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期盼週記(精選5篇)

中秋節的期盼週記 篇1

為了豐富我們的假期生活,體驗中秋節日的快樂,班主任盧老師倡議我們班的同學們到天寶蛋糕學做月餅,時間定在九月十日下午,我們都很贊成。

中秋節的期盼週記(精選5篇)

下午兩點半,我們在學校集合,乘車來到了位於城東開發區的天寶蛋糕園。下車後,工作人員要求我們按順序一組一組往裏進,並且,因為這裏對衞生要求很高,所以工作人員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個帽子,要求我們洗手後才讓我們進入製作間。

首先,麪點師給我們講解了月餅的種類,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台式月餅、滇式月餅、港式月餅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桂花月餅、梅乾月餅、五仁、豆沙、冰糖、黑芝麻、火腿月餅、蛋黃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從造型上又有光面與花邊之分。

然後,麪點師教了我們如何做月餅。我們大家聽完後,爭先恐後地做起了月餅。我先把桌子上的麪糰放到麪粉上,避免把面粘在手上,隨後,把麪糰做成餅狀,把月餅餡放在餅上包起來。這時我想:“這不和包水餃差不多嗎?應該不難做的。”果然,不出五分鐘,我就做了六七個。

再把包好的月餅生坯放到一台機器裏面一壓,月餅就做好了。

最後一道工序是把月餅放到烤箱裏烘烤,因為我們年齡小,這項由麪點師替我們完成。經過十來分鐘的烘烤,在我們的焦急等待中,月餅出爐了,我們一片歡呼!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參加這樣的活動真好,不僅心情愉快,還學會了一門手藝,真好!”

中秋節的期盼週記 篇2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一家吃完飯後便出去賞月了。我們都坐好以後,我問爸爸:“你説月亮像什麼?”老爸眼珠一轉,拿起一個月餅,笑着説:“這月亮嗎,當然是象月餅了。”我又轉過頭來問媽媽:“那你説月亮像什麼?”媽媽沉思了一會兒説:“像銀盤吧,古人云:‘小時不識月,忽作白玉盤。’不是嗎?”我説:“月亮不是像太陽嗎,只不過一個發紅光,一個發白光吧!”説到這,我們都笑了。

突然,爸爸問我:“你知道有關月亮的詩嗎?”我回答説當然知道了,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以月作媒,懷遠抒情;杜牧的《旅宿》“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煙月相伴,借月思鄉”。“你懂的還真不少呢!”老爸點點頭説。我説:“那是當然!”媽媽問道:“那你知道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嗎?”我説:“當然知道了,我不僅知道而且還會背呢!”媽媽説:“那你背背看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滔滔不絕的説着。爸爸問道:“那你知道古人為什麼喜歡用月亮來吟詩呢?”我搖了搖頭説“不知道。”我爸爸便繼續説道:“許多詩人喜歡以月亮為吟詠對象,是因為朋亮是美好純潔的象徵,她常常會撥動遊子的心絃,借月懷鄉,寫來特別親切。”“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點點頭。我抬頭望了望眼前的月亮。

啊!今天的月亮真圓啊!它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皎潔!中秋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中秋節的期盼週記 篇3

又是一年中秋節,銀月當空,這麼美的景色,在我的眼中卻是那麼憂傷:明明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卻天各一方……

一個人在窗前,望向窗外,思緒卻飛向了天邊……

中秋節,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一個象徵着閤家團圓的日子。可是在這一天,“團圓”卻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古有文人墨客感慨:“何事長向別時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有莘莘學子,為學習不得不與其家人分離,加班族為維持生活,而不得不在這月圓之夜,拼命工作。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因為這世間的“必須”,被迫與其親人分開,即使在這中秋之夜,也沒有辦法相見。一生有多少中秋,而我們又有多少箇中秋能與家人團聚呢?

於是,我不由得思索起來:中秋真的是閤家團圓的日子嗎?真的又只是閤家團圓的日子嗎?

忽然之間,我的腦海中忽然恢復清明:或許,中秋節未必這麼簡單。它是一種啟示:告訴正在忙碌的人們,有時間多陪陪自己的家人,而不是等自己所在乎的人離開才突然“醒來”,才意識到自己陪她(他)的時間太少,這樣的夢醒已沒有任何意義。有時間感慨,倒不如多陪陪自己在乎的人,多珍惜他們。中秋,只是一個機會,一年中,這樣的機會只有一次,但是這一次都不能珍惜的人,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可就象是因為像我上面説的那樣,在生活的逼迫下,無法去做。所以,在我們還有時間的時候,請不要浪費。或許,你總是認為,只有衣食無憂的生活,才能使你的親人開心。可是,你要知道,親情永遠在一切的前面。

我在望向那夜空,看見那透過窗户的她的笑顏,不是憂傷,而是那種淡淡的甜美,就像親情,不需要太多一樣……

我拿出手機,撥出了那個號碼:

“媽,還沒睡啊……今天是中秋節,吃月餅了嗎……嗯,嗯,我知道……嗯……”…………  

中秋節的期盼週記 篇4

灰濛濛的天,像在暗示着某種痛。中秋意味着閤家團圓的日子,本應該是快樂地與家人一起歡度的時光,但是這一次,卻因不久前外婆的突然離世,使全家上下都陷入在一片悲痛之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人的詩句中雖然透露着對離別的哀怨與悲痛,但對我來説,這卻是第一次硬生生的悲痛。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中,我想深深地緬懷一次我最尊敬但卻永遠都不能一起共度中秋節的人——我的外婆。

她,一個健朗略帶幽默的老人;她,一個心靈手巧卻有着孩子氣的老人。如今,當我看着家人都團圓在一起開心地吃着月餅,賞着圓月。可這樣一幅幅讓人如痴如醉的畫面在我眼前卻像一根尖鋭的針一樣,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我靜靜地走到外婆的遺像面前,滾燙的淚水漸漸地劃落在我的臉上。

我知道,對於每一個人來説,生老病死是永遠都不能避免的。它像是一個魔咒,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的生命是那麼的脆弱。我們隨時都有可能會失去自己身邊的某一位親人,或者是朋友,所以,在我們還有時間跟他們相處的日子裏,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化悲痛作為自己的力量,所以對於我來説,我也深刻地明白,外婆的希望是想我能以異的成績來回報她。

中秋節,一輪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的身上。瞧,黑夜之中閃着一顆明亮的星星,我知道那一定是外婆看着我。於是,掛着淚水的嘴角慢慢地上揚,我笑了。

中秋節的期盼週記 篇5

晚上,我和爸爸來到碧洲公園的太陽廣場賞月,只見高高的天空上掛着一個大大的、圓圓的月亮,月亮像一個玉盤似的,漂亮極了,月亮的不遠處飄着幾盞孔明燈,那是人們許下了願望而放飛的。

廣場河沿鐵鏈旁邊圍滿了觀看月亮的人們,他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用手指着天空的月亮,有的地下頭看着河水中月亮的影子和柳樹的倒影,互相議論着美麗的月亮。

廣場上許許多多老人聽着歡快的音樂紛紛起舞,還有許多小朋友們在玩耍,有的滑汗冰;有的騎剪刀車;還有的在打鬧、嬉戲,而我也交了幾個新朋友,和他們一起做遊戲。

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