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風俗的優秀作文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亦稱仲秋節、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下面是有中秋節風俗作文,歡迎參閲。

關於中秋節風俗的優秀作文
中秋節風俗作文1:好玩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節日,是我們最快樂的節日,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中秋節這一天。

中秋節到了,我們可以吃月餅,放煙花、孔明燈等等,早上起牀,我想:“我不吃早餐,我吃月餅,我家有四盒月餅,有水果,花生,沙拉等等。”我喜歡吃沙拉味的月餅,中午和晚上媽媽給我們做了一個豐富的午餐和晚餐,我們全家快樂幸福的享受這美好的時光。

到了晚上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我和三個朋友相約在金桔廣場,一起花了5元錢買了一盞孔明燈,我們一人拿一個角,把孔明燈拉開,我們在賣孔明燈叔叔的指導下,把孔明燈拿好,我用打火機把棉花燈芯點燃,小小的火慢慢就變成了口杯一樣大的火,孔明燈罩漸漸的變大,就慢慢的產生浮力,我們三人輕輕的鬆開它,它漸漸飛向天空,好看極了,廣場上很多小朋友在放孔明燈,一盞盞孔明燈在天空中飄浮,星星點點站滿了天空,它們在天空閃爍着,好像在跟星星比美,它一閃一閃的,像是在跟我們説:“小夥伴們,快快長大,天上有很多的祕密等着你們去尋找,去探索”。 放完孔明燈,我們又買煙花玩,煙花長長的就像跟蠟燭一樣,煙花向天上散開,就像一朵美麗的花好看極了,非常燦爛,五顏六色,一朵朵煙花在空中散開,散發出美麗的花朵,在空中舞蹈,在空中歌唱,就像一個個穿着五彩衣的春姑娘,又像天女散花。美麗極了,漂亮極了,廣場上的人們都非常開心。

到了晚上九點半,小夥伴們個個回家,跟家人開始賞月了,一輪明月掛在天空,它是那麼的圓,那麼的亮,我們也賞月,一邊吃月餅,爸爸跟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媽媽出些謎語給我猜,猜對了有獎,我拿着一個個小獎品,獎品有一元,有上網時間卡,卡通片等等,我渡過快樂的中秋節!我真希望天天過中秋節!

中秋節風俗作文2:我家的中秋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次與往年不同。雖然我們沒有和爺爺奶奶團聚,但是這個中秋節假期,我過得快樂而又豐富多彩。這個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團圓在家裏吃月餅、賞月、開生日派對。

吃月餅

晚飯後,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後放在盤子裏,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個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徵着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鬆軟而美味。我和爸爸媽媽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

賞月

這天晚上,秋高氣爽、涼風習習,我和媽媽在小區花園裏,欣賞着那如詩如畫的美景。我抬頭仰望天空,只見宛如銀盤的圓月掛在美麗的夜空。俗話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坐在椅子上,奇怪地問媽媽:“為什麼今年中秋節的月亮比往年都要圓呢?”媽媽撫摸着我的頭,笑咪咪地回答:“因為今年八月十五,月亮、地球、太陽正好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恰恰‘十五的月亮十五圓’。”聽了媽媽的介紹,我點了點頭,然後和媽媽一起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生日派對

因為我們要回老家,所以我把我的生日提前到了中秋節來過。陸心玉、林嘉一、吳桐、陳倩倩、朱邢婷、陳思瀚,還有我小區朋友辜盛瑤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餐桌上,擺着各種各樣的午餐,有魚、蝦、排骨、小白菜等等。“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當歌聲從我的耳畔響起時,我注視着閃爍的燭光,許下了11週歲的心願,我們都沉浸在快樂的時光裏。吃飯了,爸爸媽媽不在同一餐桌吃飯,同學們個個狼吞虎嚥,顯得更加無拘無束,笑聲也連綿不斷。接下來,我們進行抹蛋糕大戰,個個手上沾着蛋糕,往同學臉上抹,有的同學臉上被抹成了大花臉,我們樂得欣喜若狂。時間在慢慢流逝,這個生日派對讓真是笑聲不斷……

這個中秋節,我過得快樂而美好,更體會到快樂瞬間的充實,讓我難以忘懷。這就是我們五彩繽紛的中秋假期。

中秋節風俗作文3:中秋遐思

在這金秋颯爽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出那美好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月有陰晴圓缺

這一天的晚上,大家坐在院子裏,搬出小桌。在上面擺上了月餅,大小不一,有五仁的、有豆沙的、有鳳梨的、有哈密瓜的、各式各樣……

咦?月亮呢?躲到哪裏去了?我與媽媽急切的尋找着。啊!原來在這裏,剛剛躲到一團雲霧後面了,看來要與我們玩捉迷藏。月兒姑娘披着淡黃色的紗衣,慢慢悠悠的從雲霧後面走出來。我不禁被這美麗的月景所吸引了,金盤似的圓臉蛋透過紗衣向大地灑下一片金輝,每當十五、十六的月亮特別圓,比每天殘缺的月牙漂亮多了!真是月有陰晴圓缺了!

人有悲歡離合

我望着又大又圓的月亮,不禁又勾起了我的回憶。我望到天空中在皎潔的明月邊,圍繞着一顆最閃亮,最璀璨的星星,大概就是我的老爺吧。他一定在天上望着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景象嘴角一定洋溢着微笑。您離我遠去已經有六年了,這幾年您過得好嗎?我好想您。每當漸漸進入夢想時,又夢到了您,夢到我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當我被這夢驚醒時,想伸手去抓住這夢時,夢不知飛向了何方。如今的每個中秋節都沒有了您。我想,如今您一定和嫦娥在月宮裏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再喝上兩杯醇香的美酒,多麼愜意!是啊“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中不免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但總能過去的,唯一心裏最挺不過去的就是對老爺的思念,這種不可忍耐的思念。

此事古難全

現在我們的祖國,一直在蒸蒸日上“神七,神十”登上月球,完成了中國夢。如今日新月異的祖國只有台灣沒有迴歸,我相信台灣在不久一定會在回到祖國的懷抱之中,這一定會使中國這個家團圓,我祝願中國這個家永遠快樂,沒有硝煙的瀰漫,沒有戰爭,只有和平。也祝願祖國的寶島台灣早日重回祖國。

“老爺,中秋節快樂!祖國,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風俗作文4:中秋食俗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説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説:“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説:“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藴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説:“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中秋節風俗作文5:中秋月圓夜

又是一年中秋節,閤家團圓其樂融融。

已至中秋佳節,我家都會聚在外婆家吃團圓飯,外婆也總是會做一大桌美味佳餚來招待我們。

很快,菜擺滿了桌子,大家圍繞着桌子坐滿一圈,吃着美味的飯菜,高興地交談着。是啊!除了過年大家都很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今天中秋節圓圓的月亮不正是想讓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嗎?

媽媽、阿姨和外婆格外高興地聊天,外公和爸爸、姨夫邊喝酒邊談論着什麼,外公外婆也不時轉過頭來問我們幾個小輩一些學習方面的事情。而我和哥哥們拿着飲料站起來祝長輩們節日快樂,之後我們便不客氣地大吃特吃……

很快便只留下桌上一片狼藉。媽媽、阿姨和外婆收拾着餐桌,我們便來到了屋外。月亮不知何時已升上天空,把銀色的光輝灑在房頂、山上,恍如夢境。外公家在楊梅山後,所以十分寂靜。外公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個包裝精緻的月餅,我們吃着好吃的月餅,看着皎潔的明月,開心地笑了……

我和父母慢悠悠地閒逛回家,雖然離開外公家已經很晚了,但我們依然很興奮。時間也影響不了人們的心情,美麗的各色霓虹燈在與皓月爭輝,不時響起的炮竹聲也在為霓虹燈加油鼓勁……

我和父母回到了家,把椅子拿到陽台上坐下,又是欣賞一幅不一樣的美麗的靈動畫卷。仰頭望月,如果説之前的月光是柔和皎潔的,現在便是冷清高潔的光芒灑滿了大地。月亮不時鑽進了墨黑的雲中,雖然見不到其身影,但月光卻透過片片墨黑的雲將其照得透亮了,月光像一層銀灰的紗,籠罩着大地。

雖陽台沒有了外面的喧鬧,但卻並不是一片寂靜。雖秋已過半,但小昆蟲們仍十分活躍,此時鬧得正歡便奏起了交響曲:像蟈蟈、蚱蜢等許多不知名的昆蟲正在歡叫着。我一時興起,拿着MP5放起了王菲的《明月幾時有》,並吟誦起李白的《古朗月行》,逗得父母哈哈大笑。

一家人在一起,何患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