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精選20篇)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

在進行本節課的教學的時候,我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周圍哪裏有空氣?學生就會進行各種各樣的彙報。通過彙報我導入了課題。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精選20篇)

然後就是學生的材料進行撲捉,感受,尋找我們周圍的空氣。在學生進行活動之前,我首先提問:利用我們的材料,怎樣去尋找我們的周圍的空氣呢?學生相處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這一點還是比較的好。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需要注意指導學生養成較為完好的傾聽的習慣,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了。之後,我指導學生利用他們的方法進行找空氣的活動。在活動之前,學生説出了應該注意的問題。這個程序一定要有。找的的過程還是比較的順利。

在接下來的環節,我指導學生用我們的感覺器官和我們剛才的尋找的發現,進行看一看,嘗一嘗,問一問等等活動,從而發現空氣的性質。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讓學生進行摸一摸的活動,如果讓他們進行摸一摸,還會發現空氣具有流動性。

然後就是空氣佔據空間的實驗探究活動。

首先我給學生提供實驗材料,然後我介紹説我將紙塞在瓶子底部,塞緊一些以防其掉下來。然後將杯子豎直倒放到水盆的裏。然後,再將杯子豎直提起來。你看看會發現什麼?

學生就去做。在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杯子的底部的紙還是乾的。然後就會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麼是乾的呢?

這樣就學生就會知道里面有空氣的原因,空氣佔據着這個空間。

在探究空氣有重量的時候,利用杆杆和氣球進行探究。但是我發現效果還是不是很明顯。我想在實驗的改造上需要進行思考。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2

《空氣在哪裏》是大班的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發現空氣無處不在,並能用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發現。讓幼兒一步一步的認識空氣的特徵、重要性及空氣污染的情況和危害性。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我以實際操作來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看看,摸摸,並自己動手操作。我拿一個大的塑料袋往天空中抓空氣,孩子們一看到原來扁扁的袋子一下子變得又大又鼓起來,他們都開始站起來,睜大眼睛看着我,直問:“老師!你的袋子變得好大,裏面裝了什麼啊?”我只是笑笑,逐個的讓他們去摸摸,並問他們摸後有什麼感受。他們個個都説,好好玩,摸起來鼓鼓的。我偷偷的開了個小小的口,有些孩子一摸袋子,袋子就慢慢變小起來,孩子們一看,直哈哈大笑。等他們摸完之後,我就打開袋子給他們看。並開始問:“袋子裏面的是什麼啊?”“空氣”“對,袋子裏面裝的是空氣,那麼我們可以摸得到它嗎?摸起來感覺怎麼樣”“可以,摸起來硬硬的”“那我們可以抓到他嗎?讓我們動手來抓住它吧”説完,便讓孩子們和我一起伸開雙手,往空中抓空氣。然後我就開始一步步的引導他們瞭解空氣的特徵和重要性。最後開始讓他們分組上來玩比賽抓空氣的遊戲,通過他們自己想的辦法,比賽誰抓的空氣最多。每個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學習興趣很高,動腦筋自己抓空氣。有的用手抓,有的用袋子,有的用口杯,有的拿帽子…….然後請所有的孩子評論誰抓的空氣最多,贏的就發個小貼貼來獎勵他們了。孩子們,一看到有獎勵,個個都更積極的想辦法抓空氣了。

整個活動下來,孩子都樂意自己動手動腦,自己想辦法,善於觀察和發現,並積極的發表自己操作的結果和見解。都放學了,孩子們還是吵着要玩。通過這次的課,我明白了,要上好一堂課,就應該想辦法如何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並以遊戲的方式去引起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樂於參與其中,自己去動手,觀察問題,發現問題!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3

觀察要點:嘗試用各種材料和方法,感知空氣的存在。

活動背景:在圍繞“我和空氣做遊戲”這一主題開展活動時,孩子們都知道空氣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可孩子們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在開展這一主題時,我們就在科學區提供了材料,如各式各樣的塑料袋、土、盆、水,讓幼兒自己通過實驗來感知空氣的存在。

幼兒行為描述:孩子們對於做這種小實驗非常的感興趣,只見幼1自己拿着塑料袋使勁的跑,等塑料袋的氣充盈之後。他就開始扎住,可由於扎的時候力氣太大,塑料袋裏的氣就癟掉了。他只能垂頭喪氣的又開始漫無目的的跑。幼2就比較的聰明,他選擇土,只見他小心翼翼的把土塊放入水盆中,驚訝的説,你們來看,有水泡冒出來,引來了一堆小朋友的圍觀。

幼兒行為分析:幼兒特別喜歡這種小實驗的東西,對於中班幼兒來説,好奇心特別強,“空氣在哪裏”這個實驗中,我投放了兩種材料讓幼兒去感知空氣的存在。幼1最終是失敗了,分析其原因,他方法還沒掌握,在捉空氣的時候,他是跑動了起來,很好的把塑料袋充盈了起來,就在扎住的哪兒失敗了,孩子手的力量上面把控力還不是很好,這邊應該藉助於老師的力量,或許會好一些。這樣最後孩子在將紮好的口對着自己,更能感受到空氣的存在。幼2利用了土進行實驗,選擇的材料比較簡單,技能性的東西比較少,所以較成功。

教育策略與建議:通過本次實驗發現,在材料的選擇上,我們教師還是特別需要注意它的難易度。在注重目標的同時,我們要多關注孩子本身操作的能力。哪些是孩子容易操作的,哪些是需要我們教師輔助幫忙的,心中一定要有數。本次活動後,我們還可以多增加一些材料,如扇子、充氣筒、製作風車等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空氣的存在。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4

《自然之道》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是一篇敍事性哲理故事。對於中年級的學生來説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要從事件中感悟其道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

在眾多的網絡教學案例中,教者大多是以事情的發展順序(即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來呈現教學。我也曾以此為教路指導過學生親觸文本。但學生對此學習思路不是很清晰,大多是由教師牽着走,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習的主動性難以發揮,對文本所呈現的自然之象難以形成鏈條。因此,此次的教學,我從單元主體(感悟自然)入手,引領學生去探尋自然之道,形成了兩條教學主線:一是瞭解自然(幼龜的生活規律);二是探尋自然之道(人類是如何違背規律,也就是自然之道)。

教學從課題所涉及的自然之物是什麼?課文中哪些語句描寫這一自然之物的?學生在自讀中能找到九句描寫幼龜的句子。然後,讓學生細讀這九句話,思考:從這九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形體特點,繁殖規律,活動方式。……)在形體特點中感受幼兒龜的弱小,在繁殖規律中感受幼龜的龐大家族;在活動中感受幼兒龜的謹慎;在結局中感受生存的惡劣,引發質疑。這此都是海龜的自然之象。

在感悟“自然之道”課中,從我們此次科考的目的入手,觀察到了什麼?又做了什麼?(“發現幼龜——抱龜入海——羣鳥食龜——搶救羣龜”),內心的感受變化(緊張——震驚——悲歎),層層剝筍般地解讀質問,製造教學衝突。學生在探尋地過程中感悟了自然之道。

整個教學過程清晰自然,或品讀,或感悟,或想象,課堂教學效果如預期的精彩。但在教學之後,與一名師交流,交談感受,他否定了我的教學設計。這是敍事性哲理故事,要讓學生感受完整地故事起因,經過,結果。試想,我的這種教學看起來教路清晰,其實有點在支解文本,是名副其實的閲讀分析,與當前的課改理念相背。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5

《失去的一天》是一篇閲讀課文,主要講佩佳明白自己失去了一天。

上課了,我説:"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0課《失去的一天》。”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同學們紛紛舉手:“我想知道誰失去了一天。”“我想知道什麼是失去的一天。”我想知道作者怎樣來寫這篇文章。”那麼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在文中找找這些答案,找到答案後與學習夥伴交流交流。還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地多朗讀幾遍,並把自己的閲讀感受寫在旁邊。只見有的同學默讀;有的同學小聲讀;有的同學大聲讀;有的同學做着動作在讀。10分鐘左右,只見部分同學已找到了答案,樂滋滋地跑去與學習夥伴交流。有的有分歧的還在講着各自的理由,看到課堂氣氛這麼活躍,我走到他們身旁問:“有收穫嗎?”他們大聲地説:“有。”那麼你們可要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好。只見他們又開心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上讀着自己喜歡的段落……

離下課只有15分鐘了,我説:”同學們,現在請你把自己的學習收穫跟大家分享一下。”只見舉手的同學很多,我點名來説哦。“老師,我知道課文是講佩佳失去了一天。”“我知道佩佳沒有完成媽媽佈置的任務,他失去了一天。”“我知道一天中沒有做該做的事,就是失去的一天。”“我還知道了佩佳的媽媽是要教育佩佳珍惜時間。”“我知道了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重點寫了媽媽讓佩佳知道什麼是失去的一天。”……同學們體會真深刻、到位。這些知識是他們自己學習得來的,個個樂滋滋的。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哪些珍惜時間的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我生待明日,歲月成蹉跎。””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最後,我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有沒有失去過一天?珍惜時間吧同學們,時間一去不復返。讓我們的每一天都過得精彩、充實。

這節課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收穫不錯。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6

本文是一組兒童詩,由《天和海》、《海上的風》和《大海睡了》三首詩組成。分別從大海的顏色,有風時的大海,無風時的大海這三個方面刻畫了大海千變萬化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熱愛大海的感情。課文想象豐富,語言優美,易讀易誦,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這篇課文應該讓孩子們自讀自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語言之美,感悟作者的發現之美。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閲讀,從而在讀中思,讀中品,讀中悟,讀中得。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就能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學習這首詩歌時,我先讓學生個別讀課文,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瞭解 了大海的哪些特點,又體會到了什麼;在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個性化的體會去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海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對大海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在教學中,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 。再質疑問題的安排,美讀,欣賞的訓練 ,各個教學環節都是以人為本。如: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後,再把課文讀一讀,看看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有哪些疑問可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抓住有關詞句精讀體會,最後使學生真正瞭解了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正如他們在仿寫《海上的風》時所説:海上的風是調皮的娃娃,它一來,就惹得魚兒不再安靜;海上的風是搖籃,它一來,就輕輕地催人入睡;海上的風是魔術師,它一來,就變出五彩的貝殼;海上的風是畫家,它一來,就畫出翻滾奔騰的波浪……看來他們採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了大海有風時的景象,最能吸引讀者 。

總的來説,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規範的理念,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以後改進。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7

《音樂課程標準》中表述: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音樂教育中最基本的理念。要理解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就要把握住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而要把握住音樂中的情緒和形象,則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音樂實踐來感受和體驗才能獲得。這個過程就是音樂審美體驗的過程。

因此,整課以濃濃的師生情貫穿始終,注重以情動人、以情促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個領路人。我在教學中努力追求人性化、個性化的音樂教學,儘可能地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更熟練更富有設計創編演唱形式時,讓學生以自主設計——自主編排——闡述意圖——展示的形式進行。結果,有的學生能用領唱、合唱的形式,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還能設計出輪唱、領唱加齊唱的演唱形式,真是五花八門,讓我驚喜連連。學生就是在這樣寬鬆、自由、愉悦的學習氛圍中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思維能力得到了拓展,創編能力得到了提高。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8

本篇文章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敍寫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後兩次向孩子們查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告訴學生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學會審題,比如課題《第一朵杏花》,要求學生將“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作比較,思考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異同?反覆思考,惟有思考才能作出以下判斷:“一朵杏花”顯系泛指,只要是杏花,任意挑出其中一朵來,都可以講是“一朵杏花”,誰也否認。然而,“第一朵杏花”就不同了,不是隨意挑出一朵杏花,便可以指稱的,關鍵在於“第一朵”,它有特定的含意,故事也正是圍繞“第一朵”展開的,人物、事件都緊緊關聯着“第一朵”。我以為學好課文,審題是關鍵,平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不僅對學好課文鋪路造橋,而且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審題基礎。

其次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句子的含義,理解文中的語段也很重要。比如:“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這一句子要引導學生這樣思考:陽光明媚,紅杏出牆,釀就了一派爛漫春色,作為老年人看了之後,一般會駐足欣賞,沉浸在美好的春光裏。可是這一句寫竺可楨爺爺卻迥然有異於普通老年人,他不是簡單地流連光景,而是“走近”,繼而點算“數了數”,四朵杏花已經綻開,數字精確,並且發現這四朵杏花是“不同程度”地綻開,亦即 有的盛開,有的剛開,這是什麼原因?關鍵在於竺可楨爺爺是從事物候研究的,從下文可知,他關心的是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錯過了時機,只好詢問孩子了。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在於對課文的更深入理解,也在於表現竺可楨爺爺對周圍植物變化多麼留意,觀察多麼細緻,對錯過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又不無遺憾。

本課教學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掌握如何理解句意的方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也體現得較充分,尤其是短句的比較法“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相比較,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碰撞中激發了對問題更深入的思考,也使“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的講座更趨於清晰,教者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提出比較方法,有利於學生將來更頻繁地使用比較法。

但教者也發現教學教程中的不足之處:文中出現了幾組一問一答對話,雖然課文也讀了,但對話部分朗讀不夠突出,教者並沒有重點引領學生通過對話朗讀去體會和感悟課文內容和作者對話部分的描寫手法。教者認為:語文教學中,不僅注意到課文內容的重難點,其實,課文朗讀也要注意到重難點,比如:美文誦讀應教會學生抒情的語氣朗讀;詩歌誦讀應教會學生讀出詩歌的韻律感;對話朗讀更應該教會學生讀出不同身份、不同語氣的那種感覺。學生只是為了讀課文而讀課文,這好比戲劇中跑龍套、走過場一樣,印象不深,淺讀輒止,而應該有的放矢,根據不同課文內容要求,訓練學生朗讀水平。否則,學生的朗讀水平就很難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也如我們陳校所説:“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樣的水……”

是的,語文教學是思想意識、道德情操、人格精神、人文素養的不斷培育和提升的過程,而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水平也是不斷培育和提升的過程。

儘管課文不同,課型不一樣,但伴隨每天課文的朗讀重點訓練,必然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呈階升梯進之勢。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9

這是一篇抒情的寫景物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荷花細緻的描寫,體現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1、抓住重點詞來體味——重點詞“冒”

《荷花》這篇文章非常適合閲讀,並且學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進行仿寫,其中有許多好詞佳句,適合學生積累,運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描寫荷葉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單單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三個特點——多、綠、圓。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更多了。如何讓學生有感情地體會,就是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其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研討。在這段話中,雖然有許多好詞佳句,但是畢竟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我們也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必須有詳有略,所以,在這段話中,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來體會這個字用得真好!一開始,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段話中,那個詞語或那個字你覺得用得特別好?學生一下子找到了“冒”這個字。接着我問:怎麼樣的長出來才叫冒呢?在我的預設之中,學生應該會非常活躍,答案也會豐富多彩,例如:高興地長出來,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但是另我沒想到的是,學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學生都沒什麼反應,一看這個情形,我也傻了,我再怎麼預設,也沒想到學生會是這樣的反應。因此,我只能換一個問題:荷花冒出來是想幹什麼呢?這下,學生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有的説因為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了,有的説她想要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快速地長出來了,還有的説她想要和青蛙,小燕子來打招呼,很高興地長了出來……沒想到,問題一更改,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了,而且感受到了“冒”字用的好處!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至關重要,好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更好的體會句子中重點詞把握。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0

《火燒雲》是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向我們描繪了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使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讀者充分領略火燒雲這一自然景物的絢麗多彩。用詞準確,描寫生動逼真,想象豐富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因此,瞭解課文怎樣描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是教學的重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大膽想象的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一、信息技術與課文的較好結合。

直觀教具照片,增強了閲讀興趣,從看照片感受課文內容,理解詞句,做到了現實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作用。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不斷提高閲讀效果,同時培養了閲讀能力。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換與教師角色的轉換。

語文的閲讀教學有四大任務: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積累語言、練習表達。在重點段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從整體上升到整體的教學模式,首先通過“兩讀”——教師範讀、學生自讀,從整體感知,輸理文章思路;通過小組學習發展學生思維,培養自主精神;通過品詞品句、“看誰説的顏色多”的小比賽來積累語言;通過句型練習和拓展想象發展口頭表達能力。最後,迴歸整體,用一詞去概括火燒雲的特點,並設計“當小配音員“一環進行鞏固。

在教學《火燒雲》這篇課文中,我覺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幾點,值得我以後在教學上要注意的。第一,重點段落讀的時間還不夠。本課重點是形狀的變化,但是學生對雲的形狀變化是怎樣的還不夠。主要是讓學生自由讀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掌握不夠好。第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主要是圍繞帶同學們去參觀動物園,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基礎。《認識幾和第幾》這節課是區分“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幾”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幾”指的是事物的順序,是其中的某一個。學生判斷一共有幾個並不難,指出第幾個必須考慮應從哪個方位數起,要難得多,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前,每天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和學生做些有關方位的遊戲,讓學生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方位。特別是左、右,我先讓學生自己介紹怎樣記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準備工作後,開始了“幾和第幾”的教學:

1、教材的主題圖是排隊買票的情境呈現,而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我創設了過渡語:帶學生去動物園玩,進動物園之前要先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排隊買票了。”這一情境,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想參與活動,我還在從中穿插進行禮貌教育。學生在參與中學會了幾和第幾的不同,這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活躍課堂氣氛。這對於一年級小朋友非常管用。接着我又創設第二個情境,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自然引出“想想做做”第二題左圖,由於課前學生對左右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對於這些問題解答還是比較出色的。在我的鼓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再一次高漲。

2、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又特意安排了點燈籠遊戲這一環節: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反覆練習,這樣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維,達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整節課的教學任務,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認識幾和第幾”。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第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圈了第四個。第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係。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第四:講完練習應小結,“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2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上有篇課文《青蛙看海》,故事 很簡短,其文如下: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看大海。蒼鷹對它説:“只要等上前面的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天哪,這麼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麼上得去呢?”

“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麼能看大海呢?”蒼鷹説完就展翅飛走了。

青蛙很失望。這時,一隻松鼠跳到它面前:“你想看海嗎?”

“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松鼠説着,跳上了一個台階。

“這有什麼難的!”青蛙跟着也跳上去。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説。

就這樣,青蛙跟着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啊!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

文章隱喻為一種高境界的為師之道,童話中的青蛙就像我們的學生,想翻越學習道路上的障礙——高山,去領略知識大海的美景,而蒼鷹和松鼠就是他的老師。蒼鷹作為老師,青蛙學生問,蒼鷹僅平實的語言“傳道”——登上山方能看海,對於小小青蛙來説無有力的翅膀、善跑的長腿,畏難是一定的,而蒼鷹“解惑”時卻歸因為學生無能難以登山,而後展翅而去。顯然,像蒼鷹這種僅僅“傳道授業解惑”而不關愛學生,不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不注重方法指導的老師,早已不合時宜,與其説是學生的無能,不如説是老師的平庸。

而松鼠老師深知如此高大的山對於小青蛙意味着什麼,用極富激勵性的語言給學生以自信,設計學生青蛙的“最近發展區”,讓其“跳一跳,夠得着”,整個過程老師與學生同行,同甘共苦,領略美景,共同成長。

反思我們的現實,我們的學生已失去越來越多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他們往往孤獨艱難地走在求學的路上,肩負着老師拋給他們的知識背囊,稍有鬆懈,便會引來老師的隨意的指責與説教,而後將責任推給學生,與蒼鷹何異?我們應像小松鼠那樣作教師,巧妙地激發學生的自信和興趣,注重過程的引導與引領,讓學生欣然、易然、樂然“達到山頂去看海”。

後記:“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把教育當作我們的事業,用追求卓越的心,用善於思考的大腦,用獨到的眼光,去閲讀文字、閲讀生活,總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啟迪,更新我們的觀念,優化我們的行為,讓我們一點點接近教育的真諦。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3

本屆新鄉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我獲益菲淺。

自己在講課前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力爭拿出一堂好課,展示出自己的優勢;比賽中選手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激烈的比賽後,大賽評委組專家教研室宋主任、附中劉主任、四中楊主任又不辭勞苦進行了精彩深刻的點評。這一切使我獲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許多的不足。下面就此次比賽中自己的反思做一些淺顯的總結。

首先談一下相對成功之處,以利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堅持改進。

1、本節課在制定教學目的時抓緊抓牢“培養創造性思維”這唯一的主線,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繞這一主線展開。這樣就保證了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效果。

2、教學過程中層次要分明,層層之間要承接自然、連貫,讓學生在學習時思維轉換自然恰當,提高得當。

3、教學中重視課文,對課文的解析要到位。在此基礎上更要跳出課文,引領學生走向更高的層次,以達到能力培養的目的。

4、自己在設計時注重了淺入深出的基本原則,在最重要的創造性思維訓練階段,我先從比較容易的日常寓言入手,再到有點難度的大學聯考寓言,最後迴歸課本寓言進行高難度訓練,使學生循序漸進,切實提高他們的能力層次。

5、注意學以致用,就是要結合現實的教學需要,本節課中我在設計創造性思維時將20__年大學聯考作文題加入其中,既讓學生獲得訓練,又使學生注意到目前學習和將來大學聯考的聯繫。

以上是此次比較成功的地方。

下面談一下不足之處,這才是我本次活動最大的收穫。

1、目前的教學對課文的解析還是相當重要的,而自己在這方面做的還很不足。

上面在談收穫時我説到了教學中更要跳出課本,但是跳出的前提是對文本充分深刻的解析,而我在本節課中對文本的解析就出現了處理急促、挖掘不深的問題,使課文沒有得到很好的開掘。

2、課堂設計上沒能夠在最後再提高一步。

就像楊主任提出的那樣沒有在課堂結尾處聯繫課文中錢鍾書和盧梭對“小孩子究竟該不該讀寓言”這一內藴深厚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利用新學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既回到課文,又用新知識解決課文的厚重之處,在能力層次上更上一層樓。

3、教學環節轉換中還存在着不夠簡明、連貫、銜接的地方,顯示出自己的課堂把握上的不成熟,這既需要自己進一步的努力,更需要名師大家的指點。

最後對舉辦此次大型比賽的上級機關、領導表達深深的敬意和謝意,正是有了這樣的機會,像我這樣的教師才能得到鍛鍊和提高,使自己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更真的認識,期望以後這樣的機會多一些,促使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更快的進步。為我們的語文教育事業更好地發展盡一份力。

4、教學中還可以採用其它的訓練材料例如(1)一個著名的教學案例:冰化了是什麼?學生回答是水當然對,但是回答是春天的更加值得讚揚。(2)薛譚學謳:原意是學無止境(褒義);新讀新解是學習是為了使用,一輩子學習而不離開學以致用,那麼這種學習又有什麼用呢?(貶義)。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4

歌曲《多年以前》是由美國的一首同名民歌填詞而成。它首先講述多年以前的地球擁有“藍天、森林、小鳥”,後來“森林消失,小鳥一去不返”,再描寫現在孩子們對小鳥“輕輕呼喚”,唱出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真摯而美好的願望。

本節課教師巧妙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森林的森林和自由飛翔的小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多種感官同時加入,完成聽覺和視覺的結合,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為了更好的表達出歌曲的情緒,作者在歌曲中頻繁的運用了力度記號,有“強”、“弱”、“漸強”“漸弱”,這些記號常常會被學生們忽視,導致歌曲學完後,力度記號的變化在歌曲中還是難以體現。因此在接觸歌曲之前,我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並掌握力度記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突破了重難點。在後面的歌曲情緒處理環節,我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了一系列森林遭人類破壞的畫面,讓學生跟直觀的感受到環境的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損失。將學生設定於特定的意境中,使其產生震撼與共鳴。看完畫面後引導學生説出自己的感受,然後回到歌曲的教學中啟發學生感受作者運用這些力度所要表現出來的歌曲情緒。最後將音樂和環保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激發學生的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5

通過文本的學習, 孩子需要從中汲取些什麼這是作為教材使用者的我們應該思考的 問題。回顧過往,一直以來我們重視語言的積累,注重文字的品味,關注句段的咀嚼。 將重點放在了文本細微處, 放在了文字的積累上。 隨着教學的發展, 我們越來越意識到, 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而應該讓文本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讓閲讀和寫作為學生騰飛插上雙 翼。有了這樣的思考,這樣的認知,我在進行備課時開始關注讀寫結合點,本着一課一 得的原則,在執教《北京的色彩》時,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品讀色彩,學習表達,遷移仿 寫上。 上課伊始,我們一起研讀課題,抓關鍵字眼——色彩入手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要 內容: 從秋林與建築兩個方面來描寫北京色彩的壯麗而輝煌。 進而研讀描寫秋林的段落, 發現在描寫北京樹葉時,作者按照地點轉換的方式。

在作者的帶領下,我們“從機場進 入市區”,感受着“千百種色彩紛繁而又和諧”帶來的“又驚又喜”,隨後“漫遊天 壇”欣賞了銀杏樹葉的曼妙,最後“攀登香山”探訪黃櫨樹的紅葉。且行且欣賞。滿目 的色彩令人歎為觀止!“深深淺淺的黃,閃閃爍爍的金,團團簇簇的紅”,“金黃、橘 紅、曙紅、猩紅、赭石”“幾乎沒有兩片樹葉是同色的,就是同一片葉子,也往往 是柑黃中滲透着桃紅,丹紅中凝結着玫瑰紫”抓住省略號,在理解的基礎上,放飛 想象。“在那殘留枝頭和鋪滿地上的紅葉中,還有哪些我所想象不到的層次?”“同一 片葉子,還會有什麼樣的色彩?”此處的補白是對自己想象的描摹,是對北京輝煌色彩 的補充。孩子們在補白中,觀察詞語的構成,在補白中尋找詞彙,調動多種感官,架起 文本與生活的聯繫。

學習關注點不僅在於發現它“寫了什麼”,還嘗試體驗“怎麼去 寫”,“省略號”成為學生放飛想象的練兵場。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6

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麼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後可怕的情景。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 感慨頗多:

1、讀中悟情,“讀”貫穿始終,抓住重點詞句來讀,讀出感受。讀出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掙扎的悲慘景象。在教師引讀時對“熊熊”等詞進行解讀,突出悲慘的景象。

2、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第一節時,我採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為學生營造了輕鬆、愉悦的朗讀氛圍。同時通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3、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後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7

《畫家和牧童》一課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故事。故事中兩位主人公人物形象豐富,情節生動,其中所藴涵的道理也很深刻。大畫家畫畫本領大,而且虛心,知錯就改,小牧童勇敢,善於觀察。

在教學時,我是這樣來讓學生深刻體會這兩個人的優秀品質的.我多次請小朋友朗讀畫家和小牧童説的話,然後説説你覺得他怎麼樣,你從哪兒感受到的,你能虛心(和藹、勇敢)地加上動作讀一讀嗎?從讀中感悟人物

《畫家和牧童》一課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故事。故事中兩位主人公人物形象豐富,情節生動,其中所藴涵的道理也很深刻。大畫家畫畫本領大,而且虛心,知錯就改,小牧童勇敢,善於觀察。

在教學時,我是這樣來讓學生深刻體會這兩個人的優秀品質的.我多次請小朋友朗讀畫家和小牧童説的話,然後説説你覺得他怎麼樣,你從哪兒感受到的,你能虛心(和藹、勇敢)地加上動作讀一讀嗎?從讀中感悟人物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8

一、用兒歌、故事內容導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

二、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説:“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9

上完比賽課《勸學》,我對自己在《勸學》一文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反思,結合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對這堂課的教學進行剖析,以促進自己向更高、更遠、更有效的方向前行。

一、 關於備課

拿到比賽課題、賽課的要求,心裏挺緊張的,長年在高三,上的都是專題複習課,感覺自己已經不懂得如何上課文,如何上好一節課。非常幸運的是,在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教研室主任邢老師給我指點迷津,教會我從宏觀上去把握一篇課文,告訴我如何指導學生學一篇課文。

勸學是必修二的課文,在備課之初,我沒有借用參考書,自己以學生的身份讀了三遍課文。第一遍讀感知課文,把課文裏難讀的音、難懂的字詞勾畫出來;再讀第二遍疏通文意,調動以往的積累,思考能否通過知識遷移解決費解的字詞句;在解決疑難字句之後再讀第三遍,對整篇文章做出評價。根據賽課要求1課時,結合單元目標和課後練習,確定課堂目標和重難點。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如果根據傳統課堂的講法,1節課只能完成疏通課文的目標,沒有辦法對課文的重難點——比喻論證的方法進行透徹的講解分析。在反覆的思考之下,決定不走傳統課堂字字落實路線,而是通過運用導學案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課文註釋提前預習,在課堂上解決比較難懂又沒有註釋的個別字詞句即可。所以最後定下的教學目標是:1、掌握文言重點字詞2、學習本文比喻論證的方法3、認識本文對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方法的論述,並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 設想的時間分配是,10分鐘對課文進行梳理,20分鐘對比喻論證進行分析,10分鐘留給學生背誦。

二、 關於課堂

在導入環節,一開始處於緊張狀態,拋出問題“你們家長是如何勸你們學習的?”沒有給學習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慌忙找兩個學生作答就草草總結,沒有達到導入的預期激趣效果。

課文梳理環節,我挑選了文中難懂的四個句子分析。1、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給學生總結了在疏通文言知識的時候可以採用的四種方法:①看字形②看註釋③聯繫以往知識進行積累④遷移成語。在這個環節進行的知識遷移都是學生以往學習過的,所以師生配合還算不錯,有點小瑕疵是沒有讓學生動筆做筆記。

課文分析環節,採用的方法是教師帶領學生精學第二段的比喻論證,看看荀子都運用了哪些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説明“學不可以已”這個深刻的道理,學生再根據指導方法自學三四段,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全文的比喻論證。

預期設想是,因為課前預習,學生都能把第二段的五個比喻論證找出來:青出於藍、冰寒於水、輮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老師告訴學生荀子就是運用了這幾個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説明學習可以提高、改變自己,進而證明學習的重要性。精講完第二段,要求學生從三四段中任找一兩個比喻論證的例子,説説它們是從哪方面論述學習。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失誤。因為害怕時間不夠,語速過快,沒有留給學生足夠探討的時間,就急着總結歸納,老師一直在課堂上講,學生就一直被牽着走,沒有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倉促作結。

背誦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掌握好背誦的方法進行背誦。具體做法是在先在幻燈片上提示第二段落每一句的開頭和結尾的字,讓學生面對大屏幕第一次背誦,卡殼的地方再對照課文;第二次背誦時提示再精簡,只提醒開頭一個字;第三次背誦沒有提醒,檢查學生是否能夠背誦出來。這個環節學生狀態都不錯,都能按照指導方法背誦,主動起來背誦的學生完整背誦了第二段。

空氣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20

11月2日下午,我在鎮中國小執教了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最後一篇課文——《孫中山破陋習》。本來應該在第一時間寫出這一課教學的得與失,但因家庭瑣事所累,一直拖到了現在,倍感慚愧!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講述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後,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孫中山小時候很喜歡自己的活潑能幹的姐姐(已放在第一課時教學)。第二至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孫中山的母親受封建習俗的影響,強行給孫中山的姐姐纏足,他的姐姐從此失去了歡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第八自然段寫辛亥革命後,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首先廢除了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文章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幹,纏足時和纏足後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字裏行間謳歌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於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鬥爭的革命精神。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大概過程如下:

複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幹。我也興奮地問學生:“有這樣的姐姐朝夕相伴,我們高不高興呀?”學生們都喊:“高興”,我卻話鋒一轉:“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麼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着答案,一致認為:是“纏足”讓姐姐發生了改變。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見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學生齊讀後,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為什麼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為學生講解:“同學們,藍線畫的是我們正常人的腳型圖。纏足時,要先把本來直的5個腳指頭折斷,藏在腳底下,再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好長時間都不能拿下來,直到最後長成這樣的形狀。”説完,我走到一位女生桌前:“如果你就是姐姐,腳指頭這樣被折騰,痛嗎?”孩子難過地説:“痛!” “十指連心”呀!你能用聲音表現出這種痛苦嗎?”她讀得非常到位,另外幾個女孩子也讀得毫不遜色。

為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為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並請學生説了自己的感受。學生 們只説出了“這些腳很小。”“這些腳小得還沒有我們的手掌大呢!”這些感受。我補充道:“我們把這些小腳稱作“三寸金蓮”,相當於十釐米左右。是不是比同學們的腳小得多?封建社會,女孩到了四、五歲左右就要被纏足。為了使自己的腳不長大,她們有的在腳底下墊上錐子走路,有的墊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有的甚至抓一些蟲子放在腳底,好讓自己的腳腐爛,不長肉。同學們,聽到這兒,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學生們聯繫自己以前受過的傷害,如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針刺了一下、手或腳不小心被玻璃劃破了等,進一步體會到了纏足給古代女子帶來的傷害之深。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説:“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麼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歎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我難過地説:“‘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一段悲傷的音樂響起,我説:“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一個女孩子竟然失聲痛哭。我説:“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悦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此刻,學生們怎會讀得不動情呢?

這是對課文二至七自然段的品讀。在教學中,我用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了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通過朗讀,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瞭解到了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在學生們齊讀完二至七自然段後,我直接出示了第8自然段的內容:“後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並進行了如下教學:

1、同學們,年幼的孫中山看到姐姐被纏足,心中充滿了對這一陋習的恨,就暗暗立下了廢除陋習的決心。長大後,他排除萬難,終於破除了這一陋習。讓我們帶着敬佩,一起讀段話!(生齊讀)

2、這個陋習只是害了孫中山的姐姐一個人嗎?(指生説)

3、“殘害了中國婦女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呀,你終於被廢除了!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千千萬萬箇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 女同學讀!( 女生齊讀) 

4、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已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包括施老師也許早已纏足。感謝孫中山!(齊讀)

5、這就是(師指課題,生讀:孫中山破陋習)

現在,你還想怎樣讀這個課題?(指生讀課題,生讀出了孫中山破陋習的偉大與了不起。)

6、(屏顯孫中山雕像)同學們,他就是孫中山。他遇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於反抗封建陋習,這種可貴的精神,一定會長留我們心間!此時此刻,面對孫中山爺爺的雕像,你最想對孫爺爺説些什麼呢? (音樂,交流)

7、同學們,孫中山爺爺破除的是已在中華民族存行了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可是,就在我們當今社會,我們的身邊卻還有如此多的陋習在等着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破除。(屏顯部分陋習)現在,你能當着孫中山爺爺的面表表決心嗎?(指生説)

8、作業

同學們,孫中山破陋習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震憾。課後,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破陋習的行列中來,大家説好嗎?

以上就是我對《孫中山破陋習》第二課時教學的簡單回顧。應該説,整節課的教學走的是一條情感的主線,因為只有學生入情了,才能悟情。雖然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並不是很差,但同時也留下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最遺憾的就是考慮到課堂的時間分配,一些應該讓學生展開説的環節,如“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這一環節真的只是被我以“環節”的形式匆匆走了一個過場,學生的説話慾望還沒有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下面環節的教學。

一節課下來,有得有失,敬請聽課的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