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生活禮儀常識

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注意禮儀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於生活的禮儀常識,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生活禮儀常識

生活禮儀常識

1. 個人儀容有哪些基本要求?

(1)髮型得體。男性頭髮前不蓋眉,側不掩耳,後不及領。女性根據年齡、職業、場合的不同,梳理得當。

(2)面部清爽。男性宜每日剃鬚修面;女性宜淡粧修飾。保持口腔清潔。

(3)表情自然。目光温順平和,嘴角略顯笑意。

(4)手部清潔。定期修剪指甲並保持手部潔淨。女性在正式場合不宜塗抹濃豔的指甲油。

2. 體態有哪些基本要求?

(1)站姿:兩眼平視前方,兩肩自然放平,兩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提臀。

(2)坐姿:保持上身直立,雙腿自然併攏,切忌抖動腿腳。

(3)走姿:抬頭挺胸收腹,雙臂自然擺動,腳步輕盈穩健。

不可在公共場所席地而坐。

單獨用食指、中指指向他人是失禮的行為。

3.着裝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整潔合體。保持乾淨整潔,熨燙平整,穿着合體,鈕釦齊全。

(2)搭配協調。款式、色彩、佩飾相互協調。不同款式、風格的服裝,不應搭配在一起。

(3)體現個性。與個人性格、職業、身份、體形和膚色等特質相適應。

(4)隨境而變。着裝應該隨着環境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其着裝款式和風格也應有所不同。

(5)遵守常規。遵循約定俗成的着裝規矩。如:西裝應在拆除袖口上的商標之後才可以穿着;西裝外袋不應存放隨身物件。

不可在公眾場合光膀子、卷褲腿、穿睡衣。女性在辦公場所不宜穿着吊帶裝、露臍裝、超短裙、短褲等。

脖子比較短的人不適合穿着高領衫,體形較胖的人應儘量避免穿着橫格子的上衣。

佩戴飾物要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

個人禮儀

方法/步驟1:

衞生:清潔衞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處理好自己的日常衞生。

方法/步驟2:

服裝:服裝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素質的高低和審美。另外還要注意穿着的三點:一要注意穿着的時間,二要注意穿着的場合,三要注意穿着的目的。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着裝要求,不能盲目的穿衣服。

言行舉止

方法/步驟1:

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尊重他人。

方法/步驟2:

用語:要多用敬語。例如:請,謝謝,對不起,打擾了,初次見面,好久不見,早上好,久違了之類的,另外就是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

儀態舉止

方法/步驟1:

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很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與人交談時,要看別人的眼睛,互相傾聽,要表現出自己的誠意。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禮的印象。

方法/步驟2:

站姿:站姿是一種靜態美。站立時要抬頭挺胸給人一種精神良好的感覺,另外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要有一些小動作,那樣不但不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方法/步驟3:

坐姿:坐姿也是一種靜態美,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但不能過大。無論哪種坐姿,都要上身保持端正,那樣不管怎樣變換身體姿態,都會是優美,自然的。

社交禮儀常識大全

為什麼要學習禮儀?因為中國是千年文明古國,是千年文化古國,是千年禮儀之邦,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做有禮儀修養的文明人。

社交禮儀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和交際能力。社交在當今社會人際交往中發揮的作用愈顯重要。通過社交,人們可以溝通心靈,建立深厚友誼,取得支持與幫助;通過社交,人們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資源,對取得事業成功大有獲益。

1、 什麼是禮儀?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行為規範與準則。禮儀具體表現為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

2、 禮儀是由哪幾項基本要素組成?

禮儀是由(1)禮儀的主體;(2)禮儀的客體;(3)禮儀的媒體;(4)禮儀的環境等四項基本要素所構成的。

3、 什麼是禮貌?

禮貌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應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體的氣度和風範。

4、 什麼是禮節?

禮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頌、致意、問候、哀悼等慣用的形式和規範。

5、 什麼是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飾、姿態等。

6、 什麼是儀式?

儀式是指在特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序、規範化的活動。如發獎儀式、簽字儀式、開幕式等。

7、 禮儀的六個基本特徵是什麼?

共同性、繼承性、統一性、差異性、階級影響性、時代發展性。

8、 禮儀的四個原則是什麼?

(1)尊重的原則;(2)遵守的原則;(3)適度的原則;(4)自律的原則。

9、 禮儀的功能有哪些?

(1)它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2)它有助於人們美化自身,美化生活;(3)它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4)它有助於淨化社會風氣,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10、 為什麼要講究禮儀?

講究禮儀並非是個人生活小節或小事,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氣現實反映,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誌。

11、 禮儀對社會的作用是什麼?

對社會來説,禮儀能夠改善人們的道德觀念,淨化社會風氣,提高社會文化素質。

12、 禮儀對個人的作用是什麼?

對於個人來説,禮儀可以建立自尊、增強自重、自信、自愛、為社會的人際交往鋪平道路,處理好各種關係。

13、 什麼是習俗?

習俗和禮貌很相似,習俗也包括服裝的規矩、問候、告別以及就餐的禮貌等,不過它集中地體現了在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受歡迎的舉止,而不具有更廣泛的普遍性。

14、 應當如何對待中外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

(1)對於中外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是應當予以承認的;(2)在涉外交往中,對於類似的差異性,尤其是我國與交往對象所在國之間的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評判是非,鑑定優劣。

15、 什麼是禮賓序列?它有哪幾種主要的排列方法?

它又叫禮賓次序或禮賓排列。它是指在外交活動中,依照國際慣例與本國的習慣做法,對於應邀而至的眾多國家、團體或個人的尊卑順序,所進行的合乎禮儀的排列。

當前,在各國的外交實踐中,禮賓序列共有以下五種具體排列方法。

(1)按照來賓的職務高低的順序進行排列;(2)按照外交活動的參加國國名的拉丁字母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3)按照來訪國告知東道主該國組成代表團,或是決定派遣代表團的日期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4)按照有關各方正式抵達活動地點的具體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5)不進行明顯的尊卑順序的排列。

禮儀常識:宴請禮儀

赴宴要準時,赴宴前應修整儀容以及裝束,力求整潔大方。在宴請排位時,客人要聽從主人的安排。入座後,主人招呼,即可開始進餐,取菜時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夠,可以再取。如果主人為你夾菜,要説謝謝。吃東西時要文雅,閉嘴,細嚼,慢嚥。不要發出聲音或嘔嘴。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講話。剔牙時,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當主人起身祝酒時,應暫停進餐,注意傾聽。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飲酒不要過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勸強灌。

比較正式宴請應提前送請柬,請柬的遞送方式很有講究。古代無論遠近都要登門遞送,表示真誠邀請的心意;現當代亦可郵寄。一定注意不能託人轉遞,轉遞是很不禮貌的。請柬如果是放入信封當面遞送,要注意信封不能封口,否則造成又邀客又拒客的誤會。請柬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祝頌語、署名落款六部分組成。請柬(邀請信)的正文中有三個基本要素不可缺少:事由,時間,地點。邀請對方參加自己舉辦什麼活動的原由,這部分必須書寫清楚,給被邀者決定是否參加提供依據。舉辦活動的準確時間,不但要書寫年、月、日、時,甚至要註明上下午。如果活動地點比較偏僻,或者對於部分人來講不熟悉,就要在請柬上註明行走路線、乘車班次等。在正文後可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敬請光臨”、“恭請光臨”、“請光臨指導”等結語。在一些請柬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請屆時光臨”的字樣,“屆時”是到時候的意思,表示出邀請者的誠意,不應用“準時”兩字,那樣就成了命令式,體現了邀請者的高高在上,對被邀請者的不尊敬。在當代的請柬中一般用“此致、敬禮”的祝頌語作最後致意。在文面的右下角簽署邀請人的姓名。如果是單位發出的請柬,要簽署主要負責人的職務和姓名,以主邀請人的身份告知對方。發文日期最好用漢字大寫,以示莊重正式。有些舞會、音樂會、大型招待會的請柬還寫有各種附啟語,如“每柬一人”、“憑柬入場”、“請着正裝”等,通常寫於請柬正文的左下方處。

能否赴約都應以書面形式告知。應邀信是被邀人接到主人的邀請信後,同意赴約而給主人的覆函。古時也稱“謝帖”。應邀信的發出,體現了被邀人對活動的重視和對主人的尊重。應邀信一般由稱謂、正文、祝頌語、署名落款四部分組成,表明接受邀請的態度。最後以“我將準時出席”做結語。最後的祝頌語可用“祝活動圓滿成功”等詞語。謝絕信是被邀請人收到邀請信後,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應邀赴約而寫給邀請人婉言謝絕的禮儀文書。從禮儀上講,不管何種原因不能應邀赴約,一定要以書面形式及時告知邀請人,以體現尊重他人。從信中文字講,更要字字講究,句句謹慎,避免產生誤解。

(二)敬茶禮儀

裝茶時,用茶匙向空壺內裝入茶葉,通常按照茶葉的品種決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淆影響茶葉的品質。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當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熱水,體現對賓客的敬重。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飲”姿態。要記得 續茶,往杯中續茶水時,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後,側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體現舉止的文雅。

(三)舞會禮儀

參加舞會時儀表、儀容要整潔大方,儘量不吃葱、蒜、醋等帶強烈刺激氣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憊不堪地進入舞場。患有感冒者不宜進人舞場。尚不會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場現學現跳,待學會後再進舞池。一般情況下,男士應主動有禮貌地邀請女士;如果是上下級的關係,不論男女,下級都應主動邀請上級跳舞。跳舞時舞姿要端莊,身體保持平、直、正、穩,切忌輕浮魯莽;男士動作要輕柔文雅,不宜將女士攏得過緊、過近;萬一觸碰了舞伴的腳部或衝撞了別人,要有禮貌地向對方額首致歉。一曲終了,方可停舞。男舞伴應送女舞伴至席位,並致謝意,女舞伴則應點頭還禮。除此之外,還應講究文明禮貌,維護舞場秩序,不吸煙,不亂扔果皮,不高聲談笑,不隨意喧譁,杜絕一切粗野行為。

(四)拜訪禮儀

1、拜訪前的相邀。不論因公還是因私而訪,都要事前與被訪者電話聯繫。聯繫的內容主要有四點:⑴自報家門(姓名、單位、職務)。⑵詢問被訪者是否在單位(家),是否有時間或何時有時間。⑶提出訪問的內容(有事相訪或禮節性拜訪)使對方有所準備。⑷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定下具體拜訪的時間、地點。注意要避開吃飯和休息、特別是午睡的時間。最後,對對方表示感謝。

2、拜訪中的舉止禮儀:⑴要守時守約。⑵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迴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於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⑶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後,要口稱謝謝,然後採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並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煙的習慣,要剋制自己的煙癮,儘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後,自己再取用。⑷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⑸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後,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待主人留步後,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