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實習報告範文4篇

本文目錄生態實習報告範文城市生態課第一次實習報告彭雪城市生態學實習報告實習報告範文(城市生態環境)

一江水養南北人,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質量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到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關係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近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我的中國夢·生態環保”--赴丹江口水環境調研團隊在丹江口市進行了實地調研。

生態實習報告範文4篇

1.“庫區情·飲水思源行”水環境調研

在這個“病從口入”的時代,我們將“飲水思源”舊詞新説,意為喝着杯裏的水,想着水源地的環境。丹江口水庫的水會逐步流入千家萬户,我們喝到的是健康安全的水麼?這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這次調查我們團隊以丹江口水庫為主要考察對象,沿着河道實地考察丹江口水環境,用相機和紙筆記下最真實的水環境,並將作品製成微電影進行宣傳。

2.“環保行·共築中國夢”居民、企業訪談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與當地老百姓的交談,我們團隊瞭解到居民的垃圾處理方式,河流附近的環境污染狀況,目前丹江口的水質情況以及當地相關部門推行有關政策和規定的力度。另一方面,對相關企事業單位(農夫山泉公司,污水處理廠,丹江口市環境保護局等)進行訪問,從工業、農業、養殖業、旅遊業等方面瞭解丹江口水庫的污染源,目前已經採取的措施和仍然存在的問題。

3.“保駕水·護航送健康”問卷調查及宣傳

作為水源地的居民,我們有責任保護水環境;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我們更應該保護水資源。然而,是否人人都有這個意識,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們團隊通過編寫、發放調查問卷,瞭解當地居民環保意識。並通過發放宣傳單,讓人們認識到保護丹江口水環境的重要性,培養人們為水資源保駕護航,為北方人乃至所有同胞送上健康水的責任意識。

4.“中國夢·生態環保夢”宣講會

中國夢,是我們所有人的夢。而讓一切夢想成為現實的基礎卻是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應該是同心共築中國夢的首要任務。根據前期實地考察、訪問調查獲得的資料數據,開展“我的中國夢·生態環保夢”主題宣講會主要是向人們展示我們身處的環境,同時通過發放宣傳單,播放央視報道的方式引起大家的重視,倡導全民參與保護水環境。

5.“我的家·我的環保夢”心願集裝箱

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藍天白雲,山清水秀的家鄉,這是每個家鄉人的願望。但總有很多期望和夢想無法傳遞給他人,由此我們設計一個心願集裝箱,邀請當地居民寫下對當地水環境保護的期望和建議,並將結果整理,上交給有關部門,希望有一天他們的夢想可以實現。

一江水,養育南北人;一江水,寄託南北情。七天水都之旅在我們的不捨中落下帷幕,但水環境的調研仍沒有結束,後期我們團隊仍會和當地有關部門保持聯繫。生態環保,我們來了!水環保,我們在路上!

城市生態課第一次實習報告生態實習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目錄:

1實習概況

2實習記錄

3分析與討論

4實習心得

5參考書目

6對實習的建議

1實習概況:

1.1實習目的:

增進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增強對城市的感性認識,發現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並能將課本中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1.2實習時間以及內容:

時間:xx年4月5日

路線:從北大地學樓出發,沿着燕南園,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到蔚秀園,穿過承澤園到海淀公園,經六郎莊,直至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到萬壽山北坡。

沿途觀察當地的建築,植被,動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動,並向遇到的人展開一些調查,獲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實習效果和教訓:

1.3.1實習效果:

總結實習的所得,實習的主要目的都達到了。這次實習使我對於城市中人與環境,與其他生物的關係有了感性的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因此使得自己以後思考問題能站在一個更為全面的角度。

1.3.2實習教訓:

但由於是第一次實習,實習經驗還不是很足,特別是到了頤和園後,由於頤和園的秀麗風光並且有些累了,有些放鬆,所以遺漏了許多細節,使得這次實習並不是很圓滿。同時這個教訓也應該謹記,爭取在下次實習時能做得更好!

2實習記錄

本部分將以路線和我所見所聞為線索,詳細的概括在實習中所見到的各個方面。

2.1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的“世外桃源”,我們去時正好是在春天“乍暖還寒”,萬物復甦的時候,燕南園一片綠色。其中的樓房大都建於50年代,帶有西方建築的風格。在一個垃圾周圍,我們看到了一種叫做車前草的耐踐踏的植物。在燕南園裏我還看到了一片在這嘈雜的城市中難以見到的一片綠地,裏面自然生長着的植物,説得出名的説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種,這與我們在公園中所見到的人工的單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這綠地中我還同時看到了蚯蚓糞。在園中,我訪問了一位正在修剪樹枝的女士。當問及對住在燕南園的感受時,她的語氣充滿了自豪,她説到:“這麼好的地方,有這麼多的古樹,這麼多的植物,有時候還有許多小鳥,在哪找的到?!”同時她還表示在燕南與別墅中,她願意選擇燕南。也許別墅中也會有樹,然而她認為那裏的環境過於人工化遠不及燕南的自然環境舒服。在離開燕南的時候,我回頭看到這處於一片碧綠的樓房中有些的牆壁上爬滿了一種我叫不上名的植物,與這古香古色的建築形成了對照,給人以一種古樸之感,這的確是一個“世外桃源”!

2.2靜園及其附近:

靜園的草還帶有些黃色,靜園原來是一片蘋果園,因為修蓋新圖書館而將這蘋果園該成現在的樣子,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休閒娛樂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靜園中的人並不多,不大的靜園反而給人一種空曠的感覺。靜園後面的園子到是已經呈現出一片綠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綠蔭,給人一種與靜園不同的感覺。然而很遺憾的是,由於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許踐踏。在南北閣的屋檐下,我們發現了小鳥以及它們所築造的窩。

2.3未名湖及其附近:

從靜園出來,我們沿着小山坡間的路到未名湖。這條路很安靜,偶爾可以看到一兩個人在這靜謐的山坡上大樹下看書。未名湖邊的柳樹已經發芽,隨風飄舞,給人以“楊柳依依”之美感。粉紅的桃樹也已經開花,夾雜於萬綠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師帶我們去看了在翻尾石魚旁邊的一塊小沙灘,沙灘上有着許多小草,中間有一條路。這個沙灘與翻尾石魚連成一體,是未名湖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然而老師告訴我們小沙灘上原有一塊介紹翻尾石魚的碑,是後來才移到沙灘前面。

2.4蔚秀園:

我們從西門出直接進入蔚秀園。進入蔚秀園,我看到的是有些蕭條的景色,還有一個充滿髒水的河,河邊有些野草。在這小河旁邊,我訪問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訴我,她還是喜歡住在這裏面,雖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邊,我們看到了一個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個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難見到的畫面,一羣老太太在剪野菜,還有兩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對情侶在看書。此時大概已經9點半,太陽已經有些大了,然而,由於山包上的大樹遮擋了陽光,使得這裏成為了一個極好的乘涼之地。那兩個小男孩告訴我,他們覺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覺得住在這裏面有這麼一個其他地方沒有的小山包,他們玩的東西玩的花樣比其他人更為豐富。當我走近這些老太太時,卻詫異地發現她們竟然是將這些野菜連根拔起,而她們並不認為這會對這小山包造成破壞。而矛盾的是,這些老太太告訴我們她們都很喜歡這個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萬泉文化公園:

進入萬泉文化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型兒童遊樂場以及其後的一片草地。因為是週末,玩的小朋友比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帶着他們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對帶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訴我他們經常帶他們的孩子來這玩,因為這視野開闊,空間大,空氣新鮮,而他們更為喜歡帶孩子在草地上玩,因為遊樂場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傷,而他們的孩子也更喜歡在草地上玩。但讓他們不滿意的是,廣場中的樹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乘涼的地方。告別了快樂的一家子,我卻發現在離他們不遠處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請勿踐踏”四個大。

接着,我到了公園的廣場。從上向下望,廣場並非很大,有着不少人在廣場中滑冰。廣場中央有一個噴水池但並不噴水。在廣場的左邊,設計師們刻意擱置了一些橫放或者豎放的大石柱,讓我覺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着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書遮擋着太陽。在廣場的周邊,等距放置着一些美觀的圓球,廣場的外圍有着一弧形的比廣場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並沒有水。我訪問了一對坐在廣場右邊的老年夫婦,他們覺得這個廣場樹太少,以致於沒有一個乘涼納蔭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時他們認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質太低,既然已經是不允許了,就不應該這樣做;這種不遵守公共道德,應該給予指責。這個回答讓我感到很驚訝。

2.6到頤和園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這裏的建築沒有了城市的現代化和整潔,有些凌亂,骯髒,帶有些鄉土氣息,應該是處於城鄉過度帶。同時還看到一片正在建設的工地,老師告訴我們這裏原來是著名的京西稻區。後來因為北京缺水,而農業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户,所以將農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設的綠化隔離帶。

2.7頤和園:

在頤和園南如意門前,昆玉河的兩旁是用水泥鑄成的堤壩,看起來很乾淨,然而卻沒有了河流的彎曲美和自然美。在橋上,我們訪問了一對中年夫婦,他們告訴我原來昆玉河的兩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於沒人管理,很髒,而現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話,也如現在一樣乾淨的話,他們還是更喜歡以前自然的河堤,有着自然美,不象現在顯的有些生硬。

頤和園中有條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兒髒,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發現,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樹落下的枯枝敗葉堆積而成。這枯枝敗葉,對怎個湖泊生態系統能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呢?這樣堆積究竟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呢?

順着西堤向前走,在老師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濕地,據老師講解,這片濕地是有蘆葦和茭白所構成,生物產量很高,對淨化水質起着關鍵的作用。濕地是否還有其他的作用呢?

最後的一站是萬壽山。老師帶我們看了一個幾百年前的保持水土的工程。這兒的山並非如其他一般呈一坡狀,而是一層一層的呈階梯狀,感覺有點象梯田。這樣做加強了雨水下滲,減緩了沙下流的速度,從而使得山坡上的水土得以有效的保持。在山的另一邊,我們看到了側柏。側柏適應於鹼性環境,耐乾旱,能夠自己生長無須人工管理,然而現在由於人工的干預,已經使的它的生長受到影響。

3討論與分析:

本部分將對2中所描述的情況和提出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1人對自然的需求:

人作為自然界的一種動物有着一種親近自然的本性,這些自然環境帶給人的愉悦之情是那些人工環境所不能替代的。環境心理學家們認為,“對自然環境的美好體驗可以減輕人們的精神壓力,產生一種美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體驗”(1),因此在2.1部分對燕南園的採訪中,如我們所料,被採訪的女士對燕南園感到很滿意。而作為修建於50年代的燕南園,生活條件並不如條件極為現代化的公寓,有如此大的魅力也正是因為燕南園有着極其好的自然環境,有着讓人心曠神怡的綠色,和悦耳的鳥鳴。而同樣在萬泉河文化公園,喜愛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也正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天性,因為這自然的綠對人所產生的吸引力。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公園竟然剝奪的孩子的這種權利,在草地上打出了“請勿踐踏”的牌子。2.2中的靜園後的草地也是不許踐踏的.也許,設計師們是出於保護植物的目的,才這樣做的。然而,試問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是否又考慮到了人對自然的需求呢?是否想到了公園的建造應該是以人為本的而不是僅僅追求美觀,追求表層上的綠。對於人而言,真正意義上的綠是我們可以親近的綠,而不是那可望不可即的綠。對於保護植物和滿足人對綠的需求上的矛盾,這是一個很好解決的問題,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完全可以用耐踐踏的植物來替代這種嬌氣的植物,如車前草。同時,我發現當我們在向自然親近時,所受到的阻力不僅僅是設計師們的設計失誤,還有來自人們觀念的僵化以及人們錯誤思想的指導使得他們行為對環境所產生的破壞。2.5中最後的採訪中,我們不難看出很多人似乎早已經忘卻了人親近自然的本性,似乎已經麻木。由於社會長期的誤導,在他們看來,這種本無可厚非的很美好的天性反而成了素質低下的表現,是應該收到譴責的。而在他們心裏,這種天性已經泯滅,這不能不説是一種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孩子們的這種天性也將被這種觀念所扼殺。而在2.4中連根一起將野菜拔起的老太太們親近了自然,卻在以着另一種方式破壞着她們所喜歡的自然環境而全然不知,也許當她們發現的時候,她們再也沒了這片可親近的自然環境了,這不也是一種可悲嗎?!所以,經過這次實習,我認為要讓我們能與自然更近,除了設計的改進,還應該轉變人的觀念,應該讓人們知道什麼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自然的親近),什麼是應該先考慮的(合理的人性的滿足),什麼是我們該做的?(採取合理的方式保護我們親近的自然)。

3.2萬泉河廣場:

“要使我們的城市廣場句要意義,必須重新認識城市廣場是‘人性場所’”。(2)從被訪問人的回答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廣場設計的並不是很成功,因為它忽略了一點:人。儘管看上去廣場很漂亮,但置身其中特別是夏天,並不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因為廣場的周圍並沒有給遊人提供庇廕的大樹和坐的地方,只有一些冰冷的石凳和一些設計師們認為具有藝術效果的同樣冰冷的石柱。從這個角度上來説,這個廣場是“非人性的廣場,缺乏對普通人的關懷”(3)。其次,廣場中的噴水池幾乎是不怎麼用的,那麼也就是這個噴水池只是為了特殊的幾天來裝點門面而用,這樣豈不是對資源的浪費?再者,這樣的廣場是存在着安全隱患的。溜冰的孩子如不小心碰到周邊的石球是很容易受傷的,而喜歡到處亂跑的小孩也許一不注意就會不小心在鋪設的“河道”與廣場的交接處踩空從而受傷。而這些也正表明了我們的設計師在設計廣場時還是主要以美觀排場為標準,而對人的關懷反成了其次甚至不在考慮之範圍!我認為應該在這個廣場其周圍種上大樹,並給遊人提供舒服的坐椅。至於噴水池和石球石柱,我認為應該做一個適當的改造,使得這些隱患能消失。

3.3水(河):

“每個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其所在地的水系緊密相關。”(4)北京是一個缺水的城市,然而,在實習中,我卻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水體的污染。在蔚秀園中的臭水不僅影響了那裏的環境,更給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威脅,在被採訪的人中,沒有一個人不對此感到不滿和無奈。在去頤和園的途中,我看到了流着污水的萬泉河。在頤和園門前,我看到了修了水泥堤壩的昆玉河.對於前面兩個問題,我們經常接觸,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而最後一個,在採訪時,原來以為這樣做只是會造成視覺上的不舒適,然而回來後,查書,發現這樣做的危害遠遠不止於此.原來自然的河堤,與水系形成了一個生態系統,在那裏棲息着許多動物,生長着許多植物,它們不僅僅使得讓我們感受到了生物的多樣性,而且還對水的自淨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當水泥護堤建成後,這一切都遭到了破壞.水系的自淨能力下降,污染加劇.(4)知道了這些,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方面,我們在大聲吶喊着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我們又在破壞着它,而可悲的是,我們有時卻不知道自己是在破壞反而以為是在”保護”.看來,我們保護環境不能是盲目而為,應該去除那種盲目自大,不信科學自以為是的心理,應該採用科學的方法,否則只能是加劇其惡化!

3.4濕地:

《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狹義的定義通常把濕地視為生態交錯帶;是陸地和水域之間的過渡區域,由於土壤浸泡在水中,所以特徵植物得以生長。我們在頤和園看到的濕地應該正是這種陸地和水域之間的過度區域。濕地的功能除了對水質的淨化起着關鍵作用外,還有有着以下功能:滯留營養物和沉積物,防止自然力的破壞(保護海岸線,防風,排除有毒物),流量調節,防止鹽水的入侵。如果能夠合理的運用濕地的這些功能,而不是去破壞它,因地制宜,那麼濕地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好處。同時很重要的是,世界上的許多濕地還是許多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如位於喜馬拉雅山山腳的蓬濕地現已變成了鳥的世界,並仍有大量鳥羣不斷飛來,將此地視為遠離污染的純淨天堂。而對於城市,一個人工痕跡很重的生態系統,濕地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我的週記六中曾提到的上海江灣濕地是上海最後一塊自然濕地,現在卻面臨着被房地產開發的境地!很慶幸的是,頤和園的濕地還未受到開發商的威脅。

3.5一些未找到答案的問題:

3.5.1問題一:在2.8中提到的湖中的枯枝敗葉的問題,試圖去找找資料,然而卻沒找到。只是看到在森林系統中,森林及野生植物每年增加的有機物質,連同枯枝敗葉,厚厚地蓋着林地,腐爛以後成為優質肥料,呈現最好的水土保持,形成林地內有大量蓄水。我認為在湖泊中也同理,枯枝敗葉被微生物分解腐爛後成為優質肥料,能夠給湖裏的生物提供養料,同時也為大樹本身提供養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中的各級消費者及生產者處於一個自己自足的狀態,完全不需要人為活動的介入。如果我們認為枯枝敗葉污染了湖水,而將其處理的話,反而會影響生態平衡,導致湖水環境的惡化。但,是否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矛盾:如果不加管理的話,枯枝敗葉過多將會造成湖水的富營養化從而破壞湖水的生態?

3.5.2問題二:對於途中所看到綠化隔離帶,它是以京郊稻田為代價的。那麼就生態價值而言,這樣做是否可取?

4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給我的收穫確實不小。古人云: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原來在課本上在電視中看到的各種不合理的現象總覺得似乎離自己很遠,然而在走出了象牙塔後,才發現原來這些不合理離自己是如此的近,是如此的嚴重。我們已經感知到了環境的惡化,也知道環境的惡化會對人類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脅,然而我們仍然有着很多急功近利的人,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去破壞那根本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生態平衡。同時,我們也有很多盲目的人,他們本着保護環境的心理想去做一些切實的事情,然而卻由於知識的缺乏,思想上的盲目自大,往往是南轅北轍,不僅沒有保護環境反而由於他們的保護心切使得環境的惡化大大加劇。而事實上往往,生態系統有它自己的調節方式,根本毋需我們的看似“好心”的多此一舉。所以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像魯迅先生那樣“搖旗吶喊”,以喚起國民的環保意識,同時,我們還應該向國人大力宣傳科學知識,我們要樹立的不僅僅是環境危機意識還更應該是正確的科學的環保意識!

同時在這次實習中,我也發現了不少亮點。首先讓我耳目一新的是燕南園中那自然淳樸的居住環境。相信這種環境應該正是我們所追求的,而其中生態與人的協調,我想也是值得我們所借鑑的。其次便是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如垃圾堆前的車前草,還有在去往頤和園途中所看到的灰藜)對不同環境的適應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

5參考文獻:

(1)摘自《環境心理學》俞國良王青蘭楊治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p202

(2)(3)摘自《城市景觀之路—與市長們交流》俞孔堅李迪華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p67p75

(4)參考《城市景觀之路—與市長們交流》俞孔堅李迪華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p75---p76

3.4部分資料來源

6對實習的一些建議:

1希望老師實習過程中能多講解一些相關知識,比如説在這次實習中沿途的一些植被老師可以多介紹一些;

2希望能多一些自己觀察調查的時間以獲取更多更全面的材料。

3我認為這次實習同學間的配合還不夠。希望在下一次實習中,能改變這種各自為政的狀態,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合作氛圍,使得實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彭雪城市生態學實習報告生態實習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這次的暑假實習我選擇了一家裝潢設計公司,因為平時在學校從事編輯排版工作很想有機會到外面類似的公司裏面實習一下,使自己的基礎更牢固,技術更全面,實習的內容是學習平面設計(Photoshop和CorelDraw的使用)。因為考慮到以後畢業有可能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因此我非常珍惜這次實習的機會,在有限的時間裏加深對各種平面設計的瞭解,找出自身的不足。這次實習的收穫對我來説有不少,我自己感覺在知識、技能、與人溝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穫。總體來説這次是對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鍛鍊和提高。第一天來到公司,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什麼也插不上手,只是這裏看看,那裏逛逛,最終還是公司裏的老師給我指了條路,讓我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軟件模仿教程做一些簡單的圖片,終於找到事情做了,於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圖片。説實話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也這樣做過,不過效果沒有這麼好,因為以前一遇到難的或不懂的就停下來不做了,而現在有老師在旁邊,有不懂的就問,這使我受益非淺。假如在作圖的過程中如果使用幾個小技巧,確實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photoshop小技巧1.製作圓角矩形方塊首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個新文件,在文件上用矩形選取工具畫一個矩形框,接着選擇選單select→feather,輸入半徑值,數值越大則圓角矩形的半徑越大。在選取區中填入顏色後,取消選取範圍。選取選單image→adjust→threshold,由調整threshold level來改變大小,如此就會產生您想要的圓角矩形大小。若要產生圓角矩形的選取區,可以在選取區作用的環境下,切換到快速遮罩模式,同樣執行threshold以獲得您想要的遮罩。2.高解析製作在用photoshop製作網頁圖形的時候,許多朋友為了快速的操作,都會把圖選擇低解析度進行製作,但是有些濾鏡會因為圖形解析度的不足,而無法處理,最後出來的效果也很差。所以建議大家在處理類似情形時,可以先在高解析度下完成繪製、影像編輯等工作,然後再向下取樣,將影像縮成最後的大小。3.保留選取範圍大小當您在photoshop中使用image size或cancas size改變影像大小時,原本在影像中選取的範圍也會跟着改變,如果想要保留原本的選取範圍,可以先切換到快速遮罩模式下(按下鍵盤上的q鍵),然後再選擇“image size”或“canvas size”。使用image size指令會將影像與選取範圍一同縮小;若使用canvassize指令則只會將影像縮小,而選取範圍仍保持原有的大小。記着再將快速遮罩模式切換成標準模式。4.快速隱藏圖層如果您在photoshop中只想要顯示某一層圖層的影像,是不是得一一將其他圖層隱藏起來呢?這裏有一個既快速又方便的作法:只要在圖層面版上同時按住ctrl+alt以鼠標點選欲顯示的圖層的眼球圖示,就可以將其他圖層通通藏起來。另外也可以用ctrl+alt+快速鍵調整圖層的前後次序。二、coreldraw小技巧1.擦去錯誤線條如果您使用coreldraw中的手繪鉛筆工具,不小心把線條畫歪了或畫錯了,您不必急着將線條刪除,只要立刻按下shift鍵,然後反向擦去即可。2.動尺規在coreldraw中事實上是可以讓您自由移動尺規的位置,只要在尺規上按住shift鍵以鼠標拖移,就可以將尺規移動。如果您想將尺規放回原位,則只要在尺規上按住shift鍵迅速按鼠標鍵兩下,就會立即歸位。3.利用coreldraw製作動畫gif文件事實上利用coreldraw也可以用來製作動畫gif文件,您可以將coreldraw中的圖層當成動畫中一個個的影格,然後逐一輸出成gif文件(其他圖層上的影像必須先關閉)。再利用photo-paint的movie功能,先選擇creat from document將第一張gif文件製成movie,再陸續將轉好的gif文件以“insert fromfile”插進來,選擇“儲存成…”動畫gif的格式,於對話框中設定延遲的時間和位置,如此就算大功告4.同時旋轉與縮放如果您在coreldraw中,拖拉物件的旋轉把手時,同時也按住shift鍵,那麼將可以同時旋轉與縮放物件;若是按住alt鍵,將可以同時旋轉與變形傾斜物件。經過幾天的基礎訓練,老師終於讓我參與他們的策劃,剛開始有點緊張,後來就慢慢熟悉了策劃和後期製作的整個過程。慢慢地老師也把一些比較重要的交給我處理。這使我對這個行業認識就更加深了一步。通過這次實習,在設計方面我感覺自己有了一定的收穫。這次實習主要是為了我們今後在工作及業務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增強了我們今後的競爭力,為我們能在以後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實習單位的老師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參與他們的設計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來從事設計工作所要面對的問題,如:前期的策劃和後期的製作等等。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後的社會當中立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這幾天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行。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鬥才能真正地走好。

實習報告範文(城市生態環境)生態實習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一、實習概況

1. 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當地居民或公園遊客的交流, 增進我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以及瞭解人們對於環境的真正需求。

2. 實習路線及內容:XX年4月5日,早八點,在北大逸夫二樓前集合出發,經圖書館至燕南園,停留進行觀察調查;經靜園至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至蔚秀園及承澤園,解散進行調查;在海淀公園調查後,經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從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萬壽山北坡一路觀察,聽取老師講解;約14:30實習結束。

3. 實習達到的目標: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繫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一些動植物,增加了知識。

二、實習記錄

1. 逸夫二樓經圖書館至燕南園途中:

在圖書館前回望,通往東門的那條路,左邊是繁忙的建築工地,右邊是教學樓,僅有的那片可憐的草坪是看不到的。雖還是春天的早上,但還是給人一種熱的感覺。也許因為是新建不久的,路兩旁幾乎沒有一棵樹。北京春季多風,有時還會夾雜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個小型“沙塵暴”,令這條路有些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頭疾走,當然這種情況在出了東門以後也沒有得到緩解。缺乏綠色,也使這條路讓人感到很暗淡,有些過於嚴肅。

不能説這條路上完全沒有綠色,還有一片草坪。關於它我問了問周圍的同學,有的説沒什麼感覺,有的説它晚上還不錯,還有的説剛來的時候覺得綠油油的挺好,後來就沒注意了。我覺得這和人的心情有關,剛入學當然覺得什麼都好,後來也就沒心情注意了,還是“低頭疾走”要緊。晚上其實是草坪裏的燈好看。這麼説來它存在的意義似乎不大,不如種些樹,因為在地學樓前,我覺得弄成一個小型的實習場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巖石,認識認識植物,比在屋子裏印象要深刻。

老師還提到如何設計這條路以配合圖書館及周圍景物的問題。

2.“世外桃源”——燕南園:

(1)老師在園內一片草地中講解:

瞭解並認識了一些植物,如耐踐踏的車前草,開着紫色小花的二月蘭,堇菜和蒲公英等。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們特殊的照顧,自生自滅,但是生生不息,二月蘭謝了,三月蘭花開,種類更加豐富。

(2)自己在園中的觀察:

與園外相比,園中的人工雕琢很少。牆角,路邊都長着野花。注意到園中很少有鐵柵欄,草地的邊界都是由一種植物,再在上面簡單的架一根竹竿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長葉開花後應該很漂亮。我想這個效果是鐵柵欄無法擁有的。在裏面還看到三隻野貓,兩白一黃。

(3)同園內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歲的叔叔在自家門前的地裏給玉簪花分株,訪問中他説這一小片地裏的植物都是他種的。問他住在這裏同住在樓房哪個好,他説當然是這裏好,因為這裏人的密度小,活動空間大,還可以種花草。

在詢問一位住在園中30多年的老大爺時,他指着園中的一個花壇説,那裏以前是一個遊樂場,現在修了反而少了個娛樂的地方。

在問及住在此處還有什麼不如意的時候,被訪的人一致對園內的公廁表示不滿,説不僅環境差了,而且人也雜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這裏的老奶奶説這裏的植被亂七八糟的,自己想種點花,又會被人折走。

3.靜園:

據老師介紹,這裏以前是一片蘋果樹林,但為修草坪被砍掉了。靜園的草坪可以任人踐踏,目前黃綠相間,野草為綠。

4.未名湖:

有一個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個人正在湖邊的長椅上看書,突然身邊開始噴水,嚇的差點跳起來,原來是給草坪澆水的時間到了。我覺得這是設計的一大失敗。設計要處處為處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許坐椅與噴頭不是一起建的,但後來添加的應考慮到整體,不能將一個一個設施隔離起來。

5.蔚秀園:

主要是同居民進行交流。大家似乎還是抱怨的比較多,都反映小區中的一個死水溝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垃圾成堆。據瞭解,這個水溝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來井,居民也不多,後來蓋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來井不出水了,活水變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當問及對小區內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時候,大家的意見也是出奇的一致,説現在太亂,草亂七八糟的,還是要搞搞綠化,弄利落點好。問她們野花難道不好嗎,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種的花那樣開的長,也沒有那麼多種類,而且也沒有種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觀點似乎與老師自然即是美的觀點有些矛盾,這種情況在燕南園中也有發生,人們還是需要整齊的草坪和人工栽種的花朵。是因為我們訪問的都是些老人家,她們見了太多的荒蕪與嘈雜,現在渴望一種整齊的美嗎?

6.海淀公園:

還是以自己觀察和同別人的交流為主。在公園中沒呆多久就感到很曬,問在公園中健身的人,也反映這裏的樹陰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來。一個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説,這裏雖説很曬,但離家比較近,有一些健身設施,孩子也愛到這裏玩,有總比沒有要好。

我觀察到,這裏樹少,天空比較空曠,反而成了放風箏的好地方,公園也因地制宜,門口就有賣風箏的。其實沒樹也有別樣的樂趣。

公園中有殘疾人康復區,兒童區和老年人健身區,區內都有適合不同人羣的健身設施。而且每區的地都是用橡膠鋪的,軟而不滑,這是在很多小區或公園裏面被忽視掉的。

7.去往頤和園的路上:

在萬泉河邊,被眼前景象驚呆,河牀中已沒有水,只有一層散發惡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匱乏,使其沒有了生機。

經老師講解,路上那些穿着“鎧甲”的樹木是皮很名貴的杜仲。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這種樹種在路邊,給樹木的養護添加麻煩。是為了讓路人認識新植物嗎?樹上沒有掛牌,而且讓人認識到它的珍貴之處,樹就更危險了。是它適合種在此處,或是它長成後別有一番景象嗎?

到了所謂的綠化隔離帶,是將“京西稻田”除掉後的產物,覺得還沒有路邊的樹多,土倒是不少。老師介紹一種名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該種先鋒植物,無人管理,也可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