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通用5篇)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 篇1

今天剛上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和前面一篇《魯濱孫河流記》一樣,篇幅比較長,而且文章也分為梗概和精彩片段兩個部分。根據單元目標和教材特點我把這課的目標定為:瞭解梗概內容,初知人物形象;欣賞精彩片斷,感悟文章語言特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教學重點是通過閲讀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內容,以及人物的形象,激發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通用5篇)

預習課文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將文章中的生字新詞和四字詞進行了梳理和自學。學習梗概的時候,我只為孩子們提出了兩個問題:1、通過讀梗概,湯姆經歷了幾次歷險?2、在梗概中,你認為湯姆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孩子們經過自學討論很快就迫不及待地舉手要求交流。於是對教材的梗概部分進行梳理:墓地歷險、荒島歷險、鬼屋歷險、山洞歷險,這樣梳理內容一目瞭然。特別是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閲讀的技巧:找出文中的關鍵詞列小標題。然後,我讓學生用自然段的連接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一下子就對文章的內容把握住了。對於第二個問題,孩子們討論的興趣很高。我迅速抓住孩子們的某個發言,引導孩子們去有滋有味地朗讀句子。

在教學精彩片段的片段的時候,同樣我也設置了兩個問題:1、精彩片段描寫的是湯姆的第幾次冒險的事情;2、從精彩的片段中,你又感受到湯姆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然後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片段去細讀,在孩子們交流自己喜歡的片段的時候,我給了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去讀去悟,讓他們去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遺憾的是,感覺一堂課時間太短了,要交流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總感覺像蜻蜓點水般地走過,如果時間能夠再充裕一點的話,效果會更好。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 篇2

在教學精彩片段的片段的時候同樣我只讓學生先弄清精彩片段裏主要為我們講述了什麼,然後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片段去細讀,最後我讓學生扮演湯姆為全班同學講述在洞中的奇遇。在孩子們交流自己喜歡的片段的時候,我給了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去讀去悟,讓他們去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我覺得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精彩的要算孩子們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講故事了。一個個孩子都盡情地發揮想象,展開了合理的想象。當學生進入了情境之後就會覺得40分鐘實在是太短暫了,儘管這節課是上午的最後一節課,鈴聲響起了,但是孩子們沒有絲毫要急着出教室門去吃飯的意思。還有許多孩子躍躍欲試想到台前為大家講故事。於是我靈機一動,讓孩子們寫小練筆,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寫湯姆的洞中奇遇記。並許諾孩子們找個晚自習的時間來交流,評出最優秀的小練筆。

我覺得我在教學這一課中孩子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初步領略了語言文字帶給他們的奇特感受,我想,只要如是地帶着孩子們去品位去感悟的話,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中國的語言文字的。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 篇3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個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典型美國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幹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牆,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後來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鐘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範,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地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那無辜的罪犯沫夫彼得。並在頑皮之餘,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欽佩的小英雄。看來,湯姆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實孩子的頑皮有時候正好體現了孩子的天真爛漫。這種童真過了孩童時代就很難再尋,能讓我們找到的,就只有一點點偶爾才會想起的甜蜜回憶。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艱苦,回想起來你也會很開心。誰沒有在小時候做過一件半件的傻事?當你越長大,你就會越覺得這些傻事有趣。我説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時隔越久,嚐起來就越香,越純,越讓人回味。這正是作品的吸引人之處吧。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抓住關鍵的中心問題探討交流,讀出個性,讀懂片斷的內容,在對主人公特點的逐步認識中完成學習任務,昇華情感,在暢談個人見解的過程中迸發出思考的火花,既形成獨到的認識,又達成共識:揚善懲惡,真與善是永恆的教育主題。

人總是會長大的,除了個兒長高了,身子強壯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長。學生對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過人是要越變越好才是。因此,要讓他們明白:千萬不能像歷險記裏的那個心狠手辣的壞蛋卓伊一樣,他壞事做盡,人見人憎。但最後他還是惡有惡報,得到了一個活活餓死在山洞裏的下場。而湯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質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看完《湯姆索亞歷險記,學生都很羨慕湯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經歷。這課讓人看起來津津有味,學生由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致,紛紛表現出閲讀的熱情,對主人公的經歷有了各種猜想,相信在課堂上我播下的種子,會在他們的日後生活中開出美麗的花兒。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 篇4

教學《金色的魚鈎》,讓我嘗試到了新課標的一點成功的樂趣。在教這一課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了朗讀教學,要求學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進行朗讀,並談談為什麼要這樣讀。

在教學活動中,我也不時發表自己的意見。當讀到“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時,我説:“老班長為什麼照顧三個傷員走出草地,自己啃魚骨頭,直到眼睛看不見了,還摸索着為傷員挖野菜,為了傷員他快耗盡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傷員,這會兒,你有怎樣的感受讓我也試讀一次吧!”我哽咽着聲音讀:“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這時,教室裏格外沉靜,只見有的學生在擦腮邊的淚水。

這時,我接着説:“老班長的手垂了下來,他耗盡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就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動了,也不能照顧我們了。此時,你該用怎樣的感情呼喚他呢?”學生們個個情不自禁:“老班長──老班長──”呼叫聲悲痛欲絕,餘音在教室裏久久迴盪。這時我又追問:“你們為什麼多叫一聲呢?”“我們希望喊聲能喚回老班長,只有這樣讀,才能表達對老班長無限感激之情。”我這是提議,全班同學起立,深情地為老班長默哀。

深情發自每個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動了課堂裏的每一個人。抓住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説好,加深感悟,教學效果已經一目瞭然了,由此,我感到,文質兼美,情感豐富的文章,不僅要復讀,而且要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後反思 篇5

本課我要反思的內容非常多,《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搭石》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種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在文本中和諧共生。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原本的設計是以人為本,以讀為本。想通過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在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想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想把 “美”這條主線,貫穿於課堂始終。但由於自己課堂出現錯誤,心裏自信不夠,壓力不由而生,導致課堂沒能按預定的設計完成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我是設計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受,帶着問題:“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來讀書,即為讀書設立了目標,又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接着主要以這兩個問題為抓手,層層深入的去解讀什麼是搭石、尋找搭石的美。在尋找搭石的美這一環節,我設計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例如:教學一排排人走搭石時的情景時,通過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來讓學生感受到協調美、畫面美。2、通過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以此來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時,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將會是一副怎樣的畫面?讓學生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文字背後的美。3、為了使學生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我從課文的實際出發安排了一個小練筆。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並體會到小山村的那種淳樸的美,那種人性的美。

可惜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沒能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的不足很多:

1、由於沒有很好地把握時間,原來預定的內容都不能完成,是有生以來上得最失敗的一堂課。

2、由於在教學中既想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想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還想滲透寫作方法。設計的內容太多,講授的內容太細,不敢大膽的放手,因而對文章分析的太繁瑣,甚至是很羅嗦自己卻全然不覺,因此浪費了很多時間,沒能把握住教學內容。

3、對自己教案不夠熟,對文本也沒揣摩透,今後一定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