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儀的發展大綱

我們把禮儀分為原始禮儀和文明時代的禮儀兩個發展階段。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禮儀的發展。

中國禮儀的發展大綱

中國禮儀的發展

禮儀的發展,我們一般把它分作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可稱為原始禮儀,它完全是史前的初民處理生活中各種關係的一些習慣性行為,通常也叫風俗習慣,不過它不是風俗習慣的全部,而只是風俗習慣中有固定儀式的部分。

第二階段就是文明時代的禮儀。隨着等級制度的形成,它較之於原始禮儀已經灌注了濃厚的等級意識,它是國家產生後藉助原始文化、改造原始文化而形成的國家制度;二者有本質的不同。

文明時代的禮淵源於原始禮儀已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了,所以關鍵在於原始禮儀是如何產生的。禮儀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現象往往是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綜合 。由於禮儀起源於無聲的手勢動作語言, 頻繁行禮的實踐培養了行重於言的心理。

中國禮儀的起源

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具體的儀式上看,禮儀產生於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東漢許慎的《説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於祀神,其後擴展而為人,更其後而為吉、兇、軍、賓、嘉等多種儀制。”這裏講到了禮儀的起源,以及禮儀的發展過程。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都是最早也是最簡單的以祭天、敬神為主要內容的“禮”。這些祭祀活動在歷史發展中逐步完善了相應的規範和制度,正式形成為祭祀禮儀。隨着人類對自然與社會各種關係認識的逐步深入,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為禮,已經不能滿足人類日益發展的精神需要和調節日益複雜的現實關係。於是,人們將事神致福活動中的一系列行為,從內容和形式擴展到了各種人際交往活動,從最初的祭祀之禮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的各種各樣的禮儀。

另一種觀點認為,禮儀從理論上説,禮儀的產生,是人類為了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禮儀起源於風俗習慣。人是不能離開社會和羣體的,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範,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並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交往固定的禮儀。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1920xx年《西方禮儀集萃》一書問世,開篇中這樣寫道:“表面上禮儀有無數的清規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於使世界成為一個充滿生活樂趣的地方,使人變得和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