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校園貸倡議書(通用5篇)

抵制校園貸倡議書 篇1

旅遊管理系全體同學:

抵制校園貸倡議書(通用5篇)

隨着小額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借貸平台採用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借貸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的陷阱,侵犯廣大學生的合法權益。現向全系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一、在校生要以完成學業為重,以積累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主,切不可以鋪張消費、創業資金週轉等為由進行校園小額貸款,嚴重影響學業的同時加重家庭經濟負擔。

二、如果確需貸款,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商量,選擇生源地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或到正規金融機構、信用社機構辦理相關貸款手續,貸款前一定要仔細閲讀貸款合同,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向金融機構諮詢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三、要增強守信意識。在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後,要按時還款,培養信用意識和契約精神。如不能及時還款,會留下不良信用記錄。

四、一定要理性消費,避免奢華攀比。根據自己以及家庭實際情況進行消費,不跟風攀比,避免“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五、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勤儉節約,文明修身。不參與校園借貸宣傳活動,不從事校園借貸代理活動。

六、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避免被他人“冒名”貸款。不輕易為他人提供信用擔保,否則一旦出現“違約”將一併承擔連帶責任。

請全系各位同學自覺加強提高不良校園貸款的辨識能力,防範貸款風險,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環境。

抵制校園貸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隨着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台採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的陷阱,不僅影響了我們正常的學業,侵犯了學生合法權益,也讓一些家庭揹負了沉重的債務,“欠款跳樓”、“裸條借貸”、“暴力催收”等現實悲劇在我們身邊不斷上演,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和反思。為此,校大學生自律委員會呼籲廣大同學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防範抵禦校園不良網借貸風險,現面向全校學生髮出如下倡議:

一、強化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辨別能力

面對層出不窮的不良網絡借貸平台,以及打着“零利息”、“零首付”、“低門檻”、“低成本”名號等吸引眼球的貸款信息,我們一定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主動了解相關金融貸款知識和法律法規,辨別真偽,不斷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避免被不良網貸的表面假象誤導而陷入困境,不斷強化防騙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二、強化責任意識,樹立理性消費觀念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以及生活觀念,在日常消費過程中,體諒父母,消費水平要在家庭承受範圍能力之內。在生活上不羨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從,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拒絕過度消費、超前消費。要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注重物質而忽視我們精神上的追求,崇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品格,不斷強化我們自身的責任意識,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三、強化信用意識,維護自身權益

科技在飛速發展,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很容易在網絡上傳播,受他人利用。目前,很多外界詐騙分子,利用我們大學生社會經驗少,盜用學生的身份證和學生證等個人信息進行違規貸款,非法獲利,對學生本人的利益和信用造成嚴重的損害,我們無論是對承諾提供“好處”的陌生人,還是關係密切的同學朋友,切勿使用個人信息替他人進行網貸,避免出現“違約”承擔連帶責任,注重維護自身的權益。如果確需貸款,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商量,選擇生源地助學貸款或到正規金融機構、信用社機構辦理相關貸款手續,貸款前一定要仔細閲讀貸款合同,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向金融機構諮詢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後,要按時還款,培養信用意識和契約精神,時刻牢記信用會影響人的一生,切不可讓大學時代出現不良信用記錄而影響自己的未來。

四、自覺抵制不良網貸,弘揚青春正能量

大學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人生經歷,因此,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上,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社會和國家,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勤儉節約,文明修身。不參與不良網貸宣傳活動,不從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代理活動,堅決抵禦不良網貸,專注學業,珍惜青春韶光,做一名文明合格大學生。

同學們,為了保護好自己及他人的財產安全乃至人身安全,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理性消費,科學消費,把“安全”銘記在心,理性辨別是非,自覺抵制不良網貸,攜手共進,共同破解不良網貸帶來的亂象,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奮,去創造真正屬於我們的美學生活篇章!

抵制校園貸倡議書 篇3

全校師生員工及家屬朋友們:

文明校園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參與。近年來,我校不斷深化文明創建,廣大師生及家屬朋友的交通意識不斷增強。但與此同時,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行為卻依然存在,這大大增強了交通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學校形象。為創建平安、和諧、文明校園,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出行人身安全,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文明交通的實踐者。開文明車,自覺遵守市區及校園交通規則,自覺聽從交警及保安人員指揮,自覺養成“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按規駕乘”的交通習慣,不爭道、不搶道、不佔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從車窗往外隨意扔果皮、紙張等垃圾物品,禮讓行人,禁止鳴笛。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在機動車道行走,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自覺監督和推進文明交通環境的建設。

二、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樹立文明交通理念,每個人都要成為文明交通的宣傳者,主動向家屬、朋友、同學及家長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拒絕酒後駕駛,做到“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同時做到不超速行駛、不無證駕駛、不疲勞駕駛、不違章停車、不在斑馬線上搶行,不坐無牌車、電瓶三輪車等低資質、無安全保障的違法載客車輛等。

三、做文明交通的勸導者。要積極參與交通公益活動,主動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為,經常引導和提醒家人、朋友以遵守交通法規為榮,以不遵守交通法規為恥,對發生在身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要及時予以勸阻、糾正,影響、帶動更多的人遵章守紀,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四、做綠色出行的推廣者。美麗師大、美好家園建設需要我們共同行動,每個人都向身邊人宣傳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意義,帶動更多人蔘與到行動中來。倡議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儘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採取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倡議廣大“有車族”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積極參與交通‘135’行動,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交通。

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力量。遵章守紀,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既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更應是每一位師大人的自覺追求,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人人蔘與,共同努力,文明行路、文明行車、文明停車,共創文明安全有序的校園交通環境,共建“人文師大、美麗師大、活力師大、幸福師大”。

抵制校園貸倡議書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走進我們的學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清新,一株株綠樹為我們提供新鮮的空氣,一棵棵小草和一朵朵小花為我們裝點校園。

如此美麗的校園,你忍心丟下手中的紙屑,去玷污它的一塵不染嗎?你忍心大聲喧譁,去打破它的和諧寧靜嗎?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去破壞它的美麗整潔嗎?

校園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如今,我們的草坪在哭泣,牆壁在落淚,地板和走廊在抗議。看看走廊白色圍牆上跳動的足跡音符,看看綠色草地上悠閒躺着的果皮紙屑,再看看身着厚厚灰塵的宣傳欄……相信每一位同學都不會目視校園環境被污染而無動於衷。

同學們,我們都希望在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健康成長,而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要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養成。我們是學校的主人,理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建設美好校園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在此,我們21級2班全體師生,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一、養成保護環境、愛護校園的自覺行為。不帶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注意公共衞生,主動清理地面和牆壁上的污垢。

二、遵守公共規則,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保證上課紀律,不打鬧、不喧譁,不頂撞老師。

三、認真學習,講究誠信,以正確的心態對待考試,將考試舞弊行為驅逐出校園。

四、注重個人品德修養,舉止文明,儀表端莊,言行得體。男生不留長髮,不吸煙不酗酒;女生不燙髮,不穿奇裝異服。

五、科學上網,杜絕痴迷於網絡。合理利用時間,爭做網絡文明的使者。

六、愛護公共設施,不攀折花草樹木,不損壞學校公物,拒絕“課桌文化”。

七、以節水、節電為榮。隨時關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按學校規定時間開燈熄燈,杜絕“長明燈”。

同學們,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為良好校園環境的建設盡一份義務吧!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養成文明習慣,樹立文明形象,展現舜耕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讓我們用文明譜寫青春之歌,讓青春與文明同行!

倡議人:__

20__年_月_日

抵制校園貸倡議書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明天就是咱們學校這學期的第一個“低碳日”了,還記得老師在這週一班會上講的知識嗎?如果你忘了,沒關係,看看下面的知識吧。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水、節油、節氣,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

“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怎樣做就能做到“低碳生活”呢?彆着急,你可以嘗試做到這些: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俱,乾淨衞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儘量不使用冰箱、空調,熱時可用電扇或扇子。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乾,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孩子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儘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