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的韻味與傳承(精選3篇)

中秋佳節的韻味與傳承 篇1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説。

中秋佳節的韻味與傳承(精選3篇)

中秋佳節的韻味與傳承 篇2

今天是中秋佳節,早晨,我和媽媽來到贛江公園晨練,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南昌大橋橋頭,看到了一羣銅像,這羣銅像是由好幾組銅像組成的。有小孩打陀螺的、踢毽子的、滾鐵環的、用雞毛換糖的、還有打爆米花等等銅像。這些銅像做得太逼真了,簡直和真人一樣,栩栩如生。媽媽告訴我這些銅像所描繪的是她那個年代的童年生活,我覺得媽媽的童年生活真是豐富多采呀!

下午,在英語課上,老師教我們學了一句“中秋節快樂!”的英文:“happymid-autumday!”

晚上,各家各户都放着鞭炮開始吃團圓飯了,我們一大家人也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吃着團圓飯,真有一股濃濃的節日氣氛呀!飯後,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到樓下放煙花,煙花放出來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像一朵朵綻開的鮮花飛上天空,彷彿對天上的月亮姐姐説着:“中秋節快樂!中秋節快樂!”

中秋佳節的韻味與傳承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天夜晚,家家團圓,一起開心地吃團圓飯呢,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走進外婆家的廚房,就見已經燒好的紅燒肉、豆腐湯、紅燒帶魚……那些香味把我薰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了,終於,外婆把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一一端上了餐桌。我立馬拿了一雙筷子把好吃的一股腦往嘴巴里送,大家看我狼吞虎嚥的樣子,不禁都笑了。

飽餐一頓後,我站在門口看着那月兒,本以為會像李白詩裏那樣“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可是月亮一點都沒出來。是不是她不開心,今兒不出來了?還是飛到別的國家去了?今兒可是中秋呀,蘇子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坐在小椅子上,忽然看見小弟弟正向我眯眯笑。我走過去,逗逗他,他立馬笑呵呵。接着,我躲在了牆後,再突然冒出來。“哈哈!”小弟笑了幾聲。我連續幾次,冒出來又縮回去,“哈哈哈哈……”我和弟弟都笑個不停,可開心了。此時我已經把月亮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我和弟弟把開心的氣氛帶給了大家,爸爸媽媽都笑了,我也笑得更歡了。

不久,爸爸媽媽和弟弟都回家了,我住在外婆家。我鑽在被窩裏,心裏默默祝願:下次中秋更美好,闔家團圓齊歡樂。月圓餅圓人團圓,飯香菜香人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