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實習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9科研實習報告科研實習報告範文彙編關於協和醫大本科生的科研實習報告範文17年度有關科研實習報告範文

自1988年開始承擔協和醫大本科生科研訓練以來,至今已有16名醫大學生在藥理室本課題組結業並拿到博士學位,其中有2名為協和醫院麻醉科代培生。他們的特點是在長達7年多的基礎與臨牀實習後,已經具備相當的醫學理論知識,因此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和領悟性,思想活躍,一點就通。

科研實習報告4篇大綱

藥理學是密切連接臨牀與基礎醫學的橋樑,它為臨牀防治疾病合理用藥提供實驗依據。在學生系統學習過藥理學課程和臨牀初步實踐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設計某個動物試驗要求學生解決一個特定的藥理學問題。學生從一開始就融入課題組參加學術討論會,作開題報告。在確定了研究課題後,要求他們在廣泛查閲文獻的基礎上寫出一篇相關的綜述文章。

多年來我們對醫大生科研訓練的基本模式為:製作一個病理模型,通過與正常組、藥物干預組的對比,觀察該藥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原理。試驗手段主要包括:動物行為學、神經生化學、組織形態學等。我們要求學生了解:藥理學研究必須嚴格按照“隨機、對照、重複”的原則。要求學生循序掌握的實驗技能和具體目標是:正確捉拿動物、稱量體重、作身體標記、分組灌胃給藥、觀察動物行為等,加強愛護動物的意識;認真做好試驗記錄,隨時討論出現的問題;快速掌握斷頭取腦術,能正確分離腦的7個主要部位並瞭解其功能;掌握3~5項神經生化學指標如受體、酶活性的檢測;掌握2~3項組織形態學指標的檢測;能正確統計數據,實事求是,並規範地用圖表表達,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和幻燈製作,進行答辯練習。

儘管上述模式和時間沒有改變,但這幾年醫大生畢業論文的水平比過去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的經驗是1)要發揮整個課題組特別是研究生的傳、幫、帶作用;加強互相幫組的協作意識;2)一定提供他們成熟並驗證了的方法,在具體實施前還要進行預實驗,以確保實驗順利無誤;3)在完成論文和預答辯階段充分展開討論,提高理論認識,嚴格規範圖標製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使學生通過科研訓練真正學到知識本領。

我們儘量提供最好的條件充分挖掘醫大生的潛力,如1999年在多媒體尚未普及時,我們就花錢借來投影儀,讓兩位醫大生首次用多媒體幻燈發佈了畢業論文。xx年又一位醫大生將微循環的錄像變為多媒體幻燈,大大提高了論文發表的效果。至今醫大生共參與發表科研論文8篇,英文1篇,3篇為第一作者。

科研實習報告範文彙編2019科研實習報告(2) | 返回目錄

在高等職業教育在分析社會經濟形勢、研究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根據社會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對人才的實際需要,依照崗位羣、崗位在知識、技能、工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要求來確定具體的培養目標。

並在教學環節(培養過程)中切實突出體現應用型針對性特色。如何做到在教學中既傳授知識,又能培養、鍛鍊職業技能和其它方面的能力是我們一直在探索求解的問題。

1999年北京城市學院(原海淀走讀大學)的旅遊景區專業被北京市教委確定為北京市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之一。三年來,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實踐,其中建設北京頤和園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實習基地的實踐已初見成效,並在向更高層次發展。一、在教學方面進行了四個層面的實踐

1?旅遊景區專業日常教學——在旅遊景區專業《北京導遊》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頤和園一日遊”現場教學:

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團認為北京的頤和園是中國風景園林造園藝術的一種傑出展現,將人造景觀與大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頤和園是中國的造園思想和實踐的集中體現,而這種思想和實踐對整個東方園林藝術文化形式的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以頤和園為代表的中國皇家園林是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

此外,旅遊景區專業要求學生接受景區文化內涵教育和行業技能訓練。因此,選定頤和園為現場教學景點之一是有其重要意義和必要性的。

頤和園現場教學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有關景點、景物的知識,在結合《導遊業務》課程的基礎上,學生熟悉了現場導遊路線,實踐了導遊技能,並撰寫了有關景點的調查報告。現場教學有着具體、形象、生動、真實等課堂教學不可比擬的優點,現場教學為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提供了必要條件與保證。

2?旅遊景區專業實習——在一年級末進行為期兩週的中英文結合的頤和園雙語現場教學:

頤和園雙語教學的目的要求學生:

第一,通過現場教學比較系統地瞭解頤和園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並以北京頤和園的旅遊資源為載體重點組織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要求做到用較流利、正確的英語進行頤和園景點導遊講解。

第二,同時進行包括德、智、體、美諸方面在內的素質教育。

(1)課堂園林基礎知識介紹,激發興趣的產生:

在實地實習之前,藉助幻燈、圖片,對全體實習學生進行簡明、扼要的園林基礎知識講解與引導,使學生掌握實習所需的知識,對實習內容發生了興趣。

(2)現場教學時段目的明確,依景物、景點、教學對象的變化隨時調整教學方式,保證預期教學效果的實現:

現場教學分為上、下午兩個時段。上午的教學按照當天計劃的景點、景物,由中文老師進行中文講解,外語教學重點配合,並要求學生通過看、聽、記、問和討論正確、全面地瞭解並掌握當日學習內容。下午的外語教學則是在外語教師的幫助和個別輔導後,每個學生進行講解或表演,既鍛鍊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又通過學生的創意表演活躍了教學氣氛。

(3)重點考核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改變考試方式,鼓勵學生去求知:

此次實習考試的成績比例為中文筆試佔20%,外語口試佔80%。我們的英語口語現場考試改變了常規的考試方式,具體做法是在考生講解之後,教師或其他學生可發表自己的見解來進行糾正、補充。這樣做不僅在於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而且更注重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改變了由於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學生被動學習的負面影響,激勵了學生更加自覺自願地去學。

3?外語專業實習——逐步推廣、擴大到英語專業、日語專業在頤和園進行為期兩週的雙語現場教學:

北京頤和園教學與科研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與體會強化職業能力的實踐訓練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特點。作為外語專業的學生做到流利、較準確、得體地用外語進行交流是最終的教學目標。日常的課堂教學和訓練使學生初步掌握了必要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只有通過反覆實踐,才能真正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此外,外語學習的過程也是文化學習的過程。

僅僅瞭解外國的文化歷史知識是不夠的,對於我們自己的中國文化更深入的學習也是必須和重要的。因此,將頤和園雙語教學推廣到外語專業則是對外語教學的很好補充。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學習了有關皇家園林和頤和園的知識,擴大了知識面和外語詞彙量,更在外語知識與技能、園林知識、交往能力等充分融合的真實環境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鍛鍊。

4?積極進行教材建設,已經編寫了該實習基地教材《北京頤和園八十六景》:

該教材是按旅遊教學實習要求,按八條路線分別按景點、景物次序編寫的,教材是在實地調查訪問並參考了眾多資料的基礎上編成的。這本教材在經過多次的實習使用後,經幾次修改並最後定稿。

二、建設頤和園實習基地的收穫和如何進一步完善基地建設的思考

良好的幾點體會:

1?建設北京頤和園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實習基地的實踐説明了三個有利:

(1)有利於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提高教學質量。學生通過實踐反映現場教學、現場實習和畢業論文三個教學環節獲得由理論——實踐——理論——再實踐的機會。通過這樣一連串教學環節的組織,學生不僅掌握了必備的理論知識、技能和工作方法,而且還在實踐之後,有了許多親身體會,積少成多,形成自己獨特的新認識,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是個“錄音機”的角色。

(2)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有許多的年輕教師。他們都是碩士,接受了嚴格、系統的學科高等教育學習,但高等職業教育對他們來説是陌生的。面對不同的教學場所,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和周圍環境的變化,面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何組織好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對他們的挑戰。

頤和園教學與實踐基地的建設為他們深刻認識高等職業教育提供了機會,使他們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指導學生的同時,也是自身專業知識、技能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過程。

教師如果不進行科學研究就會成為“教書匠”。只有教學和科學研究相結合,教師的業務能力才能有所長進,教學內容才能更豐富,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上文提及的兩篇論文就是兩位老教師潛心研究的成果。

(3)有利於北京頤和園管理、保護與開發。例如題為《對頤和園經營和保護的幾點建議》一文指出頤和園景區產品具有不易變性、不可轉移性、抽象性和無形性、依賴性、不可替代性、不可貯存性、後效性、生產與消費的同時性、非標準化性和波動性,並明確提出頤和園應圍繞“提高頤和園的文化品位。

突出它的皇家園林特色”這一宣傳核心,瞭解北京皇家園林的旅遊市場需求,經營該產品的特殊性,提高服務水平,改善、增設服務設施,吸引更多的北京、國內和國際遊客。此外,還提出了加強保護頤和園大氣質量、昆明湖水質和萬壽山水土保持的具體措施。作為唯一的一篇從管理和保護的角度在學術會上發表的論文引起了頤和園有關領導的重視。

2?回顧北京頤和園教學基地建設的實踐,我們還有下列三方面的不足:

(1)北京城市學院國際語言文化學部旅遊景區專業與頤和園管理處在體制結合方面、在人員相互培訓提高方面都還缺乏具體的進展。

(2)頤和園文化科學內涵十分豐富,必須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但我們師資隊伍知識面不夠廣,而且研究手段不夠先進,加上缺乏足夠的時間保證,我們對頤和園文化科學內涵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今後需要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增加投入,以提高教學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教學基地建設對學校來説要採用師生結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來進行;同時,這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目前還沒有形成不同年級接力賽的組織形式,基地建設缺乏系統性、綜合性,這都是今後要進一步改進的。

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來自於實踐。社會是最好的舞台。在加深對社會認識、研究的前提下,我們將繼續加強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實習基地的建設,探索出培養合格高等職業教育教師與人才的道路。

關於協和醫大本科生的科研實習報告範文2019科研實習報告(3) | 返回目錄

自1988年開始承擔協和醫大本科生科研訓練以來,至今已有16名醫大學生在藥理室本課題組結業並拿到博士學位,其中有2名為協和醫院麻醉科代培生。他們的特點是在長達7年多的基礎與臨牀實習後,已經具備相當的醫學理論知識,因此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和領悟性,思想活躍,一點就通。

藥理學是密切連接臨牀與基礎醫學的橋樑,它為臨牀防治疾病合理用藥提供實驗依據。在學生系統學習過藥理學課程和臨牀初步實踐的基礎上,我們通過設計某個動物試驗要求學生解決一個特定的藥理學問題。學生從一開始就融入課題組參加學術討論會,作開題報告。在確定了研究課題後,要求他們在廣泛查閲文獻的基礎上寫出一篇相關的綜述文章。

多年來我們對醫大生科研訓練的基本模式為:製作一個病理模型,通過與正常組、藥物干預組的對比,觀察該藥物的作用效果及其原理。

試驗手段主要包括:動物行為學、神經生化學、組織形態學等。我們要求學生了解:藥理學研究必須嚴格按照“隨機、對照、重複”的原則。要求學生循序掌握的實驗技能和具體目標是:正確捉拿動物、稱量體重、作身體標記、分組灌胃給藥、觀察動物行為等,加強愛護動物的意識;認真做好試驗記錄,隨時討論出現的問題;

快速掌握斷頭取腦術,能正確分離腦的7個主要部位並瞭解其功能;掌握3~5項神經生化學指標如受體、酶活性的檢測;掌握2~3項組織形態學指標的檢測;能正確統計數據,實事求是,並規範地用圖表表達,完成畢業論文寫作和幻燈製作,進行答辯練習。

儘管上述模式和時間沒有改變,但這幾年醫大生畢業論文的水平比過去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的經驗是1)要發揮整個課題組特別是研究生的傳、幫、帶作用;加強互相幫組的協作意識;2)一定提供他們成熟並驗證了的方法,在具體實施前還要進行預實驗,以確保實驗順利無誤;3)在完成論文和預答辯階段充分展開討論,提高理論認識,嚴格規範圖標製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使學生通過科研訓練真正學到知識本領。

我們儘量提供最好的條件充分挖掘醫大生的潛力,如1999年在多媒體尚未普及時,我們就花錢借來投影儀,讓兩位醫大生首次用多媒體幻燈發佈了畢業論文。

xx年又一位醫大生將微循環的錄像變為多媒體幻燈,大大提高了論文發表的效果。至今醫大生共參與發表科研論文8篇,英文1篇,3篇為第一作者。

17年度有關科研實習報告範文2019科研實習報告(4) | 返回目錄

xx年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實踐小組在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完成了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10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果葉綠””、“綠悦豐”兩種營養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黃河灘區等地,通過與農户交談、邀請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設施農業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由於沒有合適蟲源,棉蚜抗性監測試驗沒能完成。

現將試驗結果及調查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一、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9種藥劑的棉紅蜘蛛抗性監測試驗

1.供試試蟲及藥劑

供試棉紅蜘蛛,採自大荔縣埝橋鄉東埝村大豆田,試驗當日採回帶蟲葉片,挑取個體大小一致、健康、活潑的成蟎供試。

供試藥劑:50%甲基對硫磷乳油(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50%甲胺磷乳油(石家莊志誠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8%avermectin乳油(華北製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40%氧化樂果乳油(天津農藥廠);15%噠嗪靈(掃蟎淨)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浙江威爾達化工有限公司);2.5%高效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34%久效磷乳油(南通江山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0%瀏陽黴素(齊魯製藥廠平陰分廠)。

2.測定方法

室內毒力測定採用玻片浸漬法。具體方法是在潔淨的載玻片一端粘上兩面膠,用毛筆輕輕挑取棉葉上成蟎並將其背部粘在兩面膠上,放置2h後於解剖鏡下檢查兩面膠上的紅蜘蛛,用撥針剔除死蟲和爬在或側粘在兩面膠上的紅蜘蛛,每載玻片粘紅蜘蛛不少於30頭。把供試藥劑稀釋成6~7個濃度梯度後,將載玻片粘有紅蜘蛛的一端在藥液中浸5s,取出後用吸水紙輕輕吸取兩面膠上滯留的殘留藥液,把載玻片放在鋪有濾紙的培養皿中,在濾紙上滴水保濕。每濃度處理設三個重複,以清水為對照。各處理置於t=25±2℃、l/d=12h/12h、rh=70%的條件下。分別於2h、24h後檢查死蟲數(用撥針輕觸蟲體,附肢不動者為死亡)。然後計算死亡率,如對照死亡率高於20%,則試驗作廢重做,否則用abbott公式校正死亡率。用機率值分析法求出供試藥劑的毒力曲線、致死中濃度及其標準誤,並進行卡方檢驗求出lc50及95%置信限。

2 結果與分析

2.1 9種殺蟲劑對棉紅蜘蛛2h的毒力

9種藥劑2.5%功夫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15%噠蟎靈乳油、1.8%阿維菌素乳油、1.8%阿維菌素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34%久效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80%甲基1605乳油、10%瀏陽黴素2h後對棉紅蜘蛛的lc50分別為59.9892mg/l 、72.1264mg/l 、5.4525mg/l 、2.932×10-3mg/l 、360.4328mg/l 、99.7315mg/l 、871.5614mg/l、1070.1077 mg/l、11.1602 mg/l。結果表明棉紅蜘蛛對有機磷農藥的耐受力最高,其次為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棉紅蜘蛛對生物農藥的耐受力較差。

2.2 9種殺蟲劑對棉紅蜘蛛24h的毒力

24h後,9種藥劑對棉紅蜘蛛的毒力由高到低排序為:1.8%阿維菌素乳油(4.788×10-3mg/l)>15%噠蟎靈乳油(6.1291mg/l)>10%瀏陽黴素(12.4336mg/l)>2.5%功夫乳油(18.8031mg/l)>34%久效磷乳油(41.2735mg/l)>20%甲氰菊酯乳油(50.7490mg/l)>50%甲胺磷乳油(208.5813mg/l)>40%氧化樂果乳油(242.1482mg/l)>80%甲基1605乳油(647.7030mg/l)。

3結論

通過試驗可以看出有機磷及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對棉紅蜘蛛的無論是處理2h後,還是處理24h後均很高,表現出較高的耐受力。而對如阿維菌素及瀏陽黴素等生物農藥或抗生素類農藥表現出較高的敏感性。這一結果的產生也是與當地農藥使用情況是相符的。目前當地主要用有機磷及擬除蟲菊酯類農藥防治棉紅蜘蛛,且使用量及頻度很高,導致棉紅蜘蛛對這兩類農藥產生較高的抗性。與此相反,當地很少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棉紅蜘蛛,阿維菌素也是近幾年才開始使用的,這也是棉紅蜘蛛對生物農藥更敏感的原因。

二、兩種植物營養液劑防治梨樹黃化病藥效試驗

試驗設三個藥劑處理,即“果葉綠”+“綠悦豐”處理、“果葉綠”處理和綠悦豐處理(均為稀釋150倍液)。“果葉綠”+“綠悦豐”處理施藥方法為,先噴“果葉綠”150倍液,隔24h再噴“綠悦豐”150倍液;“果葉綠”處理(或綠悦豐處理)則是隔24h各噴一次“果葉綠”150倍液(或“綠悦豐”150倍液)。對所處理的樹掛牌,每處理5株,每株選5枝掛牌,每枝選十個黃化葉片。以噴清水為空白對照。

從施藥後5d、9d、14d觀察處理桃樹黃化葉的返綠情況,兩種營養液劑處理的葉片相對於對照葉片在藥後5d、7d均有不同程度的返綠現象。且“果葉綠”+“綠悦豐”處理的葉片返綠現象明顯於“果葉綠”處理和“綠悦豐”處理的葉片。觀察發現,無論哪種處理方式,其返綠規律相似:即以均勻返綠為主,兼有沿葉脈返綠和點片狀返綠;最先為枝頂部葉返綠,後逐漸向基部葉發展,直至變為正常葉色;與對照相比,新生葉色正常。

兩種營養液劑對桃樹黃化病的治癒效果結果表明,兩種藥劑處理中“果葉綠”+“綠悦豐”處理和“果葉綠”處理對桃樹黃化病有一定的治癒效果,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治癒率越高,而“綠悦豐”處理對桃樹黃化病的治癒效果不明顯。“果葉綠”+“綠悦豐”處理對桃樹黃化病的治癒效果最好,藥後5d在對桃樹黃化病的治癒率僅為29.45%,藥後14d,“果葉綠”+“綠悦豐”處理對桃樹黃化病的治癒率為40.82%,而“果葉綠”處理和“綠悦豐”處理對桃樹黃化病的治癒率分別為29.93和5.05%。

綜上分析,三種處理效果由高到低排序為:“果葉綠”+“綠悦豐”處理>“果葉綠”處理>“綠悦豐”處理。

三.大荔縣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現狀調查

大荔縣是陝西省的農業示範縣,當地氣候適宜,而且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品種齊全,農業種植結構合理,被稱為“陝西農業第縣”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大荔縣農業種植結構調實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1) 農作物種植從傳統的單一糧食作物向多種經濟作物轉變。

由過去的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轉變為經濟作物(小麥、玉米、棉花、黃花菜、西瓜、李子、蘋果、花生、大棗等)、反季節瓜果(聖女果、油桃、禮品黃瓜等)。

2) 農作物種植從零散、小規模種植向集中、大規模種植轉變。

過去一家一户“單打獨鬥”的種植方式,向着同一規劃,科學種植,大規模經營的方向發展,逐步實現了集約化生產。

3)農產品從個體經營向產業化,工廠化發展。

通過廣泛聯繫,種植產業化,加工工廠化,農民再也沒有了顧慮,收入增加了,生產積極性也極大提高。

4)農作物種植與畜牧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目前,大荔縣有着自己的苜蓿草等大型生產基地,各類草料供應充足,完全可以滿足當地畜牧業的發展,畜牧業的發展已走上正規。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大荔縣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的理念值得推廣,使我們意識到: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用全新的概念打造品牌,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和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不僅能加快了農業改革步伐、而且能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社會長期穩定發展。

四.大荔縣農業及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

大荔縣主要農作物有棉花、果樹、花生、小麥、西瓜等,農作物種植品種多樣。其中果樹類病蟲害發生危害最嚴重,用藥量最大,棉花等其它作物主要是幾種常發難防病蟲害危害。就病害而言,除幾種常發病種如棉花黃萎,果樹炭疽,黑星、小麥白粉病等,近年又出現了幾種新的難防病害,如棉花紅葉莖枯病,棗縮果病等,這類新生病害因對其致病機理了解不夠,沒有有效的防治藥劑,導致大面積發生危害。因此,有關這類病害的深入研究亟待進行,對於此類病害有效防治藥劑的研究開發,更是刻不容緩,具有廣闊的市場。蟲害方面,以前的一些次要害蟲逐步上升為主要害蟲,如棉花上的棉蚜、紅蜘蛛,果樹上的盲蝽及黃花菜上的薊馬等。

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於抗蟲棉的大面積推廣種植,使得早些年棉花上的主要害蟲棉鈴蟲得以控制,從而造成了以往的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其次,農藥的長期使用,尤其是單一農藥品種的長期使用,誘導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及增強,導致最初可以防治的害蟲變得較難防治,甚至無法防治,成為主要害蟲。第三,也可能由於某種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為害蟲的大暴發創造了條件。總之,大荔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呈現出動態變化趨勢,主次要病蟲害的變化更替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五.大荔縣東埝村設施農業現狀調查

經過我們的走訪,我們對大荔縣東埝村設施農業的現狀有了初步的瞭解,該村的設施農業經營情況相對較好,呈現良性發展。

基本上有一下幾個特點:第一,温棚的收益相當可觀;第二,温棚的建設已具相當規模;第三,產品對外開拓有一定的市場,收穫季節能及時銷售。第四,有相應的政策,加速設施農業的發展。第五,農民經過摸索,有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來經營設施農業。

但是,有些方面還需要加強,比如,把農業技術和温棚的種植更加緊密結合,實現“雙贏”,加速農業的產業化進程;進一步開拓市場,摸清市場變化的規律,為農服務。總之,東埝村大規模設施農業的發展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提高當地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六.大荔縣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調查

在大荔縣農藥市場一條街中調查,共發現有62種農藥品種,其中殺蟲劑佔調查總數的26%,殺菌劑佔58%,除草劑佔11%。化學農藥仍處於主要地位,而新生的生物源農藥在市場佔有額很小。

農藥使用調查中我們發現呈現出以下特點:

1 用藥缺乏科學指導,不能對症下藥,打藥過於頻繁。

在東埝村我們就遇見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果農辛辛苦苦種了將近兩畝的桃樹,但在我們到達那裏時看到80%以上的樹得了黃花病,而且很嚴重,並引發瞭如桃穿孔、桃縮葉等病害,已無力挽回。果農為救這片桃樹,四處求救方,但大家説法不一,於是果農在用一種藥不起作用後,就用另一種,如此這樣,錢花了不少,但這病卻一天天加重。在其他地方我們也見到了類似情況,“急病亂求醫”是我們農民朋友用藥普遍存在的問題。

2 用藥不規範,缺乏基本常識。

村民用藥單一,不知道施藥的最佳時間,不注重農藥的稀釋倍數,只看重結果,導致害蟲抗藥性不斷增強。

3 由於各類植物抗蟲品種的使用,增加了農民對它的依賴性,把它當作是萬能的,以至於忽視了一些次要病蟲害的防治。

大荔縣在大量種植抗蟲棉後,有效地消除了棉鈴蟲的危害,但兩三年過後,原本很少見的黃萎病逐漸蔓延起來,而農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在播種前及時種子拌種,相反在生長期大水灌溉,導致此病大面積流行,棉花一株株倒下,而農民朋友卻無計可施。

同時也存在以下問題:

①農藥售後服務不到位,農藥售出後,商家不去調查農藥的使用情況。而農民朋友自我保護意識差,買到假藥後,不去有關部門申訴,自認倒黴,很被動。因此也給了許多不法分子鑽空子的機會。

② 農藥市場管理不規範,不嚴格。一些廠家趁機鑽空子,大套生產“一品多名”、“超範圍使用”產品,以牟取暴利。甚至有些廠家抱着“有奶便是娘”的態度,什麼產品能賺錢就生產什麼,使一些正規廠家的產品頻頻受到冷遇。

③藥農思想落後,在農民的腦海中只有用藥意識,沒有殘留意識,用藥只注重眼前結果,導致用藥量逐漸增大,用藥次數逐漸頻繁,而病害的抗藥性逐漸增強,殘留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調查時,一位種大棚的村民向我們訴説,去年他種植的八分地聖女果,收穫後運到城裏被檢測農藥殘留超標,損失3000—4000元左右。

七.大荔蘆筍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及防治調查

蘆筍嫩莖質地細膩,有鮮美芳香的風味,纖維柔軟可口,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是一種高檔的營養保健蔬菜,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蘆筍病蟲害較多,主要有莖枯病、立枯病、炭疽病、莖腐病、夜蛾類害蟲、蚜蟲、薊馬等。大荔蘆筍種植面積達6萬畝,經過我們調查,結果表明:

大荔萬畝蘆筍地未發生明顯可見的病蟲害,僅見少量棉鈴蟲,緣蝽,薊馬等害蟲及危害狀。可能與當地農民的栽培管理及化學防治及時、有效有關。

八.大荔縣黃河灘區抗蟲棉蟲害調查

在對大荔縣黃河灘區種植的抗蟲棉害蟲調查後我們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1棉蚜、 紅蜘蛛等上升為主要害蟲

生產上推廣的抗蟲棉絕大部分是轉bt 基因棉, 它僅對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有抗性, 而對棉蚜、 紅蜘蛛等害蟲無抗性,所以在抗蟲棉區,棉蚜、 紅蜘蛛上升為主要害蟲。

2抗蟲棉區對天敵的有利影響

對轉bt基因抗蟲棉由於用藥時間推遲,用藥次數和用量減少,對天敵的殺傷作用減小了,有利於棉田天敵羣落的建立和自然控制作用的發揮,減輕了害蟲的為害。

3黃河灘區病蟲害發生較少的原因

我們所調查的抗蟲棉地理位置較為特殊,它位於黃河灘上,平均每3-4年要被黃河水沖刷一次,這樣就使本地區蟲源大大減少,害益蟲的生活週期不能正常完成,加之黃河灘區與其他棉區相距較遠,害蟲較難遷如本區。在本地區我們沒有發現棉鈴蟲的卵和幼蟲,這也説明了抗蟲棉對棉鈴蟲具有較好的抗蟲效果。

4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抗蟲棉害益蟲之間的比較

通過xx年和xx年黃河灘區抗蟲棉田害、益蟲的比較,我們發現xx年黃河灘區抗蟲棉上的害蟲,如棉蚜、薊馬等,比xx年明顯增多,而益蟲如草蛉等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