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認識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城市水利專業學生進行了水工認識校外實習。本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對已建成的、配套和管理工作搞的較好的水利工程和地質條件比較齊全的地方進行全面的參觀和學習,使我們對水利工程和典型地質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初步瞭解水利水電工程樞紐配套建築物的總體佈置、組成及運行管理情況;瞭解不同類型的建築物的結構形式和作用;明確水利水電工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為後繼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習時間和地點 實訓時間:XX年5月24日—XX年5月27日實訓地點:合肥市肥東縣; 六安市霍山縣、舒城縣。實訓安排:週一(5月24日)上午參觀肥東撮鎮排灌站,下午參觀水工模型室;週二(5月25日)上午去霍山,下午參觀佛子嶺水利樞紐;週三(5月26日)上午參觀橫排頭水利樞紐,下午參觀淠河干渠;週四(5月27日)上午參觀龍河口水利樞紐,下午回合肥。 三、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我們首先去了撮鎮排灌站,初步瞭解了排灌站的結構、組成和作用,初步認識了水利樞紐工程的一部分。接着我們參觀了佛子嶺水利樞紐。佛子嶺水庫是建國初期我國自行設計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連拱壩水庫,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航運,系治淮委員會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設計。指揮汪胡禎,政委張雲峯。

水工認識實習報告

1952年1月動工,1954年11月建成,歷時2年又10個月。水庫位於淠河東源上游,壩址在巴山縣城西南17公里處,漫水河、黃尾河徑流入庫。壩下東淠流至兩河口與西得河上的響洪甸水庫泄水合流,經橫排頭、六安市、正陽關注入淮河,實際控制面積127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 4.96億立方米,相應洪水位130米,汛期興利庫容1.2億立方米,死庫容 1.25億立方一米,防洪標準為千年一遇。

樞紐工程由攔河壩、溢洪道、輸水鋼管和發電廠四個部分組成。攔河列為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東岸端為重力壩,西岸端為平板壩,全長半5窪拱壩段長 413. 5米,有20個垛和21個拱組成。1983年大壩加高1.5米,並加做防浪牆高1.1米後,壩頂高程由原來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牆頂高程由原來129.56米增至131.06米;最大壩高由原來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於東岸山凹,開敞式,1984年由原來5孔擴建為6孔,堰頂淨寬63.6米,孔寬10.6米,最大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鋼管3道,管徑l.975米,分別佈設在13,14,15號垛內,最大泄量225立方米/秒。發電引水鋼管6道,供新老兩座電。廠輸水發電,合計發電流量98.25立方米/秒。

建國伊始,百廢待興,面對放蕩不羈的淮河水患,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水庫工程是在既無經驗、條件又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參加施工隊伍來自四面八方,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來自治淮委員會、六安幹部學校和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軋鋼、灌漿、起重、運輸等技術工人來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來自六安、阜陽兩專區農民,中國人民解放軍改編的第一水利師咱始至終參與最艱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數達一萬餘人。工程耗用鋼材8010噸,水泥 6.3萬噸,共做土方99萬立方米,石方82萬立方米,混凝土23.9萬立方米。水庫大壩垛拱澆築到頂後,當年經受洪水和6月17日10時15分5.25級地震考驗,安然如故。1964年汛前檢查,發現拱面裂縫,東西壩頭滲水積水,次年9月底,放空庫水補縫加固。佛子嶺水庫山清水秀,不僅生態環境優美,而且屬於“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安徽省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巍巍大壩矗立於萬山聳翠之間,壩體鐫刻着毛澤東主席手書體“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個紅色大字。登壩遠眺,兩岸青山疊翠,白雲繞尖,綿延不絕的水帶伸向遠方,水天相映,山水相依;湖面碧波如鏡,湖心白帆點點,泛舟湖上,山移水復,鳥語花香。庫區著名景點“卧佛”、“睡美人”、“獅子巖”、“老鷹洞”等,千姿百態,呼之欲出。令中外遊客流連往返,歎為觀止。1958年朱德、劉伯承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水庫視察。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佛子嶺水庫”門額;劉海粟大師親書佛子嶺水庫竣工紀念“碑文”,使佛子嶺水庫聞名於海內外。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託蘭先生稱佛子嶺大壩為“國際一流的防震連拱壩”;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院長稱讚:“連拱壩好,中國工程師了不起!”建庫50年來,先後有英國、意大利、法國、越南、朝鮮等24國使者前來參觀訪問。在參觀了佛子嶺水利樞紐後我又進一步的瞭解了水利樞紐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對連拱壩的認識。週三上午,我們去了橫排頭水利樞紐,下午我們來到了淠河干渠。淠河灌區渠首樞紐工程位於橫排頭,渠首以上來水面積4370平方公里。其中,淠河東源的佛子嶺水庫以上來水面積1840平方公里,淠河西源的響洪甸水庫以上來水面積1400平方公里,水庫至渠首區間來水面積1130平方公里。渠首樞紐於1958年8月19日開工。1959年7月29日進水閘引水抗旱搶種,抗旱保苗。1959年9月底除船閘外,溢流壩等主體工程建成。因建時缺少水泥,修改了設計,降低了防洪能力,還採用了一些代用材料,影響了工程質量,1964年7月進行加固,1965年6月竣工。橫排頭渠首自1959年引水灌溉後,進水閘每年啟閉多達百次,引水流量已達到300立方米每秒的設計要求。橫排頭風景名勝區,位於六安市裕安區蘇家埠以南4公里處,是一處以水文景觀為特色,以山水風光為依託,集休閒、觀光、度假為一體的六安近郊型風景名勝區。她距六安僅20多公里。

先認識橫排頭水利樞紐工程。這項工程呈現了中國水利建設的壯舉。皖西自古多災多難。這與它的山川地勢有關。這裏有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和流入長江的杭埠河三大河流,但這三河均是河牀低窪,兩岸多高崗丘陵。天旱時,三河很難進行自流灌溉;而一旦連日陰雨,河牀積水,排流不暢,又容易發生澇災。這就陷入了“旱時盼水水不來,澇時恨水水不走”的悲悽境地。自1958年起,皖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歷時數載,興建了著名的“淠史杭綜合利用工程”。這是一項以灌溉為主,兼有航運、發電、城鎮給水、養殖、旅遊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地跨安徽、河南兩省,在江淮之間的千里崗巒上,交織成密密的水網,可以澆灌十多個縣、市、區的1000多萬畝農田,是中國繼都江堰之後的又一大型人工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七大灌區之一。勞動人民為興建此項工程所挖、所炸、所搬走的土石方,如果築起1米見方的長堤,足可繞地球20多圈!著名詩人郭沫若在《淠史杭頌》這首詩歌中,曾經由衷地讚頌説:“排沙拆水分清濁,喜見源頭造海洋。河道提高三十米,山崗增產萬斤糧。倒虹吸下渠交織,切道崖頭電發光。汽艇航行風浩蕩,人民力量不尋常。”

淠史杭工程發揮灌溉作用的關鍵,是興建渠首樞紐工程,抬高水位,逼水上崗。它的渠道樞紐工程有三處:一是裕安區的橫排頭,二是金寨縣的紅石嘴,三是舒城縣的龍河口(含梅嶺、牛角衝)。這三大樞紐工程建得最早的,便是橫排頭。它於1958年8月破土動工,1959年7月竣工放水。這項工程由溢流壩(長500米,高7.75米)、土壩(長610米,高7米)、總乾渠進水閘(5孔,每孔淨寬5米,高6.6米,設計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島和船閘(閘室長120米,寬6米,高6米)六大部分構成。它們猶如結成了一把鋒利的長劍,將古老的淠河攔腰截斷。在溢流壩和土壩上面,抬高佛子嶺、磨子潭和響洪甸三大水庫發電後的尾水和區間來水,形成一個面積達125公頃的浩浩渺渺的湖泊。湖水通過進水閘,進入淠河總乾渠,逼水上崗;在每年7月前後的豐水季節,湖泊水溢,便通過溢流壩,形成百丈短瀑長練,碧波滾銀,進入淠河故道,流經蘇家埠、六安、馬頭集、隱賢集等地,最後在壽縣正陽關泄入淮河。——這面積達125公頃的湖泊,名曰“豐源湖”。它是橫排頭風景名勝區的主景點。

史杭灌區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之一的橫排頭渠首樞紐除險加固工程,於11月20日開工,該工程將對非溢流土壩、溢流壩、分流島、上下游導堤、進水閘、衝砂閘加固,新建1座跨總乾渠的公路橋,工程總投資3809萬元,總工期24個月,工程完工後將對進一步發揮淠史杭灌區的工程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橫排頭樞紐工程位於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以南5公里的淠河上,是淠河灌區的渠首工程。始建於1958年,1959年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當年發揮灌溉效益,以後灌溉面積逐年擴大,到XX年底止,灌溉面積已達616萬畝,佔設計灌溉面積的93.3%。40年累計引水量867億立方米。實施除險加固工程後,防洪效益、航運效益、環境效益、替代效益等將有明顯提高,僅灌溉增產、增加城市供水年效益就可達2352萬元。校外實習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位於舒城境內的龍河口水庫。龍河口水庫又名萬佛胡,於1958年動工業興建,1960年建成受益,以後陸續興建配套設施,1969年最後竣工,歷時十一個春秋。“修水庫實現千年理想,鎖蛟龍造福萬代子孫”。它是舒城人民所書寫的戰惡龍、降旱魔的煌煌歷史篇章。這座水庫大壩為“粘土心牆沙殼壩”,全長1000多米,海拔高度75.4米,總計完成土石方160萬立方米,巍巍然聳立在龍河寨和栲栳山之間。令人驚歎的是,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築成,堪列“世界之最”。見多識廣的原聯合國大壩委員會主席蘭希先生,稱讚龍河口水庫大壩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龍河口水庫為何又稱萬佛湖,原來龍河口水庫納曉天河、龍河和滑水河之水,庫區流域面積達1111平方千米。諸河流自千山萬壑。最高峯萬佛山的老佛頂,海拔1359m,系舒城、桐城、廬江、潛山等縣境內的眾山之祖。老佛頂下丹峯上有一座高2米、寬1米的“自生石碑”,系舒城縣級保護文物,碑上有刻於清光緒年間的“萬佛名山”4個大字,歷百年雨雪風霜而未湮滅,至今仍以蒼勁、秀逸的面容昭示遊人。萬佛湖位於舒城縣中部,距省會合肥80公里,距滬蓉高速、合九鐵路60公里,距南京、武漢等城市為3個小時左右車程。萬佛湖原名龍河口水庫,它建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水面面積50平方公里,容水量9.03億立方米,湖岸線205公里,是舉世聞名的淠史杭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皖西五大水庫之一。因其水的源頭來自風景秀麗的萬佛山,故命名為萬佛湖萬佛湖風景區總面積135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安徽省旅遊十大度假基地。被譽為“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後花園”。 暢遊湖面,你可以穿行於眾多島嶼之間,觀賞那些形態各異、綠得可愛、美得醉人如玉盤嵌珠似的島嶼。你還可去栲栳山,鑑賞風水寶地“五老觀太極”,憑弔三國名將周瑜先祖安息之地。這裏的大梅山,就是漢代南昌尉梅福隱居之地,山上梅福洞尚存。在這裏你可體驗一下這位辭官不做的先賢洞穴崖居的生活情景,想象他羽化昇天的境界。西去裏許,有一處奇石景觀,臨湖巖石因風雨剝蝕,形成奇特景象,有象鼻石、人頭馬、神龜望月和釣魚台等。欣賞大自然賜給萬佛湖的這些瑰麗的寶藏。 乘遊船東去,是瓦礫山、葉墩遺址所在地,在那裏你可訪古探微,尋找我們祖先當年捕魚狩獵、刀耕火種的痕跡,感歎萬佛湖的蒼桑歷史。 船靠三江碼頭,其東南方向就是名震遐邇的西湯池温泉了,那裏有桐城派古文大家戴名世的《温泉記》碑刻美文,還有仙米尖、仙人橋、五龍廟、鏡子石、情侶峯、蓮花峯、獅子石和龍潭湖等諸多勝景。但你更應該盡情地享受一下高熱氡礦泉浴的舒坦和美妙。 夜幕下的萬佛湖,朦朧神祕,你可以踏月水濱,坐石臨風,聆聽那如歌如訴的濤聲,回味那“斬蛟除害,造福蒼生”的優美傳説,它會把你帶到悠遠的遐思遙想之中。 萬佛湖生態環境良好,湖汊港灣縱橫曲折,林木水草茂盛豐盈,是各種禽鳥棲息之地,造就了野鴨渚、雉雞塢、白鷺洲等自然景觀,每當“寒波淡淡起”,便看到“白鳥悠悠下”,使你有置身於“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境界。 萬佛湖島嶼林立,各顯姿態,有的如綠龜浮背,有的如鰲魚出水,有的似紫燕剪水,有的似牛卧淺灘。已開發的有金海岸、燕子島、桃花島、芙蓉島和徽萃山林等多處,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觀點亮點。 萬佛湖還是大別山(六安)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距今約1.4至1.2億年的侏羅紀晚期,全球火山活動強烈,地處太平洋巖獎活動帶上的萬佛湖園區,先後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這些自地球深處噴出的熾熱巖漿冷凝後,形成了火山巖地貌區。 萬佛湖大壩橫卧於栲栳山、中流砥柱和龍河寨三山之間。它是萬佛湖的主體工程,也是萬佛湖風景區最為壯觀最為動人心魄的景觀。新中國誕生不久,倍受旱澇災害的舒城人民,在舒城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先後動員20萬人次民工建設萬佛湖。工程自1958年11月開始至1960年2月主壩完工,歷時一年又四個月,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總長約1000米,底寬190.8米,壩高34米。總計完成土石方160萬立方米。如此巨大工程是在我們共和國三年最困難時期,龍舒人民用肩挑手推而築成的。時任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親臨工地題寫:“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萬頃/興利除害造福子孫億兆年”。聯合國大壩委員會主席託蘭考察後,稱讚説:“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萬佛湖建成以後,發揮了防洪、灌溉、養殖、發電和旅遊等效益。XX年初開始,歷時5年對大壩進行灌漿防滲、白蟻防治、塊石護坡、防洪牆等加固措施,增建了壩頂觀景欄杆,綠化美化了壩中山。萬佛湖大壩是舒城人民用心血、汗水凝結的英雄豐碑。它集中體現了龍舒人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艱苦創業的奮進精神、顧全大局的犧牲精神、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概而言之就是“龍河口精神”。它是舒城人民永遠的驕傲。 四、實習總結 經過這次的校外實習我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這對於今後的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對於本次的校外實習,我基本上已達到實習的目的要求。四天的校外實訓,我們參觀了皖西各大水利樞紐,見證了建國初期建造水利工程的不易,認識了水利工程對於國家民生的重要,皖西的水利建設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水患對安徽人的禍害,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以及城鎮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可見水利工程的建設對於國民生產生活的重要性。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極度匱乏,眾多城市的缺水已經愈演愈烈,缺水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已經越發凸顯,今年的西南大旱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怎麼樣杜絕大旱大澇?只有興修水利,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杜絕污染,保護生態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實這條路還很長。作為一名學習水利專業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發揮自己的所長,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所學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