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西餐禮儀知識點有哪些(精選3篇)

商務西餐禮儀知識點有哪些 篇1

一、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商務西餐禮儀知識點有哪些(精選3篇)

1. 喝湯、咀嚼絕不出聲。這是人和動物的分野。

2. 不在公開場合,大聲地發出打嗝聲。

3. 不碰撞杯、盤。不要移動餐盤,不許和同伴交換餐點。

4. 刀叉輕放,不發出刮盤聲。

5. 講話時不揮舞刀叉,或用刀叉指着人。

6. 不彎腰埋頭吃飯。這模樣實在很窮酸相、狼狽。

7. 切食物只切一口大小,並且一口放進嘴裏,不要只咬半口。

8. 不要翻看盤底的廠牌名。

9. 每上一道菜,從最外側的左、右一副刀叉開始使用。

10. 使用放在右前方的杯子,不要拿到別人的杯子。

二、西餐餐具的使用法則

中餐的餐具只有一雙筷子,而西餐餐具卻是琳琅滿目的一整排。請放輕鬆,餐具擺放雖然多,但其實只是為四道菜而準備。這四道菜是前菜、湯、魚、肉,只是餐具全都一併擺出來而已。

1、刀叉擺法:刀叉併攏、刀刃朝內

刀叉的擺法是個信號,藉此告訴侍者什麼時候收走盤子。若刀叉置於盤子兩側時,表示仍在進行飲食中,相反地,刀叉平行擺放時,表示用餐完畢。另外一種擺法,在大眾化的餐廳用餐時,從頭到尾只用一副刀叉,盤子收走了,用過的刀叉還會留在桌上繼續吃下一道菜。這時,不要把刀叉直接貼放在桌上,而是將刀口放在叉齒間,並且刀刃朝下。

當你用餐完畢後,可順手將盤上的刀叉併攏,並且保持刀刃的方向是朝內狀態,不僅能使你的桌面變得更為整潔,也讓服務生可以方便收拾餐具。

2、公用餐具:雙手用,更優雅

當你在餐廳用餐時,會碰到有些菜不做一人份或是食物可相互Share的情況下,如:西班牙海鮮飯或大盤色拉等,這種供多人食用的菜,會附上公叉和母匙。若在取菜時只用一隻手操作匙與叉,其實並不雅。那是職業服務生的技巧,一般人不需要會。用雙手反而較雅:右手匙在下,左手叉在上。食物盛在匙上,用叉背按壓着,再放到自己的盤子裏。

每拿完一次,切記將盤裏的食物聚集在中間,把叉和匙的握柄朝向同伴,這樣不僅保持盤相美觀,同時也方便別人拿取。

三、不使用餐具的食物吃法

鹹點心可用手直接取用,有些食物是不用餐具而用手拿着吃的,稱為Finger Food,通常餐前酒與正餐之前都會先送上這類食物。Finger Food的功用是,喝餐前酒之前,先填一下肚子可以保護胃膜。另外,人在空腹的時候,血糖會降低,吃一點東西會使心情沉穩許多。比較常見的鹹點心是Canapé,這是小小片的薄面包或是餅乾上面放火腿、燻魚等。一般都是三塊,直接用手拿着吃就行了。要一口吃完,不要只咬一半,這樣反而不雅。

用單手兩指掌握點心邊緣,麪包須用刀塗抹奶油,麪包基本上是用手剝下一口就抹一口奶油。但是葡萄麪包和德國的黑麪包用手剝的話很容易碎,這時就用刀把一片面包切成兩半,全部抹上奶油後,直接用手拿着分幾口吃。

四、吃披薩該用刀叉嗎?

披薩就像我們吃包子、饅頭一樣,沒有明定的規矩,可自由發揮。但是披薩是黏搭搭、軟趴趴,很難纏的',如何吃才不會邋遢?拿坡里式(Napoli)披薩是邊緣皮厚、中間皮薄,所以直接用手拿着吃是不太方便,可用刀子先切下前半的三角尖,軟趴趴的地方用叉子盛着吃;剩下較硬的地方比較好拿,可直接用手拿着吃。美式披薩就是在中國台灣最常見的那種厚底皮,便於用手直接拿着吃。披薩大都是用馬自拉起司(Mozzarella),這種起司黏連着餅,很難扯斷,也是用刀叉來幫忙理清糾纏。

五、餐巾禮儀——表現個人文化素養

1、正確的餐巾用法

餐巾是進餐時重要的用品,不但是你坐下來之後第一個會接觸到的用品,也是離席時最後的用品。因此從餐巾用法可以看出你的餐桌文化造詣。

●餐巾本來就是拭髒的用品,別捨不得用髒它。

●餐巾正確的用法為,攤開在腿上,往前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用餐巾擦拭嘴巴時,只要單手拿起餐巾的一角,輕輕的按壓嘴角就行。

●喝酒前,用餐巾按一下嘴脣,免得油污和口紅在酒杯上留下印子。

●不小心吃到小骨頭時,也用餐巾掩着再取出來。

●忍不住咳嗽、打噴嚏時,將臉側一邊,用餐巾遮掩一下。

除了擦臉、擦汗之外,餐廳一切都要用餐巾。餐巾不可以像圍兜兜似的掛在胸前。

2、離席時餐巾的擺法

餐畢離開時要等主人或是女士將餐巾放在桌上後,才將自己的餐巾放到桌上。此外,餐巾是拭髒的用具,所以當其他人仍在享受食物時,不應該將沾污的餐巾放在桌上。

最後要離席時的餐巾不必摺整齊,正確擺法是放在咖啡杯的左邊。若只是暫時離席,可將餐巾放置座椅上,不用摺整齊,表示你只是暫時離開,之後會回座位。

3、用過的餐巾切勿摺整齊

有一點是很多人犯的錯誤,餐畢離開時,用過的餐巾請不要摺疊整齊。只要把餐巾略疊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在桌上左邊即可,或是將膝上的餐巾從中間挑起來,就這麼放在桌上。將用過的餐巾摺疊整齊是具有諷刺的意思,表示你對這個餐廳不滿意,而且不會再來,所以用畢餐點後一定要格外注意喔

商務西餐禮儀知識點有哪些 篇2

人際交往必知的

1.門檻效應

“得寸進尺”的好方法,可是一定要把握好度。

2.馬太效應

好的越好,壞的越壞,多的越多,少的越少。

3.蝴蝶效應

一些看似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整件事情無法預料的結果。

4.遷移效應

先行學習的內容、方式等對後繼學習的影響。

5.木桶效應

團隊管理中應用。

6.首因效應

第一次見到某人或某事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認識人或事物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對以後認識這些人或事物所產生的影響或作用。

7.近因效應

最近獲得的信息對我們的認知起到了更大的影響作用。

8.破窗效應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9.詹森效應

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10.從眾效應

要學會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事情,大多數人的選擇不一定正確,我不一定適合自己。

11.巴納姆效應

星座預測。要克服巴納姆效應,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自己。

12.月暈效應

在生活中我們就不該輕易去評判一些人、一些事,同時也要學會不在意他人的錯誤判斷。

13.定位效應

把一個人自己選定的角色位置不因其他因素而發生太大的變化的現象。

14.三明治效應

批評的藝術。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批評者愉快的接受。

15.多看效應

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

16.責任分散效應

三個和尚沒水喝。

17.標籤效應

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自己就會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18.出醜效應

一個有缺點的人才顯得更為完美一些。

19.阿倫森效應

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20.雞尾酒會效應

人的一種聽力選擇能力,在某種情況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談話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聲。

21.安慰劑效應

由安慰劑產生的心理反應。

商務西餐禮儀知識點有哪些 篇3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關係。①在彼此交往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②人與人相互交往過程中心理關係的親密性、融洽性、協調性。③心理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成分 作為專用名詞在20世紀由梅奧提出

從心理學的不同角度考察,可以把人際關係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一是按需求性質,可以劃分為為了滿足相互間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裏氣氛的情感關係和為了相互協調達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來的工具性關係;二是按喜歡的程度,可分為相互喜歡,親近,友好的吸引性關係和彼此心裏厭惡,疏遠,對立的排斥性關係:三是按雙方的地位,可分為一方對另一方控制的支配性關係和彼此地位平等的平等性關係;四是按關係存在的時間,可劃分為長期性關係和臨時性關係。

人際關係心理學在人際關係心理方面的客觀事實和規範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知識探討人際關係心理方面客觀規律的心理學分支.

學科性質:綜合性、邊緣性學科 研究對象:人與人交往中形成的心理關係

人際關係心理學始於20世紀20xx年代,主要是萊維特等對人際關係行為模式的研究,紐科姆等對人際關係結構的研究,梅奧等對人們工作積極性的研究。根據這些理論成果,米德提出象徵性交往理論,勒温提出羣體動力學,T組理論,考夫曼提出了社會互動理論,舒茨提出了人際特質理論,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海德和凱莉提出了歸因理論,弗羅姆提出了期望理論,亞當斯提出了公平理論

人際關係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聯繫最為密切

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理論任務:①建立人際關係心理學所獨有的概念,術語、範疇體系,為進一步完善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依據。②使人際關係心理學儘快中國化,適合中國國情,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合改革開放實際的人際關係心理學體系。人際關係心理學的實踐任務①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②有效地調整人際關係③不斷地改善人際關係④發展新型人際關係⑤糾正畸形人際關係

研究人際關係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社會生產力,增強羣體的凝聚力;有利於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有利於提高人的素質和促進個體的發展。總之,人際關係心理學的研究不但是歷史選擇的必然,更是現實生活的需要。

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過程:第一,注意階段。即由零接觸過渡到單向注意或雙向注意的定向階段。第二,接觸階段。即由注意逐漸向情感探索、情感溝通的輕度心理捲入階段轉向:學習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顧、工作上的支持。第三,融合階段。即由接觸而導致情感聯繫不斷加強,心理捲入程度不斷擴大,進入穩定交往階段:依戀、牽掛、心心相印。

人際關係惡化的過程:第一,冷漠階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視為一種負擔,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壓力,並伴隨交往活動而產生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一方不願交往。第二,疏遠階段。進而產生一種對交往雙方人際關係的厭惡反感情緒:零接觸狀態,彼此避免接觸,甚至諷刺、挖苦。第三,終止階段。並非都是有害的、不道德的

人際關係的心理學經典實驗:霍桑實驗(實驗者梅奧、實驗組成1.照明實驗2.福利實驗3.羣體實驗

4.態度調查、實驗結論1.人是社會人,影響人際活動積極性的因素,除客觀物質條件外,還有社會心理因素2.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或降低取決於人際活動的積極性。這是個體士氣主要表現,而使其取決於家庭和社會生活以及企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3.工人生產量的多少是由社會規範決定的4.除了正式羣體,企業中還有非正式羣體,它與正式羣體是相互依存的,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很大影響。) 社會交換理論是解釋人際交往活動規律的理論,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思想基礎是行為主義的強化原則,經濟學原則和對策論思想。特點是以獎賞和代價來考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行為,並以雙方的社會交往活動為主。霍曼斯1961年正式提出社會交換理論。

主要的觀點:1.認為人際交往活動具有社會性2.認為各種交往關係都會涉及謀劃者的報酬和代價,

即對方的反應給個體帶來的直接的獎賞或懲罰。3.認為交往中存在着一種分配上的公平的原則,這是與他人交往後的心理體驗。侷限性:把人與人的交往降低到動物的水平,忽視了人的社會性,把人們之間的複雜的關係簡單化了,用單一的理論來解釋複雜的現象,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換關係,忽視了人們的相互幫助,支援,無私貢獻,貶低了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優點:這個理論概念表述明確,可操作性強,強調了人與人的平等關係,交往中的平衡關係,重視交往中的物質利益,重視交往的效果。這些觀點對後來的人際關係研究,特別是遵從行為,競爭過程和社會影響的研究是有啟發的。

登門檻技術:這種方法認為態度轉變必須逐步提出要求,從一個小請求開始,然後向大請求過度,從而達到徹底改變態度的目的。

睡眠者效應:由高可信性的溝通者而產生的態度改變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而由地可信性的溝通者所產生的態度改變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由此可見,由低可信性的溝通者所傳遞的信息並沒有馬上發揮作用,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有較大的影響。溝通的説服力隨着時間而增長,這個效應就成為睡眠者效應。

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1.累加模式2.平均模式3.加權平均模式

印象形成的效應和偏差1對他人只覺得順序效應①優先效應②新近效應2.暈論效應3.定型4.印象形成的結果—自我實現語言

人際知覺是個體試圖瞭解周圍人們的認知過程。

非言語溝通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動態無聲的,像點頭微笑皺眉,搖晃手腳等;第二類是靜止無聲的,像站坐蹲倚等姿態;第三類是副語言,它包括有聲的但非言語的各種動作,如打噴嚏咳嗽等。 非言語線索的種類:臉部表情 臉部表情是一種可完成精細信息溝通的體語形式。人的臉部表情所表達的有六種基本的情緒:快樂、悲哀、驚奇、恐懼、厭惡、憤怒。 人們辨認比較危險的臉部表情比較容易。目光接觸 高水平的目光接觸,往往被認為是人們彼此之間喜歡或懷有積極的情感。但這一規則也有例外,當另一個人持續的注視我們,而不論我們幹些什麼,我們會感到極不舒服或心情緊張。身體語言

非言語線索的意義非言語線索在人際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們總是通過自我表現來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通過控制自己的非言語行為,來引起他人的有利反應。當與重要他人交往時,微笑比較多,身體更前傾,保持較高水平的目光接觸,在同一對方的觀點是不住的點頭。還有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辨別説謊話的人。利用的非言語線索:一閃而過的細微的表情;對方説話時的語調;對方的目光接觸;利用説謊的人在説話時常常無故的用手抹身體的其他部位。

歸因指一個觀察者根據外在的行為作出有關行動者內部狀態的推論。

海德的通俗心理學:人們有兩種強烈的需要:一種是形成對周圍環境一貫性理解的需要;一種是控制環境的需要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都有一些關於人類行為因果解釋的基本理論,這個理論就是通俗心理學。怎樣做出歸因?使用不變原則。不變原則:如果一個特定的原因和一個特定的結果在許多不同的情景下都相互聯繫在一起,在哪個原因不存在的情況下結果也沒有發生,我們就會把這個結果歸因於這個原因,這就叫不變原則。內因,外因

相應推論理論 瓊斯和戴維斯提出 。指的是推論出的行動者的內在心理傾向性同這個人的外在行為相符合的程度。兩個原因:第一,生活在社會上的人是複雜的。第二,更為重要的是,他人的行為常常受到不由他們自己控制的外在因素所制約

影響對應推論的因素主要有:非共同效果 社會讚許性(社會期望) 這兩個概念可綜合為一個一般的歸因原則,稱為折扣原則

凱利的因果歸因模型 :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終可以歸於三個方面:行動者、刺激物以及環境背景 在歸因的時候,人們要使用三種信息 :特異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一貫性信息 特異性和一致性低,一貫性高為內因。三者都高為外因。一致性高,特異性和一貫性低為偶然的環境或情境因素 韋納的成功和失敗歸因理論

兩個步驟:一是,觀察者必須決定歸因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既決定控制源。二是進行了那種歸因

之後,觀察者還必須決定成功或失敗是穩定地發生的還是不穩定的發生的。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是能力,內部的不穩定的可控的是努力,外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是任務,外部的不穩定的可控的是運氣。

控制源理論內控者:有的人認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發生;——內部歸因 外控者:有的人則認為事件的發生與自己無關,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外部歸因 對人的歸因偏差: 行為中心偏見 顯著性偏見 一致性信息利用不足

行為中心偏見:“行為”吞沒“場”:對他人的知覺常常太多地根據行為,而不大根據行為發生的環境的前後關係來作出。 原因:①社會規範對我們歸因的影響:人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②當我們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時,他的行為成了注意的中心,而行動發生時的情景成了背景,因此行為與背景相比,變得更為突出。啟發意義:對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時不僅要重視行為本身的意義,而且要注意什麼樣的環境因素促使行動產生了這樣的行為,不能脱離環境來評論行為和對行為作出歸因。顯著性偏見 在知覺他人的過程中,一個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顯著性)會成為因果歸因的關鍵。啟示意義:我們除了要注意經常出現旳事物現象,也要對不常見的事物現象予以關注。並不常見的事物現象也可能有着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一致性反應信息利用不足偏見 人們在對他人行為歸因的過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應,不重視基礎概率的信息,往往對一致性信息利用不足。原因①基礎概率信息的抽象性。②人們認為直接信息要比抽象信息更可信。 啟示意義:考察一個人的行為時要考慮特定的情境,並要結合大家的反應,多聽取大家的意見,總之,要辯證的看待一個人的表現,切忌犯主觀主義的錯誤

貝姆的自我知覺理論:D.J.貝姆 於1972 年提出了自我知覺理論1、人們是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來獲得自己的態度,情感和情緒。2、最初的態度問題3、自我歸因過程的限定

凱利的自我歸因理論:三條線索(1)實體的特異性(2)一致性反應(3)一貫性

詹姆斯認為,情緒能分成兩個部分情感的和認知的

沙赫特情緒理論:情緒比較:在判斷我們情緒是否恰當時,人們常進行社會比較。情緒歸因:沙赫特等認為情緒由兩個因素組成:(1)生理上的激起(2)認知標籤。沙赫特理論模型:E=A*C E表示情緒 A 表示情感C表示認知

自我知覺中的偏差: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自我服務偏差

行動者與觀察者偏見:我們往往把自己的行為歸因於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為歸因於內在原因。原因:(1)是行動者與觀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結果。(2)在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啟發:告訴我們要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看待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並作出推論。要考察一個人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表現,綜合進行評價,不能就是論事。對待我們自己,則要經常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要注意本人的內在特徵在歸因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一個特定的環境引起了自己的特定結果,其原因可能是環境的,但如果在不同環境中,自己的行為時一貫的,那就應該考慮自己內在特徵的作用。

自我服務偏差:即人們常常從好的方面來看待自己,當取得一些成功時,常常容易歸因於自己,而做了錯事之後,怨天尤人,把它歸因於外在因素原因:(1)自我服務偏見有助於保護或提高我們的自尊。(2)自我服務偏見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公開形象。 啟發:告誡我們切不可犯主觀主義的錯誤,把功勞歸因於自己,吧錯誤推給人家或環境條件。在獎功罰過時,特別是在追究錯誤的責任時,要客觀分析,尤其要嚴以律己,自我批評,勇於承擔責任。

自我障礙:個體為保護自尊而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導致行動失敗的外在原因所採取的一種歸因策略。

當人們經受了極端嚴重或持續的緊張後,當事件完全在人們自己控制下,他們並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覺得希望渺茫無所作為,這種心理狀態稱為習得無助。

習得無助導致心理問題:一是動機上的,無助的人不再努力採取必要的步驟來改變這種結果;二是認知上的,無助的人不去學習能有助於擺脱不良結果的反應;三是情緒上的,習得無助能產生輕微的或嚴重的憂鬱症。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作為客體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識,即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的察覺和認識,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和周圍世界的關係。

特徵:1,自我意識的社會性2,自我意識的能動性3,自我意識的同一性4,自我意識的統一性 結構:1主體自我和客體自我2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3實際自我,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4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

兒童不僅想做自然環境的主人,而且也希望能控制社會環境。例如,年齡越小的兒童越固執地要求他人(尤其是父母)對他們的注意,學術界稱之為“可怕的兩歲兒童”

改變行為的線索和結果:控制行為變量的兩種方式對行為的調節起着特別重要的作用。兩種方式:行為線索和伴隨行為線索而來的結果。行為線索告訴我們去做什麼,而行為結果告訴我們怎樣去做,效果如何。

人們瞭解從眾 感染 服從和偏離等人際相互作用方式的機制

時尚又稱流行、時髦,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上或一個羣體中普遍流行的,並被大多數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為模式。 它經過模仿,感染和從眾等連鎖反應,成為社會上一時的普遍傾向。既反映精神生活,有反應物質生活。經過模仿 感染和從眾等連鎖反應,成為社會上的普遍現象。 特點:新 奇 特 新奇性 時效性 週期性

時尚現象按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又分為陣熱,時髦和時狂

表現形式:1.時尚是對某種生活方式的追求,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形式多樣2.時尚是相當多的人追求某種生活方式3.時尚是一個時期的社會現象,過了這個時期後就不再流行。具體表現在文化態度 風度禮儀 服飾打扮和生活行為方式

影響利他行為的情境因素:1、旁觀者效應2、情景的模糊性3、榜樣人物的作用4、求助者的特點(依賴性;親密關係和吸引力;類似性;責任)

影響利他行為的助人者個體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2、同情和內疚3、責任和承諾4、個性(贊同的需要;公正世界的假設) 人際吸引又稱人際魅力,是指人與人之間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歡和親和的現象,即一個人對他人所持的積極態度。這種情感佔優勢的特殊人際關係形式就是人際吸引。

人際吸引屬於人際知覺的一個領域,它使個體處於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對於滿足個體的人際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此,心理學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提出了許多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這些理論大多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強化的,另一類是認知的。

相互作用理論:真相倚理論:兩個個體在相互交往中雙方都經常感到情感上的滿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並且非常樂意繼續與對方交往的情形。(互酬行為,報答行為 )。

得失理論:在人際關係中一成不變地講好話並沒有象先講壞話然後講好話來得更吸引人,這種先貶後揚的吸引效應就是有際關係中存在的“得”與“失”現象,和諧人際關係際關係就是要使這種“得”與“失”達到平衡。

相等理論:交往雙方感到友誼的存在使彼此可以獲得好處,那麼這種友誼的存在會使雙方都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而得以繼續。

人際吸引的影響因素:情境因素(距離;交往頻率;接羣或集羣性;情緒體驗)個人特質因素(外貌;能力(犯錯誤效應);個性品質:最有吸引力的是真誠,最富排斥力的是虛偽)相似與互補因素(相似性包括態度、年齡、性別、職業、經歷等的相似,其中態度的相似是最具吸引力的。在相異的環境裏,具有相同特徵的對象所激發的人際吸引力是非常強烈的。互補性: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獲得互相滿足的心理狀態。)

為什麼漂亮的人具有更大的人際吸引力1.現實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人認為只有漂亮的人才值得去愛2漂亮的人具有好的個性品質,是我們的習慣性思維;3和漂亮的人在一起,覺得榮耀,虛榮心得到滿足;4愛美是人的天性;

為什麼相似性能導致吸引1、相似與相符本身具有一種增強作用2、相似與相符是保證態度正確的

基礎3、相似與相符能得到預期的報償4、相似與相符能被作為一個同一體而感受5、相似與相符驗證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幹。

自我暴露:是向別人講心裏話,坦率地表白自己,陳述自己,推銷自己 ,即一個人自發的、有意識的向另一個人暴露自己真實且重要的信息,與他人共向自己的感受和信念。

自我暴露理想的模式是對少數親密的朋友做較多的自我暴露,而對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回報與自我暴露:如果一個人的表露在內容、強度或穩定性上與對方不匹配,這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愉快。 妻子和丈夫自我暴露水平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人際關係由低水平的自我暴露和低水平的信任開始,這便是信任關係建立的標誌;二對方以同樣的自我暴露水平做出反應,則成為接受信任的標誌。

非語言行為與自我暴露:非語言行為在選擇恰當的自我暴露和人際親密關係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導作用,這些行為之一就是目光接觸。研究結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對男性談話者來説,情景中最明顯的特徵自然是傾聽者的頻繁目光接觸。

為什麼目光接觸在自我暴露情境中有着性別差異人們認為這種差異主要因為文化規範的不同,這種規範指的是在不熟悉的男性之間、女性之間面對面的交往過程中,什麼東西是恰當的和可接受的,賴特把男性交友的傾向成為面對面,而把成年女性交友的方式成為肩並肩方式。

社會交換理論 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人的社會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交換。 社會交換的內容:不僅是物質商品的交換,而且是諸如讚許、榮譽、地位、聲望之類的非物質商品的交換。

比較水平:個體從一定的交往關係中所感覺到的應該獲得的結果 .

選擇比較水平:個體認為他在某種交往關係中所獲得的結果和他從目前可供選擇的交往關係中所可能獲得的結果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