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通用8篇)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1

尊敬的公司各位領導:

20__年8月4日,我有幸成為陝西蒲白堯峯水泥有限公司的一員。如今,一年的見習期已滿。感謝堯峯公司各位領導對我的關心和信任,感謝堯峯公司為我提供了生產一線鍛鍊和學習的機會,讓我在工作和學習當中不斷的成長、進步。回顧過去這一年的時光,這是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的東西。在此,感謝各個車間領導,是您們的關心,才能讓我從以前對水泥的一無所知,到現在對水泥工藝和設備維修有了全面和深入的瞭解,為以後技術管理的進一步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見習期是熟悉企業文化、認識企業管理的過程,也是學習技術知識,學習為人處事的過程。在這一年中,我主要的工作是在各個車間進行輪崗實習,根據公司安排,我先後經歷了化驗室、燒成車間、生料車間、製成車間。作為一名見習大學生,首先,應該感受企業文化,熟悉工作流程,適應工作氛圍,其次,學習新知識,總結工作經驗,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下面我就一年來的工作向領導做一個簡要的彙報。

第一站:化驗室(20__.8.4——10.19)

這是我見習的首站,由於所學專業偏向於化學,加上自己對化學的興趣,在化驗室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指導下,我很快的進入了工作狀態。化驗室主要有控制室、物檢室、分析室和工藝組四個職能部門。控制室主要任務是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圖和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技術要求,完成生產控制樣品採集、檢驗、化學分析等相關工作,主要控制項目有石灰石粒度、生料GaO和Fe2O3分析、生料細度、分解率、熟料立升和f-GaO、水泥SO3和細度、煤粉細度等。物檢室主要測定熟料、出磨水泥和出廠水泥的物理性能,包括安定性、凝結時間、抗壓強度等。分析室主要對生料、熟料、水泥、原燃材料等做化學全分析,為計算KH、P、N提供重要數據,從而指導生產。工藝員的主要任務是結合控制室、物檢室、分析室提供的數據做出分析,根據生產實際,隨時調整工藝參數,保證水泥質量和產量。化驗室是水泥廠的大腦,控制着整個生產過程,同時肩負着優化工藝參數的使命。在化驗室我一邊學習工藝、化學物理分析,一邊去現場實際瞭解,經過兩個多月學習,整個水泥生產工藝已經在大腦中形成系統。現今,整個水泥工藝朝着環保、低能、高效的方向發展,這對每個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勉勵我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第二站:燒成車間(20__.10.20——20__.1.19)

通過化驗室的實習,經過現場的實際瞭解,我對燒成工藝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燒成車間的實習,使我更進一步認識了新型幹法窯外分解生產線生產過程。在窯頭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燒成是公司的重點,窯頭是燒成的重點。這話一點不假,水泥質量的好壞、產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窯工的操作技能。但是我覺得,窯頭是公司的心臟,化驗室是公司的眼睛更好一些。剛到燒成車間,主任瞭解我所學的專業後,讓我多學習工藝方面的東西,我也想向這方面發展,因此,我經常去現場瞭解水泥的具體生產過程, 不懂的時候虛心向師傅求教。有時和大家一起幹活,有一次檢修,給我安排了換窯尾密封擋風圈,幹到晚上9點多,連續兩天時間如此,雖然很辛苦,但看着自己的成果,感覺還是很充實。在燒成的三個月時間裏,我經歷了更換燃燒器,風掃煤磨軸瓦拉傷,窯尾密封擋風圈更換等檢修過程,同時在工作和工作之餘不斷的學習新型幹法生產工藝,對窯工的操作有了很深的瞭解。

第三站:生料車間(20__.1.20——7.19)

原料生產是水泥工藝的第二道工序,在這裏兩台立式磨機(HRM1700A和MLY25)是重點。我在很快掌握了生產工藝之後,把主要的時間的用在學習設備維護中。春節過後生料車間大檢修,我被分配到NE提升這一組參與檢修,連續兩星期,渾身上下全是灰,我堅持了下來,並不斷的走向成熟。在檢修過程中,我利用休息的時候,去別的組學習一下,瞭解檢修的全過程。我深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一方面,我經常去現場瞭解工藝和設備,同時查閲相關的資料,希望自己能很快的開展工作。在生料學習期間,我先後經歷了新老磨磨棍、軸承更換,風機軸承更換,減速機軸瓦修復與更換等設備大檢修,掌握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鑑定了良好的專業基礎。

第四站:製成車間(20__.7.20——至今)

製成工藝是水泥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降低水泥成本最大的車間。而水泥磨與生料磨不同的是,水泥磨採用的是球磨機。在這裏,有兩種磨機,一種是開路磨(3#磨),不帶選粉機,另一種是閉路磨。

針對咱廠設備比較陳舊,生產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設備的潤滑顯的更為重要,在我所經歷的設備檢修中,大部分都是由於缺油導致軸承磨損,軸瓦拉傷。雖然我發現自己能愛崗敬業,主動勤奮的工作,但由於工作經驗的欠缺,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去完善,不斷努力併力求做到更好。

總之,細節決定成敗,能力+知識+勤奮+心態=成功。對公司要有責任心,對社會要有愛心 ,對工作要有恆心,對同事要有熱心,對自己要有信心!力爭在堯峯公司這個大家庭裏做最好的自己!以上就是我對這一年來見習工作的總結,請領導批評指正,希望我能迅速的成長,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致

敬禮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2

一、實習目的

瞭解工廠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通過生產實習,掌握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以後工作中補充知識,同時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

二、實習時間和地點

實習時間:20_年3月4日~20_年3月31日

實習地點:鄭州煤炭工業集團龍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三、實習單位簡介

鄭州煤炭工業集團龍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隸屬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新密市新裴路東段,佔地350餘畝,擁有員工3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0餘名,註冊資本2.2億元人民幣。公司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由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設計,配套建設了純低温餘熱發電機組,總投資7.8億元,可年產熟料155萬噸、水泥230萬噸。

公司已取得水泥企業化驗室合格證書、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公司主導生產的“合龍”牌P.C32.5R、P.F32.5R、P.O42.5R、P52.5R水泥具有質量穩定、和易性好、鹼和氯等有害成分含量低、色澤柔和等優點,適用於各種大型工程建設、橋樑、道路、高標號砼、大型鋼筋砼、預應力砼等。

項目投產以來,我公司通過強管理、提素質、樹形象、拓市場,使公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員工素質不斷提高、銷售市場穩步擴大。今後,公司將秉承“求實創新、成就客户”的經營管理理念,認真貫徹“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方針,抓好質量控制,健全營銷網絡,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創造最佳經濟效益,為鄭煤集團的發展壯大和當地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 四、實習內容

在我們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公司裏車間師傅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在實習期間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以及公司的一些水泥設備,大致讓我們瞭解一些設備的原理,還有實習期間的安排。

實習過程中我們瞭解了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温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乾法或半濕法,幹法3種。

濕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温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脱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

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温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6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

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最大的10000t/d700t/d,1000t/d,20__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

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温度較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具體的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3、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4、 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着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5、 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6、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7、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8、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及特點。

五、實習收穫與體會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生產實習,這短暫的一個月中,使我從理論到實踐上的一個飛躍,這次實習,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實踐的重要性,理論無論多麼熟悉,但是缺乏了實踐的理論是行不通的,現在終於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的含義。

這次實習讓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 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地結合,作到不僅具有專業知識,而且還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人才。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3

一、實習地點情況介紹:

1、實習單位:

吉林市龍潭亞泰水泥廠

2、實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吉林龍潭水泥有限公司位於吉林市龍潭區鄭州路5號,南傍第二

松花江和長白山餘脈的龍潭山,西接長春市,北通哈爾濱市,靠近長圖鐵路、拉濱鐵路和吉長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司總面積24萬平方米。

公司始建於1965年,現有總資產34143萬元,年水泥生產能力186萬噸。

二、實習計劃介紹:

1、實習目的:

赴水泥廠生產實習是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程之一,通過生

產實習,掌握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工程,掌握水泥熟料的形成工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學好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實習內容及要求:

通過生產實習,對學生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勞動訓練,學習生產實踐知識,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閲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深入瞭解硅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設備及技術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專題報告和現場參觀,瞭解工廠的生產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保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

三、實習過程介紹

3.1.安全教育

雖然我們只是廠裏普通的實習生,但廠裏對我們的安全教育毫不鬆懈。在20__年3月31日在三教由老師對我們這次實習進行了安全教育,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安全教育分為: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我們進行的就是公司級安全教育。講到公司有確保工人健康和安全的義務,而勞動者由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義務。勞動者必須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做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責任未得到落實不放過,責任人應受教育而未受教育不放過,未採取防範措施不放過。做到“五同時”:即同時計劃,同時佈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堅決不做十二大禁令:即禁止酒後疲勞上崗,禁止不繫安全帶高空作業,禁止

工作現場逗留,禁止不穿工作服、不戴安全帽進工作現場,禁止在易燃易爆去點火,禁止隨意挪動安全標誌牌,禁止觸摸正在運轉中的設備,禁止跨越正在運轉中的設備,禁止自高空向下拋工具等物品,禁止私接臨時電路,禁止非工作人員私自操作設備,禁止在工作現場亂堆亂放。在學習我們中也聽到了很多由於不遵守安全操作而造成的不好後果,我明白安全生產大於天。在今後的實習中我也會嚴格遵守這些規章制度,保證公司財產和自己生命安全。

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温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乾法或半濕法,幹法3種.

濕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

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温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脱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

1675kJ/kg(200~400kcal/kg).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温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立窯生產的特點立窯屬半乾法生產,它是水泥工業應用最早的煅燒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由石灰立窯演變而來,到1910年發展成為機械化立窯.立窯生產規模小,設備簡單,投資相對較低,對水泥市場需求比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最為適用.用立窯生產水泥熱耗與電耗都比較低,我國是世界上立窯最多的國家,立窯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立窯由於其自身的工藝特點,熟料煅燒不均勻,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飽和比的熟料,窯的生產能力太小,日產熟料量很難超過300噸,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也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現代化.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7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10000t/d700t/d,1000t/d,20__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温度較

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四、實習體會

1、實習收穫:

經過為期兩個周(由於清明假實際實習天為5天)的生產實習,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在此,要特別的感謝陳老師、耿老師及張老師,他們的細心講解讓我們感觸頗深。在此還要感謝生產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他們耐心的講解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為今後的工作豎立了榜樣。

2、對學校實習教學以及實習地點生產經營的建議。

感謝學校安排這次生產實習,讓我既能學習新知識的又能通過實習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聯繫起來,在實習過程中三位老師的細心教

導讓我們瞭解了很多實際生產的知識,受益匪淺,相信為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好了完善的思想準備。

對於生產實習點,雖然水泥廠環境不是很好,但我還是很滿意,我也很感謝他們能給我們提供這次實習的場所,並有技術人員全程的指導,讓我們獲益匪淺。但我還是有點小建議,在整個生產實習中,我個人覺得水泥生產車間的粉塵比較大,尤其是包裝車間,女技術員幾乎被水泥灰淹沒,環境很差,長久如此肯定會對她的身體造成損害。據我所知,一般水泥廠內都配置有“靜電除塵”、“扁袋除塵”等除塵設備,在生產中完好的運行這些設備,能取得很好的除塵效果。既然配置了這些設備,就應該讓他們的發揮作用,儘量的去減少粉塵,給工作人員營造一個儘可能舒適且健康的工作環境,我相信工廠正在努力改善。一切以人為本。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4

一、 實習地點情況介紹:

1、實習單位:

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2、實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隸屬於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水東鎮南1.5公里,毗鄰104省道和皖贛鐵路線,交通方便,物流便捷。屬安徽省“861”行動計劃20個重大項目之一,也是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實施“T”型發展戰略布點之一。 1.1. 公司項目規劃建設4條日產5000噸新型幹法熟料生產線和年產

320萬噸的水泥粉磨系統,主廠區佔地1050畝。一期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和年產16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配套建設年吞吐量3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和海螺自主設計研發的18000KW純低温發電機組。項目於20__年2月7號開始“三通一平”,3月28號附屬工程開工,6月20號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一期首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20__年7月29號點火投產,第二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9月9號點火投產。兩台水泥磨也分別於8月24號、10月6號投入運行;餘熱發電項目已於20__年3月1號併網發電;鐵路專用線工程已於20__年 11月14號正式開通運營。

經營理念:為人類創造未來的生活空間 企業精神:團結、創新、敬業、奉獻

經營宗旨:至高品質 至誠服務

文化構成:海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實習計劃介紹:

1、實習目的:

2、實習日程安排:

20_年3月3日——20_年6月3日

具體時間安排:

3月3日——3月11號 安全培訓

3月_日——3月31號 工段學習

4月1 日——5月24號 下放到班組,現場學習與實踐,瞭解現場設備及工藝代號。瞭解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及現場設備維修與維護。

5月 25日——5月31 實習答疑及考試

6月1日—— 6月3號 整理筆記及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及要求:

通過生產實習,對學生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勞動訓練,學習生產實踐知識,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閲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深入瞭解硅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設備及技術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專題報告和現場參觀,瞭解工廠的生產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保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編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考核;使學生受到編寫工程技術報告和進行生產實踐的全面訓練。生產實習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無機材料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的專業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其在生產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生產實習也是學生聯繫勞動羣眾,增強勞動觀點,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學會生存的重要途徑,通過生產實習,應培養學生熱愛專業,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

四、實習體會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生產實習,讓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 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在此,要特別的感謝實習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對我們的支持與關愛。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5

一、實習目的

瞭解工廠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通過生產實習,掌握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以後工作中補充知識,同時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

二、實習時間和地點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鄭州煤炭工業集團龍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三、實習單位簡介

鄭州煤炭工業集團龍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隸屬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新密市新裴路東段,佔地350餘畝,擁有員工3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0餘名,註冊資本2.2億元人民幣。公司日產4500噸熟料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由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設計,配套建設了純低温餘熱發電機組,總投資7.8億元,可年產熟料155萬噸、水泥230萬噸。

公司已取得水泥企業化驗室合格證書、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公司主導生產的“合龍”牌P.C32.5R、P.F32.5R、P.O42.5R、P52.5R水泥具有質量穩定、和易性好、鹼和氯等有害成分含量低、色澤柔和等優點,適用於各種大型工程建設、橋樑、道路、高標號砼、大型鋼筋砼、預應力砼等。

項目投產以來,我公司通過強管理、提素質、樹形象、拓市場,使公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員工素質不斷提高、銷售市場穩步擴大。今後,公司將秉承“求實創新、成就客户”的經營管理理念,認真貫徹“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方針,抓好質量控制,健全營銷網絡,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創造經濟效益,為鄭煤集團的發展壯大和當地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四、實習內容

在我們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公司裏車間師傅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在實習期間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以及公司的一些水泥設備,大致讓我們瞭解一些設備的原理,還有實習期間的安排。

實習過程中我們瞭解了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温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乾法或半濕法,幹法3種。

濕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温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脱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

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温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6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

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的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

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温度較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具體的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3、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4、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着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5、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6、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7、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8、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及特點。

五、實習收穫與體會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生產實習,這短暫的一個月中,使我從理論到實踐上的一個飛躍,這次實習,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實踐的重要性,理論無論多麼熟悉,但是缺乏了實踐的理論是行不通的,現在終於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的含義。

這次實習讓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地結合,作到不僅具有專業知識,而且還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人才。

在學校我們學到的很多都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從考試到學習,都是圍繞書本的理論知識展開的,這一次的實習,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去想問題,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去親手操作,實踐,這個過程使得我覺得自己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躍,我更加明白了,其實我的電工之路還是很漫長的,還有着很多很多的東西我沒有接觸過,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道理,現在才真切的體會到。

實習的時候的確覺得很累,而且從理論到實踐的這個過程並不想想象的那樣簡單,從開始就不斷地遇到問題和困難,但是這樣更鍛鍊了自己的思維,如何去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許多事情經過了自己去想,有思考,有實踐,就會有收穫,收穫就意味着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了提高。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習是我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的一次嘗試。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6

安徽水泥有限公司

2、實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隸屬於安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水東鎮南1.5公里,毗鄰104省道和皖贛鐵路線,交通方便,物流便捷。屬安徽省“861”行動計劃20個重大項目之一,也是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實施“T”型發展戰略布點之一。 1.1. 公司項目規劃建設4條日產5000噸新型幹法熟料生產線和年產

320萬噸的水泥粉磨系統,主廠區佔地1050畝。一期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和年產16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配套建設年吞吐量3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和海螺自主設計研發的18000KW純低温發電機組。項目於20xx年2月7號開始“三通一平”,3月28號附屬工程開工,6月20號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一期首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20xx年7月29號點火投產,第二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9月9號點火投產。兩台水泥磨也分別於8月24號、10月6號投入運行;餘熱發電項目已於20xx年3月1號併網發電;鐵路專用線工程已於20xx年 11月14號正式開通運營。

經營理念:為人類創造未來的生活空間 企業精神:團結、創新、敬業、奉獻

經營宗旨:至高品質 至誠服務

文化構成:海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實習計劃介紹:

1、實習目的:

2、實習日程安排:

20xx年3月3日——20xx年6月3日

具體時間安排:

3月3日——3月11號 安全培訓

3月XX日——3月31號 工段學習

4月1 日——5月24號 下放到班組,現場學習與實踐,瞭解現場設備及工藝代號。瞭解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及現場設備維修與維護。

5月 25日——5月31 實習答疑及考試

6月1日—— 6月3號 整理筆記及實習報告

3、實習內容及要求:

通過生產實習,對學生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勞動訓練,學習生產實踐知識,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閲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深入瞭解硅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設備及技術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專題報告和現場參觀,瞭解工廠的生產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保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編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考核;使學生受到編寫工程技術報告和進行生產實踐的全面訓練。

生產實習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無機材料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的專業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其在生產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生產實習也是學生聯繫勞動羣眾,增強勞動觀點,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學會生存的重要途徑,通過生產實習,應培養學生熱愛專業,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

三、實習過程介紹

1、實習計劃完成情況:

3.1.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3.1.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3.1.3、 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3.1.4、 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着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3.1.5、 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3.1.6、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3.1.7、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3.1.8、 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及特點。

2、實習材料的整理

2.1、水泥生產工藝及其發展

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温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乾法或半濕法,幹法3種.

濕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温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脱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温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立窯生產的特點立窯屬半乾法生產,它是水泥工業應用最早的煅燒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由石灰立窯演變而來,到1920xx年發展成為機械化立窯.立窯生產規模小,設備簡單,投資相對較低,對水泥市場需求比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最為適用.用立窯生產水泥熱耗與電耗都比較低,我國是世界上立窯最多的國家,立窯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立窯由於其自身的工藝特點,熟料煅燒不均勻,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飽和比的熟料,窯的生產能力太小,日產熟料量很難超過300噸,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也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現代化.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

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 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最大的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温度較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四、實習體會

1、實習收穫: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生產實習,讓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 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在此,要特別的感謝實習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對我們的支持與關愛。

2、對學校實習教學以及實習地點生產經營的建議。

對於學校的實習教學我們很滿意,讓我們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通過實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繫起來,在實習過程中老師的循循教導讓我們瞭解了很多實際生產的知識,再次對老師表示感謝,更要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這次實習的機會。

對於生產實習點,我也很感謝他們能給我們提供這次實習的場所,並有技術人員全程的指導,讓我們獲益匪淺,在這裏也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我個人覺得水泥生茶車間的粉塵比較大,據我所知呢,一般水泥廠內是配置有“靜電除塵”、“扁袋除塵”等這些除塵設備的,在生產中運行這些設備,能達到很好的除塵效果。

我們也知道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也許是我初次進入工廠中,不瞭解真實的生產情況,但是我個人認為好鋼用在刀刃上,既然配置了這些設備,就應該讓他們發揮作用,儘量的去減少粉塵,給工作人員一個不一定舒適但是健康的工作環境,我也相信我們的生產單位可以做到最好。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7

一、實習地點情況介紹:

1、實習單位:

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2、實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隸屬於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水東鎮南1.5公里,毗鄰104省道和皖贛鐵路線,交通方便,物流便捷。屬安徽省“861”行動計劃20個重大項目之一,也是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實施“T”型發展戰略布點之一。1.1.公司項目規劃建設4條日產5000噸新型幹法熟料生產線和年產

320萬噸的水泥粉磨系統,主廠區佔地1050畝。一期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和年產16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配套建設年吞吐量3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和海螺自主設計研發的18000KW純低温發電機組。項目於20xx年2月7號開始“三通一平”,3月28號附屬工程開工,6月20號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一期首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20xx年7月29號點火投產,第二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9月9號點火投產。兩台水泥磨也分別於8月24號、10月6號投入運行;餘熱發電項目已於20xx年3月1號併網發電;鐵路專用線工程已於20xx年11月14號正式開通運營。

經營理念:為人類創造未來的生活空間企業精神:團結、創新、敬業、奉獻

經營宗旨:至高品質至誠服務

文化構成:海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實習計劃介紹:

1、實習目的:

2、實習日程安排:

20xx年3月3日——20xx年6月3日

具體時間安排:

3月3日——3月11號安全培訓

3月XX日——3月31號工段學習

4月1日——5月24號下放到班組,現場學習與實踐,瞭解現場設備及工藝代號。瞭解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及現場設備維修與維護。

5月25日——5月31實習答疑及考試

6月1日——6月3號整理筆記及實習報告

3、實習內容及要求:

通過生產實習,對學生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勞動訓練,學習生產實踐知識,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閲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深入瞭解硅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設備及技術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專題報告和現場參觀,瞭解工廠的生產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保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編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考核;使學生受到編寫工程技術報告和進行生產實踐的全面訓練。生產實習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無機材料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的專業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其在生產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生產實習也是學生聯繫勞動羣眾,增強勞動觀點,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學會生存的重要途徑,通過生產實習,應培養學生熱愛專業,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

三、實習過程介紹

1、實習計劃完成情況:

3.1.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3.1.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3.1.3、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3.1.4、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着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3.1.5、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3.1.6、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3.1.7、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3.1.8、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及特點。

2、實習材料的整理

2.1、水泥生產工藝及其發展

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温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乾法或半濕法,幹法3種.

濕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温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脱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温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立窯生產的特點立窯屬半乾法生產,它是水泥工業應用最早的煅燒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由石灰立窯演變而來,到1910年發展成為機械化立窯.立窯生產規模小,設備簡單,投資相對較低,對水泥市場需求比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最為適用.用立窯生產水泥熱耗與電耗都比較低,我國是世界上立窯最多的國家,立窯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立窯由於其自身的工藝特點,熟料煅燒不均勻,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飽和比的熟料,窯的生產能力太小,日產熟料量很難超過300噸,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也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現代化.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的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温度較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四、實習體會

1、實習收穫: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生產實習,讓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在此,要特別的感謝實習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對我們的支持與關愛。

2、對學校實習教學以及實習地點生產經營的建議。

對於學校的實習教學我們很滿意,讓我們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通過實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繫起來,在實習過程中老師的循循教導讓我們瞭解了很多實際生產的知識,再次對老師表示感謝,更要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這次實習的機會。

對於生產實習點,我也很感謝他們能給我們提供這次實習的場所,並有技術人員全程的指導,讓我們獲益匪淺,在這裏也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我個人覺得水泥生茶車間的粉塵比較大,據我所知呢,一般水泥廠內是配置有“靜電除塵”、“扁袋除塵”等這些除塵設備的,在生產中運行這些設備,能達到很好的除塵效果。我們也知道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也許是我初次進入工廠中,不瞭解真實的生產情況,但是我個人認為好鋼用在刀刃上,既然配置了這些設備,就應該讓他們發揮作用,儘量的去減少粉塵,給工作人員一個不一定舒適但是健康的工作環境,我也相信我們的生產單位可以做到。

水泥廠實習工作總結 篇8

一、實習地點情況介紹:

1、實習單位:

吉林市龍潭亞泰水泥廠

2、實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吉林龍潭水泥有限公司位於吉林市龍潭區鄭州路5號,南傍第二

松花江和長白山餘脈的龍潭山,西接長春市,北通哈爾濱市,靠近長圖鐵路、拉濱鐵路和吉長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司總面積24萬平方米。

公司始建於1965年,現有總資產34143萬元,年水泥生產能力186萬噸。

公司始終堅持“打造經典,服務社會,構起道路橋樑,築就廣廈千萬間”的企業宗旨,堅持“質量是企業生命,用户需要使我們永遠的追求”質量方針,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亞泰集團水泥產業內控標準組織生產,主要產品“鼎鹿”牌水泥系國家質量免檢產品,“鼎鹿”牌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龍潭山》牌PC.32.5、PC32.5R、PO42.5等硅酸鹽水泥全部通過了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產品質量認證,公司通過了IS09001-20xx的質量體系認證。公司生產的“鼎鹿”“龍潭山”牌水泥產品市場主要分佈在吉林地區、延邊地區及吉林省與黑龍江省交界地區,曾用於吉林機場、吉長、江琿高速公路、白山電廠二期工程、安圖兩江電廠、吉林石化30萬噸乙烯、吉林燃料乙醇、吉林油田、吉林世紀廣場、松江中路、哈龍大橋、藍旗大橋、*指揮中心、城建大廈、國貿中心、萬達江畔人家、鴻博景園、水韻名城、

紫光紳苑、聖地亞哥吧、桃園山莊等重點工程和精品樓盤建設,公司

產品質量優良,服務質量卓著,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二、實習計劃介紹:

1、實習目的:

赴水泥廠生產實習是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程之一,通過生

產實習,掌握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工程,掌握水泥熟料的形成工程,掌

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學好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

礎。

本次生產實習由陳老師、耿老師及張老師三位老師帶隊,前往龍

潭山亞泰水泥廠進行。由於清明三天假及下大雪導致整個進廠實習進

行了五天。通過實習,學生學習和了解水泥從原材料到成品生產的全

過程以及生產組織管理等知識,培養學生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工作作

風,以及生產現場中將科學的理論知識加以驗證、深化、鞏固和充實。

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閲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聯繫

實際,深入瞭解硅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設備及技術

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情況。

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技術人員現場講解參觀,瞭解工廠的生產

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保

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編

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考核,使學生受到編寫工程技術報告和進行生

產實踐的全面訓練。通過實習筆記,我們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

2、實習日程安排:

20xx年3月19日——20xx年4月13日

具體時間安排:3月19日——3月30號仿真實習

3月31日——進行實習前得安全教育

4月5日——4月12號進場實習瞭解生產實踐及生產過程

4月13日——實習考試

4月14日——整理筆記、及實習報告

3、實習內容及要求:

通過生產實習,對學生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勞動訓練,學

習生產實踐知識,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技

能。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閲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

聯繫實際,深入瞭解硅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設備及

技術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

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專題報告和現場參觀,瞭解工廠的

生產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

保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

編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考核;使學生受到編寫工程技術報告和進行生產實踐的全面訓練。生產實習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無機材料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的專業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其在生產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生產實習也是學生聯繫勞動羣眾,增強勞動觀點,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學會生存的重要途徑,通過生產實習,應培養學生熱愛專業,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

三、實習過程介紹

3.1.安全教育

雖然我們只是廠裏普通的實習生,但廠裏對我們的安全教育毫不鬆懈。在20xx年3月31日在三教由老師對我們這次實習進行了安全教育,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安全教育分為: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我們進行的就是公司級安全教育。講到公司有確保工人健康和安全的義務,而勞動者由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義務。勞動者必須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做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責任未得到落實不放過,責任人應受教育而未受教育不放過,未採取防範措施不放過。做到“五同時”:即同時計劃,同時佈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堅決不做十二大禁令:即禁止酒後疲勞上崗,禁止不繫安全帶高空作業,禁止

工作現場逗留,禁止不穿工作服、不戴安全帽進工作現場,禁止在易燃易爆去點火,禁止隨意挪動安全標誌牌,禁止觸摸正在運轉中的設備,禁止跨越正在運轉中的設備,禁止自高空向下拋工具等物品,禁止私接臨時電路,禁止非工作人員私自操作設備,禁止在工作現場亂堆亂放。在學習我們中也聽到了很多由於不遵守安全操作而造成的不好後果,我明白安全生產大於天。在今後的實習中我也會嚴格遵守這些規章制度,保證公司財產和自己生命安全。

3.2、實習計劃完成情況:

3.2.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3.2.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3.2.3、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

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設備和工藝流程,優化工藝參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生料製備流程圖:

3.2.4、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着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3.2.5、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

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3.2.6、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3.2.7、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3.2.8、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優化。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及特點。

3.3、實習材料的整理

3.3.1、水泥生產工藝及其發展

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温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濕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濕法,半乾法或半濕法,幹法3種.

濕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濕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93~

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温度較低,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濕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脱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濕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濕法降低837~

1675kJ/kg(200~400kcal/kg).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温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立窯生產的特點立窯屬半乾法生產,它是水泥工業應用最早的煅燒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由石灰立窯演變而來,到1910年發展成為機械化立窯.立窯生產規模小,設備簡單,投資相對較低,對水泥市場需求比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最為適用.用立窯生產水泥熱耗與電耗都比較低,我國是世界上立窯最多的國家,立窯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立窯由於其自身的工藝特點,熟料煅燒不均勻,不宜燒高硅酸率和高飽和比的熟料,窯的生產能力太小,日產熟料量很難超過300噸,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也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現代化.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濕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7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濕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温度較

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硅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四、實習體會

1、實習收穫:

經過為期兩個周(由於清明假實際實習天為5天)的生產實習,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在此,要特別的感謝陳老師、耿老師及張老師,他們的細心講解讓我們感觸頗深。在此還要感謝生產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他們耐心的講解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為今後的工作豎立了榜樣。

2、對學校實習教學以及實習地點生產經營的建議。

感謝學校安排這次生產實習,讓我既能學習新知識的又能通過實習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聯繫起來,在實習過程中三位老師的細心教

導讓我們瞭解了很多實際生產的知識,受益匪淺,相信為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好了完善的思想準備。

對於生產實習點,雖然水泥廠環境不是很好,但我還是很滿意,我也很感謝他們能給我們提供這次實習的場所,並有技術人員全程的指導,讓我們獲益匪淺。但我還是有點小建議,在整個生產實習中,我個人覺得水泥生產車間的粉塵比較大,尤其是包裝車間,女技術員幾乎被水泥灰淹沒,環境很差,長久如此肯定會對她的身體造成損害。據我所知,一般水泥廠內都配置有“靜電除塵”、“扁袋除塵”等除塵設備,在生產中完好的運行這些設備,能取得很好的除塵效果。既然配置了這些設備,就應該讓他們的發揮作用,儘量的去減少粉塵,給工作人員營造一個儘可能舒適且健康的工作環境,我相信工廠正在努力改善。一切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