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結婚禮儀

一、繁瑣。從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選好婚禮日子開始,男方家就要開始籌備婚禮了,這中間的一些細節就不去説了,單説婚禮的前天吧。這一天,男方要請媒人送“籃子”到女方家,至於具體幹什麼我不清楚也不好問,但這個籃子可是很有講究的,兩隻籃子裏分別放有米(多少不清楚,一定與九有關),九隻雞蛋、九個蘋果、九個桔子、九顆糖和花生、九個餅(現在也用旺旺餅乾代替),九斤魚、九斤肉(也可以用錢來代替),裏面還有用紅紙包好的幾根葱、蒜苗等,媒人提着籃子在離開新郎家們之前,新郎的母親邊給媒人紅包(這個就是討個吉利)邊説:“有來有往......”,然後籃子中途不能隨便放在地上,只能到女方家裏才能放下(當然我是坐車送的也就放在車上了)。到了女方家,籃子裏的東西也不是全部留下,而是收一部分留一部分,具體怎樣收就是女方家的意思,但是帶回男方家的還是要討好兆頭的,隨籃子帶回去的還有新娘為新郎買的皮帶和錢包,我想這個意思就是大概從此後我要將你牢牢的捆在我身邊,你的錢也就是我的錢。當然帶回去的還有女方家給我的紅包哦,知道“有來有往”的意思了吧?呵呵!這還只是結婚前一天,婚禮的當天還得把兩隻籃子提來提去,但是講究少了一點,多了兩把傘,當新郎新娘走出門的那一刻起就要將傘撐起,直到新郎家才收傘,當然坐在花車上是不用打傘的哦。總之一句話,禮節很繁瑣有很濃的民俗習慣在裏邊,但不管怎樣就是為了一個好彩頭。

客家人結婚禮儀

二、浪費。別的不説,比如新娘的首飾,單説在婚禮前一天請村子(畢竟是村鎮嘛,還是有老家的)的全部老人吃飯,這個是免費的,但是不止是老人,與主家有一點關係的都會全家出動,這樣的酒席花費不少。吃完飯後,新郎要請所有迎親的親戚朋友去洗頭、剪髮,然後去酒店開房唱K玩耍,以前是玩到二、三點的時候去準備迎親車輛,現在沒有那麼早,但也要選好吉時出發,當然以前也有撞門的習俗,迎親中有人告訴我他們開門的工具都帶好了,這就是他們説的“撞大運”。扯遠了,這一天基本上做事的人都是要派紅包的,多少不等,就連所有迎親車輛都能拿到紅包哦。婚禮的酒席肯定是花費不少的啦,這裏不説了。三、家族思想。前面説過,從婚禮前一天到婚禮這一天晚上整個家族都在吃“大户”(這是我説的),婚禮當天,新郎父親的親弟兄的子媳婦要與新郎一家站在酒店外迎賓,其他親屬幫忙安排客人入席。記得當時討論誰開花車的時候有人提到新郎的姐夫,新郎的父親馬上反對,説:“女婿雖然跟我很親,但畢竟是外人,這輛車怎麼還得由自己的弟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