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行為及反思(精選3篇)

不文明行為及反思 篇1

今年五一爸爸帶我去雲台山玩,來到山腳下,只見山頂上雲霧繚繞,雲海茫茫,美如仙境,怪不得這座山叫做雲台山。路旁立了一塊木牌,上面醒目的寫着幾行字:“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麼都別帶走。”

不文明行為及反思(精選3篇)

我想山上一定非常美麗,就迫不及待的和爸爸向山上進軍。當我們走到一條羊腸小道時,我小心翼翼的抓着木頭扶手慢慢往前走,卻不知怎麼回事,竟然腳下一滑,掉了下去,好在旁邊有欄杆攔住了我,我的手疼極了,感覺似乎斷了。我抬頭一看,不知是誰把香蕉皮扔到了石階上,真缺德!我這時注意到扶手上也被刻滿了字,有的刻的是某某到此一遊;有的刻的是自己的名字;還有的刻的是自己的QQ……這些字歪歪扭扭,真難看!

當我走到黑龍洞時,我驚呆了,有幾位叔叔阿姨正在石壁上刻東西,我真想上前阻止他們,但看着他們又高又大,我退縮了。這時候來了幾個十一二歲男孩,他們不知從哪裏採來的花兒草兒,站在巖石上玩起了“天男散花”,那一片片美麗的花瓣在空中哭泣着……

當我走過大大小小的池塘時,總能看到一些小朋友拿着瓶子在捉小蝌蚪。看着瓶子裏的小蝌蚪,我真為它們擔心,它們能夠長成青蛙嗎?能夠重新回到這美麗的雲台山嗎?等待它們的是什麼呢?我想只有那可怕的死亡。這些小朋友真殘忍!

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每一個都有責任保護它,愛護它,讓它永遠美麗。讓我們做一個文明的遊客,就像木牌上所説的,“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麼都別帶走。”

不文明行為及反思 篇2

由於全文這四段結構基本相同,我設計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二、三自然段,通過檢查朗讀來檢查自學的效果。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可以自己操作課件,欣賞四季圖。最後一段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給春天畫太陽,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春天的類。

以讀帶説,深思善感 。一年級的學生,語言正處在發展階段,掌握的語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達他們的意思。更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先引導學生讀出課文中的語句,在反覆熟讀的基礎上,再教給他們按照問題的形式用文中語句引導回答。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表達得確切,説得流利、暢通,幫助學生在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又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進行説的訓練,做到朗讀與思考有機結合,讀説相得益彰。我向學生提出:

“你有什麼疑問要問小哥哥嗎?”讓學生先讀課文,然後讓學生通過思考再回答:1、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2、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紅紅的太陽送給冬天?3、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4、小哥哥為什麼要畫個彩色的太陽送給春天?發問促讀,問讀結合,讀中有思,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思考,讀而後答,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有利於學生的讀説訓練,以讀帶説。

不文明行為及反思 篇3

在引導學生感受“莊稼的東園”一節後,我也想到了只讓學生體會莊稼在園中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不夠的。於是,我也是帶學生“再走一步”,讓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對整個園子的印象,學生這是興趣來了,各抒己見,異常積極。有的説這是個“五彩繽紛”的園子,是“豐富多彩”的園子,是“自由自在”的園子,是“生機勃勃”的園子,是”鳥居蟲棲“的園子等等,這一環節即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也有利於學生的詞語積累,更是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進行到文章最後一個環節時,師生共同感受“祖父的園子”是“我的東園”。如果在此只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在園中的東趣,體會作者的童真,童趣。這很容易做到。但我姐的此時應“再走一步”。讓學生在感受作者快樂的同時,聯繫自己的生活,找一找自己有沒有與作者相似的生活場景,這一句,學生的興趣來了,思維打開了,快樂洋溢在臉上,幸福藴含在學生一段段精彩的描述中,讀到到作者跟祖父在院子中幹活的情景時,學生都聯想到了自己在田間跟父母勞動的場面,都感到這段描寫太熟悉了,簡直就是在寫自己的生活,還有當同學們讀到作者用瓢給莊家澆水。將水澆向天空時,有個男生回憶起了自己玩耍的情況,他記得當時那裏一個噴水槍,將水噴到天空,沒想到天空中竟然出現了一條彩虹,夥伴們興奮極了,叫着,跳着,笑着,飛快的從彩虹橋下鑽過……

教學至此,課文的學習也接近了尾聲,教室裏同學們沉浸在作者的快樂和自己的幸福生活中,我也感受到了教師在教學中深挖教材的意義,在教學中,除了使學生看到文本表面的絢麗之外,“再走一步”,使能體會到文本背後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