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基本餐桌禮儀常識(精選4篇)

孩子基本餐桌禮儀常識 篇1

學會感恩,好好享受每一餐:

孩子基本餐桌禮儀常識(精選4篇)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感恩我們每一餐給我們做飯的父母,朋友,及親人,我們更要感恩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美味的食物,當我們拿起筷子的時候,要回想起這一頓飯的來之不易。我們更要好好珍惜。

先讓長輩入座,並給他們盛飯: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做父母的就要給孩子做好典範。吃飯時先讓長輩入座,然後並給長輩們盛飯,在長輩未動筷子時晚輩不應該動起筷子來,長輩給我們拿碗的時候,我們應當雙手接住。等等一些美德。

吃飯之前不要先離開座位:

在我們吃飯之前千萬不要先離開座位,這樣在座位的長輩們就會覺得你這個人多沒有教養,不要因為你個人的原因而影響大家的情緒,因此,在我們吃飯之前,如果有什麼事等吃完飯在去解決。

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在我們家鄉有這樣一句留言,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確實是這樣的,如果我們連坐都坐不直,更談不上如何成就大業了。特別是,如果男孩子這樣的話,在我們家鄉沒人要的。因此,我們要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不要在盤中挑來挑去:

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客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作父母的應當要告訴孩子們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做其他的事情:

吃飯是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互相培養感情,互相瞭解彼此的生活,好不容易在一起吃個飯,不要在這個時候,有些孩子突然打開電視看電視,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做父母的就應該提前跟孩子們説,讓他們明白這樣做的危害性。不要影響到其他人吃飯。

孩子基本餐桌禮儀常識 篇2

小孩餐桌禮儀:

1、吃飯前要洗手,臉也要保持乾淨。

2、人沒有坐齊的時候,不能自己就開始吃起來。

3、要稱讚和感謝給你準備食物的人,不要輕易抱怨飯菜不合自己胃口。

4、嘴巴里有食物的時候,不要開口説話。

5、咀嚼食物的時候,嘴巴要注意閉着點;喝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

6、別人在談話的時候,不要插入和打斷。

7、請別人幫什麼忙(比如遞調料、菜碟……),一定要説“請”,“謝謝”。

8、在餐桌前,人要坐直,不要扭動,更不要吵鬧。

9、就餐當中如果要離開桌位,要跟大家打招呼,説一聲“對不起,我要……”

10、如果吃完後要先離開餐桌,需要獲得家長的同意。

大孩子餐桌禮儀:

1、吃東西的時候,要注意到要為別人留一些;除非大家明確表示自己不再要了,否則不能自己就清空菜盤裏的食物。

2、如果桌子很長,你夠不着,儘量不要站起身或者把手臂伸得長長的,而是請別人幫你把盤子遞過來再取菜。

3、參加大人組織的聚餐,坐在餐桌前自顧自是不禮貌的;大孩子要體現一種適度的參與感,比如:好好坐着,認真聽別人的談話,當談話涉及到自己的時候,耐心回答。一言不發地低着腦袋玩手機,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4、吃完飯,要主動幫着收拾和清理。

孩子基本餐桌禮儀常識 篇3

孩子應掌握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1、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我們的每一頓飯。

這種感恩包括對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各種當季的美味,包括對培育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給我們補充營養和能量的這些食物。這種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飯的坐姿,更應該作為一種家庭的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2、吃完飯之前不要離開座位。

除了飯前洗手外,最好讓孩子養成吃飯前處理完上廁所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安心、放鬆地享受美食。

3、請長輩先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做好示範,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這樣不但好看,而且還有利於消化。

5、正確地拿筷子。

其實只要1個小時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用筷子,單單是一個用筷子,就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教養,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筷子,一種道具可以用於各種食物,藴含着深厚的以不變應萬變、以簡單應對複雜的傳統文化精髓,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

6、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聲喧譁。

7、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

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別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歸結以下幾點:

第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着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將它放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着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第九,最後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孩子基本餐桌禮儀常識 篇4

1、飯前先洗手,和細菌説不

從寶寶剛會自己抓飯開始,就要讓他養成飯前洗手、上衞生間的習慣。小手乾乾淨淨,就不怕細菌“偷襲”寶寶咯~

2、長輩為先,做禮貌的小北鼻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吃飯的禮貌也要從小培養哦~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寶寶不應自己先吃;長輩給晚輩夾菜時,晚輩要雙手舉起碗來接,並道謝;寶寶在吃飯後和長輩打聲招呼説“我吃完了,你們慢慢吃。”

3、讓寶寶參與擺放、收拾餐具

寶寶對各式各樣的餐具很感興趣,讓寶寶幫爸爸媽媽一起佈置餐桌、擺放餐具,會使寶寶體驗到參與感,不會覺得吃飯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作為家庭成員之一,要讓寶寶嘗試力所能及的家務,承擔作為家庭成員的義務。

4、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鼓勵寶寶自己進餐

自己進食,標誌着“獨立”。讓寶寶學會尊重自己的選擇和口味,也懂得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來做。同時,用餐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上身保持端正,並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5、食不言寢不語

教會寶寶安靜用餐。嘴裏有食物時説話既危險,又不禮貌,所以鼓勵寶寶細嚼慢嚥,咀嚼時要合上嘴脣。好的“吃相”會讓你的寶寶成為優雅的“小紳士”或“小淑女”哦。

6、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

一些寶寶有挑食的習慣,為了吃到自己想要的部分,會用筷子在盤子裏面翻來翻去,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因此當寶寶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家長應該立刻制止,並指導他們合適的夾菜方式。

7、不要讓寶寶邊吃邊玩

吃飯時不要讓寶寶拿着玩具上餐桌,一旦吃飽了,允許寶寶先離開飯桌,但不能拿着食物。這樣他才會明白,吃和玩是兩回事。

教育寶寶用餐時不可以敲打餐具、不可以揮動餐具指人,因為這些都是很不尊重別人的行為。

8、教導寶寶“吃多少盛多少”

在《爸爸去哪兒3》中,為了教育孩子們節約糧食,吃飯時師傅交待“吃多少拿多少”。儘管師傅和爸爸們千叮嚀萬囑咐,但諾一和大峻還是拿得太多了。無奈,兩個孩子只能硬着頭皮把食物吃完,真是“自己打的飯,含着淚也要吃完啊!”因此,父母平時也要教導寶寶吃飯時要學會珍惜糧食。

此外,如果寶寶若平日吃過多,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很容易造成積食上火,進而會引發一系列上火症狀,如口舌長泡、脾氣煩躁等。這時候,應適當服用清熱下火的產品。三公仔小兒七星茶,裏面含有稻芽、山楂、薏苡仁等多種消食健脾成分,開胃下火,是眾多媽媽喜愛的兒童去火產品。

9、粑粑麻麻需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

如何做到孩子讓知曉規矩而又不被諸多規矩束縛,就要靠爸爸媽媽平時在餐桌上點點滴滴的用心了,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將這些規矩潛移默化到寶寶自然而然的行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