眼快地挑了個香辣牛肉味的,跑到二樓去享受美味了,殊不知那邊的人因為小表妹要吃咖啡味月餅,把客廳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

待我下樓了,大家還在翻,我好奇地詢問了他們在找什麼,大表弟一邊佯裝翻找得很認真,一邊像我大“吐”苦水。咖啡味月餅?!我仔細思考了一會兒,額,該不會是我剛才吃的那個怪味月餅吧!我抽了抽嘴角,果斷跑路逃到二樓去避災了。不一會兒弟弟、妹妹們也紛紛上樓,小表妹跑我面前惡狠狠地“告狀”:“姐姐,有一個壞蛋偷走了我咖啡味的月餅。”我只得苦笑地“啊哦哦”了幾聲。

20xx的中秋,果真是個極端戲劇性的中秋呀!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每年這個時候的月亮都是最明亮的、最圓的,每當這個時候家人就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可是為什麼要吃月餅呢?因為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而且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據説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今年中秋節,我吃了一種特殊的月餅----雪月餅。

今天,媽媽回到家時,我們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中秋節聯歡晚會,並沒有在意媽媽那在手中的月餅,直到吃飯的時候,我們才對這盒月餅開始關注,這時媽媽拆開月餅盒,我們發現裏面都是冰塊,還直冒涼氣呢!我們開始懷疑這盒月餅好不好吃,是什麼餡的,就這樣一場家庭爭論開始了,一號選手奶奶率先登場説:“這盒月餅一定是去年的,所以用冰塊保鮮。”而二號選手爸爸卻説:“一定是月餅不好吃,所以用外表來掩飾。”而三號選手媽媽説:“沒那麼差吧,雖然我沒吃過,但是這怎麼説也是限量的,不會那麼差的。”就在這時,在一旁一直沒有説話的我,這時大聲説道:“別吵了,那一個出來嘗一嘗不就知道了嗎。”説完後,我拆開一塊月餅,月餅是正方形的,除此之外並沒什麼特殊的,大家也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手裏的月餅,當我一咬開月餅的時候,牙都要冰掉了,裏面都是冰淇淋。真沒想到,以前的吃過的月餅有豆沙的、棗泥的、冰糖的,還有牛肉的、蛋黃的,可這冰激凌餡我還是第一次吃。這時大家都圍了上來,邊吃月餅邊説着雪月餅的“神奇”。轉眼間一盒雪月餅一掃而光,説實話真的很好吃……

月餅本來是傳統美食,吃月餅也是傳統的習慣,我感慨現在的人們不僅對月餅的“內容”有了創新,也許將來還會對吃月餅傳統賦予更多的內涵。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5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是閤家團聚的日子,可爸爸竟然值班去了。

中秋節的月亮真是又圓又大。看着桌子上香甜可口的月餅,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一口,我伸手就去拿。媽媽一把抓住了我的手,並説:“不能吃,要先供月亮公公的,這月亮可是這些年來最圓最亮的月亮啊!”“那……那就先請月亮公公吃吧!”我結結巴巴地説。

供完月後,中秋晚會剛好開始,我和媽媽一邊欣賞着豐富多彩的中秋晚會節目,一邊吃着可口的水果和甜美的月餅。

這就是我快樂而又美麗的中秋節!

過中秋節的感覺可真舒服啊!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6

今天,我們家博餅了。

我一會兒看看骰子,一會兒説:“你一定要讓我博狀元啊!”

“開始—”媽媽喊道。20xx年中秋節的一場博餅賽就開始了。第一次大家都博不好,第五局開始,氣勢慢慢變好了,我三紅,媽媽四進,爸爸二舉。博呀博,忽然,爸爸連博了兩個對堂,媽媽博到了4個四進,而我呢?五個一秀,6個二舉,三個四進。我見狀急了,於是我急忙搓搓手,一博,四進!我欣喜狂歡,喊道:“哦,我博了四個四進了。”第二次博的時候,“哇,三紅!”於是,於是最後一個三紅和四進,都被我博到了。

博了很久,什麼都博了,唯獨差個狀元。我急了,想起了:去年在奶奶家博時,我洗了洗手,就博了狀元帶九呢!想到這,我連忙往洗手間跑去。我洗乾淨了手,一搏,差一點吵醒了街坊四鄰,你知道什麼嗎?不知道吧?我就告訴你吧狀元帶十一!最終,骰子還是讓我贏了。

啊!博餅真有趣!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7

又一箇中秋,又一個團圓日,嫦娥后羿又一次相遇……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形容月亮的詩句總是那麼地美,我常常被詩句裏的月所打動。今日便是中秋,我期待着晚上那美麗的圓月……可事情總令人意想不到。

“八月十五雲遮月”民間諺語今年又應驗了。中秋節那天,整日都是陰森森的,晚上也是一樣。我把頭伸出窗户,抬着頭往天上看,不見像詩句裏所描述的那圓月天上掛,星星不停眨。只有風呼呼地吹,刮到臉上錐心的痛……我不禁打了一個哆嗦,連忙將頭縮回來,心裏起了一絲寒意……

回想起以前媽媽跟我講的故事——《嫦娥奔月》,我傻傻地想着:今天這麼冷的天嫦娥與后羿能見面嗎?為他們搭橋的喜鵲可以準時的來麼……媽媽看着我這副模樣,笑道:“什麼時候開始學沉思了?”我沒有理會,反問道:“月亮什麼時候出來啊?”媽媽愣了一下:“估計不會出來了吧?”我聽後很是沮喪,自言自語着:“唉,好一個月圓之日啊……”媽媽沒作聲,遞給我一小塊月餅:“沒有月賞,我們就把它吃了吧!”我心裏有了一點安慰,便一口把它吃了下去。我品嚐着好吃的月餅,嘴裏滿是濃濃的香味……

儘管天空也還是會有烏雲籠罩,月亮也不可能再出現在夜空中,可自己還是不斷地祈禱,固執的認為老天會被自己所感動,然後將那烏雲趕走,讓那輪明亮的圓月重現在漆黑的夜空。但終究自己所期待的圓月沒有出現在自己的視野中。

吃完了月餅,我早早地躺到了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怨完烏雲怨月亮。我那十二分的熱情瞬間消失,心跌至冰點。想了好長一陣子,想到頭都痛了,還是鬱悶之極。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入眠,似乎毫無效果。我又開始胡思亂想:想着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樣,因為沒有看到圓月而睡不着覺呢?或許他們根本沒有與家人團聚,正在思念着自己的親人;還可能一家人坐在一起,互相説着祝福的話語,正舉杯共飲;或者安靜地吃着月餅,想象着心中的那美麗的圓月……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8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節到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不知何時,太陽不見了蹤影,明亮的天空變得黯淡。夜幕降臨了,月亮從東邊升起,璀璨的星光閃爍在夜空中,像一塊黑色的絨布上綴着閃亮的鑽石。明月像一盞燈,似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

古來就有很多吟誦月亮的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李白對家鄉的思念;“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則是張若虛對月景的讚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對中秋的千古絕唱。

明月是那麼皎潔,它將清冽的光輝灑向大地,灑滿奶奶家的小院。院子裏的梧桐樹、菜園子、山楂樹,都籠罩在了細密的月光織成的輕紗裏,就像浸泡在潔白的牛乳裏。桂樹下,小桌上擺了一盤月餅、三兩個石榴、一大串水靈靈的葡萄,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聞着桂香,品着月餅,聊天賞月,真是愜意。爸爸和叔叔還喝着小酒,讓我不禁想起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我們幾個小朋友,則在一起玩笑跳鬧,時而賞月,時而給大人們來一個花瓣雨,不亦樂乎。

我喜歡中秋,喜歡甜甜的月餅、圓圓的明月,更喜歡溶溶月色下親人團聚的那份温馨。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19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便是將中秋圓月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故事我已經聽過百遍:傳説后羿有一丸仙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昇天成仙。可后羿不想離開妻子和鄉親,所以要嫦娥把藥丸藏進百寶匣。后羿立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可這件事被逢蒙知道了,他趁后羿出去打獵時,闖進他家威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自知敵不過逢蒙,可也不能讓這種壞人長生不老啊!於是,她急中生智,拿出藥丸吞了下去。她頓時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輕,飄出了窗外,向天空中那一輪皓月飄去。鄉親們為了祭祀嫦娥,便把月餅拿出來,這才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因為這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留下我一個人在家裏發呆。看到天上的月亮,我便在自己的心裏繪出了心中的月宮。

我想,月宮裏的樣子很漂亮,很優雅,雖然如此但裏面只住着嫦娥和玉兔,很冷,很幽深,沒有一絲人氣,要不怎麼説是: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呢?

好不容易外面有個人,可還是傻啦吧唧的吳剛,每天只知道砍樹砍樹再砍樹,一點意思也沒有。回頭望一下家裏,還是這樣冷清,我歎了一口氣,就在這時,門突然開了,爸爸媽媽走了進來,哈,人都回來了!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月餅,感覺不錯!

中秋節是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的節日啊!

中秋節見聞作文 篇20

今天是中秋夜.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我真不知該用什麼物體來形容你?圓盤嗎?不,圓盤那白色的光色怎能比的上你那銀色的光澤?夜明珠嗎?不,夜明珠那弱的色彩怎能比的上你的光輝灑遍人間!真不知到,有哪一樣物品能和你匹配.

月亮啊,你多麼像傳遞消息的月使者,把多少人的思念傳送到對方的手裏你無怨無悔,對職業是多麼盡職盡業啊!我愛你!月亮,愛你對職業的忠實。

月亮,你還是許多詩人、詞人創作出許多感人肺腑的詩。像蘇軾的《水調歌頭》裏面就有這樣幾句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辛棄疾也在《中秋寄遠》中,感歎到:“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而王建的那句“今夜月明如今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也將情愁表現的委婉動人。我愛你!月亮,愛你給我們帶來得千古名句。

夜是靜悄悄的,天上的月亮卻顯得格外明亮。假如真的有月宮,有嫦娥,有玉兔,有吳剛,有桂花樹,那該多好啊!那麼,這時嫦娥就在跟她的玉兔一起吃月餅呢!或許,她現在正在想后羿,想着有一天能和他團圓。我愛你!月亮,愛你給我們帶來得無限遐想……

我望着遠處的景物,發現月亮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邊,彷彿是它們穿上了一件薄薄的銀紗。

突然,一朵雲遮住了月亮的容貌。興許,是她害羞了,因為,地上有那麼多的眼睛在看着她呢!或許,是她累了,現在正躺在“枕頭”上睡覺呢!

月亮,你每天都按時工作,沒有一天遲到。你為我們犧牲的許多許多……有時,你會奮不顧身的去給一些生活困難的人去照明……

月亮,你是多麼的神聖,我愛你!但我更愛你無私奉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