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常識十篇

禮儀常識 篇1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所以,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必須的禮儀。

禮儀常識十篇

第一節日常交往禮儀

一、課外交往禮儀

1、出入學校大門

(1)在學校無論何時何地見到教師都要主動問好。學生應當面帶微笑的一邊問候,一邊恭恭敬敬地行鞠躬禮,這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禮儀,不僅僅表現對教師的尊敬,也表現了自身的素養。

(2)進出校門要佩戴校徽或相關證件,校徽是學校的標誌,應當堅持佩戴。

(3)進入校區要嚴守紀律,不攬腰搭肩,不互相追逐打鬧,高聲喧譁,騎自行車的同學進入學校要主動下車推行。

(4)遇到同學要主動問好,虛心理解門衞與值日同學的檢查指正與督促。

(5)放學回家要遵守交通規則,還要向師長鞠躬致敬並主動道“教師,再見!”對同學也要道聲“再見”。

2、進出教師辦公室

(1)不要唐突造訪。作為學生隨便出入教師辦公室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唐突造訪,冒失進入,不但影響自我要找的教師的工作,也會影響辦公室其他教師的正常工作。進入教師辦公室要先敲門,然後喊報告,在得到教師的同意之後,才能進入辦公室。

(2)不要停留太久。教師每一天既要鑽研教材、備課,又要批改作業、試卷,還要和其他教師交流教學經驗。每一天的工作安排通常都是緊湊的、有計劃的,如果學生在辦公室裏停留太久,就會打亂或影響教師的工作安排。

(3)不能隨便亂翻東西。如果所找的教師不在辦公室,不要亂翻教師的東西,這是對教師的不尊重、不禮貌,是十分不道德的行為,也是侵犯他人保密的行為。

(4)不要大聲説話。在教師辦公室裏説話要小聲,輕聲輕語,儘量堅持安靜。出入時要注意不要發出聲響,儘量不影響其他教師的正常工作。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輕聲的把門帶上,並有禮貌的離開。

二、課堂教學禮儀:

1、課堂禮儀

(1)課前做好上課準備,準備好相應的課堂用品,按時進教室等待教師上課。

(2)課上遵守課堂紀律,進取舉手發言,態度端正,聲音洪亮。

①課上坐姿要端正,注意力要集中,認真聽講,認真思考,認真做好筆記,獨立完成練習,不看與本課無關的書報,不吃零食,不喝飲料,不説閒話或做其它與教學無關的事情。

②自習課上,同學應認真預習、複習,獨立完成作業。不做其它無關事情,更不能隨便走出教室,要始終堅持教室安靜。

③如在上課過程中對教師講述的資料有異議時,最好下課後單獨找教師交換意見,共同探討。若非提不可時也要注意場合和説話方式。

④在課堂上沒有得到允許不能隨便説話,更不能隨意離開座位或做出一些粗魯無禮的行為。

⑤回答問題時,應先舉半臂右手,經教師允許後起立發言,切不可坐在座位上,就衝口而出,在其他同學回答教師提問時,不要隨便插話。別人回答錯了,或者回答不出,不可在旁譏諷嘲笑,搗亂課堂秩序。陳述自我的觀點,必須要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讓別人聽清自我的觀點。發言後,經教師允許方可坐下。當被問到答不出的問題時,切不可有牴觸情緒。

⑥上課遲到應異常注意舉止的禮貌和禮節的周到。站在教室門口用教師能聽到的聲音喊“報告”,經教師允許後,才能進入教室,適當時向教師主動説明遲到的原因。回座位時,速度要快,腳步要輕,以免再次影響他人。坐下之後,應迅速集中精力,取出課本和筆記,融入課堂氣氛,靜聽教師講課。

2、下課禮儀

(1)下課鈴響,教師宣佈下課時,班長喊“起立”,每個同學都要及時起立,站直站好,雙眼注視教師行注目禮,並鞠躬齊聲問候“教師好!”或“教師再見!”以表示對教師辛勤勞動的感激。待教師離開課堂或經教師允許再自由活動。如有聽課教師,應先請聽課教師退席,同學才能自由活動。

(2)課後按時、認真、獨立地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並且認真體會教師在作業中悉心批改之處,這同樣是對教師的尊重。

3、課間禮儀

(1)課間休息時不得在教室裏打鬧;可放鬆身體坐在座位上休息,也可到走廊裏或窗前遠眺讓眼睛放鬆一下。

(2)課間言行舉止要注意禮貌,嚴禁在走廊裏亂跑亂撞,追逐打鬧,大聲喊叫,以及在路上吃零食。

(3)課間在走廊等地遇到教師時,要主動給教師讓路,並點頭示意説:“教師好。”

(4)課間上廁所時應注意形象,遵守秩序,不可大聲喧譁,不在廁所牆壁上亂塗亂劃。

(5)課間遊戲要注意安全,禮貌高雅、相互謙讓,可稍微活動,但不能影響下節課的上課質量。

(6)課間要抓緊時間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如書籍、文具的準備,知識的熱身等。

三、同學交往禮儀

1、同學之間要平等待人,相互友愛,主動幫忙有困難的人,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遇到同學應主動打招呼,態度要熱情、誠懇。

2、同學之間免不了相互借用東西,可是必須做到有借有還,不能隨便亂用他人物品。要注意言行一致,説到做到。如有需要,應及時徵求他人同意,不能自説自話,拿了就用。

3、同學相處要自尊自愛,不要熱衷於理解他人的饋贈。

4、同學之間談話要注意場合,掌握分寸,態度要誠懇、謙虛,真誠對待每一位同學,僅有這樣才能為他人所理解,並得到他人的尊重。

5、在團體生活中,要顧全大局,遵守規章制度,要按照大多數人的意志做事,千萬不可我行我素。

四、學校與公共空間

1、學校與教室

(1)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學校是我們生活學習的地方,整潔的學校環境會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愉悦地工作。作為學生要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自覺保護學校環境。

(2)愛護學校的體育設施。體育設施是為學生鍛鍊身體和進行體育活動所準備的,愛護體育設施是確保體育場地充分使用和身體鍛鍊的安全有效的保障,也是健康身體的必要保證。

(3)愛惜教學設備。教學用具是教師為了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輔助教具,是溝通抽象和具象的紐帶,學生應當自覺愛護這些公共財物。使用時要細心,拿時要穩,放時要輕。

(4)講究衞生保護環境。有些同學愛拿教師教學用的粉筆,在教樓、教室的牆上亂塗亂畫,這些都是不應當的。還有的同學沒有良好的衞生習慣,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和食品包裝袋,這些毛病也要努力克服。

(5)舉止要禮貌。學校活動時,有的同學在學校內追逐打鬧,橫衝直撞,高聲喊叫,沒有一點斯文的表現。在學校裏,如果不是因為特殊情景是不能隨意跑動的,因為學校裏有很多人走路,如果不遵守秩序,亂跑亂撞是很容易出事故的。尤其是上下樓梯時更要按要求靠右慢行,千萬不能騎在扶手上往下滑。

(6)愛護桌椅,維護班級紀律和環境。不能在教室裏追逐打鬧;愛護桌椅,不能用小刀在桌子上刻劃留紀念,杜絕灰色的“課桌文化”;不得高聲喧譁,影響他人;同時更要做好值日堅持整潔的衞生環境。

(7)用語禮貌,不説髒話。無論是學校還是班級甚至其他公共場所,學生應當注意禮貌用語,不説髒話。對所有教師教職員工或學生無論年齡大小,認識與否都要有禮貌。

2、圖書館裏的禮儀。

(1)出入圖書館要衣着整潔,不得穿拖鞋背心進入。

(2)借書時要按先後次序排隊,不要爭先恐後,更不要之後居上;就座時,移動椅子不要發出聲音,不要互相佔座位,也不要搶佔別人暫時離開的座位,更不要在室內座位休息和睡覺。

(3)要堅持室內安靜,走路腳步要輕,避免將凳子弄出聲響,閲讀時不出聲,力爭少説話,不要和熟人高聲談笑,更不能大聲喧譁。

(4)注意堅持室內衞生,不吃零食,不亂扔廢紙,離開圖書館閲覽室的時候,堅持桌上乾淨,並輕聲把座位放回原位。

(5)查閲圖書目錄卡片時,不要把卡片翻亂、撕壞,也不能在卡片上塗畫。閲覽時不要往書本上劃線,不要折角,更不能撕頁。看書以前最好能洗一洗手,以堅持書的整潔。

(6)要愛惜圖書和公物,桌椅上不亂刻亂畫;圖書要輕拿、輕翻、輕放。不能因自我需要某種資料而損壞圖書,甚至私自剪裁圖書,這是極不道德的行為。遇到有價值的資料,應與管理人員聯繫,複印或照相,決不可為了個人的利益,撕毀或私自佔有圖書資料。

(7)對開架圖書應逐冊取閲,不要同時佔有多份。閲讀後立即放回原處,以免影響其他學生的閲讀。借書應按期歸還,“熱門書”應速看速還,多為別人着想。

3、醫務室裏的基本禮儀。

(1)遵守秩序,依次排隊,禮貌候診。候診時不要大聲談笑和隨意走動,更不可在候診室內隨地吐痰和亂丟果皮、紙屑。當醫務人員叫到自我的`名字時,應當禮貌應答,隨後到指定的位子坐下,不要猶豫拖拉,煩勞醫生一再叫喚。

(2)要聽從醫務人員安排順序看病,不能因為急於看病而圍在護士身邊催促,從而影響醫務人員工作。

(3)尊重和信賴醫生,切不可在診療區內與醫生爭吵不休。

4、食堂裏的基本禮儀。

(1)依次排隊,並及時幫忙有困難的同學。

(2)尊重炊事人員。打飯時,有的同學有時會因為炊事人員做的菜不合口味或認為炊事人員分飯菜不合理等原因而與他們爭執起來,這也不貼閤中學生應有的禮儀。作為中學生,要試着寬容體諒他人,即便炊事人員有不妥,也應事後向學校管理部門反映,請求解決,切不可爭執吵鬧。

(3)講究衞生。吃飯時應坐下來,骨頭、菜屑放一處,吃飯後再與剩飯剩菜一齊倒在指定的地方。

5、住宿生禮儀要求

(1)注意堅持宿舍整潔,按輪值的方法定期打掃宿舍,沖洗地板、洗手間、桌子、門窗等。

(2)自覺搞好個人衞生。盥洗用具、吃飯用具等要安放整齊,不與別人的靠疊一齊,更不要隨便混用,以減少感染疾病的可能。

(3)不要擅自拿用他人東西,借東西要經主人同意,用後及時歸還。若損壞,應照價賠償。

(4)重要物品不亂丟亂放,要安全可靠地放置在自我上鎖的書桌內或箱內,以免因保管失當,造成遺失,引起同室舍友間的不信任情緒。

(5)愛護宿舍內的公用物品,使用後要及時放回原處,不可亂丟。颳風下雨時要注意關好門窗,晚上睡前要記得關燈。

(6)平時用電、用火要注意安全。熄燈後應立即休息,不要再點燈或蠟燭,以免影響舍友休息,甚至造成火災。

(7)宿舍內,應講究語言禮貌,不可亂叫同學綽號,不可講粗話或髒話。

第二節各種集會禮儀

學校裏召開團體大會,一般規模比較大,就像是在一個特大的課堂上授課,參加的人數多、班級多,為了保證大會的順利進行,客觀上便要求每位同學都應更為嚴格地遵守紀律,顧全大局,遵守禮儀。不論是何種性質的集會同學們應當盡力做到:會前準時到場,快速整理隊伍;會中聚精會神,堅持良好狀態;會後按序出場,服從他人指揮。

一、升旗儀式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國小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按國家教委所發《關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嚴格中國小升降國旗制度的通知》精神,各校國旗升旗儀式應當在每週星期一的早晨舉行(寒暑假及天氣不好除外)。遇重大節日或紀念日時、也應舉行升旗儀式。舉行升旗儀式時,在校的全體師生都應參加。首先應將全體學生集合在大操場上,使隊列整齊,面向國旗,肅立致敬。

1、升旗儀式的程序

列隊———出旗———升旗———唱國歌———宣誓———國旗下演講———退場。

2、降旗儀式的要求

降旗時態度要嚴肅認真恭敬,然後將旗疊好,不能將國旗落地弄髒。國旗切不能隨手亂放,以免弄髒弄皺,褻瀆其嚴肅性,要收交給負責保管的教師。

3、升降旗禮儀規則

升降國旗和奏國歌是對國旗和國歌的尊重,實際上就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重。作為中國學生,我們每人都應懂得尊重和熱愛國旗和國歌。在升降國旗和奏國歌時,同學們應做到如下幾點:

(1)升降旗儀式要規範,參加升、降國旗儀式,儀表要規範,儀態要莊重,穿着要乾淨,要立正脱帽。

(2)在升降國旗時隊列要整齊。全場學生、教師自覺站在指定的位置,維持良好有序的秩序。

(3)升旗時所有在場人員要端正肅立。在整個儀式過程中全體師生都要堅持肅立的姿態,並行注目禮或少先隊禮。當同學們來晚時,恰逢升旗奏國歌要立即停止走路,嚴肅立正,等待升旗儀式完畢後,方可繼續行走。

(4)面向國旗行注目禮時神態要莊嚴。升旗儀式是十分嚴肅和隆重的形式,也是理解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全體師生和旗手、護旗要樹立起嚴肅的使命感和光榮感,神態嚴肅莊重。唱國歌要有活力,曲調準確,聲音洪亮。

(5)升旗儀式時要堅持安靜。切忌喧譁,走動、嘻鬧,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更不可隨意吃零食,做小動作。

(6)升國旗時應唱國歌並注意儀態。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國旗時應用統一的儀態表達對國家的熱愛和崇敬。當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象徵着我們祖國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所以,在場的人應當仰視,讓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在心頭油然而生。

(7)要愛護國旗,由於長期日曬、夜露、風吹、雨淋,使國旗嚴重褪色和破碎損壞的要及時更換。當一天結束,按規定把國旗降下來時,要將它細心珍藏好,這意味着對祖國的衷心愛戴。

二、開學典禮

1、學生不要無故缺席,不要遲到早退,應隨班團體提前到達會場,到指定位置就座。

2、當主持人宣佈開學典禮開始或介紹學校各級領導和來賓時,在領導及教師、學生代表發言時,應適時地報以熱烈掌聲。

3、要注意認真聽講,不要交頭接耳隨意講話,不要干與典禮無關的事情。

4、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雜物,要堅持會場的清潔衞生。

三、參加會議

在學校生活中,我們經常有機會出席各種類型的會議。出席會議,務必遵守有關的會議禮儀。這樣既證明自我態度認真,也證明對會議的重視。

1、參加會議時,異常是作為主持人、報告人蔘加會議,應着正裝,不要穿便裝。

2、遵守集會的紀律和公德。準時出席,不要遲到、早退,要在指定的位置就座,不任意離席,不要自由散漫,堅持肅靜全神貫注。不要閉目養神、聽“隨身聽”、看小説、吃零食,也不要與身邊之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更不能高聲談話,不傳閲書報或討論私人問題。

3、聽講時,雙手放在兩膝上,聚精會神,認真作筆記。

4、登台發言時,向領導、師長、來賓行禮,最終向觀眾行禮。遵守會議程序及規定,言簡意賅,不要超過規定的時間。發言完畢,首先向聽眾行禮,再向領導、師長、來賓行禮。

5、討論時應尊重對方意見,針對事情以理爭辯,不能做人身攻擊,不可傷和氣以免傷及感情。

6、要嚴格遵守關於會議時間、議程的規定。

7、如果是表彰會需要上台領獎時,要注意如下幾點:聽到宣佈後要整理好自我的着裝,衣服整潔,頭髮不亂。上台時步子輕快,大大方方,不能跑,也不能慢騰騰的。上台後要微笑地走向授獎人,立正站好行隊禮或鞠躬禮,雙手接過獎品並再次行禮。然後轉過身向台下有禮貌地展示獎品,按秩序走下主席台。

四、校運動會

運動會是學校重要的活動之一。在運動會上無論觀眾還是運動員都要遵守紀律,注意禮儀。

1、運動會的一般程序:

開幕式:大會主持宣佈開幕———運動員入場———奏國歌、領導致詞———運動員裁判員發言———運動員退場———團體操表演。

進行比賽:按各項比賽資料順序進行。

閉幕式:主持宣佈開始———運動員入場———領導講話———宣佈比賽成績———頒獎———主持宣佈閉幕。

2、運動會的禮儀要求

(1)按時進退場,不隨意中途離席。

(2)不要過分大聲喧嚷,或施以噓聲訕笑、粗言辱罵之失禮行為,要適時、適度鼓掌,不起鬨、不喝倒彩、不吃零食,要當禮貌觀眾。

(3)勿隨意投擲空罐、紙屑、果皮、垃圾至比賽場地,影響比賽。

五、憑弔烈士

1、穿戴整潔,態度莊嚴。

2、不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

3、不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4、注意堅持環境衞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瓜皮果殼、紙巾等垃圾。

禮儀常識 篇2

學會感恩,好好享受每一餐: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感恩我們每一餐給我們做飯的父母,朋友,及親人,我們更要感恩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美味的食物,當我們拿起筷子的時候,要回想起這一頓飯的來之不易。我們更要好好珍惜。

先讓長輩入座,並給他們盛飯: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做父母的就要給孩子做好典範。吃飯時先讓長輩入座,然後並給長輩們盛飯,在長輩未動筷子時晚輩不應該動起筷子來,長輩給我們拿碗的時候,我們應當雙手接住。等等一些美德。

吃飯之前不要先離開座位:

在我們吃飯之前千萬不要先離開座位,這樣在座位的長輩們就會覺得你這個人多沒有教養,不要因為你個人的原因而影響大家的情緒,因此,在我們吃飯之前,如果有什麼事等吃完飯在去解決。

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在我們家鄉有這樣一句留言,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確實是這樣的,如果我們連坐都坐不直,更談不上如何成就大業了。特別是,如果男孩子這樣的話,在我們家鄉沒人要的。因此,我們要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不要在盤中挑來挑去:

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客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作父母的應當要告訴孩子們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做其他的事情:

吃飯是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互相培養感情,互相瞭解彼此的生活,好不容易在一起吃個飯,不要在這個時候,有些孩子突然打開電視看電視,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做父母的就應該提前跟孩子們説,讓他們明白這樣做的危害性。不要影響到其他人吃飯。

禮儀常識 篇3

小班幼兒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對小班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培養幼兒禮儀交往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我把幼兒禮儀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目的多途徑地對小班幼兒進行生活禮儀啟蒙。在實施過程中,我有效地運用了以下途徑。

一、禮儀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由教師對幼兒施加影響的活動。每週我會按期初制訂的小班禮儀培養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一個禮儀教學活動。在禮儀教學中,我常用的方法有:

1、故事法

以故事為載體,“富理於情、富教於樂”,使抽象的禮儀道德概念在幼兒頭腦中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認識觀念,養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行為。如: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禮儀,我藉助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讓幼兒知道什麼是漏嘴巴,漏嘴巴為什麼不好,在情景模擬中,老師表演大公雞,幼兒表演吃飯的小弟弟,幼兒為了不讓大公雞吃到米粒,個個都專心用餐,看不到東張西望的壞樣子,不知不覺中幼兒學會了正確的進餐禮儀:眼睛看着碗,一手扶着碗,一手舀米飯,張開大嘴巴,嚼呀嚼,嚥下去。

2、兒歌法

如在“穿衣禮儀養成活動中”,在第一組幼兒(小班分組教學)中,我採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可是在活動中幼兒在伸衣袖的時候,總習慣性地把另一隻小手放開,這樣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裏,衣服始終穿不到身上,幼兒很無奈地又要尋求幫助。於是,我在第二組幼兒教學中,改變了教學策略,根據班級孩子喜歡朗誦兒歌的特點,創編了一首短小的兒歌,並且配上形象化的象聲詞,如嗚嗚開火車、拉拉、哈哈等,孩子們邊學邊記憶兒歌,很快解決了難點。

3、情景法

情景的合理設置,能給禮儀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能豐富幼兒的禮儀認知,明確禮儀規範的要求,激發其內部情感,讓幼兒易於理解和掌握並達到行為上的認同。同時,使幼兒行為習慣能自動化養成,禮儀交往的主動性、持久性得到提高。

如在禮儀教學活動“學好樣”中,當出示受偶小兔向幼兒問好時,幼兒會高興地向小兔問好,當長頸鹿幫助了小兔,在老師的暗示下幼兒就會主動學説小兔和長頸鹿的對話“謝謝你,長頸鹿阿姨。”“不用謝。”當活動結束時,我會有意識地和幼兒互説“再見”,幼兒也會跟小兔和長頸鹿説“再見”。不知不覺中增強了幼兒禮貌用語和文明禮貌的習慣。

二、不同領域中,注重禮儀的滲透性。

在實施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生活化中,我不僅在逐周計劃表中有具體的禮儀行為養成要求與教學內容,在實施其它各領域教育過程中,能密切聯繫,有機滲透。如語言活動“我要自己走”中,通過老師的手偶情景表演,對比來園時小朋友的正反事例,讓幼兒不但學會了朗誦兒歌,更是體驗到自己獨立行走的自豪,從認知、情感、行為的綜合養成教育上達到“知情行合一”;歌唱活動“滑滑梯”中,幼兒不僅能用歡快的歌聲表現玩滑滑梯的愉快情緒,還增強了要排隊滑滑梯、慢慢上、不推也不擠的禮儀意識;健康活動“我的牙齒用處大”中,通過有聲資料,幼兒除了解了牙齒的用處外,還初步習得保護牙齒的基本禮儀。

禮儀常識 篇4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説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

3、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如果有服務員帶位, 也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就算是團體活動,也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4、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5、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枱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 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 ⑥甜點和咖啡 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11、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鈕釦或當眾脱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 將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枱上。

12、不可在餐桌邊化粧,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 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 應請別人傳遞。

13、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4、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説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15、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 用手拿着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16、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而且較平,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菜和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 12西餐就餐禮儀22條

處理魚骨頭時,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 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放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

17、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8、喝湯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脣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9、麪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麪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麪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麪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麪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20、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 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地,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主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21、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22、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説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禮儀常識 篇5

西餐禮儀

(1)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進餐時,應該儘可能地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麪包;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把它取也,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雙疊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或髒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的右邊的盤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的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醬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6)如果有魚這道菜的話,它多半在湯以後送上,桌上可能有魚的一把專用叉子,它也可能與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總之,魚叉放在肉叉的外側離盤較遠的一側。

(7)通常在魚上桌之前,魚骨早就剔淨了,如果你吃的那塊魚還有刺的話,你可以左手拿着麪包卷,或一塊麪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撥開。

(8)如果嘴裏有了一根刺,就應悄悄地,儘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將它取出,放在盤子邊沿上,別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西餐禮儀中的忌諱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類時(如牛扒)應從角落開始切,吃完一塊再切下一塊。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將它移到碟邊。

3、如嘴裏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儘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類或飯一類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如何自然地享用西餐

(1)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進餐時,應該儘可能地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麪包;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把它取也,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雙疊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或髒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的右邊的盤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的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醬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禮儀常識 篇6

1、跟6人或6人以上的人一起吃飯時,禮貌的做法是等到大約上了50%的菜後再開始吃飯。跟幾個人吃飯而已的話,則要等到整桌的菜都上好了,除非飯菜容易變涼,影響食慾,或者大家都堅持讓你先動筷子。

2、你可以也應該用刀把大塊的萵苣或其它的色拉菜切成小的。沒什麼比這更糟糕了,假設你試圖把大塊的萵苣含在嘴裏,並且部分還露在外面。(不用太多考慮,這個要根據你的主菜)

3、煎麪包的正確方法是撕一塊夠咬一兩口的麪包,煎熟然後吃了。重複這樣的步驟。不要直接咬一卷麪包,或將它只切成一半就放進油鍋煎。

4、切肉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切下一塊,然後把豬肉放到右邊便於拿起來。這種方法被稱為“美洲”做法。不把豬肉挪個位置,而是放在左邊的話,則被稱為“大陸”做法,這絕大多數是歐洲國家的做法。這種做法正慢慢被接受,假設有一天它在良好飲食中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話,我也不會感到驚訝的。而且得一次切一塊肉。把整快肉切成小塊,或者一次切一塊以上的肉都是非常俗氣的做法。

5、喝飲料前先擦嘴。食物或油脂粘在玻璃杯邊緣都是不堪入目的。而且,帶着滿口的飯喝飲料被公認為是粗魯的。而且,事後再擦則是下流的。

6、假設在用餐期間離開飯桌,得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而不是桌子上。沒人願意看到你那帶了污跡的餐巾。並且吃完飯的時候,把餐巾放在盤子左邊,或假設你的盤子已經清理乾淨了的話,則放在中間。

7、當你要把食物或配料傳給餐桌上其他人時,從右邊或左邊傳過去,不要越過餐桌傳過去。

8、當你不想要把一整塊食物吞下去時(比如一塊骨頭或一塊肥肉),你可以把那塊食物弄到嘴邊,用叉子(或你正在用的湯勺)把它從嘴裏弄到盤子旁邊。只有魚骨頭才能直接用手去弄。

9、為了得到服務員的注意,最有禮貌的做法是通過眼神交流。然後,假設他們非常忙碌,忽略了你,你可以把手舉到與頭齊平的地方,朝他招招手,不過千萬不要越過頭部。

10、吃飽飯之後,銀器的恰當擺放是把他們擺成平行的與盤子交叉,把手朝着右邊。澄清一下,末端指向十點和四點的位置 。注意:並非所有懂這些,而且他們還會徵求你的意見,看看能否清理盤子。這樣至少你顯得高貴。

禮儀常識 篇7

依照常規,一次慶典大致上應包括下述幾項程序:預備:請來座就座,出席者安靜,介紹佳賓。

第一項,宣佈慶典正式開始,全體起立,奏國歌,唱本單位之歌。

第二項,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致辭。其內容是,對來賓表示感謝,介紹此次慶典的緣由,等等,其重點應是報捷以及慶典的可“慶”之處。

第三項,邀請嘉賓講話,大體上講,出席此次的上級主要領導、協作單位及社區關係單位,均應有代表講話或致賀辭。

不過應當提前約定好,不要當場當眾推來推去。對外來的賀電、賀信等等,可不必一一宣讀,但對其署名單位或個人應當公佈。在進行公佈時,可依照其“先來後到”為序,或是按照其具體名稱的漢字筆劃的多少進行排列。第四項,安排文藝演出。這項程序可有可無,如果準備安排,應當慎選內容,注意不要有悖於慶典的主旨。第五項,邀請來賓進行參觀。如有可能,可安排來賓參觀本單位的有關展覽或車間等等。當然,此項程序有時亦可省略。在以上幾項程序中,前三項必不可少,後兩項則可以酌情省去。

禮儀常識 篇8

1、春節走親戚的時間

時間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八年級,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九年級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説法;如今是正月八年級趁着年味正濃時,膠東人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八年級、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着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2、春節走親戚的順序

走親戚的大體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孃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了特殊的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七年級八年級娥媚月,九年級初四好拜節"之説。

(1)大年七年級:晚輩向長輩拜年。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耳鳴哪家醫院好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大部分地方大年七年級是不走親戚的,真正的春節走親戚是從大年八年級開始的。

(2)大年八年級: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

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並且必須帶禮物,倘若你是新婚的女婿的話,這個禮物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等下的伴手禮選擇可一定要認真看哦。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孃家,這個風俗在民間有"七年級八年級娥媚月,九年級初四好拜節"之説。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3)大年九年級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

大年九年級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由於九年級起大家普遍開始走親戚,所以這時候去走親戚一定要注意好時間的安排,首先是確認主人在家否,耳鳴是怎麼回事其次,登門的時間不宜選擇大早上或者晚上,早上容易影響到主人休息,讓人措手不及,晚上的話如果逗留時間一長就會打擾主人休息。最後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3、春節拜年禮儀

除夕一過,就是正月七年級了,春節拜年禮儀有何講究?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七年級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也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健康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到同輩親友,也要施禮互賀。至今未曾改變這種禮儀,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九年級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説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説,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七年級或八年級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説免禮表示謙恭。一般的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還有一種就是感謝性的拜年。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

拜年習俗中最隆重的應該説是團拜。團拜,現在已成為國家級禮儀活動了,甚至還帶有國際性,一些與中國友好的國家會致電中國政府賀新年;中國駐外使節也會舉辦春節團拜活動。“團拜”形式,大約起源於清朝時期,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就曾説過:“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短信、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一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户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早在宋代,親朋好友之間就已經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説:“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述道:“京師元日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剌,有不下馬,或不至其門令人送名帖者,遇黠僕應門,則皆卻人不納,或有閉門不納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結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還。三四日後,始暇拜其父母。”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

到了明清時,人們用“寸褚”、“紅單”投謁代替拜年。這時的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蔽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憎嫌簡不嫌虛。

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裏送給親友,以示莊重。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中國人春節拜年是很講究的。講究的核心就是時間觀念。

拜年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這是拜年的第一要素。

由於平時勞碌,年節期間人們一般起得較晚。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歡選擇晚上拜年,一坐好幾小時,也難免影響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時,若進門問聲“新年好”,旋即匆匆離去,也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

送賀禮也十分講究,這也是禮物也拜年要素之一。

賀禮一定要送的得體。給長輩、教師、師傅拜年時,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鮮花,送上一張精美的賀卡,近年已成為都市現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

拜年賀禮物還應講究衞生、安全。比如,別人送給自己的糕點,一般不宜轉送他人,否則食品在“旅遊”中難免會腐爛變質;給年邁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應該有益於對方強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費甚至引起誤解;贈送花炮之類,則萬萬不能去購買偽劣產品。

此外送賀禮還應注意節儉。

自己如果動手製作一個精美的小禮物送給同學、戀人、同事等,既可表達真摯的情誼,又可顯現自己的才華。

拜年時還一定要注意禮節和言談舉止。鄰里相坐、同學相逢、朋友相聚,皆應“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縱然平日有所積怨,亦不應提起,至於聊侃時不談粗俗之事,不講無聊低級話語,就更是常識、常理了。

禮儀常識 篇9

一、入座

進入西餐廳後,由服務生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務生可幫女士拉開椅子協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側入座。座位的安排於離出口最遠的位置為上位。

二、餐具的擺設

(1)擺在中央的稱為擺飾盤或稱展示盤Show Plate,餐巾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側。

(2)盤子右邊旁擺刀、湯匙,左邊擺叉子。可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料理、肉料理、視你所需而由外側至內使用。

(3)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而細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4)麪包盤和奶油刀置於左手邊,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1)餐巾Napkin

(2)魚叉Fish Fork

(3)主菜叉Dinner or Main Course Fork

(4)沙拉叉Salad Fork

(5)湯杯及湯底盤Soup Bowl & Plate

(6)主菜盤Dinner Plate

(7)主菜刀Dinner Knife

(8)魚刀Fish Knife

(9)湯匙Soup Spoon

(10)麪包及奶油盤Bread & Butter Plate

(11)奶油刀Butter Knife

(12)點心匙及點心叉Dessert Spoon and Cake Fork

(13)水杯Sterling Water Goblet

(14)紅酒杯Red Wine Goblet

(15)白酒杯White Wine Gobl

三、刀叉的使用方法

(1)西餐進餐時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

(2)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宜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掛放在餐盤上。用餐結束後,則是平行的斜放在盤上一側。

四、喝湯的禮儀

(1)西餐的湯分為清湯及濃湯,較正式的餐廳再供應清湯時使用橢圓形湯匙及湯杯,供應濃湯時使用圓形湯匙及寬口湯盤。

(2)拿湯匙的姿勢是由內經外側舀食。

(3)西餐喝湯時,不能發出聲音。用湯時,不可用嘴將湯吹涼。可輕輕搖動湯使其稍涼。

(4)食用完畢後把湯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盤上,或是放在盤中。將湯匙的柄放在右邊,而湯匙凹陷的部份向上;湯杯與湯盤都是如此。

五、食用麪包的禮儀

(1)麪包的位置於主菜的左側。食用時可用左手拿麪包,再用右手把麪包撕成小塊,然後用左手拿着小麪包,用右手塗抹奶油。把麪包撕成小塊後再塗奶。

(2)在意大利餐廳中,有時會以橄欖油取代奶油,可將麪包用手撕一小塊沾加了調味料及香料的橄欖油吃。麪包切忌用刀子切割。

六、食用沙拉

(1)色拉盤放在主菜盤的左邊。

(2)美國人通常將色拉供應於主菜前,而歐洲人如法國法國人,通常將色拉放於主菜後供應。

(3)色拉用叉子吃,如菜葉太大,可用刀在色拉盤中切割,然後再用叉子吃。

七、食用魚、蝦、海鮮

1、食用半隻龍蝦時,應左手持叉,將蝦尾叉起,右手持刀,插進尾端,壓住蝦殼,用叉將蝦肉拖出再切食。龍蝦腳可用手指撕去蝦殼食之。

2、吃魚片以吃一片切一片為原則,可用右手持叉進食,或用魚刀。

3、食用帶頭尾及骨頭的全魚時,宜先將頭、尾切除,再去鰭,將切下的頭尾鰭放在盤子一邊,再吃魚肉。

4、去除魚骨,要用刀叉,不能用手。若口中有魚骨或其它骨刺,則可用手自合攏的脣間取出放在盤子上。

5、全魚吃完魚的上層,切勿翻身,應用刀叉剝除龍骨再吃下層魚肉。

6、附帶的檸檬片,宜用刀叉擠汁。食用蝦、蟹時,待應都會端上一碗洗手水。

八、食用肉類

(1)認識牛排的熟度。

猶帶血的是rare。

半生的是medium rare。

七分熟的是medium。

熟透的是welldone。

牛肉可依自己喜好熟度點餐,但豬肉及雞肉均為全熟供應。

(2)切牛排應由外側向內。一次未切下,再切一次,不能像拉鋸子方式切,亦不要拉扯,勿發出聲響,肉的大小以一口為宜。

(3)嚼食肉時,兩脣合攏,不要出聲。嚼肉食勿説話或以刀叉比畫。

(4)吃肉時宜切一塊吃一塊,勿將肉全部一次切小塊,會導致肉汁流失,及温度下降。

(5)烤雞或炸雞,在正式場合用刀叉吃。

九、食用水果

(1)蛋糕及派、餅,用叉取食,較硬者用刀切割後,用叉取食。

(2)冰淇淋、布丁等,用匙取食。硬餅乾小塊的,用手取食。

(3)粒狀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來吃。如需吐籽,應吐於掌中再放在碟裏。

(4)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應用匙取食。

(5)西餐在吃完水果時,常上洗手缽(finger bowl),所盛的水,供洗手用。只用來洗手指。勿將整個手伸進去。

十、喝咖啡及茶的禮儀

咖啡及茶中單寧酸可幫助消化。喝咖啡時,用食指和拇指端起來喝,不須端起咖啡底盤,勿以咖啡匙舀起咖啡,嘗是否夠甜。

禮儀常識 篇10

一、禮儀介紹

在歐洲,所有跟吃飯有關的事,都被備受重視,因為它同時提供了兩種最受讚賞的美學享受--美食與交談。除了口感精緻之外,用餐時酒、菜的搭配,優雅的用餐禮儀,調整和放鬆心態、享受這環境和美食、正確使用餐具、酒具都是進入美食的先修課。

要注意的是,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説清楚,首先要説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有急事時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高檔西餐廳吃飯,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粧要稍重因為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嚐和決定。

一般西餐廳的營業時間為中午11點半至下午、晚上6點半後開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點酒然後再進入主餐廳。

就坐後可以不急於點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服務生,他們一般都非常樂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呢,若他們不是很清楚會問詢餐廳經理或主廚。

就餐時間太早,中午11點或下午5點半就到了西餐廳、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談生意、衣着不講究、主菜吃的太慢影響下一道菜,或只點開胃菜不點主菜和甜點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高檔西餐的開胃菜雖然份量很小,卻很精緻,值得慢慢品嚐。

餐後可以選擇甜點或奶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小費習慣。但是一定要多加讚美和表示感謝。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台、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您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非常值得的。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枱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説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二、商務禮儀中的西餐禮儀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説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

3.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4.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5.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 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 ⑥甜點和咖啡 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籤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11.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2.喝湯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脣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3.麪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麪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麪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麪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麪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4.魚的吃法。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叉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針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由左至右面,邊切邊吃。

15.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