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精選23篇)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

《操場上》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識字(一)單元的第四課。這課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圖、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在把握識字寫字的教學重點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從兒歌描繪的課間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中,激發其熱愛體育的熱情和強身健體的願望。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精選23篇)

新課程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原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同時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一、讓孩子通過六個體育活動的名稱,學習以手為主的“提手旁”生字,和以腳為主的“足字旁”生字及這兩個偏旁。二、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激發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以下我來談談執教本課時的收穫與遺憾。

首先,課前,我播放《課間十分鐘》的音樂,用直觀的視聽效果,為孩子營造輕鬆愉悦的上課心情,然後結合剛剛結束的運動會,用談話的形式,讓孩子談談對參加運動會時的感受。由於結合了孩子的生活實際,所以孩子滔滔不絕,情緒也一下子調動了起來。接着我適時用圖片揭示課題,再引導孩子依據對圖片的感受,引出了本課要學習的有關體育活動名稱的生字,並鼓勵孩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進行句式訓練,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導入新課後,在生字教學環節,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孩子觀察圖片説出相關的詞語,再自己試着拼讀,隨後 請孩子自己當小老師為全班帶讀,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為了鞏固孩子對生字的掌握,再次創造語言情境,去掉圖片和拼音,讓學生進行同桌互相讀,指名讀,以及開火車讀等,在多種形式的朗讀詞語中,讓孩子熟練認讀詞語,為識字打下基礎。接着,讓生字單獨出現,鼓勵孩子自己觀察生字的特點,引導孩子通過做相應的動作來發現生字分成兩類:以手為主的“提手旁”生字,和以腳為主的“足字旁”生字,於是孩子在自身的實踐下,對於這兩個偏旁的學習也順其自然地融入其中,而且印象深刻。為了及時檢測孩子的生字認識情況,在識字環節,我不僅採用了組詞,用生字詞説句子,以及出示生字,讓孩子做動作的表演認讀,還讓孩子分小組將偏旁和部件拆分的生字進行重新組合,在小組共同的合作探究組合生字的過程中,孩子對認識生字興趣盎然,而直接的動手實踐,鞏固了孩子對生字的認識,同時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讓孩子覺得識字不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苦差事,反而對識字充滿了期待和興趣。

解決了生字障礙後,我利用視頻朗讀的直觀效果讓孩子初識文本,將平鋪直敍的文本轉化為立體生動的影音呈現,使得孩子對課文產生興趣,拉近孩子和文本的距離,為第二課時做好鋪墊。

最後的寫字環節,我利用課件直觀書寫,讓孩子掌握生字的筆畫筆順後,再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引導觀察寫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並進行提醒他人。對生字形成初步印象後我再進行範寫,讓孩子跟隨書空後,再進行描紅書寫,最後的展示的過程中,讓孩子互相評説,看哪裏寫得好,哪裏需要怎麼改正,注重培養孩子的評價能力。而在書寫過程中,我注重提醒孩子注意書寫的正確姿勢,培養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

這節課的授課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中,通過與他人的合作,激發孩子的協作熱情,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學的重點也一一突破,達到本課時的教學目的。當然,教學是一門永遠有缺憾的藝術。雖然有領導和同仁們的熱心幫助,但是在此次的教學中,我還是從遺憾中有所新的領悟和收穫。首先,解題時,應該讓孩子明白課題主要是一種方位詞的運用,而這方面,我太過蜻蜓點水,沒有明確。其次,對於課堂的調控,活躍有餘,文靜不足,導致個別孩子的聽課效果不明顯。再者,此次的授課,對我自身的教學教態,也敲響了警鐘,提醒我教學時語速要有條不紊,而環節也相應要更清晰明瞭。最後,在教學時,不僅要注意對整體的把握,更要注重點和麪的結合,也是我這節課沒有做到位的地位。

總之,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自己自身的更多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地方。接下來,我也將更加嚴格要求自我,多向前輩學習,多自我反思,充實自我,以求進步。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2

《操場上》這篇課文包括一幅插圖,6個詞語和一首兒歌。詞語為體育活動的名稱,第一排的活動以“手”為主,第二排的活動以“足”為主。這節課要讓學生認識“王、足”以及“打、拔、拍、跳、跑、踢、球、高、步”九個生字。根據教材特點,我把生字分為兩類處理:一類是帶“提手旁”及“足字旁”的有規律可循的生字;一類是字形較為複雜的“球、高、步”,我準備運用不同的方法個個“擊破”。

當一幅精美的“操場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的彩圖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高興地發出讚歎聲。“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操場上的哪些體育活動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這種情境的創設扣住了孩子們的心。接着,我提出了一個很巧妙的問題:“其中有有些活動和手的關係比較密切,你能找出來嗎?”這樣,“分類”概念的滲透很自然,隨機我又抽出“打、拔、拍”三個字,問:“它們三個字長得有點像,哪像呢?”這些問題為即將進行的學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捕墊。隨後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朋友,“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更加活躍,有的説“‘打’字就像一個姓丁的人抬手打東西。”有的説:“‘拍’中的‘白’字就像一個小皮球,小朋友在用手拍。”還有的説:“‘拔’中右邊的‘一’就像拔河用的繩。”創新思維的火花迸發了!我趁熱打鐵,讓記住字形的孩子做出相應的動作。在遊戲中掌握了字形,理解了字義,豈不“一舉兩得”?在做“拍”的動作時,我親切地説:“請你輕輕地拍拍你的同桌,和他(她)打個招呼,問聲好。”小朋友們高興地和同伴打着招呼,好一幅温馨美好的畫面。

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我把“跳高、跑步、踢足球”三個詞並排貼在了一起,問:“小朋友們看老師在幹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孩子們興奮地告訴我,它們都和腳有關,都帶有“足”。“那我們能和這三個字交個朋友嗎?”這樣期待性的語言,又將孩子推向了學習的主體位置。

“球、高、步”沒有規律,字形又比較複雜,但我要讓學生認字並不難,只要肯動腦筋,想辦法和很多字交朋友。

“球”字的教學我採用了擴詞的方法,如“你知道哪些球類?我們住在哪個星球?你還知道哪些星球?”

“高”這個字給了孩子們更大的想象空間,在課堂上又一次地掀起高潮。有的孩子給它編了順口溜:“登高望遠‘高高高’。”有的孩子從字形上分析:“‘高’字的開頭就像一座高樓,兩個‘口’就像窗高爬。”我微笑地聽着,情不自禁地為這些孩子豎起大拇指。這時教師也由“獨奏”轉為“伴奏”,在課堂上發出和諧的音符,使教學開放而靈活。

“步”字出錯率較高,我用擺一擺的方法,用“上、一豎、少”擺成“步”,讓學生用剛才的演示來編一個順口溜:“上字加一豎,少字去一點”這樣的識字水到渠成。

這九個字認得輕鬆,而且學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認字方法,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對孩子們的點滴成功給予充分的鼓勵,使孩子們產生成功感,並積澱起參與的信心,讓課堂湧動着生命的活力。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讀文體驗、拓展實踐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藴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所以部分簡單的生字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對於讀音較難、字形複雜的生字教師可以單獨加以指導,但這並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結構,而是對其鞏固複習。這雖不是課文教學的主要部分,卻是教學的重要部分。本堂課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重點指導了“翱、翔、翼”。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説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並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説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在課文結尾處,讓學生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並猜猜他是誰,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最後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學生的語言選擇是開放的,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幫助學生用規範的語言表達,並及時記錄好的詞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素材。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4

《記承天寺夜遊》是蘇軾在黃州期間寫的一篇散文小品。這篇短文僅用84個字就巧妙地勾畫了一幅月夜景色圖,用淡淡的月景訴濃濃的愁情,似從胸中自然流出,迴旋激盪,煙波生色。教讀此文,歷來不會忽視這樣幾個問題:賞析月色,理解“閒人”,感受蘇軾的人生態度。在呈現的這堂課上,我的努力方向與此相同,只是在如何讓學生更自然、更容易、更真切、更深刻地達成這些目標上費了些腦筋,其中自己比較滿意的設計有:

教學結構完整、嚴謹。我一直認為,設計一堂課猶如構思一篇文章,要做到線索明晰,結構嚴謹。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我安排了兩個關鍵詞:黃州、蘇軾。首先,導入時,我引用了蘇軾自己的詩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讓學生感受“黃州”在蘇軾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給學生以“黃州”是蘇軾的福地的印象。在教學環節“悟閒愁”之前,我又為學生提供了餘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中關於蘇軾被貶官黃州的落魄經歷,學生恍然大悟,原來黃州本是蘇軾的受難之地。最後在學生讀懂了“閒人”的豁達之後,再次以蘇軾在“黃州”的政績作結,生髮學生的人生感悟。這一結構也為學生把握蘇軾的人生態度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撐。

教學環節新穎、巧妙。為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緊扣一個“閒”字,主要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知文意—品閒情—悟閒愁—懂閒人。這使得整個教學流程環環相扣,層層遞深,把對文章的理解條理化,簡單化了,達到了化整為零的效果。其中之巧還體現在背景資料的適時出示上。在日常的備課中,我一直堅持先要“裸讀”的原則,即不借助任何課文以外的資料,讓自己沉浸文中,先要捕捉到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初讀此文時,我相信很多人包括學生的第一感受就是:蘇軾好有閒情雅緻,好清閒啊,文中的月色寫得太美了,太妙了。根據這種初讀的體驗,我首先設計了“品閒情”這一環節,其中包括了對月色的賞析。是不是“閒人”的內涵僅止於此呢?此時出示蘇軾被貶官黃州的資料是適時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遞深,既而再通過“悟閒愁”來理解“閒人”的更多內涵。這要比一開始就讓學生了解這一點要有益得多。

當然,更值得反思與總結的還應該師本節課的遺憾。

我希望自己能夠切記:一節課45分鐘,任何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結果就是全面平庸。選擇價值點、興趣點深入挖掘,方能成就精彩課堂。我想本節課嚴重拖堂應該也與此點沒有處理好有關。

正確的理念踐行得不夠。很同意張老師的説法:評價一堂課的標準正是看它是否是以“學”為主。本節課所做出的所有努力,主要是為着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搭建橋樑,課堂上聽到的最多的還是老師的聲音,學生的精彩展現得不夠,。我想對於我來講,要將理念變為思維方式,轉化為行動,還有更多的問題要思考,更多的事要做。

總的感覺,此次比賽是對自己平時教學的一個總結,得與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論。但對我而言,我要説一句:本想收穫一縷清風,而你卻給了我整個夏天!感謝所有給我幫助的人。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5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在以下兩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價值:

1、利用“探究式”教學方式解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地勢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可以直觀地從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得出“西高東低”的特點,但不容易形成“階梯狀”分佈的認識。通過我一步一步教學引導,特別是學生探究性活動----繪圖,直觀地把這一特點展示在黑板上,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比學生就直接地從書本得到結論,效果要好得多。

2、認真組織教學,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靈活使用教材。在本節課,我採取如下教學思路:什麼是地勢?→由分層設色地形圖感知地勢特點→由各階梯地勢海拔數據探究地勢特點→繪製地形剖面圖展示地勢特點→提出證據證明地勢特點。把課本中“我國東西向(北緯32度)地形剖面圖”改為學生繪圖比賽,然後與課本中對比,既讓學生感覺有趣,又讓學生們在相到比較中加深對“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緯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離有了更深的認識。把活動2-4轉化為學生提出證據證明地勢特點。如此的特點,勢必給氣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響,提示學生從日常現象、諺語、古詩詞等方面考慮。這也是本節課的亮點部分,經過師生共同探討,最後收穫頗豐:“東風不到,大雨不了”(説明地勢與氣候的關係),“一江春水向東流”(説明地勢與河流流向的關係),“飛流直下三千尺”(説明地勢與水能資源的關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地勢無情,阻礙東西方來往,河流有情,溝通東西交流)。因涉及到相關學科知識,學生們興致格外得高,教學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處:在帶領學生分析課本“我國東西向(北緯32度)地形剖面圖”以及要求作圖時,沒有刻意強調注意橫座標下的經度數,因而當我換了一幅地形剖面圖(北緯30度)時,要求學生在圖上劃出地勢三級階梯的範圍時,學生劃錯範圍的有不少!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6

函數是高中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它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乃到一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1、函數本身源於在現實生活,例如自然科學乃至於社會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2、函數本身是數學的重要內容,是溝通代數、幾何、三角等內容的橋樑。亦是今後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和方法。3、函數部分內容藴涵大量的重要數學方法,如函數的思索,方程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化歸的思想,換元法,侍定係數法、配方法等。這些思想方法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基礎,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重點講解學生重點掌握的部分。

然而函數這部份知識在教學中又是一大難點這主要是因為概念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相當不容易,接受起來就更難這又是由於函數這部份知識的主要思想特點體現於一個“變”字。即研究的主要是“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係,要求用變量的眼光,運動變化的關點去看侍和接觸相關問題,這與國中學習知識的以靜態觀點為中習的思維特點有較大差異,所以函數成了高一新生進入高中首先到的一條攔路虎,有些學生高中畢業了,對函數這個概念也沒有理解透澈。

實際上,在學習函數這部份知識中,函數概念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最難的地方,突破了它後面的學習就容易了。現行的數學教材,其主要內容表現的都是數學知識的技術形式。函數的概念亦是如此,不管是傳統定義也好,還是近代定義也好,表現出來的都是抽象數學形式,在數學的教學中,學習形式化的表達是一項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於形式表達,要強調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否則會將生動活潑的數學思維活動淹沒在形式化的海洋裏。對數學知識的教學要返璞歸真,努力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發展過程和本質。對越是抽象的數學概念,越是如此。所以函數概念的教學更忌照本宣科,要注意對知識進行重組。努力去提示函數概念的本質,使學生真正理解它,覺得它有用,而樂於學習它。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7

針對本文敍事性強、含義深刻的特點,我從文本整體出發,通過“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動作這三大板塊整合實施。逐步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事實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

本節課,我根據中年級閲讀要求,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查字典,結合情境體會詞句含義。如我抓住“嚴肅、審視、和顏悦色”等詞和父親、老師的話理解課文內容。

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我深入研究了講解與朗讀的關係。講是死的,朗讀是活的;講解是推評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

因而在朗讀方面,我側重了多種方式的讀,自讀、練讀、指讀、分角色讀、齊讀等方式進行,讓學生浸染在語言中,逐步進入一種言語情境,撩起他們的悟性與靈性。再通過有滋有味的説,讀體現以讀代講理解課文的目的,從而達到了與文本的交互達意,達到了“與我為文”的境界。

在隨文理解的過程中,我適時引導學生抓住“我的心裏是怎麼想的?”“老師在思考什麼?”和“如果你是嘲笑同學中的人,你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呢?”適當拓展文本,讓學生換位思考,讓學生真切感悟,如身臨其境。通過表情表演對比,異中求同,同中求異,讓學生對文本的領悟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通過讀、想、練、評等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情感體驗,並引導學生用不同別人的觀察和思考方式感悟文本的精神內涵,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

在教學策略上我注重了強調將引導閲讀,誘發感悟和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三者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做到讀中感悟、讀中選臉,從而提高了閲讀教學效率,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理解更為深刻。

不足之處是朗讀欠缺,練讀時間略少。教師的駕馭課堂能力及整合知識結構體系方面的能力仍需不斷的提高。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8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拼音教學只有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了親身的情感操作體驗,他們才會主動、輕鬆、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

本課配有多幅插圖,尤其是“表音表形圖”既表音又表形,這些插圖趣味性較濃,又多是為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説易記,使學生從舊知或經驗的遷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便於學生在腦海裏牢固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繫。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使用“情境圖”、“語境歌”,發展學生的自然語言。同時,以兒歌或謎語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

如:小白鴿(ɡē)天上飛。

小蝌(kē)蚪(dǒu )水中游(yóu)。

白鴿(ɡē)愛(ài)唱歌(ɡē),

蝌(kē)蚪愛游泳(yǒng),

哥哥妹妹來喝(hē)水,

一起(qǐ)笑呵(he)呵。

這些富於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情緒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從而增強了課堂學習效果。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9

一、把握了本節課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在毛澤東反抗意識和政治思想形成過程中,哪些書籍、事件和人物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學案對這個重點只要求概述情節,沒有其它的要求。在這個章節,我要求學生朗讀,回答哪些書籍、事件、人物對毛澤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學生對“毛澤東如飢似渴地讀書”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二、把握了文本的細節

在分析毛澤東逃課這個情節時,學生對“效果”和“勝利”這兩個詞有所爭議,有個學生認為,“效果”在程度上是不如“勝利”的,我及時抓住這個細節,要求學生看文本,“我回到家裏以後,想不到情形有點改善。我父親比以前稍微體諒一些了,老師態度也比較温和一些。”“我的抗議行動的效果,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文本用的是“效果”,這讓學生的認識得到了統一,“粗體字”也讓學生認識到還是用“效果”一次比較好。

學生在回答“少年毛澤東是一個怎樣的人”時,基本都能回答“他是一個志向遠大、刻苦修身、勤奮讀書、勇於接受挑戰”的人,我要求學生能從文本中找到依據,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思考、表達的能力。

三、 小組合作機制發揮得不夠好

這是本節課明顯的不足。既然分了小組合作探究,就應該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機制,但在上課過程中,有的小組合作較好,有的小組卻合作效率低,組長的作用沒有凸顯出來;回答問題仍是成績較好的學生,後進生學習仍較被動;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時,也可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不必老師事必躬親,而應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四、 課堂語言較隨意

我平常講課,比較注重語言“隨和、幽默”,認為這樣比較“接地氣”,但在“隨和”的同時,也往往帶有較大的“隨意性”,平時習慣了,公開課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較明顯,這是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努力改進的。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0

很早就聽同事上過《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一直記憶猶新。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小詩,字裏行間吐露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濃濃問候與感激,讓人過目不忘。

課前,我對着自己不到兩歲的小女兒讀了很多遍,越讀越能感覺它的美。“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悄悄地潛入老師的小院,為老師栽種丁香花”的動人形象,活脱脱躍然紙上。“踮起腳尖兒”“夜夜和你作伴”“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勞”“滿樹盛開的花兒,是我們的笑臉”“休息吧”“讓花香飄進你的夢裏”字字句句無不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濃濃的愛,深深的情,讓人不禁覺得心裏是那麼的暖,那麼的甜!

要想打動學生,首先得打動自己。在我飽含深情的朗讀中進入了本課的學習,孩子們被深深地感染。在朗讀教學指導中我緊緊扣住打動了我的這些字詞讓孩子們反覆品讀,並圍繞字詞讓學生想象情境,如:什麼是“踮起腳尖兒”?孩子們為什麼要踮起腳尖兒?孩子們紛紛發言:“老師正在批改作業,他們怕打擾了老師!”“孩子們想給老師驚喜,不想被老師發現。”“院子裏太安靜了,已經很晚了,他們怕驚動了老師。”……孩子們在自己的理解中很自然地改用很輕緩的語氣朗讀第一小節,情感藴涵其中。又如:有學生問道“什麼是掛牽?”我首先回答“你呀,經常上課因為玩橡皮耽誤了聽課,讓老師怎麼能不掛牽?”順勢再問孩子們“老師還會掛牽你們什麼呢?”孩子們面面相覷,互相笑笑,不少孩子不好意思的舉起了手,“我下課總愛追跑打鬧,還受了不少傷,李老師總是掛牽着我提醒着我。”“現在正流行紅眼病,我們總不記得及時洗手,老師時刻掛牽着我們,一下課就催我們去洗手。”“我寫作業總是三心二意、拖拖拉拉,不能按時完成,老師總是掛牽我,一到寫作業就會站在我的旁邊提醒我。”“上回我生病了,請了一個星期的假,老師很掛牽我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 想説的孩子越來越多,通過這樣真實的生活情境再現,孩子們的情感一下子受到了觸動,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讀起來自然聲情並茂。再如:在理解“讓花香飄進老師的夢裏”時,我啟發學生想象,老師又香又甜的夢裏會夢到什麼?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師生之間的互愛之情。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非常的輕鬆,不需要過多的指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感悟已深深體會到了濃厚的師生情,真正做到能有感情的朗讀。通過這堂課,也讓我再一次有了深刻的感悟:只有自己吃透教材,才能發現文本中別人不能發現的東西。只有自己讀好,才能充分發揮範讀的作用,給學生以示範。以情激情,教師要善於將自己對教材的感悟及體驗傳導給學生。只有把學生帶入教材所描寫的情景時,才可能激起學生對文本的情感,學生的朗讀才能有聲有色。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1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誕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城鎮。她的一生為人們樹立了與命運拼搏的榜樣。

海倫?凱勒是舉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儘管命運之神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這位女子卻用勤奮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的名字已經成為堅韌不拔意志的象徵,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精神力量。

安妮?莎利文老師半個世紀一直與海倫朝夕相伴,用愛心和智慧引導她走出無盡的黑暗和孤寂。海倫一生創造的奇蹟,都與這位年輕傑出的聾啞兒童教育家密不可分。海倫在她的名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發她對莎利文老師的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莎利文到海倫家擔任家庭教師的那一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娃娃,並用手指在海倫的小手上慢慢地、反覆地拼寫“d-o-l-l”(玩具娃娃)這個單詞。海倫立刻對這種遊戲產生了濃厚興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師的動作,從此開始懂得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名字,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倫?凱勒)。此後,海倫陸續學習並掌握了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聾盲卻能掌握五門語言,海倫的成功被稱為“教育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海倫的“啞”是因為喪失聽力而造成,聲帶並沒有受損。十歲那年,海倫開始學習説話,因聽不到別人和自己的聲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師發音時喉嚨、嘴脣的運動,然後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模仿和糾音。當首次像正常人那樣説出“天氣真熱”這句話時,驚喜之餘,她和莎利文老師都意識到,在她們頑強的毅力面前,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海倫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甚至成為她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除了嗜書如命,還喜歡騎馬、游泳、划船,酷愛戲劇表演藝術,靠着不屈不撓的意志,海倫學會了脣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温為她朗誦的短篇小説,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業。讀書不但使海倫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靈。

馬克?吐温稱她和拿破崙是19世紀最傑出的兩個人物之一。

她為了改善美國盲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處奔走,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和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現名為海倫?凱勒國際組織)廣籌善款,她創造了非凡的業績,獲得了無數榮譽。

她給世界以愛心,世界回報她崇高的榮譽。1919年,海倫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銀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榮獲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受此殊榮的婦女。

她留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本書是對海倫?凱勒一生詳細記述,被認為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應該説在我小的時候,海倫凱勒曾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她是我們那個時代年輕人所追的“星”之一。所以我在準備這課書時自然就把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放在了第一位。

課前我將海倫凱勒的資料印發給了學生,並且提了幾個問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了解海倫凱勒,讓海倫凱勒打動學生,從而為課堂做好鋪墊。

課前為了讓學生讀好書,我將學案發給學生,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讀書。

課上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問題——

莎莉文是怎樣教育“我”認識事物的?試舉例説明。

幼年的海倫得病致殘以後,愚昧而又乖戾,但後來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個“再塑生命”奇蹟的創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説是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文中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的?

課文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請學生再讀全文,品評並積累文中優美而精警的語句。

在這些事件中,作者表現出來的老師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學生通讀全文,聯繫作者的生平經歷,説説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這四個問題從宏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從事件到中心,從人物到情感,從情節到語言,層層深入,由淺入深, 便於學生的理解。

設計問題時要特別明確提問的目的是什麼,學生理解的難度在哪裏,因此不僅要追求問題的新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要注意問題的梯次性,讓學生像爬坡一樣一點點的不知不覺中走到終點,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壁壘。

這些我懂,慶幸的是這節課我做到了,學生自然就表現的比較活躍。

遺憾的是在處理情節時有些拖沓,課沒有完全講完。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2

《火燒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的是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節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運用多媒體視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在閲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先播放一段自己收集的關於火燒雲的視頻和優美圖片資料,讓學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燒雲的美麗壯觀,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 初讀課文,明確學習目標。

先讓學生 自學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後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隨着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雲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重點朗讀。

(三)、合作探究,讀中感悟。

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説也説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教師播放悠揚音樂,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讓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火燒雲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很少有學生留心去觀察它,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於火燒雲的相關知識知道的較少,因此引入課外資源很有必要。教師課前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火燒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上交流。教師也可以收集一些視頻錄象在導入新課的時候進行播放,讓學生對火燒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課後可以蒐集火燒雲的形成原因。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3

本節課是講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下面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課堂效果以及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

一、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想如果在一節課的時間裏把性質和判定學完,那隻能是把本節課設計為探究課,而對於性質與判定的應用只能放在下一節課,於是我把這節課設計為探究課,把對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定理的探索作為本節課的重點。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是啟發探究式。為了增加課堂密度和教學效果以及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運用幾何畫板和幻燈片製作了課件,以增加學生對角平分線上任意一點的理解。在學生探究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時,我分別創設了情境,一是為了給學生的探究搭建平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二是為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實際並應用於實際。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二、對課堂的再認識

如果説一節課的課堂設計是上好一節課的根本,那麼課堂上老師的傳授方式更是關鍵。這其中包括老師對課堂氣氛和學生 的把握,老師的教態是否大方得體,尤其有很多老師聽課的時候,還包括語言是否精煉,知識的邏輯感是否連貫,層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説本節課的課堂氣氛,不知是否是第一節課的緣故亦或是學生有點緊張,平時愛回答問題的學生不太敢發言了,所以感覺課堂的氣氛還是有些沉悶。當然,老師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時,要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在課上輕鬆而愉快的學習知識。這是對任何一位老師的考驗。其次通過看自己的錄像,平時自己沒有在意的細節,包括自己在講台上的站位和站姿,自己不經意的手勢和説話的口頭語都暴露出來。感覺自己精心錘鍊的語言在錄像中仍有些羅嗦等等。總覺得自己上課時怎麼會留有那麼多的遺憾。再次對課堂所用時間把握不夠準確,由於在開始的尺規作圖中浪費了一部分時間,當然這一環節時間的浪費與我講授尺規作圖的方式不夠合理是分不開的,以至於在後面所準備的習題沒有時間去練習,給人感覺這節課不夠完整。再就是課堂上安排的內容過多,也是導致前面所提問題的原因。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課內容的安排上不應死板教條,而應根據內容和學生情況進行更合理的配置。

三、不足之處的反思

通過看自己的錄像課,感覺自身的課堂教學還有很多地方有待於改進和完善。尤其是對課堂語言的錘鍊,不僅僅是表達清楚,更要言簡意賅,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還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應停留在口頭上,還要在實際操作時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更要在實際教學中始終貫徹先學後教的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個人能力。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4

美術課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育就是利用“美”的感染對學生進行教育,所以我們的美術課要兩條腿走路,即美術與教育。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都有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變廢為寶這節課的顯性目標是利用廢舊的材料製作立體和半立體的藝術品,隱性目標是滲透環保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們應把握二者的關係,讓學生在美術的課堂上享受“美”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千萬不要把一堂生動有趣的美術課上成一節環保節能的思品課,這一點我認為也很重要。

變廢為寶這節課優勢在於形式多樣,材料隨手可得。難的就是如何使學生的聯繫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相結合,上出一堂井井有條又生動活潑的美術課。上好這節課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一些簡練又出效果的變廢為寶的好方法,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好奇心與求知慾。只有做到這一點後,才能談及更高的教學目標。

教育家陶行知説過的那樣,“當教育的目的被學生髮現了,你的教育就已經失敗了。”變廢為寶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要想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通過上這節課從而達到震撼心靈刻骨銘心,就要充分發揮美術課的“直觀美感”這一特色進行美醜對比,採用新奇又簡單得操作形式,用精美的藝術品打動學生的心靈的同時,又讓學生感到自我能力可以駕馭,從而調動學生踴躍參與,在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實現環保教育的目標,上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藝術課堂。

變廢為寶的方式方法很多,40分鐘的課堂不可能包羅萬象,所以我覺得第一課時以變廢為美的藝術思路的深度為教學重點來進行思考,可以落腳到某一種方式方法,以點帶面,由易到難,通過色彩、形狀、質感的聯想拓展思路,深入研究。第二課時主要從材料廣度進行拓展,可放手體驗,自由發揮,達到精彩紛呈。從大處説:變廢為寶的藝術手段很多,比較突出的有根雕藝術、貝克粘貼、種子粘貼和一些裝飾品(如椰子工藝品、舊掛曆窗簾、碎布裝潢下腳料工藝品等等),這些變廢為寶不僅可以隨手把玩,而且還可以成為一種社會產業,回收廢舊物品美化環境的同時,還可以換取一定的經濟來源。將教學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體現教育的社會性,可能一節課影響學生的一生,説不定,將來的這些學生中就會有人從事這項變廢為寶的失業中。從小處説:就可以用一些簡單,輕便的小物品如小瓶子、塑料碟、瓶蓋、牙籤,舊絲襪等等做一些裝飾品美化教室等。讓學生自主探索,創造充滿童趣的學習環境,從而熱愛自己的班級,愛上學,愛學習。

通過節課,讓學生了解如何對廢舊物進行聯想,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到廢舊物品變美得可能,調動其操作積極性;通過製作先後的美醜對比,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美麗的同時,自動的熱愛生活通過自己的能力變廢為寶美化環境,從心靈深處體會到“美”的震撼。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5

近日翻閲了《反思性教學》一書,這是華東師範大學熊川武教授撰寫的教育學理論著作。他在論著中提到:所謂反思性教學,就是主張在教學完成過程中,培植教師“反思”的意識,使其不斷反思自己教育教學理念行為,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

隨着教師專業化運動的發展,這種“教學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學模式正日益成為當前教學的一種主流。它帶來了濃厚的反思氣息,進一步激活了當代教學領域,給操作性(常規性)教學注入了活力。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反思思維:

首先,在教學中,要把反思作為一種檢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在實踐中發展專業知識的有效手段,提供實踐及對實踐進行反思的機會,並把反思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逐步培養反思意識,養成反思的習慣。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學案例可以彙編成冊,內容可包括:課程計劃、教學過程錄像、同學或同事的反饋、指導教師或專家的評論等訓練反思思維,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學行為都值得寫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學案例。)而選擇典型反思案例,必須是:一是對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二是在教學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當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對問題進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評價的意義在於有話可説,説的話對別人有啟發性,有借鑑意義。

再次,共同反思。教師個體反思更多的是個人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如果能與同事進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師之間便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強大的,並能使個體在合作過程中獲得由於自己的經驗得以共享而帶來的滿足的情感體驗。對一個教師來説,如果他的反思過程能保持自我連續性,那麼,在教學中共同確認問題,共享信息,共享資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學,確定適當的行為方式來解決教學實踐中的“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好”等問題,尤其重要。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6

在備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讓學生來體會詩人的“愁”很難,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網上看了幾篇有關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之後,收穫很不多,總覺得二升三的學生沒有這樣的感悟能力,畢竟在他們的腦海裏,由景抒情的文章他們一般只會體會出高興、興奮等積極向上的情感,哀怨憂愁的似乎很難,更何況是古詩呢!面對這樣的古詩,我想只能從詩句中的字詞理解,進而來開啟學生的情感之門。

在課上,我簡要地複習了一下上次所學的古詩《山行》,背誦、提問等等,讓學生能夠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詩的學習。開始教授《楓橋夜泊》了,我直接挑明瞭作者的情感,告訴孩子們:“我們今天所學的新古詩,跟《山行》可不一樣。雖然兩首都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發的情感卻不相同,大家要注意體會哦。”開門見山的説法,大大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接下來的聽範讀過程中,我都注意讓孩子們聆聽,聽聽錄音老師是怎麼讀的,語速如何,哪兒停頓,哪兒緩慢,並讓大家在書上標好記號。在反饋意見的時候,孩子們敏鋭的小耳朵果真聽出了不少地方,他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看來,孩子們已經站在了這首詩的門口。有一個學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説:“我聽了之後,覺得作者好像在歎氣。”“歎氣”,多樸素的詞語,可他卻已經體會到了詩人的情感,我為他的精妙詞語而鼓掌。

圍繞着“歎氣”,我就開始講解古詩。一些費解的字詞解釋,我一邊口述,一邊做板書,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並開始不約而同地做筆記了。由景抒情,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明白詩人的“歎氣”,我從“殘月”、“霜天”、“江楓”、“漁火”、“寒山寺”、“客船”這六景,和“烏啼”、“鐘聲”二音入手,讓孩子們來親臨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配上插圖,加上詩句的講解,孩子們開始點頭:“是啊,詩人在歎氣。”“所以,整首詩都是圍繞一個字來寫的,那就是……”我馬上接着孩子們的體會,步步深入。“愁。”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真棒!你們已經讀懂了。”我由衷地讚歎他們。後來,孩子們已經能夠用他們稚嫩的聲音,讀出詩人憂愁的情緒。我想,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

古詩是難理解的,尤其是這樣的古詩,讀好難,要讀懂更難。我們作老師的要扶着學生,一步步的走進詩中,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並且要時時注意抓住孩子們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層浪”,説不定他們的回答會更好地讓自己來感悟詩中的精華,更好的引領自己走進詩,喜愛詩。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7

《打掌掌》這一首童謠的學習加上音樂遊戲的環節,讓老師和孩子們覺得非常開心,孩子們在遊戲中玩,在玩中學習,學習內容可以深深地紮根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同時,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孩子們的節奏感得到提升,音樂表現慾望也得到增強。孩子們能夠從遊戲中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這是一首童謠,流傳於江西鄱陽一帶,是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對拍手掌遊戲時的兒歌,全曲僅8小節,只用了mi,sol,la3個音,節奏明快,口語化。

我以《打掌掌》為背景音樂教孩子們玩打掌掌的分解遊戲,讓孩子們對歌曲有個整體的印象。緊接着,引導孩子們隨着節奏念歌曲的唸白部分,引導孩子們在反覆的遊戲中熟悉音樂,再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學習歌曲,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歌曲,最後,再讓同學把節奏和歌聲結合起來,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做的很好。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8

這節課作為教書以來,第一學期的彙報課,主要設計還是來自聽了一節國中的大型公開課後得來的。我認為,上好課有兩個條件,一個就是課設計的好,一個就是教師的基本素質高。那麼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的話,其實遠遠不夠,我設計不出這樣的好課,我也沒有很高的教師素質。

上了這節課後,我的感覺很好,感覺自己很適合上一些比較煽情的課,我一直追求的是於漪老師的情感教學法,總感覺自己的情感還是比較豐富的。從高中開始,我就對語文的朗讀情有獨鍾,每個早自習都非常動情讀課文,常常引起一些同學的關注,感覺很不錯,可是,自己的缺點往往是自己看不到的,作為語文教師,朗讀可能並不是我的優勢。

其實,我現在還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我完全不清楚哪些方面我會別別人優秀,哪些方面是我的若項。可是,往往又都是弱項的東西,自我感覺良好,比較感興趣,這難道就是人沒有自知之明嗎?就像我喜歡跳舞,但是身材不好一樣,這讓我很苦惱。

其實,選擇當老師,我覺得還是沒有選擇錯的,至少,我的語言表達在正常的情況下,還是挺清楚的。那麼,無論這節課上的如何,我都應該把一份好心情保持住,繼續努力,爭取下次上出更好的課來。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19

在本次教學中,通過收集關於秋天的詞語、句子、詩,欣賞畫面,品讀詞句,背誦積累,實踐體驗等方法使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從而產生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有一些體會:

一、 欣賞秋色,育情導學,給孩子一個充滿秋意的課堂。

1.教師引述:老師這兒有幾幅圖畫,同學們想欣賞一下嗎? (《語文園地二》習作要求:畫一幅秋天的圖畫,並把它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2.教師一一出示有關秋天景色的幾幅圖畫,選一幅圖畫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用平時積累的詞語來説一説,然後生生評價。

3.同桌相互介紹自己的畫,師生評價。

因為是學生自己作品,這本身就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再播放舒緩的音樂,學生直接感受秋的情境。我從喚起學生已有生活感受,激起學生情感需要入手,讓學生容易走近文本,願意走近文本,接受美的感染,為整節課鋪設一個“美”的基調。學生結合平時積累的語言,説一説有關秋的詞語和古詩。

二、走進教材,超越教材,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課改反覆強調:“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高明的教師,在於能通過教材上例子,巧妙地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讓學生到廣闊的生活中去學習。在生活中,學生無時無地不在運用語文,學習語文。將課堂與生活相聯繫,用聯繫的觀念來處理教學,教學必然由單元走向多元,由封閉走向開放,由淺薄走向厚重。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開放性、選擇性、適應性的特點,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帶着自己的文化積澱,去分析、理解和把握教材。根據學生經驗,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樹立大語文觀、大課堂觀和新教材觀,把語文教學置身於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中,不要隔斷語文教學的生活地聯繫,讓語文迴歸生活,讓語文教材成為心中的活教材,這就是我對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正確處理教材,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思考。 

三、關注語言積累,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語文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強調了“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在總目標中又要求在閲讀 方面注意“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的過程,只有積累才能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談不上有真正的聽説讀寫能力,當然學不好語文。課標要求“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子,以及在生活中和課外閲讀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積累語言材料,其實是感性的語言模塊的整體儲存,這些材料儲存於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它們一旦被激活,就會產生綜合效力,極有利於語文素養的提高。

在導入新課時,我首先出示了幾句描寫四季的詩句讓學生猜,再聽一首秋天的歌來引入新課,配上舒緩音樂,問:“能説一説你積累有關秋天的詞句或詩嗎?”“你能用學過的或自己背過的描寫秋天的詩來抒發自己的感受嗎?”學生結合平時積累的語言,説一説有關秋的詞語和古詩。即檢查了學生平時積累情況,又將積累與課堂聯繫起來,融會貫通,也激發了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四、錦上添花與畫蛇添足,預設與生成。

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我在舒緩的音樂聲中,一一出示秋天的圖畫,學生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走進了文本描述的情景中,學生興致濃厚,效果超出了想像。

課堂需要反思。在遺憾中反思。在遺憾和反思中,帶着新的收穫,讓我們再次走進課堂。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20

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麼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後可怕的情景。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 感慨頗多:

1、讀中悟情,“讀”貫穿始終,抓住重點詞句來讀,讀出感受。讀出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掙扎的悲慘景象。在教師引讀時對“熊熊”等詞進行解讀,突出悲慘的景象。

2、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第一節時,我採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為學生營造了輕鬆、愉悦的朗讀氛圍。同時通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3、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後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21

“角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資料,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角在生活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是二年級的孩子對角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尖尖的一點”這一個層面上,很難抽象出數學中角的形象。因此本節課的側重點就放在幫忙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確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為此,我將整節課分為四個環節:一是透過觀察活動,初步感知角的特徵;二是透過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徵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變化特點;三是角在生活中的應用,鞏固角的知識。在整堂課中,我創設了直觀、生動且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透過“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進學生將豐富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刻,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本節課有待改善之處:

1.在每個環節結束之後,我的小結語不多,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環節與環節之間過於零碎。

2.沒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比如在鐘錶上找角時,有學生比劃出了一個圓形,我預設時沒有想到,因此我只是問了一句:“這是角嗎?”然後讓其他學生來找角。其實我能夠在學生認識了角的特徵後再回過頭來看看,説説為什麼圓形不是角,能夠幫忙進一步鞏固角的特徵。再比如在反饋用毛線創造角時,預設是同桌合作拉出一個角,讓他們説説角的頂點和邊分別在哪裏,然後鬆開其中一條邊,讓學生決定這還是角嗎,體會角的邊務必是直直的。在動手操作環節中,學生領悟的不夠,我只是匆匆就走了個過場。之後在其他老師的指導下,我發現還是讓孩子感悟太少,就應把這個環節吃透,再後面進行的話就很順利了。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22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體現了教學的主體性原則,讓學生主動學習。傳統的語文閲讀教學往往過多地分析、講解,結果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浪費了時間,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主體參與的程度是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

讀書是閲讀教學的最重要一環。如果沒有學生讀書,或學生讀書不充分,那麼,即使教師講得精妙絕倫,學生也不會有多少收穫,更難有真切的體會。讀的過程是學生對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過程,也是想象、加工、創造的過程,它可以把無聲語言化為滲透自己感情、意識的有聲語言,這一過程是別人替代不了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還應是學語文的根本。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先是教師範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後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覆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從閲讀能力的培養來説,學生反覆讀了,背誦了,自然對文章的主旨、內容、寫作技巧、價值等都會有一定的認識。

當然,通過“讀”感知課文,這只是閲讀教學的第一層面,要進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質疑和釋疑了。在課堂討論中,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問題,如 “濟南的總特點是什麼?”“濟南總特點是從那些方面來表現的?”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別是在研讀賞析這一環節中,我沒有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景物、喜歡的語句段落來進行品味,給學生以較多的空間,更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揮。

在學生反覆研讀課文,並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予以引導,幫助學生總結出一些閲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寫好此類文章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能舉一反三,學會對同類文章賞讀,學會觀察描寫景物,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節設計的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了下來。但是在解決本文的難點——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位的時候沒有做好示範性的教學,學生品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不夠集中。以後在這方面要多努力。

兒歌操場上的教學反思 篇23

本課是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人們在築路的過程中設法保護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故事所透露的是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高,內容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主閲讀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的設想上全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只是在閲讀感悟中提示一種寫法 “以小見大”。

比如,文中通過“繞樹築路”這樣一件小事,讚揚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品質,這種寫法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本人在引導學生隨文習作中貫穿了這一寫法的運用。如何做到以小見大呢?這裏我扔掉課本,把學生引出室外,在我們校園裏有一棵插柏楊,1938年是一位姓盧的老師栽的,至今幾十年了,聽説幾次校園建設都保留了這棵老樹,第一這棵老樹在校園裏是另一道風景線,另外也是對逝去的盧老的懷念。每當老師們來到樹下,總會談起當年的好多事。學生下課了,樹下就是孩子們的樂園,這棵柏楊要兩個89歲的孩子合手那麼粗,伸出四層教學樓頂好幾米,抬頭望不見頂端,像伸進了雲層。樹的表皮已有幾公分的裂縫,裂縫裏填滿了青苔,雜草,當然也因為樹,常讓孩子們追幾片落葉,怕扣班級的考核分,尤其是秋天……

在指導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平常所見人物動作,去表現人物品質。其次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對話,表現人物品質。通過一件小事,一個小的細節,一個小的片斷,來反映一個大的中心。這就是以小見大,在這種寫法上要注意兩點,這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與寫作銜接的重點。第一,要抓住人物的語言,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的思想。如,寫同學愛護班級,“這粉筆是老師給我們講課寫字用的,你拿一根他拿一根,老師用什麼給我們講課呢?”第二,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品質。如學生寫本人的一段外貌描寫“老師一手拿着粉筆,一手推了推那幅深度近視眼鏡,然後把教室從四周到中間直到每位同學都掃了一遍,輕輕地放放下教本……”在這個環節。學生實踐練習,並要落實。從學生的習作看上去,還是很成功的,題材也較豐富“插柏楊”“老師笑了”“老師給我們認錯了”“愛笑的同桌”等。學生都能以一件小事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表達自已習作中心。

學完本課,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思想。首先本人注重訓練學生的質疑,解疑的能力,“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從而提高閲讀能力。其次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一種高尚,最後通過習作落實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