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校長應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

一個成功的校長應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

一個成功的校長是必須要具備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一個成功的校長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個成功的校長應具備的素質

校長素質指的是什麼呢?所謂校長素質,就是指校長在學校工作中,經常用的有關先天氣質和經過後天學習鍛鍊、教育形成的內在的因素,即校長在德、才、學、時、體等方面應有的條件。我認為校長在工作中必備的素質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行修養、業務能力、心理素質,以及在知識結構等方面的素質:

(一)、政治思想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是作為校長的根本,是校長的靈魂。《教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學校不僅擔負着培養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承擔着創造、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使命,必須堅持堅定不移地用正確的政治思想指導學校的工作 。一名稱職的校長,要通過系統、全面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結合學校實際,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因為政治理論上的模糊必然導致行為上的盲目,所以一個校長,如果沒有一定的政治理論素養,就很難全面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就更難以做到正確貫徹執行,就很難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

(二)、品行修養素質

良好的品行道德素質是校長管理好一個學校的基石。校長要德才兼備,德在才之先。孔子説: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思是説,如果當官的德行好,就會得到羣眾的支持,即“拱之”;倘若德行不好,就會被羣眾所唾棄。因此,校長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有抵禦各種誘惑的能力,要遵守社會公德,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要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在學校管理中才會有很強的感召力,樹立起威信,依靠自己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學校組織效能,實現學校教育管理目標。同時,校長作為學校行政的最高領導者,要廉潔自律,自覺接受監督,使學校成為一個廉潔的、有戰鬥力的集體。

(三)、業務技能素質

校長的業務素質是指校長從事學校工作中所具有的業務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等諸多因素,是校長的最重要的資本,也是校長工作成敗的關鍵。學校是專業性和知識性較強的部門,學校工作主要是通過教育,實現培養人的活動。校長是活動的管理者,所以校長必須是一個懂業務,善於管理人才的內行。主要表現在:1、在學校工作中,校長的首要職責就是管理,是對學校的發展做出宏觀上的戰略性定位,對學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出科學的判斷,然後引導全校師生往目標奮進。2、校長還應具備一定的教學業務素質,因為教育教學是學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校長至少要精通一至兩門學科的教學業務知識,並對其它相關學科也應該做到基本瞭解,能熟練地運用教育規律,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家裏手,要知道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一個知識貧窮、胸無點墨的校長,對於教育教學的指導,無異於隔靴撓癢、盲人摸象!只有具備相當高明的素質,才能始終抓住教育教學這一核心工作,使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四)、知識素質

知識素質是校長素質的基礎。學校是傳播文化知識的場所,是知識分子聚集的地方。校長的職業特殊性就在於其管理的主要對象不僅是有學生,還包括教師,是“管老師的人”,這就要求校長自身要具備較全面的文化知識修養,做到學高為師、品正為範。在知識結構上,校長應該是多元化、綜合型、精通各方面工作的“通才”,必須具備: 1、科學管理學校的知識,讓學校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全面、系統的文化知識,才能觸類旁通,從而具有較強的遷移能力,才能在師生中樹起很高的威信,發揮自己的影響力。3、有很好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使自己工作得心應手,並能讓自己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

(五)、心理素質

學校工作紛繁複雜,承受着來自各方面(包括自身)的壓力。 校長作為學校工作的總負責人,日常工作千頭萬緒,再加上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值高,學校安全壓力大,經費緊張等因素,往往導致校長的心理負擔過大,精神上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校長工作的成功,就要求校長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較強的耐挫度、耐受度,是實現和從事學校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重要包括:1、要有健康的情緒,面對成功喜悦和挫折的困擾,校長一定要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2、要有堅強的意志,挑起學校這副複雜而又繁重的擔子,冷靜面對變幻的環境和挫折,戰勝挫折、克服困難,不斷超越自我,增長才幹。 3、要有寬闊的胸懷,忠誠黨和國家教育事業,只求奉獻,不求索取,以完善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帶領師生,投身到學校工作中去。

一個成功的校長應具備的能力

能力是一個人的學識、修養、意志、品格在工作中的體現。素質和能力是有區別的,素質高並不等於能力強。素質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素質的轉化。作為新時期的校長,應具備多種勝任工作的能力。從根本上來説,應至少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一)、科學管理的能力

現代管理認為,所謂管理就是指管理者充分調動人、財、物等資源的有利因素進行各種生產活動。學校管理涉及多個方面,要抓住關鍵,做到剛柔並濟。1、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科學的管理要以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着力點,不斷增強學校的向心力、吸引力。2、要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使學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因為人是有惰性和缺點的,單憑人的覺悟是靠不住的,只有制度真正落實了,才能形成良好的機制。3、要注重管理方法。統籌各種管理因素,綜合考慮,做到“十個指頭彈鋼琴”,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善於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確保重點工作和中心任務的圓滿完成。

(二)、果斷的決策能力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決策者、領導者和指揮者。無論是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還是具體環節的實施,都要求校長具有較高的決策能力。決策果斷,就能抓住機遇,促進發展。二十一世紀的校長更必須具有戰略頭腦,高瞻遠矚,善於展望未來,預測未知,把現實放到未來的發展“鏈條”中去考察,在工作中能夠根據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善於從多種決策中,善於等待時機,善於隨機應變,善於創造條件,善於順勢而行,善於做出決斷。

(三)、周密的組織能力

有的校長缺乏組織能力,對學校工作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其他班子成員或袖手旁觀,或退避三舍,這樣就會導致各項工作推之則動,不推不動。作為校長,要善於激發校中層的內部活力,把班子所有成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之各負其責地開展工作,從而形成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的合力,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突出的創新能力

今日的學校正處在一個激盪的變革時代,發展是現代學校的根本性特點,創新則是現代校長的典型特徵。一往直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校長領導學校求生存、求發展的必備的精神品質。校長應當具有堅定的自信心、創造性的知識結構、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和創造性的能力,他不只自己追求變革,而且能夠帶領全校所有成員熱心地參與變革,在新課程實施中獲得成功。

(五)、“博採眾長”的綜合能力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人各有所長,也有所短,作為一把手的校長,不論其資力、經歷如何,個人能力總是有限的。因此要發揮其他領導的能力,用整體優勢來彌補個體不足。能揚人之長,容人之短,團結好一班人馬,在心理相容的基礎上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時還要虛心向教職工學習,集眾人智慧於一身,熔各家之見於一爐,博採眾長,發展事業。

(六)、高超的協調能力。

從目前的管理體制來看,學校每時每刻都要協調學校上下各個部門以及周圍的社會羣體之間各種各樣的關係。1、內部協調,就是校長要協調校長與上級的關係,做到有為而不越位,出力而不“離譜”;校長更要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係,對教師關心愛護,批評要有分寸,講方法,助人發展,為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台。2、外部協調就是校長要注意協調與社會、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取得各方面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使學校的工作順利開展。

(七)、知人善任的能力。

用人的藝術是校長能力的一個關鍵。包括兩個方面:1、在人員配備上要綜合考慮年齡結構、性格特點、知識層次、業務能力、業務特長等因素。在用人上,要根據班子成員、中層幹部的性格特點、業務專長合理分配工作任務,做到人盡其才,優勢互補,優化組合。2、在培養後備幹部上,每位校長都應該具有愛才之心,識才之能,用才之法,容才之量,育才之職,要善於發現優秀人才,善於培養選拔、大膽使用優秀青年幹部。通過培養和鍛鍊,使學校形成年齡梯度差異、優勢互補的後備幹部隊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八)、現代信息技術能力

隨着現代教育成果在教育中的應用,從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到師生關係、教學效果等方面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成果運用於學校管理中,為校長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準確、全面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校管理的效率。因此,新時期校長要能站在現代化教學的最前沿,把握時代的脈搏,掌握高超的信息技術能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優勢帶來的種種便利,使自己成為教育、教學、管理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