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心得題目(通用3篇)

入黨心得題目 篇1

身為當代的大學生,我深知自己的時代使命,在好好學習專業課知識外,我還要積極要求進步。一年一度的“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舉國關心,萬眾矚目。“兩會”的代表和委員,順應人民期待,肩負人民重託,齊聚一堂,共議大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兩會”的議題,事關國計民生事關改革發展大局;開好“兩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特別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峻考驗。在此形勢下,今年“兩會”任務尤重,既要充分剖析世界經濟環境急劇變化給我國經濟發展提出的新問題新挑戰,又要充分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態勢和長期向好趨勢,從而作出正確的應對決定和措施。 面對兩會的召開,身為入黨積極分子我想向敬愛的黨組織彙報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黨組織的指正和幫助。“兩會”是事關民生的會議,所謂“民生”就是人民羣眾的生活問題,就是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比如就業、教育、分配、社保、穩定等等,這些問題不僅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基本需要,也直接關係到執政者的人心向背,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諧。

入黨心得題目(通用3篇)

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來密不可分。歷史反覆證明,誰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誰就會贏得老百姓的真誠擁護,誰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積累財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應當説,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偉大曆程就是不斷改善民生的歷史過程。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三個有利於”,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民生始終是重中之重,始終是一條紅色的主線。翻開黨的xx大報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民生話題幾乎貫穿始終。

當前,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千方百計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時刻把人民羣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渠道擴大就業,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育和醫療服務水平,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認真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因此,我們強調改善民生,不僅是擴大內需的治本之策,更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歷史和現實都啟示我們,民生問題,無論何時何地都輕視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改善民生不但要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還要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不但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還要追求社會公平。凡是民生解決得好的地方,社會就和諧;反之,社會就動盪。一些地方的社會矛盾與社會衝突幾乎都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全面小康、構建和諧,更需要廣大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否則一切也就無從談起。

我們要肩負起民生的責任,把發展目標恆久地定格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上,就必定能夠贏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無堅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入黨心得題目 篇2

一、廣泛學習,在修養方面求突破

歌德曾説過“人不光是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作為一名財政監督檢查人員,不但要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不但要掌握檢查工作流程,還要掌握檢查技巧,只有廣泛學習,不斷的“充電”,提升學習能力、提高自身修養,才能勝任本職工作。

否則即使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如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即使是一個工作上盡心盡力的人,如果不接受新的知識,也難以勝任新形勢、新情況下的崗位。

學習要立足於工作進步和修養提高,廣泛學習一切有益知識。

既學習與自己業務有關的專業知識,提高履行崗位職責能力,也要廣泛涉獵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歷史等基本知識,並把這些方面的學習同自身的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專”與“博”相結合,求知與修身共進步,使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個人修養全面提高。

二、自我加壓,在工作方面求突破

人生需要懂得自我加壓,過分的安逸會使人變得懈怠,變得“弱不禁風”,經不起生活的擊打,只有不斷地自我加壓,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擔,人生的步履才會邁得更堅實、更穩健、更有力。

我雖然參加工作二十年,但時過境遷,平時忙於事務性工作多,深層次思考工作少。

通過學習,結合自身從事的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我深刻認識到當前工作面臨的壓力大、肩負的責任重,我要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學習的收穫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開展工作的本領。

1、克服消積情緒。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要生存、要發展、要成功,學歷、資力、某個階段的能力早已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是不斷修煉自己、勇攀高峯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明確奮鬥目標。

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就沒有工作壓力,也就很難產生工作動力,沒有動力很難取得工作實效,只有自我加壓,才會創造無窮動力。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給自己樹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定下標杆,向着目標努力。

3、堅定理想信念。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自我加壓、自強不息是一種工作的方法,更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

做好工作離不開自我加壓、自強不息的精神。

態度端正了辦法自然會多,路子自然會順。

事實證明,只要堅定理想信念,一切行動都從大局出發,從局中心工作出發,積極開動腦筋,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三、勤于思考,在創新方面求突破

恩格斯説,人類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而創新思維更璀璨。

當前各項工作的爭先恐後,實際上就是創新的爭先恐後,這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不斷提升本職工作水平,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正視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積極投身到創新工作中去,積極培育創新思維。

在今後的檢查工作中,努力實現“三轉變”、“三堅持”。

一方面在檢查內容上,實現“三轉變”。

即從“單一型”向“綜合型”的轉變、“糾錯型”向“預警型”的轉變、“會計型”向“管理型”的轉變,將部門預算與會計信息質量、政府採購政策執行情況、非税收入情況等結合起來,提高檢查的綜合效能。

另一方面在檢查實施上,實現“三堅持”。

一是堅持科學選點,體現代表性。

緊緊圍繞政府和人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重點、難點開展檢查;二是堅持緊扣中心,體現針對性。

在全面關注的同時,緊扣中心,突出重點。

圍繞做大財政收入“蛋糕”,加強税收徵管質量和非税收入徵繳質量的日常監督,積極開展財税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財政收入真實、完整;三是堅持注重成果運用,體現監督效應的可持續性。

注重檢查成果多元化利用,促進整章建制,着力提高對檢查成果的綜合利用程度,固化監督檢查成果,充分體現監督效應的可持續性。

學習帶來收穫,壓力提供動力,思考成就創新。

新的一年裏,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我將以更加飽滿的政治熱情,昂揚的工作鬥志,強烈的責任意識,開拓進取、紮實工作,保質保量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入黨心得題目 篇3

曾經或是看似遙遠的夢,隨着工作的感受和學習的感悟而逐漸明朗,甚至是近在咫尺。亦如對黨員先進性的認識和理解愈加深刻。開展先進性教育,學習先進事蹟是為了能夠認知、保持和發揚。所以從教育活動開展至今,對我感觸最深的依然是那最直白的究問:當初入黨為什麼?現在為黨做什麼? 看似簡單兩個問題,卻是需要用一生來作答的。

“當初入黨為什麼?”人們常説:不身臨其境,不會感受到那份發自內心的震憾。用如今的思潮回答當初的感想,確實難以真真切切地表達。正如人在不斷成長,思想在不斷更新,人的成長曆程卻是思維逐漸趨於成熟的過程。入黨伊始,總認為這些高尚和先進離我們相隔甚遠,可能入黨時心存某種狹隘。因為當初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分量和意義,不知作為一名黨員所應有的真正內涵、職責與道義、艱辛與犧牲。人在變,環境在變,社會在變。只是這種變化逐漸使我們對責任的認知更加通體透明。曾經是崇拜、景仰甚至是不可理喻,而如今是那麼的熟知、貼近和樸實無華。此刻,我想,對入黨動機的回答已不再是那麼隨意和缺乏責任。因為,跨進了這扇人生的大門,就意味着必須去承擔黨對人民所許下的承諾。自古“一諾千金”,這份信任和擁戴、期待和景仰何止千金能衡量?它是生命的延續呀!

入黨為什麼?這是一個震撼心靈的話題,需要我們用心去回答,每個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必須“三思”而後行——

一思:入黨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入黨積極分子要樹立“入黨本身就是淨化心靈”的理念。共產黨是一個純潔的隊伍,淨化心靈應該是我們入黨的基本動機。入黨的過程就是認識黨、熱愛黨、發展黨和捍衞黨的過程,不能存有任何私心雜念,不能帶着功利慾和虛偽心入黨。黨的“入口”歷來都把得很嚴,就算個別人僥倖或以不可告人的手段進來了,如果不加強思想改造和教育,最終必然會被掃地出門。“黨衣”不是保護傘,而是黨員身上認真、鬥硬的標誌。我們有“兩個條例”的制度保障,還有強大的法律後盾和堅固的人民基礎,黨內如果出現“蛀蟲”,下場都將會是身敗名裂。

二思:入黨是一種覺悟的提高,入黨積極分子要樹立“入黨本身就標誌着思想進入一個新境界”的理念。共產黨是加快實現共產主義的先鋒組織,繼承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黨的偉大理想,體現革命的光榮,是我們入黨的根本動機。“黨員”是一個政治名詞,作為一名黨員,我們在思想和言行上必須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實際工作和生活,團結、影響和帶動身邊的非黨同志,攜手一道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共產黨先進就先進在覺悟上,這是本質,所以要強調“先從思想上入黨”的重要性。如果説黨員有什麼超越常人的地方,那就是信念和忠誠要高出常人。

三思:入黨是一種特殊的奉獻,入黨積極分子要樹立“入黨本身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獻”的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的宗旨就在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奉獻中體現人生價值,維護和發展羣眾利益,是我們入黨的現實動機。事實證明,在每個重要時期、特殊時刻,黨員總是衝鋒在前。因此,“先羣眾之憂而憂,後羣眾之樂而樂”應該成為每個共產黨員的起碼品格,不計個人得失則應是對一個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要入黨,就要敢於奉獻、勇於奉獻、甘於奉獻、樂於奉獻,而入黨行動的本身就是在向黨組織表白奉獻之心。

“現在為黨做什麼?”一份感受之後,這份熱切終於能夠得以驗證。這也逐漸成為工作中乃至人生道路上的壓力和動力。有一份夢魂縈繞的牽掛時刻激勵自己,不再是茫然,也不再是遙遠。誠如一種信仰,一定會堅信不移、持之以恆,並且會為着它而付諸實踐、奮鬥終身。如何實踐?立足本職。人無貴賤,生活在同一個集體裏,有的只是職務高低和分工不同,但目標卻是共同奮鬥,共同成就一番民之所向的事業。將思想的精華融入到工作中,心繫職責,心繫情感,不要因為人生道路上偶爾的坎坷和挫折而就此意志消沉,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亦不要因為工作和社會中經歷的浮華與虛榮而不可自拔,迷失了為人處事的方向。豈能事事順己意,但求無愧於民心。

一、要堅持不懈地學習,與時俱進,領會新時期黨員先進性的內涵

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變動而又極其複雜的時代環境之中,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既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又面臨着嚴峻的挑戰。黨的建設保證作用,最終依賴於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充分發揮,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必須適應時代要求,必須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關於“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能安於現狀,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要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只有加強學習,才能走在時代的前面,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二、要全心全意服務於學習,服務於社會,做師德規範的示範者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黨的根本宗旨永遠不能變,黨員必須時時處處維護羣眾的利益,始終把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職責。

三、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努力成為終身學習的模範

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在這種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及時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當前計生政策法規,不但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爭做複合型人才,而且更要對得起人民羣眾對黨的期待和信賴,從嚴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正體現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四、立足本職工作,奮發進取,爭當發展急先鋒

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要把積極進取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把工作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時常不斷地想,我們必須牢記鄧小平同志的英明論斷:發展才是硬道理。加快發展,克服困難,力爭按時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工作任務。

五、改進工作作風,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要讓求真務實的作風在年輕幹部身上紮根。只有求真務實,才能贏得社會認可、職工羣眾滿意。要做求真務實的典範,首先要求實。求實,是指我們做一切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既不可好高騖遠,也不可畏縮不前。求實是工作的“出發點”。其次要務實。務實,是指工作的具體抓法要“務實”。務實是工作的着力點,切忌虎頭蛇尾,更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第三要落實。荀子曾説:“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行善,身行惡,國妖也”。言行一致,崇尚實幹,這是歷代賢明政治家所推崇的。人為事生,事推人成。作為年輕幹部,不僅要會説,更要會幹,會抓落實。落實,是評價和檢驗工作的標尺,是工作的最終落腳點。評價一項工作,不能僅聽其言,而要察其行,更要觀其果。看一個年輕幹部思想方法對不對頭、黨性觀念強不強,關鍵看他幹不幹事,乾沒幹成事。

六、做到求真務實,要力戒工作漂浮

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潛心學習,埋頭苦幹,竭心盡力為黨的事業添色增彩。想問題、做事情要少考慮領導知道不知道,多想想基層需要不需要。要在那些打基礎、管長遠、固根本的工作上多動腦筋、花氣力,堅決摒棄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不實作風。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世上最難得、最寶貴的,就是人心。人心,靠上級封不來,靠權力壓不來,靠自己吹不來,靠小聰明騙不來,惟有時刻以“三個代表”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才能贏得職工羣眾的肯定。要帶着對職工羣眾的深厚感情,關心他們的疾苦,解決他們的困難,把解決思想問題寓於解決實際問題之中,通過實際行動把黨的温暖送到職工的心田。要時刻了解職工情緒,研究職工思想觀念的變化,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