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

本課的兩首兒童詩一為《我想》,一為《童年的水墨畫》,都是描述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展示孩童純真、細緻的內心,與學生息息相通。因此,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是體會兒童詩情感美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我想》一詩行文跳躍,想象大膽奇麗,表達了一個孩童內心的美好願望,極富韻律美,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本課是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做到初讀了解詩的內容美,賽讀感受詩的節奏美,默讀想象詩的意境美,品讀體會詩的語言美。在反覆地誦讀中,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到詩中表達的綠化環境、美化春天、探索奧祕、讓世界更美的純真願望。品讀時,孩子們找出了“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這些生動的用詞,感受到了“悠啊,悠……”“長啊,長……”“望啊,望……”“飛啊,飛……”

這種強烈的韻律美,並在教師課件製作的“柳絮飄揚、孩童托腮展望”的情境中進入了想象的天地。

“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教師這一問,使學生與詩中孩童一起展開想象:“我彷彿看見了草地上盛開着五彩繽紛的花兒,孩子們高興地唱着春天的歌謠”;“我看見了一棵棵茂盛的樹長起來了,綠蔭如蓋”;“藍天飄着白雲朵朵,令人神往”……孩子們的心靈體會加深了,童心與詩情迸出了火花。學生與詩人在交流,形成了共鳴,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詩的情境美。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2

本課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一首寫出了兒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題目一樣,如水墨畫般勾勒了三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剪影。

1.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引導學生們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

2.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並儘量在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讀《我想》時,問:“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説説理由。誦讀最神往的願望,想象畫面。”讀《童年的水墨畫》時,引導學生: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拓展延伸。寫寫自己童年的夢想與童年趣事。遺憾:有些同學還是沒有讀出詩的意境來,還要加強朗讀。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3

今天我們上了第九課《兒童詩兩首》,學生對詩歌非常感興趣,我先讓孩子從整體上比較兩首詩的不同,大家説的不錯,比如第一首是分小節寫的,全文只有一個標題,而第二首詩有三個小標題。在體會押韻時,在引導下,孩子們也能發現詩的韻腳。

接着我們描繪了詩帶給我們的畫面和感受,學生説的不錯,尤其是在説《童年的水墨畫》的《溪邊》時,有的孩子從顏色上理解意思,説前三句都是在寫綠色,而到了第四句就寫到了“紅”蜻蜓,真是“萬綠從中一點紅”呀!我當時就肯定了她的感受,想的非常細緻!

最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比賽朗讀自己喜歡的詩歌,大家積極準備,在比賽朗讀環節,每個小組各顯其能,讀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評價小組朗讀效果時,我採用了建議的方式,比如:朗讀的聲音要響亮,最好要把身體站直,這樣聲音才能更好地傳出來,在我的建議下,第二小組吸取了第一小組的教訓,但感情又不夠,我繼續建議,如果你想讓別人陶醉,不僅聲音要響亮,自己先要入情入境,能有這樣你才能打動別人,第三小組終於按照要求朗誦了出來,讓大家聽得如痴如醉。我的評價:你們幾個人的朗誦,就像一首和諧的交響樂,各盡其職,如入天籟之音,好!也許這個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但孩子們在朝着目標努力着,真是高興!

晚上佈置了改寫《溪邊》的家庭作業,有很多孩子能把文中那種美的意境表達出來。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4

本課的兩首兒童詩一為《我想》,一為《童年的水墨畫》,都是描述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展示孩童純真、細緻的內心,與學生息息相通。因此,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是體會兒童詩情感美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我想》一詩行文跳躍,想象大膽奇麗,表達了一個孩童內心的美好願望,極富韻律美,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本課是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做到初讀了解詩的內容美,賽讀感受詩的節奏美,默讀想象詩的意境美,品讀體會詩的語言美。在反覆地誦讀中,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到詩中表達的綠化環境、美化春天、探索奧祕、讓世界更美的純真願望。品讀時,孩子們找出了“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這些生動的用詞,感受到了“悠啊,悠……”“長啊,長……”“望啊,望……”“飛啊,飛……”

這種強烈的韻律美,並在教師課件製作的“柳絮飄揚、孩童托腮展望”的情境中進入了想象的天地。

“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教師這一問,使學生與詩中孩童一起展開想象:“我彷彿看見了草地上盛開着五彩繽紛的花兒,孩子們高興地唱着春天的歌謠”;“我看見了一棵棵茂盛的樹長起來了,綠蔭如蓋”;“藍天飄着白雲朵朵,令人神往”……孩子們的心靈體會加深了,童心與詩情迸出了火花。學生與詩人在交流,形成了共鳴,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詩的情境美。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5

兒童樂園呈現的是小朋友在兒童樂園裏遊玩的情節。情境圖共分為四部分:左上部分呈現了很多小朋友在蹦蹦牀上玩的情境,包含“我蹦了23下、我蹦了66下”等數學信息。左下部分呈現了坐龍船和飛天輪的情境,包含“坐龍船的由17人,坐飛機的由24人,我們一共來了50人”等數學信息。右上部分呈現了玩碰碰車的情境,包含門票每位10元、汽水5角、礦泉水2元等信息。右下部分提供了坐小火車的情境,包含時分、圖形、長度單位等數學信息。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觀察畫面,在明確基本圖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使學生能全面地發現圖中隱含的信息,瞭解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併為下面按知識板塊整理知識做好準備。之後,我再引導學生髮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6

這篇課文看似一篇簡單的兒歌,但細細讀過卻發現這是一個充滿抽象詞語和深刻含義的條約。怎麼教?抓住“讀書”這個中心,向外延伸,延伸到整個世界,調查、研究,然後回到課堂,再來體會理解這個條約,相信這個辦法能行。在課堂教學的整個環節上,從預習反饋開始,然後展開整個文章。由於文章中幾乎每句話都包含着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如果悉數研究,學生水平達不到,時間也不夠,因此我根據學生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所關注的焦點集中探討一至兩項內容,再體會朗讀,其他內容作為非重點,達到“讀之初體驗”就可以。最後,要激發學生強烈的要求和平的願望,對全世界發出呼喚。因此與以往不同的是,本節課重視了課前準備,使學生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對“戰爭”和“和平”有了一定的認識,對課文的外延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些準備對學好本課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新課程也賦予了老師和孩子們開放的課堂。課堂上,最精彩之處莫過於學生的交流發言了。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他們的思路開闊,見多識廣,敢想敢説,樂於合作。本節課以“默讀——交流——朗讀”為主線,以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為中心展開學習,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瞭解到的知識談出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學生知識的廣泛性、思維的開放性,與以往學生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從他們樸素稚嫩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孩子們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和平的嚮往。應該説這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7

現在的語文課堂,有些教師可能過分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了,可能過於注重讓孩子理解課文內容的緣故,教學中常常不自覺地、按圖索驥式地帶着孩子機械閲讀文本,並不恰當地以實物或某些媒體漂亮的畫面,來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對課文的閲讀感受、想象、體驗和理解。殊不知,“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課標語)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特別是閲讀那些文學性較高的敍事類、抒情類文章,應該十分重視和引導孩子展開個性化的審美閲讀,通過反覆誦讀,啟發他們在學文識字、感悟積累語言的同時,設身處地與作品裏的人物進行對話,展開心與心的交流;啟發他們寄情於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對號入座”式的解讀作品,或機械地以所謂的“直觀”的圖畫、景物等來影響、干擾或替代孩子們自由自在的“悦讀”。

語文課堂就應是學生快樂的天地,就應是一門陶冶人的藝術,就應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就應讓學生走進自信的大門。教師就必須重視朗讀、重視指導朗讀的方法、重視創設朗讀的情境,真正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美麗風景。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8

《問銀河》是一篇文學性很強的課文,其內容主要是抒發看銀河的感想,而不是介紹科學知識。因此上課開始不能急於向學生介紹科學知識,而是先幫他們樹立“銀河”的概念,告訴孩子,在夏天或秋天晴朗的夜晚,能看見天空中有一條白茫茫發着銀光的光帶,好像天的一條河流,那就是銀河,或叫天河。孩子們有了這些感受以後,接着組織他們美美地朗讀課文,讓他們感受課文也把銀河寫得很美。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課文至熟練後,進一步指導孩子們怎樣讀得更好,還讓他們進行品讀,旨在讓孩子們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而孩子們也讀得相當投入,特別是結構相似的一到四小節,孩子們讀得津津有味,強烈地被勾起了好奇心。

而要使孩子全面發展,更好地培養語文素養,僅僅進行朗讀積累還不夠。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和培養他們的説話能力,我還創設了以下活動:(一)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向銀河提問題。(二)自己動手畫一畫銀河。 這兩項活動,特別是第一個活動受到了學生特別的喜愛。他們幾乎是毫不思索地向銀河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問題,而且很多都是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體驗來説的,如:1、“銀河呀,你的河底有光滑的鵝卵石嗎?在鵝卵石下面有會生小魚的魚媽媽嗎?”2、“銀河呀,在你的河岸邊有美麗的大樹和幽靜的小路嗎?嫦娥姐姐會經常抱着玉兔去你那邊散步嗎?”3、“銀河呀,在你的下游有雄偉的瀑布嗎?有調皮的小鳥在瀑布邊飛來飛去嗎?”4、“銀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裏有戲水的龍蝦和慢吞吞的螃蟹嗎?它們會在你的河牀上打架嗎?”5、“銀河呀,在你寬廣的河面上有美麗的荷葉和荷花嗎?大大的荷葉上有青蛙在唱歌嗎?”……這些極富個性和想象力的提問,正是學生們創造力展現之處,也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真可謂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現在想來,課堂要充滿活力,教師的情感和創造力其實是很重要的。而語文課程也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只要我們懂得去把握,知道去挖掘,懂得開發和運用,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精彩紛呈。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9

這篇課文看似一篇簡單的兒歌,但細細讀過卻發現這是一個充滿抽象詞語和深刻含義的條約。怎麼教?抓住“讀書”這個中心,向外延伸,延伸到整個世界,調查、研究,然後回到課堂,再來體會理解這個條約,相信這個辦法能行。在課堂教學的整個環節上,從預習反饋開始,然後展開整個文章。由於文章中幾乎每句話都包含着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如果悉數研究,學生水平達不到,時間也不夠,因此我根據學生所關注的焦點集中探討一至兩項內容,再體會朗讀,其他內容作為非重點,達到“讀之初體驗”就可以。最後,要激發學生強烈的要求和平的願望,對全世界發出呼喚。因此與以往不同的是,本節課重視了課前準備,使學生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對“戰爭”和“和平”有了一定的認識,對課文的外延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些準備對學好本課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新課程也賦予了老師和孩子們開放的課堂。課堂上,最精彩之處莫過於學生的交流發言了。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他們的思路開闊,見多識廣,敢想敢説,樂於合作。本節課以“默讀——交流——朗讀”為主線,以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為中心展開學習,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瞭解到的知識談出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學生知識的廣泛性、思維的開放性,與以往學生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從他們樸素稚嫩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孩子們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和平的嚮往。應該説這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世界兒童和平條約》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首詩歌,將“和平”這一複雜的話題,以兒童的視角、詩歌的形式,變得輕鬆自然。文章既有一般“條約”的凝練、理性、概括,又有詩歌的感情豐富真摯。學習本課時,主要通過朗讀體會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感受他們對戰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繫戰爭實例,以及參考書上的一些圖片,去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從而激發情感共鳴,昇華中心。

由於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對戰爭的瞭解僅限於各種媒體,並未經歷痛苦,對和平的渴望並不強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介紹目前國內外緊張局勢,讓學生認識到戰爭的危險隨時存在,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從而促使學生為了和平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0

文章既有一般“條約”的凝練、理性、概括,又有詩歌的感情豐富真摯。這篇課文感情強烈,在教學上我主要通過朗讀體會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感受他們對戰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繫戰爭實例,去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從而激發情感共鳴,昇華中心。

由於和平離孩子們較遠,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年代,對戰爭,對災難都來源於媒體,要他們談感受,很難。於是課前我佈置他們蒐集關於戰爭方面的圖片和資料,並要求學生把這些資料讀懂、讀通,有條件的可向家裏的老人瞭解有關戰爭方面的話題,讓學生感受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課上讓學生説説自己看到的那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畫面,讀着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學生更深刻地瞭解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創傷。課上再以“默讀——交流——朗讀”為主線,以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為中心展開學習激發學生強烈的要求和平的願望,對全世界發出呼喚,在此基礎上加強朗讀指導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1

反思自己教育行為中有待改進和發展之處:

(一)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對音樂節拍的感受能力強。但在音樂的伴奏下,肢體動作不夠協調。需加強練習。

(二)我力求以人為本,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音樂實踐培養學生能力和主動性,學生能積極參與,但時間安排的有點緊,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很好做動作。

(三)在講授中本着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步步深入,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對知識掌握很紮實

(四)處處調動學生積極性,採取不同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從中也培養了自信心。

(五)整節課氣氛活躍。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2

《兒童和平條約》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有世界各國的兒童共同簽訂的,表達了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望。戰爭是成人強加給兒童的災難,兒童有權利要求停止戰爭,有權利要求未來是和平的。這個條約提醒成人,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審視自己的決策和行為。

我這節課,是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伊拉克戰爭帶來的災難,學生踴躍發言。接着,讓學生自讀課文,標出生字,注出讀音。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語自己解決。然後,我點名讀課文,學生做出評價。接下來讓學生説説需要注意的字。再繼續學課文,學生自讀課文。再點名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再往下讀,體會出我們心目中的和平世界的樣子。最後,指導學生帶着感情讀課文。

我認為這節課的優點有:

1.通過學生了解和教師的補充資料 ,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瞭解。

2.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大量的讀,自讀,齊讀,感情讀,大大地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3

從剛拿到語文書,看到《問銀河》這篇課文就覺得應該很好上,它是一首文學性很強的兒童詩,全詩四個小節都以提問題的方式抒發小作者看銀河的感想,和孩子們的生活很貼近。他們應該會有很多話可以講。可是真正上到這節課,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中的樣子,也向銀河提一些問題,想讓孩子們進行想象思維的訓練。我料想中小朋友們會立刻冒出了一肚子的問題: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河裏的小魚是銀色的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那裏颳風嗎?你那裏下雨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的河邊有密密的大森林嗎?那裏風景美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上面有水嗎?有浪花、小船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月亮是你的朋友嗎?等許多有趣的問題。可是可是他們居然不會講!告訴他們答案?不!我們所看重的應該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維要得到最自由的發散。於是,我慢慢引導,提醒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你們見過小河嗎?小河裏有什麼啊?想象以下!同時對他們提出的所有的問題都給予讚揚。然後讓他們把把問題連起來説一説,再用讚許的語氣對他們説:“看,你們真了不起,也創作了一首新詩!”

哎,孩子啊,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多到外面去看看大世界。我想,如果多一點關於自然界的知識,今天課堂中就不會出現類似的尷尬。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4

一、 在初讀課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朗讀各同桌互動聽讀結合,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課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錯,不倒,讀得準確,在朗讀過程中識讀生字,初悟詩文的美。 二、 在生字教學過程中,能充分運用各種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富有童趣的遊戲中快樂地學習生字。但是由於這個環節佔用的時間太多,致使教學朗讀部分過於倉促,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 注重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能結合插圖,培養學生喜愛思考、主動發問的良好學習品質和對天文知識的興趣。能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提出的問題編成一首小詩,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學會運用。

四、 課堂環節設計雖好,但是由於每個環節的過渡不自然不流暢,感覺上好像把教學內容分隔成條條塊塊。今後在教學中應多講究教學藝術,體現童趣,吸引同學,提高教學效果。

五、 小組交流流動的環節還應多一點,滿足學生參與的激情。朗讀形式不在講究多樣化,而在於注重效果。學生讀書的份量尚不夠,應讓學生多讀,感情就能越投入,對課文的理解就越透徹。

兒童詩兩首教學反思 篇15

本文是一首詩歌,將“和平”這一複雜的話題,以兒童的視角、詩歌的形式,變得輕鬆自然。文章既有一般“條約”的凝練、理性、概括,又有詩歌的感情豐富真摯。學習本課時,主要通過朗讀體會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感受他們對戰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繫戰爭實例,以及參考書上的一些圖片,去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從而激發情感共鳴,昇華中心。

由於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對戰爭的瞭解僅限於各種媒體,並未經歷痛苦,對和平的渴望並不強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介紹目前國內外緊張局勢,讓學生認識到戰爭的危險隨時存在,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從而促使學生為了和平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