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評委如何點評

現代辯論賽在辯論完畢之後都有一個評委點評的環節。評委就辯論雙方的是非成敗進行評述,如能評述到位,可有昇華主題,畫龍點睛之效。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評委點評的技巧。

辯論賽評委如何點評

辯論賽評委的點評技巧

第一、 先向主辦方表達敬意

這是一個禮節性的問題,主辦方舉辦了本次活動,作為受邀的評委,理應表達尊重和謝意。其實,不僅有必要向主辦方表達敬意,也有必要向大會主席(主持人)、雙方辯手以及觀眾朋友們致以問候和敬意。良好的禮節將給辯手和觀眾們很好的印象,這也是點評人素質的體現。

第二、 最好有一些合理的對於辯題的分析

辯手們對於辯題的分析,因為已經有明確的觀點傾向性,所以雙方都會把辯題向着有利於自己的一面解析,而這種解析其實有時候是在斷章取義,偷換概念,一葉障目。作為一個點評的評委,有必要把辯題所指的真正合理的,事實性質的內容點出來,不帶有任何傾向性,但是點評要讓觀眾們覺得合理,“就是那麼一回事”,“確實如此”,可見評委們是認真思考過辯題的。

第三、 最好要有高屋建瓴型的解析

何為“高屋建瓴”,就是指評委們能從厚重的歷史,從權威的數據,從博大精深的文化高度對於辯題進行理性的解析。一般來説,現代辯論賽所請的評委們要比辯論場上的選手們有更多的知識積累和閲歷,這個時候,從知識庫中調出一些有高度的東西,無疑會彰顯評委的學識和個人魅力。而一旦有着高屋建瓴型的解析,整個辯論賽實質上又在評委點評的環節昇華了一個檔次。觀眾們看到的並不只是辯論之趣,也看到了知識之趣,知性之趣,理性之趣。當然,這是一個跟評委個人素質有很大關係的方法,如果能有之是最佳的,如果沒有也沒有關係。

第四、 點評不是宣佈結果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有的評委點評就直接帶着明顯的傾向性,實質上等於告訴了雙方結果。這樣的點評,1,知道了結果,誰還認真聽點評?因為辯手和觀眾們正被心中的大喜大悲影響着呢。2,在程序上,讓辯論賽後面宣佈結果和頒獎的環節很是被動,給主辦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所以,儘量在點評中不要説出最終的結果。

第五、 點評中需解析雙方的論點以及所用技巧解析雙方的觀點和所用技巧理應是點評的核心部分,就像有人會唱戲,有人得會聽戲,知道他是怎麼唱的,哪裏唱得好,哪裏有難度等等。其中的關鍵要緊之處都是評委點評的內容:某一方有怎樣立論,某一方面用了怎樣經典的論據,某一方又怎樣偷換了概念等等,都需要評委們用簡單有力的話勾勒出來。一是評辯論的內容,而是評辯論的方法,只要評得客觀,都會受到辯手和觀眾們的尊重的。

第六、 最好不要針對辯手個人點評,而針對整個隊伍這一點很容易理解,針對個人的點評,難免只能説好不好意思説壞。而正式的點評既需要指出精彩之處,也需要指出不足。這個時候,針對整體的評價要優於針對個人的,除非某一個辯手錶現得特別精彩,值得特別的強調,否則最好針對整體評論。

第七、 點評主要以理性的分析為主,但評價的結尾,最好有一點感性的昇華

評委怎麼點評辯論賽

必須###圍繞雙方對辯題的立論、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評議表達等方面來點評,不必面面俱到,但應客觀公正,具有説服力,既指出其成功之處,也指出其不足或需要改進之處。

辯題分析:

今天的辯題有點難度,正反立場的對立性並不是很明顯,任何一方都很容易迷失自己的立場,甚至可能為對手做嫁衣。

雙方表現:

從辯論的整個過程來看,雙方表現都很優秀,辯得很精彩,能較好把握己方的立場和辯論策略。各位辯手思路清楚,反應敏捷,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充分發揮了團體合作的精神,但還是存在某些疏漏和差錯,使得辯論有時會脱離主題,陷入不必要的爭論。 從一開始的立論來看,相較於反方,正方在概念界定和論證思路上清楚明瞭,層次感很強,能夠抓住辯題的核心問題所在,應該説確實給反方製造了不少的壓力,反方則顯得有點亂,第二點和第三點實際上是在重複説明消費者識別假貨的能力,而且直到第四點才提出。因此,在立論上,正方比反方表現要好些。當然,正方的立論也存在些許問題,主要是在概念界定上,正方選擇了一個不利於己方立場的界定,一個比較狹隘的”假貨”的定義. 正方的優勢似乎並沒有保持下去,正方在攻辯和自由辯論階段反覆使用了偷換概念、任意改變己方的界定、故意誤解對方意圖的方法,雖然在技巧上會產生一定的反駁效果,但實際上卻在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特別是在幾個基本概念的含義問題上。

在論辯過程中,雙方都能抓住主要的問題所在,並且都能圍繞己方的立場和論據展開辯論,只是有時矛頭所向可以調整得更好,如正方完全可以將“打假應該主要靠執法者”這一命題置於一般性的、普遍的意義之上,從而擺脱反方在“特定現實背景”上的追問。反方也可調整角度,從普遍適用的意義上揭露“主要靠執法者”所受到的侷限和可能帶來的弊端。

辯論又必須通過語言進行,我想也未必都一個風格,像正方一辯在賽前説的,語言不一定要咄咄逼人。記得,當年國際大專辯論賽中有一個辯手,語速不快,卻綿裏藏針,很難對付,我感覺,正方四辯有這個潛質。

在辯論中,雙方隊員脣槍舌劍,旁徵博引,引經舉典,大家在什麼是"勤",什麼是“美”,什麼算是"更能"等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雙方都能在立論的基礎上圍繞着這幾個核心問題展開討論,這是很值得肯定的。

在攻辯和攻辯小結環節中,當正方二辯提問反方二辯時,問到:

在總結陳詞上,正反雙方都是先總結了對方的紕繆之處,然後提

第三説説兩隊的整體表現和選手的情況。我們欣喜地看到,這一場比賽雙方真正是辯起來了,都表現出了一定的水平,尤其在自由辯論階段,雙方針鋒相對,你來我擋,可聽性可看性都較強。具體説來,從語言層面看,正方一辯陳詞很有文采,三辯四辯的語言在不瘟不火中不乏衝擊力,而且較多地採用了喻證這種論證手法;而反方的言辭更體現出一種凌厲,頗具攻擊力,尤其反方三辯四辯的表現給評委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從選材層面看,雙方選取的論據基本能證明自己這一方的觀點,其中不乏可圈點之處。三從辯論技巧看,雙方也是旗鼓相當。雙方的三辯四辯甚至都注意到了辯論中常用到的“挖、拉、追、打”等技巧的運用。

就這個問題,我們的辯手進行了充分的辯論,很多論據、事例和數據的引用,給我們帶來了充分思考的空間。比如…

從辯論的整個過程來看,雙方表現都很優秀,辯得很精彩,能較好把握己方的立場和辯論策略。各位辯手思路清楚,反應敏捷,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充分發揮了團體合作的精神,但還是存在某些疏漏和差錯,使得辯論有時會脱離主題,陷入不必要的爭論。

從一開始的立論來看,相較於反方,正方在概念界定和論證思路上清楚明瞭,層次感很強,能夠抓住辯題的核心問題所在,應該説確實給反方製造了不少的壓力,反方則顯得有點亂,第二點和第三點實際上是在重複説明消費者識別假貨的能力,而且直到第四點才提出:“在權力制衡匱乏的社會,公權力打假有被私人隨意租用的傾向,執法者打假很容易演變為假打、護假、幫假。”這一觀點,一方面可以為反方的立場提供了一個特定的現實背景,實際上反方後來在總結陳詞的時候也強調了這一背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對公共機構權力干預的懷疑,也正是反方應着力論證的要點所在。但是,反方最後才提出這一觀點,也許反方認為最強大的武器應該最後亮出來,但是要注意的是,既然是理論的現實基礎,就應該一開始就提出來,否則人們會認為這種特定情形只不過是證明己方立場的一個特例、一個證據而已。因此,在立論上,正方比反方表現要好些。當然,正方的立論也存在些許問題,主要是在概念界定上,正方選擇了一個不利於己方立場的界定,一個比較狹隘的”假貨”的定義.

正方的優勢似乎並沒有保持下去,正方在攻辯和自由辯論階段反覆使用了偷換概念、任意改變己方的界定、故意誤解對方意圖的方法,雖然在技巧上會產生一定的反駁效果,但實際上卻在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特別是在幾個基本概念的含義問題上。

各辯手的特點:

二辯很有文采;三辯很有激情;四辯帶感情的語言頗具煽動性

反方一辯用了許多大學生很熟悉的名人如唐駿、李開復的事例來説明EQ的重要性,兩個詞彙可以形容她:睿智、風度;二辯用自己參加建模比賽中毅力比自己的智力更重要來説明EQ的重要性,並且引用蘇格拉底的名言,質詢有力;三辯沉穩;四辯冷靜、言簡意賅、切中要害。

在論辯過程中,雙方都能抓住主要的問題所在,並且都能圍繞己方的立場和論據展開辯論,只是有時矛頭所向可以調整得更好,如正方完全可以將“……”上的追問。反方也可調整角度,從普遍適用的意義上揭露“主要靠執法者”所受到的侷限和可能帶來的弊端。

不足:

最後也講講雙方的不足之處。這是我不願意談及的,退一步説也是我沒有資格談的。我們認為,假如正方能夠在語氣的衝擊力再下工夫,辯論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我們也希望反方能夠更多地從場上的態勢發展來辯論而不是念稿件,而且注意控制語速,也許情況會好一些。雙方共同的問題是颱風問題,尤其是選手目光的關注點很不一致,更多的是看桌子和稿子,或者是看對方選手,基本上無視場上觀眾,這是在以後的比賽中必須加以注意的 辯論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雙方都出現了漏洞,但是,都沒有抓住,及時進行有效地攻擊;思路還不夠開闊,對細枝末節糾纏過多;提的問題生僻,個別語言詞句還需要規範等,還需要進一步學習、歷練、提高。但是,瑕不掩瑜,不失為一場精彩的比賽。 語言不一定要咄咄逼人。記得,當年國際大專辯論賽中有一個辯手,語速不快,卻綿裏藏針,很難對付,

如何在辯論賽中當一個好的評委

1.評委即目的

評委是一場辯論賽裏面最為關鍵的因素,如果不是之一的話。我們常常會去思考,辯論賽有什麼意義,辯論賽應該怎樣發展,辯論賽打成什麼樣才是有價值的等等問題,而無論答案如何,能夠主導辯論賽賽場上的發展方向者,就是評委了。

所以,有了這一節的題目——“評委即目的”,評委的評判方式,打分尺度,風格傾向等等,都會成為左右辯論賽發展的力量,或大或小,都會對未來辯論賽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不才在這裏提出自己小小的希望吧,希望各位有機會擔任各類辯論賽評委的朋友們,用最謹慎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因為辯論賽將如何發展,取決於你我手下這張評分表。

2.評比賽

2.1總綱

辯論賽的最佳模式是有客觀的“裁判”,即抹去評委主觀的情緒,價值觀,背景,喜好等等,純粹以某種客觀的方式,如足球籃球一樣,來評價。但這顯然是不現實,也缺乏價值的,畢竟,辯論賽的目的是説服和表達,而這個世界上,任何的聽眾都是有血有肉的,有獨立思想的人。所以退而求其次,一羣睿智卻不凌駕於辯手思想之上,一羣善於思考卻不固守己見的聽眾,也許,是最好的評委了。然而,善於思考,卻能放棄自己的立場,難;睿智,卻肯讓自己的大腦成為辯手的跑馬場,難。於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免不了預設立場;縱橫辯壇的前輩,免不了腦洞大開。

於是,我想,作為一名辯手,在擔任評委工作時,也許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克己。

2.2拒絕預設立場

是的,非常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從狹義上説,也就是拋棄自己對辯題的傾向性。也許你是一名事業編制的員工,但面對是否取消事業編制的辯題時,請你也要保持中立。然而僅僅這樣,遠遠不夠,我認為,一名合格的評委,應該對各種價值觀,定義具有良好的包容心態。失敗乃成功之母,也許人人都會説,但當辯手説出:失敗是毫無意義的,請平復一下你想要反駁的衝動,仔細聽聽辯手的論述。

2.3拒絕腦補

我知道,每一名擔任評委的辯手,都比場上的辯手年級高,經驗多,反應快。是的,當你聽到某一方立論中的不當之處時,你一定急速地反應出了他們的漏洞,你甚至連場上的語言都組織好了。但是,請把反駁的權利留給辯手。在這裏,我們是評委,我們只對雙方辯手説出的話,做出評判。譬如循環論證,偷換概念,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建議的做法是:若對方反駁,則犯錯方此點無效;若對方不反駁,則犯錯方此點成立。

2.4不預設戰術

一個辯題的解題思路可能很多,立論方法也不少,具體到場上的執行更是不可盡數,作為辯手出身的評委,最最不應該的,就是把“我想這麼打”作為評價標準,這樣的評委是要下地獄的啊!評委評委,就是評判的委員,所以,一切以辯手的發言為準,千萬不要把辯手的思路是否符合自己預設的思路作為評比賽的標準,而是要去聆聽辯手的發言,去思考他們的想法,去檢驗他們的邏輯。給你唱歌,是讓你聽聽好不好聽,不是讓你聽聽和你唱得一不一樣!

2.5正確理解辯論“套路”

這一點是許多辯手型評委最常犯的錯誤。有一些概念,師兄師姐從他們的師兄師姐那裏囫圇吞棗地學過來,再一股腦灌到你腦子裏,然後你就不知所以然地學了個形似神離,最後再用這些你自己都無法説清楚的概念,套路去評比賽,真是毀人不倦···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所謂的缺失性比較。我不知道作為辯手,有幾個人能説清楚這個概念。總之我每次聽到這五個字,就心裏一緊,因為最常聽到的無非是:“對方辯友説沒有XX怎麼樣,這是缺失性比較。”完了···然後呢?你説清楚了為什麼不能這樣比較嗎?你知道為什麼嗎?有的辯手可能會再後面繼續補一句説:“我們要在二者都存在的情況下比較。”那憑什麼啊?我問你一句:對人的生存來説,水重要還是襪子重要?當然水啊,沒有水活不了,沒有襪子照樣活蹦亂跳啊。這不就是你們囫圇吞棗學去的“不能用”的缺失性比較嗎?可是這才是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啊!我不具體解釋,希望囫圇吞棗的朋友,能自己想清楚,所謂缺失性比較到底是比的什麼,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比,什麼情況下不能比,為什麼不能比。

第二個,是某天看比賽,一個評委的錯誤點評。比賽題目是:當今中國應不應該擴大自主招生。反方認為,在腐敗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擴大自主招生,會大量增加腐敗現象,導致政策的危害過大。評委點評説“腐敗問題,不根屬於擴大自主招生,而是根屬於自主招生····”我當時就蒙了,我見過用錯根屬性的,沒見過錯這麼離譜的····根屬性是指一個需求和解決這個需求的政策之間的關係,這裏擴大自主招生的需求根本就不是解決腐敗問題,根個什麼屬啊···這裏明顯是在做“基於某種現實條件的”損益比啊。

説實在的,許多許多辯手,在許多許多類似的問題上,自己都沒有吃透,完全是人云亦云,而且還把這些自己錯誤理解的套路給奉為金科玉律,最終傷害的,還是辯手和辯論賽。

2.6小結

大體上,我認為上面這些要求,是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他們來源於以下幾個基本的看法:

1)評委只對辯手發言本身做評價;

2)評委儘量排除個人主觀因素,或者説,要扮演的不是自己所在的人羣,而是代表整個社會的所有人羣,包括小眾;

3)辯論屬於社會,辯論的套路是對人類正確的邏輯思考的提煉,如果違反了人類正確的邏輯思考,那就是異化了,請果斷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