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通用17篇)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都達到預期的設想。特別是學生對周長的概念充分理解,我覺得在教學周長時我調度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而且在周長意義理解上層層遞進。細細解釋:“指一指”讓學生體驗“邊”的封閉。“摸一摸”讓學生感知邊和麪的關係。在這兩個活動中,學生明白“邊”“線”,明白從哪裏起就到哪裏結束才是一週的長度。這兩個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周長表現,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畫一畫”從生活中實物化的周長過渡到圖形化的周長(即描出來的線),“説一説”將周長外顯的概念形態(物化的周長、描出來的周長)內化為無形的語言概念,促成周長概念的進一步昇華。其次 , 我覺得較為成功的是周長的測量和計算。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通用17篇)

本節課讓學生掌握計算周長的方法是其中一個重點。我事先準備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圖形,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計算,這樣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並幫助總結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最後,在測量有曲邊的圖形周長時,藉助細線,很自然地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2

學生在學習過程,通過自己動手,用手摸物體的邊線一週,用筆描樹葉和圖形的輪廓,測量周長等親身體驗周長的意義與測量方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繫起來,在親身體驗和經歷中真切的感受周長。同時,在體驗之後動腦提煉周長的含義:選擇一個圖形,比較快地測量出它的周長;測量老師的腰圍時,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後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藉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在初步體驗的基礎上上,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實現了對周長的深入建構。

對於國小數學教學而言,知識的探索是一條明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貫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條暗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滲透”;筆者認為,只有兩者有機整合,讓課堂成為“自主探究”與“人文交融”的平台,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現實,着眼學生未來”的宗旨。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3

《方程的意義》是一節數學概念課,是在學生熟悉了常見的數量關係,能夠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教學,但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下面就結合我所執教的《方程的意義》這節課,談談在教學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顧教學過程,我認為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複習導入,激趣揭題

該環節主要複習與新知識有間接聯繫的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鋪墊搭橋,以舊引新,方程是表達實際問題數量關係的一種數學模型,是在學生熟悉了常見的數量關係,能夠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開課伊始我結合與學生有關的一些生活現象出示了一組題,要求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這些題的出現即能讓學生複習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也能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能用式子表示出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這樣的開課很實際,很乾脆,也很有用。

二、實踐操作,建立方程模型

本節課的探究交流主要體現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的這一概念獲取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天平“平衡現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確定現象”三個直觀活動,抽象出相關的數學式子,再通過觀察這些數學式子的特徵,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過程,然後通過必要的練習鞏固加深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和應用。通過這一系列的觀察、思考、分類、歸納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三、迴歸生活,體會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義以後,設計了根據情境圖寫出相應的方程,並在最後引入生活實例,從中找出不同的方程。這一過程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尋找等量關係列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加深了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時也為以後運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四、教學中的不足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看,他們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大多數學生知道等式並能舉例,向學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兩邊平衡的問題情境,大部分學生運用算術方法列式。但是,學生利用算術方法的解題思路,對列方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擾。

2、對於利用天平解決實際問題雖然較感興趣,但是,要求學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轉化成用數學語言,用含有未知數的數量關係表示時,存在困難。

3、我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而不應該替學生很快的説出答案。

五、改進措施

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想首先是在課下的備課環節,重點的知識應重點去備,一定要詳實,具體,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到講出一種,備出十種。備學生有時比備教材更為重要,稍微與學生脱節的備課都會在課堂教學中產生不小的影響。課上表述任務要求一定要具體,每一個形容,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學生也會完成到不同的層次上,要清晰,易理解,使學生能夠按照要求操作、完成。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4

無論是已知圓柱底面半徑和高,或是已知底面直徑、周長和高求表面積都必須經過七步計算(注:平方也算為一步)。這麼煩瑣的計算,對於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且在列式中,還必須正確選用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因此解答圓柱體的表面積其實是對學生綜合應用所學面積公式的一大考驗。

為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我在學生初次接觸圓柱體表面積一課時,將教學目標僅定位於能夠掌握公式,並能正確求出圓柱體的表面積,而不涉及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即不教學例4),整節課重在夯實基礎。從列式情況來看,教學效果不錯,可一到計算,問題還是頻頻凸顯。特別是有關於∏計算,學生一定要認真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結果,三位數乘三位數學生平時練習較少,所以極易計算出錯。在此,只有適當加大計算指導力度及練習密度,提升作業正確率。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5

小數乘法是整數乘法和小數的基本認識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我在教學中本以為學生會輕而易舉的掌握知識,對於我出示的例題,學生在課堂上做題的正確率十分高,但是作業本練習做下來發現學生的錯誤率極高。課後我也對學生的做題狀況進行了分析:

1、方法上的錯誤:不會對位。計算過程出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花樣百出的現象較多,如在豎式計算過程中小數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積還得去點上小數點,兩次積相加又要去對齊小數點等。

2、計算上的失誤:做題馬虎、不仔細。看成整數乘法算好後,忘加小數點;或小數點打錯位置;或直接寫出得數(如2.15×2.1的豎式下直接寫出4.515,無計算的過程),做完豎式,不寫橫式的得數等。

應對這種狀況,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課堂教學,並對此深刻的進行了反思:教師主導性太強在學生做題中出現錯誤時,我總是急於給同學分析做錯的狀況,而沒有讓同學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讓他們先想想小數乘法的法則,然後再跟錯題比較一下,這時候有的同學可能自己找出錯題的原因,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題時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

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探究,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管是獨立思考還是小組合作,教師都能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思維狀態才能充分展現,所存在的問題也才能暴露無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算潛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多加強口算題的訓練,以提高計算正確率。

在課後的教學中,我也教學生一些檢查的方法,比如驗算,估算。我要求學生不但要會筆算,而且要學會“估算”。用估算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檢查作業,從而提高正確率。反思一單元的教學,我認為教師的引導作用再加強一點,也許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6

這節課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讓學生畫一個角的餘角後,學生被誤導為一個只有兩個餘角,而我沒有做深入的解釋:一個角的餘角其實有無數個如果最後再強調一下哪兩個叫互餘,那效果會更好。

2、缺少對學生回答的一種判斷、強化、比較、組合。對課堂中學生所產生的一些資源捕捉能力不夠。

3、教師問題的提出不清楚,影響學生的思維。主要表現在教師把的太牢,問題提得太小,太細,使學生的思維空間變的很小,學生思維空間小了,思維的差異性呈現不夠,資源生成也變得很少。其中也表現出我的數學語言的準確性還不夠。教師是憑藉語言傳遞信息來進行教學活動的,所以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提高信息載體——語言的功率。提高數學教師自身的語言修養,使用標準的數學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7

數學課堂中,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結果固然很重要,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讓學生説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對學生理解不正確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據學生錯誤所在,通過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學生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認識除法,學生表達不完整時,我應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從而獲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進行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又培養了學生各種能力,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得到有效發展,互動課堂學程導航理念才能得到發展。

從操作中解決實際問題。今天的教學內容是《認識除法》,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平均分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從中體會並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後解決出發實際問題的基礎。讓學生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學時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用圓片分一分)——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動,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繫,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學概括,體會到什麼情況下用除法計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並讓學生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伊始,通過創設生活中坐纜車的情境,以自主學習菜單來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出問題,並及時引導學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動,再把平均分的活動抽象為除法,建立數學模型,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結合,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師只是發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認識除法的意義。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數——總數,每份的個數——每份數,平均分成的份數——份數;以及總數、份數、每份數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求總數——乘法(幾個幾相加),求份數、每份數——除法(平均分的兩種分法)。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用學具分一分或者畫一畫,理解除法的意義。同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知道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明確該用什麼方法。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8

教了十幾年數學,我覺得自己對教材和學生都掌握得很好,但今年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我才認識到自己的感覺是錯誤的。

在和學生共同探討認識了“什麼是物體的周長後”,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引導學生開始瞭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們開始分組探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投入。很快,一隻只小手接連不斷的舉起來了。我讓小組選代表彙報合作探究的成果:

“9+7+9+7=32(釐米)!”

“9+7+9+7=32(釐米)!” ……

沒有出現我的預設效果。我只好進一步鼓勵説:“誰有更好的方法?”

“9+9+7+7(釐米)!” 一個平時表現很好的學生站起來發言。

我心裏有點失望,可是還鼓勵説:“不錯!誰還有更好的方法!”

沒有同學再舉手了。

我説:“彙報的同學説説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我測量了長方形的長和寬,然後兩條長加兩條寬。就得到了它的周長。”幾乎每個同學都如是説。

看到學生自己歸納不出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我急了,只好硬往公式上引導:我説:“長方形兩條長,那 麼9+9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9×2。寬用乘法算式表示為7×2。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表示: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也可以先算出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再×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接下來是課堂練習,我出示了三個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周長。全班只有一半左右學生用我的公式方法計算,還有一半學生是用加法做的。

這堂課上完後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樣教的?好像是先告訴學生公式,再引導學生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現在提倡學生自主探討知識,如果硬讓他們死記公式是背離新課改要求的 。也許讓學生先記公式再學計算周長,就學習成績而言可能會高點,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學到的是死知識,他們的思維永遠被禁錮在老師的講解之下。對這些三年級國小生來説,難道學生自己得出的長方形周長=長+長+寬+寬,不是更直觀、更明白的公式嗎?!

既然學生心裏沒有公式,教師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數學知識強加於他們,只要他們的算法有道理,教師就要鼓勵,新課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課本上不是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註明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嗎?今天他們自己總結出最好記、最好用的計算方法,説不定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摘取數學皇冠的明珠呢!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9

通過反思和查閲相關的書籍,我認為除了繼續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還應積極地採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1、對於學習落後的學生,一定要讓他堅持達到老師提出的目的,獨立地解答習題。有時候,可以多給一些時間讓他思考,教師細心地指導他的思路。

2、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組織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認真探索指導學習的方法,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和勇於創新的機會,激發學習主體的自覺性,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活潑的完成學習任務,並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此改變以往老師講得多,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象。

3、在改善學生學習習慣方面,需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結合知識點進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學(如培養學生解題時必有驗算的習慣);培養學生自我檢驗和自我評價能力,指導學生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分析並登記錯因,認真改錯,提高正確率。

4、備課和教研再紮實深入、細緻全面些,發揮集體的優勢,盡最大努力作好教學工作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0

反思《分餅》一課的教學,有三點啟示和三點不足,啟示是:(1)當要求每個學生寫出3個帶分數時,有一個學生報了一個:4又3/2,出現了問題。我能及時利用這個素材,指導學生觀察前面的幾個帶分數,瞭解到帶分數是由一個整數和一個真分數組成,從而查出4又3/2錯在分數部分。(2)創設故事情境要很好的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服務。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教學任務和發展學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為其服務的,別本末倒置。(3)要有實踐空間。在經歷真分數與假分數的產生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實踐空間。學生只有親歷動手、動口、動腦過程,才能提出屬於自己的發現、假設、問題,才能充分驗證、得出結論。

不足之處:(1)儘可能地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活動的空間,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2)在解決課本第3題時,要分步驟地教會學生確定整數部分、分母、分子,讓學生在填空的同時,知其所以然。(3)在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時,應注意培養學生語言描述的規範性、邏輯性和嚴密性。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1

應該説《中心對稱》這節課的教學效果與我設計的預期效果差不多。學生的配合度比較高。師生的研究學習互動的氛圍比較活躍。

1、設計流程:圖片欣賞-----中心對稱圖形-----應用-------圖片欣賞------成中心對稱----性質與判定----應用-----練習與反饋----小結。

2、主要用意:通過觀察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欣賞圖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中,中心對稱的美,從實際圖片的設計着手引入新課,在圖形的運動變化中進行概念的教學,在觀察中思考中心對稱的性質以及如何識別。在例題的選擇時注意加強中心對稱的應用。在問題預設中注重學生的發展。出現問題或疑問時,加強了引導。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按教材課本的要求,我讓同學們欣賞圖形、感受圖形、識別圖形,進而理解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體會對稱中心的位置以及意義和價值,並感受中心對稱圖形與成中心對稱的轉化關係。在上課時,讓學生們欣賞圖形,觀察圖形,然後再理解圖形,進一步識別圖形,從而把概念教學融入其中。教學時根據新授內容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應變並解決問題。以教學案為裁體,協調好課本教材、教學案和課件,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上課以學生為主,加強學生的活動性、參與性,有意識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討論“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時,注重從整體的眼光中看待問題,讓學生學會相互轉化。當學生出現把對稱中心這個名詞説成中心點時,我及時板書加以強調。在板書設計中注重書寫跟數學思想方法有關的內容,如“整體、組合、分割、轉化”這樣做使得學生學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做到了潛移默化。在遇到預設不到的問題方面,充分地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解決,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對學生將會出現的問題作估計,課上解決,課後反思。

3、不足之處: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請學生畫一個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的點時應在分析後進行現場演示,這樣更加符合學生學情。三、我對學生的營造快樂學習研究氛圍並不夠。

今後的努力方向

(一)導學方面問題解決:體現新知識中數學問題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設計一些問題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可以將導學內容得以掌握,並能獨立自學解決一定的數學問題;

(二)例題分析與變式訓練中的問題解決:例題分析體現數學問題的呈現方式,並進行變式訓練。

(三)課堂練習與課後作業的問題解決:課堂練習的反饋與反思,作業問題的反饋與反思;學生態度與積極性的培養。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2

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教師的教,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重複記憶、題海訓練、強化儲存,根本沒有學生主體活動過程,新課程則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把關注學生的發展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新課程下的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一個稱職的國中數學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

一、對數學教學理念的反思——課堂教學行為是否改變?

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課堂教學應該是和諧、民主、平等的過程。學生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者,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表演者,實踐證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數學課堂上較受歡迎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教學中新的教學理念應用的體現,就是是否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的形成。具體來説,教師的教學行為應有以下的轉變:(1)、由過去重“教”轉變為現在重“學”;(2)、由過去重“結果”轉變為現在重“過程”;(3)、由過去重“問答” 轉變為現在重“對話”;(4)由過去重“講解” 轉變為現在重“引導”;(5)、由過去重“程式化” 轉變為現在重“個性化”;(6)由過去重“強記” 轉變為現在技能的拓展。總而言之,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是否改變,不僅要看教師講課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細考察學生學會和會學的程度以及學生的精神狀態。

二、對數學教學設計的反思——是否為學生的發展,設計教學?

教學設計是有效地上好每節課的必需環節,《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以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設計課堂,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在設計時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獲得結論;教師如何組織並促進討論、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總之我們要堅持“為學習而設計”“為學生髮展而設計”的原則,精心設計好課堂,只有好的設計才有可能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智慧、探究和創新。

三、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是否做到生活──數學──社會,有機結合?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國中生已具有相當多的生活經驗,對生活中的許多數學現象或問題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例如:1、商場購物時: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給予積分並有抽獎活動,另一家贈送禮品,如何選擇?2、房貸的問題,怎樣計算每個月要還的貸款。3、買彩票中獎問題等,對於已有的這些經驗,如果教師能在講授新知識前用問題形式提出來,學生定會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學習勁頭定會高漲。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同時也是適應社會。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教師要把生活、數學、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切身體會中感悟新知識、從而使課堂充滿盎然生氣。學生只有嘗試到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他們才能更好地投身於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有了他們的切身經驗體會才能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於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是在教學中及時的反思對於我們的成長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們實現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才能使我們及時地發現問題,冷靜地分析與解決問題,認識到理念與實踐的差距,從而才能不斷改進教學,更好地引導學生“學”;在反思中實踐時,我們找到理念和行為之間的差距,從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內化為個人的教學行為,對於成長為新時期專業人才、複合人才,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很有裨益。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3

本節課從實際問題出發,創設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通過實例計算,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又通過大量的數學練習,使學生在計算中發現,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形歸納運算法則,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數學的轉化思想。本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本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但學生的認知水平畢竟存在差異,從學生的練習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有理數的運算法則,但還有些學生在將減法轉化為加法時,總弄不清該減去哪個數的相反數,有的甚至把被減數也改變符號,特別是減去一個正數時,往往又再加上該正數,如誤解— — = — + 。因此,教學還需要不斷的探索,不斷完善。

本次學習,內容豐富,有專家對新課程的專題分析講座;對課例的講解;也有課堂實錄,通過學習,收穫不少,受益多多。現將學習感受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理念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有意義的學習能誘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因此為了使學習變成有意義的學習,首先學習材料必須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使學生感到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對生活實際和數迷的發展都是有用的。

三、教學過程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師儘量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相研究。學生通過在小組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大膽發表見解,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在日常的教學中提倡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交流等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有個性的過程。

四.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髮展和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從重功能。

五、要致力於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係,為此,需要教師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個方面共同努力。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4

《認識幾和第幾》這節課是區分“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幾”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幾”指的是事物的順序,是其中的某一個。“幾和第幾”是最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使用“幾”來表達的生活經驗較多,而使用“第幾”來表達的生活經驗較少。因此,兩者很容易發生混淆。學生判斷一共有幾個並不難,指出第幾個必須考慮應從哪個方位數起,要難得多,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中,我們應通過大量的活動場景來促進學生對“第幾”的認識和區分“幾和第幾”。

1、教材的主題圖是排隊買票的情境呈現,而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我創設了過渡語:帶學生去動物園玩,進動物園之前要先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排隊買票了。”這一情境,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想參與活動,我還在從中穿插進行禮貌教育。學生在參與中學會了幾和第幾的不同,這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活躍課堂氣氛。這對於一年級小朋友非常管用。接着我又創設第二個情境---照“全家福”,自然引出“做一做”的第二題,由於課前學生對左右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對於這些問題解答還是比較出色的。在我的鼓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再一次高漲。

2、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又特意安排了點燈籠遊戲這一環節: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反覆練習,這樣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維,達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整節課的教學任務,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認識幾和第幾”。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第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塗了第四個。

第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係。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第四,做完練習後,其實我還可以有效地拓展開來,比如説:問學生,我們的教室在第幾層啊,我們的教學樓一共有幾樓?你們家住在第幾層之類的話,這樣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這個道理。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5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由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七年級一班部分同學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七年級二班的總體就會稍遜一點,整體都呈現一種狀態。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今天,結合一些在教學中的具體例子,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製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課中,由上節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老師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説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才説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啟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老師所説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綜合式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們議論CT技術、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然而,學習了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以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現代醫學的CT技術竟然和切蘿蔔類似。

四.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悦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課堂教學應當走過這樣的過程,“學什麼?……為什麼學?……怎麼學?……用在哪?”學生要學習新事物,除了自身對新事物的興趣外,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學習的價值。如教學《探索規律》這一課時,傳統的教法是直接給出日曆的規律,然後應用這些規律件進行相應的練習,而新的教學方法卻安排了比較充實的實踐、探究和交流的活動。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日曆的套色方框中的9個數之和與該方框正中間的數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對其他這樣的方框成立嗎?這樣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問題提出後,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在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後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得到了日曆中的規律,同時體會了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會了學習的功效,整個過程讓學生動口,又動手,適時地進行動手操作活動,而教師只從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而學生學習主人的姿態、使其主動參與操作、討論、彙報交流、提問、質疑、爭論的全過程,提高其分析問題,辨別問題,創新發展的能力。

五.課堂提問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傳統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師問生答的問答式教學。教師問得淺顯直露,無思維價值,探索的空間太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師問生答,似乎是啟發式教學,實際上是灌輸另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懶得思考,從而導致其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探索性思維就泯滅了,哪裏還有創造能力?在教學時如果能讓學生一直處於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等問題狀態之中,學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觀察事物並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慾望,才會在不同意見或見解的相互碰撞中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創意的做法或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同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與成就感,才能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增強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新教材的優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於哪些調皮學生來説,討論簡直是一種放鬆。什麼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我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我將在下半期的工作中儘量多關注差生,讓他們的學習有所提高。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6

《合併同類項》是我加入周利寧名師工作室的第一節彙報課,雖然課前也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但由於對高估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在課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很多的不足,特別是經過指導老師鄒秋菊的點評之後,有待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1 、學生練習的量大,時間太緊,來不及深化與拓展,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發散。提出的問題,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

2 、選擇一個例題,進行規範的、完整的板書,給予學生書寫規範性的示範與指導。同時,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錯誤,即在解答開始時,應首先寫“解”,教師發現後,沒能及時給予指出與糾正。

3 、時間處理方面還存在欠缺,複習引入部分花的時間太多,使整個課堂顯得前鬆後緊。

4 、 教學設計過於平淡,沒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同時,整節課學生都顯得很緊張,無法放開手腳。

5、 板書設計很重要,這能體現教師的講課內容的重點,難點。而我的板書在這方面需要改進。

6、 同類項的概念要讓學生着重理解到會靈活運用。

7、 探究過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程。這時老師應該特別注意學生的反應。

8、 不僅內容要傳授準確,而且要強調學生做題的規範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9、 在學生學習活動環節,老師應關注學生探究化簡方法是否能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是否能説出化簡方法的理論依據,學生對同類項定義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合並同類項法則的總結情況。

10、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11、在授課前要想辦法,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用數學實驗和遊戲吸引學生,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事例吸引學生。

總之,應用新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去學成為關鍵。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所改進,充分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和榮譽感,鼓勵學生多討論多參與,讓學生有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解,我們要有“度”的進行課堂管理。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能力,發展了自身的特長。

數學課《周長》教學反思 篇17

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些比較新穎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以下即為我的幾點做法:

一、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採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於數學的推理計算,學生更容易對直觀有趣的圖案和實物產生興趣。在講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圖形”時,我將大量有趣的圖畫、實物帶入教室,讓學生感悟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幾何圖形,數學就存在於生活之中,學習數學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很大的幫助,從而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在講解第四章“圖案設計”一節時,我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生動的幾何圖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橋樑等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理解了對稱的意義及用途,體會到數學王國的瑰麗。

(2)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於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日曆中的方程”一節時,我讓學生隨便圈出某月日曆上一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數,將這三個數的和告訴我,我就能猜出這三個數是多少。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這三個數的,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對列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從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簡化複雜問題。

九年級下冊“三視圖”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有些比較複雜的立體圖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課前有蘿蔔、地瓜刻出模型來,讓學生面對實物來解決問題,進而來培養他們的空間想像力,從而將問題簡單化。

我在第七章“可能性”時,將一個模擬搖獎器帶入教室,從生活中購買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課題,告訴學生這一章研究的對象就是事件發生可能性。對於彩票這樣一個生活中人人感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也願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熱情去學習。從而讓學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數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