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體育教師反思(精選14篇)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1

一年級的體育課我還是第一年教,學期開始是最累的。隊列隊形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內容比較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若要活躍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潛在的天分用來提高練習效果,達到鍛鍊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難度。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精選14篇)

比如,在國小一年級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過多,還是學生煩了。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覺的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學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

通過以上實踐,我覺得: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非常重要。創設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情境非常重要,這可以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效果自然就好。關鍵是學生還學得很快樂。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2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要認清6歲孩子所具有的天性。有些國小一年級體育教學存在模式古板、成人化色彩濃,或教學直奔主題,引不起一年級孩子的興趣等問題。用遊戲引導,貫穿教學可避

免以上缺陷,較好的完成國小一年級教學。

根據我多年教學經驗與實踐,使我認為要改變這一現狀,上好國小一年級體育課,教師要有童心,知道孩子們心裏在想些什麼,要説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如最近上演的《成龍歷險記》,孩子們就很感興趣,注意力就很快抓住了。這時因勢利導,富趣味於教學,孩子們有了偶像就有了動力,學習體育運動能保證身體健康強壯,長大了才能成為成龍式的人物。一方面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玩中完成隊列和廣播操教學任務。一提到隊列就會想到軍隊,孩子們也很嚮往當一名軍人,一兩節課孩子們還好哄,時間長了就不行了。我就根據體育教材的內容,根據具體情況,結合遊戲進行教學,效果就比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隊形內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過快快集合的遊戲,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這個遊戲比誰最聽指揮。重複幾次,每次提出一個要求,學生們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義,學會了立正、稍息的站姿,並能根據教師一定的口令做出規範的動作。也能很快的站成 方形、圓形為今後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有快快集合遊戲為基礎,教師指揮學生就易如反掌了,在此基礎上用做高人和矮人的遊戲,高人和矮人在遊戲中互相襯托,方形、圓形等不同的隊形圖案依次變化着展現在學生眼前大家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抓住時機,教師進行廣播操教學,利用分組輪做法,使每個學生能夠都有展現的機會,欣賞隊形和廣播操的美感,享受親自參與創造美的收穫和成功的興奮,相互提高促進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的認識到集體的力量,熱愛集體,把心貼近集體。這樣,枯燥無味的隊列隊形教材和廣播操教學合二為一的完成了,經過遊戲化處理,活了起來,變得有情趣多了。孩子們也喜歡體育課了。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3

現在,國小生開始學習英語的時間越來越早,三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但是,由於許多孩子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覺得學英語太枯燥、太難,導致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甚至畏懼心理。 半個學期一轉眼過去了,期會考試也早已結束了,看着學生的成績,讓我看到了自己教學中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逐題看過學生的試卷後,綜觀學生答題情況,我針對學生各方面的掌握情況做以下分析及教學反思:

一、試卷質量分析 六年級下冊的這次期會考試的試卷的層次是分開的,也有一定的梯度,實際上是一張綜合試卷,大部分內容超出了本冊的範圍,但也可以看出學生對以前的一些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套試卷共分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語音測試,第二部分為詞彙測試,第三部分為單項能力測試,第四部分為閲讀測試,第五部分為綜合能力測試 . 本套試卷覆蓋了整個國小階段所學的詞彙、語音、語法和日常用語等內容,着重考查了詞彙、日常交際用語、閲讀能力和重點句型及語法。整套試卷中滲透了國小階段所涵蓋的語法知識,如:介詞in,on,at,to的正確運用;冠詞a,an,the的正確運用;名詞單複數的正確運用;形容詞的比較級的正確運用;代詞的主格、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的正確運用;實義動詞have,has與be動詞的用法,所涉及的時態有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第三人稱單數的正確使用,以及否定句、一般疑問句的句式結構等等。 該試卷充分體現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為主要目標的命題原則,堅持依據於課本但避免教材的機械操作,靈活遷移。在試卷設計上增加了對學生閲讀理解能力、重點句型及書面寫作能力的考查,注重學生的積累運用,對以後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二、試卷整體情況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考查了語音知識ow,oo,ee,ea字母組合以及元音字母a,o在重讀開、閉音節中的發音,1、2小題失分較多。第二部分考查了詞彙及其中文意思,並滲透了詞語搭配,如look like,look after,like doing等,其中look after超出範圍。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一題,大部分學生得分不高;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主要考查了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閲讀能力、語法掌握等各個方面,學生對詞彙的記憶力不強,反映在書面寫作中,錯別字特多,這給我們反饋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學生邊學邊忘,掌握不牢。學生掌握句子的困難程度,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練得太少,或者説學生除了課堂就沒有太多的時間學英語。 這次考試成績令人不滿意,平均分、優秀率均較低,原因之一是題型太活,主要原因還是老師的教學工作沒做到位。

三、改進措施

在這次期會考試,令我遺憾的是,學生的成績沒有提高反而下降得厲害,就是因為他們浮躁的學習態度,影響了成績。期會考試已經結束了,在後半個學期的教學中,我要重點針對出現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繼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首要着眼點,讓同學們能夠在我的指導下盡情享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讓他們都能以優秀的成績進入中學。

1.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要求人人過關。

2.為了給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做好與中學的學習銜接準備,教學中仍應注意各種詞類轉換的歸納性訓練和運用性練習,培養學生的初步的語言感知能力 。

3.注重詞語的運用性練習,在機械記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可以通過多種題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4、知識訓練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和意志品質的培養。注重低段教學與高段教學之間的教學形式和培養目標的轉移。將課堂由興趣化逐步過渡到思維化和意志化學習。同時關注潛能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採用有效措施,儘可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

5.在優化課堂組織教學、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加大訓練強度和密度的基礎上,注重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4

第三單元《加與減》的主要內容是100以內數的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小兔請客》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其教學目標是:1、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2、能正確的進行整十數的加與減;3、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活用知識於生活實際中。

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的認知特點,創設了“小兔請客”這一童話情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我先讓學生通過數糖這一具體操作活動,形成表象。再用小棒代替糖,擺一擺,加深理解,從而輕鬆地抽象出算式。在練習中,我設計了多種遊戲,如“看誰最先找到家”、“猜算式”等,讓學生愉快、有趣地鞏固新知,並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但在做遊戲“猜算式”時,由於我講解遊戲規則的語言不太規範、不太準確,從而誤導了學生,使這個遊戲活動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5

體育課程標準指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轉變傳統的評價觀念,淡化甄別和選拔功能,注重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使教學評價更具有實效性,充分發揮評價在教學中的育人作用。

本學期,我校實施了一項新的教學評價措施,即由任課班級的學科教師每月都選出10個在這一學科中的學習習慣優秀的學生。為此,我的乒乓球課也實施了這個方案。由於,我任教的是16個班,每月要評選出160個乒乓球課“十佳之星”,這確實是一項很龐大的工作。自接到這項新的工作任務後,我思考再三,決定這項考核與我的工作實踐相結合,即與乒乓球校本考核與評價結合,在每月我都會對孩子們課堂表現和技術進行考核,在考核成績中選擇最好的十個學生來當“十佳之星”,但是實行兩個月後,我發現每次評選都是班級中的那幾個優秀的孩子,其它孩子根本沒有份,我開始反思我的這項評選工作。在第三個月裏,我嘗試着結合孩子的進步幅度進行評選推薦工作,在評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告訴他們只有表現優異、進步明顯,一樣也會當上乒乓球課的十佳學生的。

剛開始,有些孩子還半信半疑,果然在第三個月,我就評選出幾個課上愛“淘氣”的孩子當上班級乒乓球課十佳學生,這招一出,班上的那些平時運動能力很差的孩子們終於服氣了,現在,他們都在每堂課上積極參與,爭取更大地進步,也要評上班級乒乓球課的十佳學生。但是評後進生當十佳學生,問題又來了,一些在課上非常優秀的孩子課下找到我説:“老師,你為什麼評選淘氣的孩子來當十佳孩子,我不服氣!”面對孩子的質問,我耐心地説服他們:“他們確實沒有你出色,但是他們在進步,可能他們永遠超越不過你,但是老師也不想放棄他們呀!這次評選就當是給他們一次鼓勵,你看好不好?”聽了我的解釋後,這個孩子高興地離開了。出現了這個情況後,我又對我的評價方案進行了改進,要求每一個孩子每學期不能評選超過兩次,即做到關注差生,也要考慮到優等生的成長需要。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6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下面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課,談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賞,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堂課的教學中,為了避免音樂課教學中單一傳受知識、枯燥無味的教唱等,老師用“聽音樂式步步深入導引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的思維隨着“真善美”這根主線進行和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又充分採用激勵性學習方法,使教學環環相扣,緊湊而不散亂,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較為科學合理,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通過觀察發現、感受到生活的美,並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樂趣。

(二)、開展器樂、歌詞創編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7

這節課也是一節手工課,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前,我就進行了精心地設計,力爭使課堂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達成目標。

1、導入課時,激發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我戴上各種製作好的小掛飾,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了直觀的認識。隨着課件中各種各樣小掛飾圖片的播放,學生髮出了一陣陣的讚歎聲。然後,我通過語言,激發孩子進行的慾望。在孩子都想要來試一試時,我讓孩子用自帶的現有材料進行組合、想象。

2、學生嘗試,發現問題。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一開始我沒有教孩子怎樣製作,而是讓孩子自己發揮原有的經驗和想象自己嘗試,用自帶的現有材料進行組合、想象。孩子們興奮地開始製作了,但是不一會兒,問題就出現了,很多孩子不會打扣。通過演示講明方法,再次激發了孩子製作小掛飾的興趣。

3、小組合作,完成創作。我剛演示完,孩子們就小組合作開始動手製作小掛飾了。這種合作的方式有利於孩子們共同探究製作的方法,相互協助,培養合作精神。

4、在展示環節我讓學生將做好的小掛飾佩戴在身上或者頭上到台上來隨着輕鬆歡快的音樂自由展示。學生們興奮極了,非常自信的展示了自己的創作,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熱情的掌聲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們已經能夠掌握了製作方法,同時我還發現,孩子們也創造了一些方法。這節課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分析這節課,我覺得主要是:導入課時部分,我通過實物展示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着好奇心自己進行嘗試,嘗試中發現了問題。帶着學生的問題,我針對性地教學生製作的方法,再讓孩子小組合作,完成創作,這樣學生就容易掌握了。另外還須加強色彩的指導,這是我今後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8

兩年多來,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呈現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知識面廣了,學得活了,學習興趣濃了,課堂開放了,教師與學生的親和力增加了。在看到這些變化的同時,又要冷靜下來對目前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困惑問題進行反思。“摸着石頭過河”,究竟摸到哪些石頭?摸得怎樣?有哪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下面對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多樣化與優化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尊重個性化,不搞填平補充一刀切。要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展的數學教育。

算法多樣化是針對過去計算教學中往往只有一種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一種題目,只要求筆算,另一種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種思路(當然,學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何況有不少題目本來就可以有多種算法的。可以説,鼓勵算法多樣化是在計算教學中促進每個學生在各自基礎上得到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應該明確“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面向個體,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遇到同一道題可有多種思路多種解法,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多樣化”是面向羣體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歡或最能理解的一種算法,同時在羣體多樣化時,通過交流、評價可以吸取或改變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學中不應該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題説出幾種算法,否則只是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曾經看到一些低年級的計算課上,討論一道計算題,出現了10種、20多種的算法,教師還一個勁兒地給予鼓勵,臨下課時,只簡單地説了一句:“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其結果是班上思維遲緩的一些學困生確是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產生了干擾。這種情況是不是我們鼓勵的個性化呢?我認為不然。數學是講“優化”的,算法“優化”的含意是要求尋找最簡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誠然,在多種算法中,有的並不見得有優劣之分,如20以內退位減法,無論是用“破十”“連減”或“用加算減”的方法,都很難説孰優孰劣,兒童完全可隨自己的經驗進行選擇;又如長方形周長的求法,有的願意用“(長+寬)×2”的方法,有的則用“長×2+寬×2”的方法,學生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

但是,一般情況下,總有個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學中,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去比較、去評價,並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認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舉一反三、聞一知百,否則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請看一位教師教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新課實錄。由實例引出24×12=?第一步,先由學生各自探索算法,分組交流(有10種左右),經過歸納不外乎以下三類:連加,連乘24×3×4,24×2×6,……),乘法分配律的應用(24×10+24×2,……)。第二步,由學生評價,一致認為三類算法都合理,但第一類太麻煩,其他兩類各有優勢。第三步,教師將題目改為24×13,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結果都選擇為24×10+24×3,此乃筆算乘法的算理。此時,教師便因勢利導引入了乘法豎式,並使學生體會到它的優越性──能將乘法算理以固定而簡明的程式顯示,操作性強,簡捷而不易出錯,並具有一般性。我認為這種教學是正確的,又促進了兒童的發展,才是真正凸現了“算法多樣化”的實質。算法多樣化絕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無價值的重複。總之,一切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

二、生活化與數學化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新課程改革重視數學教學生活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使孩子們感到數學有趣、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也是數學課改的最大亮點。

數學,對兒童來説,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把數學教學密切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有趣、易懂。教學中,有的通過調查商品標價引入小數乘法,調查父母月工資的收入計算多位數加減,測量足球場的面積並以其為參照物,體驗1公頃的實際大小;有的結合新課內容介紹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有的複習課也已不只停留在“查缺補漏,知識系統化”上,開始着力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記得我曾見到的一節六年級“代數初步知識”複習課,教師把自身赴山東講課事例作為背景,邊説邊畫:

向學生設問:①你們能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寫出老師淄博一行的全部開支嗎?

②想一想,式子中哪些量是不變的?哪些量是可變的?

③算一算,老師這次淄博一行至少要帶多少錢較為合適?(小組合作討論)

整個教學培養了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使大家體嚐到數學應用的價值。

但是,在課改實踐中,我也聽到不少教師有這樣的疑惑:“數學問題是不是都必須從兒童的生活實際提出?”“教三角形內角和怎樣從生活實際引入?”“循環小數又怎樣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正由於此,有的課已上了15分鐘,還停留在大量的情境渲染之中,絲毫沒有涉及數學本身的內容,猶如皮厚的“沙田柚”剝不開也吃不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應該看到,兒童的數學學習是一種不斷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問題來自兩個方面,有來自數學外部的(即現實的生活實際),也有來自數學內部的。無論來自外部或內部,只要能造成學生的認知矛盾,都能引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就會出現發展,都是有價值的。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內角和”,如果採用由舊引新的方法(設問:正方形有幾個內角?四個內角和是多少度?長方形呢?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沒有規律呢?)三言兩語,就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因此,看問題必須全面,不能絕對化。教學是科學,一切要從實際出發。

當前,數學教學注重應用,既講來源,又談用處,大大地克服了過去“掐頭去尾燒中段”脱離實際的傾向,成效是明顯的。但必須認清,我們反對的是隻“燒中段”,而不是不要“燒中段”,我們反對的是過度的形式化,而不是不要形式化,數學的形式化是數學固有的特點。我們既要注重應用、返璞歸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導學生抽象出數學問題,提煉出數學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所以,重要的數學概念、規律應加以概括,常見的數量關係(如速度、時間、路程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仍要揭示,在重視直覺思維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形象思維和初步的邏輯思維,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課堂內的數學活動是豐富多彩的。什麼是數學活動呢?我認為,具有數學意義的活動才能稱得上數學活動。目前,有的數學活動,有情境沒有活動,有活動沒有數學味,有活動缺乏體驗。下面介紹一位教師在教學“11~20以內數的認識”時組織的頗有意義的數學活動。當學生已學會數數(順着數、倒着數、2個2個地數……)後,組織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遊戲。教師拿出一個黑白相間的足球:“數一數,有幾塊是白的?有幾塊是黑的?看誰數得又對又快!”話音剛落,不少學生爭先恐後地要求上來。前來的多個學生,每人數的結果都不一樣,不是重就是漏,怎麼辦?正當全班困惑之際,一位小同學自告奮勇地上來,拿起紅粉筆在白的上面逐一點數,又拿出白粉筆在黑的上面依次點數,不重也不漏,數得完全正確。這樣的遊戲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數學活動。

三、探索與發現

學習方式一般説來,可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兩種。

發現學習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獨立探索和發現其結論。這種學習方式(亦稱發現法)是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J.S布魯納提倡的,並流傳歐美,這種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名稱,如問題研究法、探索法等,實質均基本相同。布魯納認為,在人類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點是會發現問題。他把學生視為“發現者”,甚至像科學家那樣去發現,教師不給任何啟發和幫助。創導者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探索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傳入中國時,我國教育家將“發現法”引申為“引導發現法”,主張在必要時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一點“引導”,與布魯納的“純發現法”有些區別。教學實踐折射出這樣一個道理,外國的先進經驗或理論的引入,必須本土化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我國目前強調的“自主探索”與“發現學習”亦基本相同。

美國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D.P.奧蘇伯爾針對20世紀60年代許多人以為講授必然會導致機械學習,而發現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的片面看法,在創造性地吸取了J.P.皮亞傑和布魯納等人的認知觀點後,首先對學習進行了兩個維度的不同分類。根據學習的深度分為有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根據學習的方式分為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兩種分類相互獨立,成為正交(見下圖)。

有意義學習↑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意義的發現學習;機械學習;│機械的接受學習;機械的發現學習;接受學習;發現學習

他不像布魯納那樣只強調發現學習,認為學習可以分為有意義的發現學習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而後者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奧蘇伯爾的見解對我們研究國小生的數學學習是有啟發的。

國小生學習數學,首先要掌握前人積累的數學基礎知識(往往以符號形式表示),學生必須積極思考,理解每個符號、式子所代表的實際意義,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認識。如果學習中僅僅記住這些符號的代表組合,例如,只知道讀作“三分之二”,卻不明其意,這就是機械學習。一般的數學學習都是有意義的學習,當然不排斥個別的機械學習,如背乘法口訣,這種熟記只有助於記憶,並不表明推導其結果的過程,而且機械學習也只是輔助性的學習。

數學學習中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指學習內容已以定論形式展示出來,不需要學生去獨立發現,只要學生從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檢索與新知識具有實質性聯繫的固定點,使之相互作用,實行新知識意義上的同化,從而擴大或改組認知結構。例如,“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本身就是一種規定,學生在原有已掌握的加、減、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先乘除後加減”直接計算,便可接受這一知識。

目前我國提倡的探索學習則不同。這種學習方式不呈現學習結論,而是讓學生通過對一定材料的實驗、嘗試、推測、思考去探索發現某些數量關係和圖形特徵。例如,學習  平行四邊形面積求法時,學生用各種不同的平行四邊形紙片,通過剪拼、割補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然後分析割補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係,從而探索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為“底×高”。

就以上兩種學習方式的功能比較而言:探索學習比較開放,它更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強調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直覺思維和創新潛能的培養和發揮,但是費時較多,何況數學學習,不必要也不可能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期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學習課題對原認知結構具有潛在的意義(即有實質性的非人為的聯繫),二是學生具有積極學習的心向。如果兩個條件俱全,同樣可以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學習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個條件,就容易造成死記硬背。

由此可見,兩種主要學習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各司其職,不可偏廢。而且有時在同一節課內,兩種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例如,筆者曾在北師大實驗國小隨堂看到“倒數”一節數學課:課一開始,教師利用漢字結構上下顛倒位置可以組成另一個漢字的譬喻(杏→呆,吳→吞……),使學生聯想到數也可以顛倒,於是引入“倒數”並板書課題。此時,學生接二連三地提出各種困惑:“究竟什麼叫倒數?”“學倒數有什麼用?”“找倒數有沒有竅門?”……(足以説明學生已具有學習新課題的迫切心向),教師立即讓學生自學課本,研究結語“乘積為1的兩個數就是互為倒數”,全班學生都表示“懂了”(因為結論中有關概念是學生所熟知的),這種學習方式便是典型的有意義接受學習。學生是否真“懂了”?教師要求學生自舉例子加以説明,大家十分踴躍,有的説出真分數、假分數,還有舉出小數、整數,到最後討論了1和0有沒有倒數,所舉例子涉及各種典型情況,有交流、有爭辯,並探索了求倒數的方法,這又是一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40分鐘的課堂教學,兩種學習方式相互補充,交叉進行,樸實無華,有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像這樣的教例在日常教學中也不少見。

筆者認為,新一輪課改中反覆強調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要“改變學習方式”等,主要是針對過去過分沉湎於接受學習而影響學生創新精神的情況而提出的,絕不意味着反對接受學習。教學中,教師應全面而綜合地從教學內容、要求、對象等各因素進行考慮,引導學生採用恰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以確保學習的有效性。那種提倡一種又去否定另一種學習方式“非此即彼”的絕對化做法和説法,不僅不符合教學實踐,而且對課改的深入發展是有害無益的。

自主探索是教師引導下的自主探索,要處理好自主和引導、放和收、過程和結果之間的辯證關係。面對挑戰性的問題,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夠探索求得的,就應大膽放開,放要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應該看到,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收效極微,失去了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剩下的主體性往往也是蒼白無力的。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9

歌曲《飛呀飛》是國小音樂一年級第六課中的一首歌, 歌曲是隻有四個樂句的簡單歌曲,而且其中有一句是一問一答, 如“ 小鳥能飛,小鳥怎樣飛?”“ 拍着翅膀飛呀飛,飛呀飛。” 根據歌曲內容,我把歌曲作了拓展,教師提出問題讓孩子們自己求解答,如:我問“ 飛機能飛,飛機怎樣飛?” 孩子們馬上回答:“ 伸直翅膀飛呀飛,飛呀飛。” 然後我再引導他們聯想自然界中會飛的動物和物體來進行歌曲創編活動。孩子們還有意想不到的回答,那就是他們能想象到:“ 奧特曼能飛”“ 孫悟空能飛”---- 我們大人想不到的一些東西,説明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有豐富的想象力。這樣,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質,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接下來我把這段音樂編成一個簡單的集體舞,我和學生共同表演,在表演中學生已完全掌握了歌曲的節奏和音高,最後加入歌詞邊唱邊表演效果很好。整節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我認為本節課不僅孩子們上得高興,就連教師都被他們所感染,非常成功!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10

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加與減的關係,通過看圖説故事,實施數學交流。所以練習中我從學生的主客觀條件出發設計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模仿到創作的三層次。

第一層次藉助圖片描述故事寫出有關係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對於大多數的低年級學生來説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這個層次的練習中設計了學生熟悉的蘋果圖、動物圖和雞圖來引導學生看圖説故事,讓學生從逐步抽象概括出加法和減法的內在聯繫,“原來的部分”加上“又飛來的部分”就是“一共得整體”; 從“一共的整體中”減去“飛走的這部分”就是“剩下的這部分”。使學生初步瞭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第二層次脱離圖片的幫助由形象過渡到抽象。在這個練習中學生只能依靠加法和減法的關係來完成,這樣對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個極大的飛躍,我在此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為了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隨機出現問題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例如:4+3=□、□-3=□。讓學生通過加減法的關係,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關係,明白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第三層次充分運用加法和減法的關係。例如:●+▲=★、□-□=□,在這個練習中讓學生利用剛才所學的加減法關係來完成。再讓學生根據3個圖形寫出兩個加法兩個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加減法的關係,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關係,明白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比較流暢,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好,但是由於整節課一直強調整體與部分,上到後來學生的積極性就不是很高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調動課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11

課堂教學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課堂教學活動。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既定的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製造或創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

一、聯繫生活,創設情境

國小數學的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找準每一節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可讓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親切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我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你幫爸爸、媽媽買過東西嗎?想買一本標價是11元的書,你準備怎樣付錢?想怎樣簡便地把錢付清又不用營業員找錢,你有好辦法嗎?然後請代表説説看。”這樣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日常買東西付款的方法再現,讓他們議一議,説一説初步建立十進制的體會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這樣聯繫學生生活實例進行教學就會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喜歡數學。

二、加強直觀,創設情境

有位名人曾經説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知識的呈現形式,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當學生弄清周長的含義後,我首先出示了一個用鐵絲圍成的圓,讓學生自己動腦求出圓的周長,學生髮現只有把鐵絲剪斷、拉直就可以測量圓的周長,即“化曲為直”的計算方法;接着我又讓學生計算手中硬紙片圓的周長,他們有的沿圓的一週貼上透明膠帶,有的用繞線的方法,還有的把圓滾動一週又可以測出圓的周長;然後指着黑板上畫的圓,問:“你們能求出它的周長嗎?”“有”,我啟發説:“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發現了,我相信同學們經過研究後一定也會成為當代的祖沖之。”同學們研究的興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紛紛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經説過:故事是兒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師的教學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創設情境。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編制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藉助多媒體通過圖像的形色、聲光的動態感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教師運用三維動畫技術,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孫悟空拿着一把米尺問豬八戒:“你能用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長嗎?”豬八戒拿起米尺邊量邊數: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時,豬八戒犯難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麼表示呢?此時教師暫關機,利用常規教學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長度,讓其他同學人人動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長度,都會遇到豬八戒遇到的問題:不夠一米或不夠一尺的長度該怎樣表示?使學生認識到生活實際中確實存在着這些問題,怎麼辦?以引起急於解決的懸念,激勵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進行推測和猜想,讓學生通過實踐自己去拓展數的範圍。此時教師認真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廣泛討論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的看法,保護、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討論之後,教師邊評價小結邊開機,畫面上出現孫悟空指着豬八戒的腦袋説:這就要用到分數。你想知道什麼叫分數嗎?這樣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了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創新意識。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有更多機會表現自我,課堂上要多給一點時間和空間,儘量讓學生多説、多想、多做、多讓學生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12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13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搞笑,情節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裏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後,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存在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在反覆的試教過程中,我對課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學理念在變化,教學設計也隨之改善。

一、課文主線的把握:體會人物性格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陶罐和鐵罐個性鮮明,鐵罐傲慢無理,説話咄咄逼人,而陶罐謙虛容忍,態度温和友好,這從他們彼此的對話中鮮而易見。開始,我一向把抓人物性格作為學習的主線,讓學生在尋找人物神態,反覆朗讀對話的過程中加深對陶罐和鐵罐的印象。於是乎,大家對鐵罐的傲慢、輕蔑、惱怒很感興趣,他們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動作、語氣,把盛氣凌人的鐵罐表現地活靈活現。而對謙虛温和的陶罐,大家則表現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課的反面人物形象過於強調,突出了鐵罐而忽略了陶罐,輕重倒置,難怪學生在結尾對陶罐鐵罐説的話中,寫到:“我喜歡鐵罐,因為他很威風。”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輕蔑與惱怒的結果,其實這些詞語都是我們生活中貶義詞,只是幫忙體會人物性格,無須過分強調,陶罐才是一個正面的,讓學生有價值去體悟的人物形象。

朗讀對話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服務,而人物不同性格正因對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角度、方法所引起的,這才是整堂課的核心。於是,在之後的教學中,學生不只是簡單地朗讀課文,停留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表面層次中了,大家都有了更深的感觸,陶罐的謙虛温和是因為他看待問題很全面,因此他也有了好結果。語文具有豐富的人文,超多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資料,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會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篇課文帶給學生的不只是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給他們就應正確地看待問題,要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教學理念的轉換:按部就班讀對話順水推舟入情境

傳統的教學總是在教師設計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後,學生按照教師的步驟,跟着問題一步步串着走,這主要體現了教師是主導而完全忽視了學生是主體。我們説,教案要板塊設計,非線形的一問一答,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引發各種多元化的思考,閃爍出課堂的亮點。應對陶罐和鐵罐來一回的對話,我以前試過先讀鐵罐所有的話,體會他情緒的變化,再讀陶罐應對鐵罐説的所有答話,烘托出陶罐的氣概。但是這樣的朗讀脱離了對話情境,對話對話,本來就是對着説話的,一味讀一個人的語言,使得課文學習支離破碎。之後我又設計了一組組對話朗讀的模式,請三組同學模仿人物,分別讀好這三次對話。但是這三次對話平鋪直敍下來,均勻指導,層次又不明顯。學生在朗讀人物對話時也總是少了一份神韻。之後,經過許多老師推薦,教師在課堂中不要按部就班地指導朗讀對話,教案是死的,而學生是活的,那麼有意思的故事,為什麼不把他們帶入到故事搞笑的情境,隨着情節發展自然展開對話呢?老師不是在背教案上課,而是在與學生共同學習,探討、感受這個生動的故事。於是在之後的課堂中,隨着故事的發展,我與學生們一齊成了裏面的陶罐和鐵罐,

三、教學設計的變化:單一地側重由面到點

在我的觀念中,一堂好課就要有重點,有需要突出,出彩的環節,因此,幾次試教的過程中,我一向把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作為設計重點,用不同步驟和方法來烘托這個亮點。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整堂課讀對話,學生容易疲倦,課堂的氣氛就像先上坡,又下坡似的,讀到最後雖然感情是有了,但是總覺得有點索然無味,學生興趣減弱,整堂課的資料含量也很單薄。之後有聽課的老師提出,教師上課需要大氣,不能過重計較一些細節,過於強調對話,使得整篇文章失去了前後聯繫,學生感受不充分自然越讀越沒興趣。於是我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使對話部分變得粗線條一些,在品讀對話前加入一個全文感知的填充課文資料的小練習。學生在自由讀文後,看着資料提示,很簡單地就概括出了課文的主要資料,這對後面的學習起到了鋪路搭橋的作用。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既要富有人文性和又要具備工具性,為了充實課堂,讓學生能在這堂課中學有所獲,實現人文與工具的結合,在課堂尾聲時,又有一個寫話的練習——陶罐,我想對你説______________。鐵罐,我想對你説_______________。學生在感悟文章,認識兩個人物後,對他們的性格,對他們的品質,對他們看待問題不同的態度,都有了或深或淺的想法,請他們寫寫想對這課文人物説的話,這是一個人文性的綜合練習,在寫話中學生充分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

陶罐,我想對你説:“你真了不起,既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也看自己的優點,你還能看見別人的優點,我要向你學習。”

陶罐,我想對你説:“你真謙虛,對待朋友的態度那麼好,我也想和你交朋友。”

陶罐,我想對你説:“應對鐵罐的傲慢,你還那麼心平氣和的説話,你可真有風度啊!”

鐵罐,我想對你説:“你不要太驕傲了,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

鐵罐,我想對你説:“陶罐對你那麼好,你還那麼傲慢,你必須交不到朋友的。”

……

這樣豐富精彩的寫話是學生基本對文本的深入認識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所有的感觸。這樣的語言文字綜合性練習是新課程課堂所需要的。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始終想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但是在課件出示對話部分,我把表示人物神態的詞語,直接打在説的話後面,原本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看着課件上的提出神態語,更快、更好地讀出人物語氣,但是這樣急於發揮語文工具性的做法,卻起到畫蛇添足的反作用,讓學生失去了在對話中親身感悟的經歷,教師直接給學生,而不是學生自己悟到的,這是嚴重喪失語文人文性表現。這樣單獨出現神態語,讓它脱離文本存在的做法是不適宜的。

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的經歷中,我學習到,體驗到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就是這樣一步步練成的,雖然還有許多不足與遺憾,但是我所學到的經驗都是我今後教學生涯寶貴的財富。作為新課程教師的我,還要不斷刻苦鑽研,看更多,聽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學習中充實自己。

國小體育教師反思 篇14

隨着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國小的英語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變得愈加重要。新課標規定:國小畢業時要達到二級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每學年不少於10小時,平均每週不少於20~25分鐘;掌握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如何實施國小閲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呢?本人自參加課題組的研究以來,遇到不少問題,也從中得到一些經驗。

(一) 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 學生方面的問題

1) 對英語閲讀始終存在着畏難心理

自本學期以來,本人加大了了對學生的閲讀訓練。在教授課文的同時,加入了與此相關的閲讀材料。雖説經過一段時間後,學生開始習慣這樣的輸入(相對課文來説,閲讀材料的內容要複雜困難),但是對於佔多數的中等,中等偏下生來説,閲讀始終不是一件易事。一遇到不熟悉的單詞句子,就會影響他們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即使有文章下的註釋或老師的點撥,他們都覺得難以下嚥。

2) 閲讀習慣需要改善

閲讀時精神無法集中,喜歡東一句,西一句地看;指讀,回視,重讀,小聲朗讀;一遇生詞就要停下來……等等不良的閲讀習慣在學生中十分普遍。這使得他們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某個單詞或句子上,獲得的信息變得支離破碎,閲讀速度變得很慢。如此一來,他們的閲讀效果也很不理想。

3) 綜合運用能力亟待提高

《拓展讀與寫》中有不少題目要求學生仿照例句寫句。這種題目學生最怕看到,一脱離了選項,他們就變得無所適從。英語在不少學生當中還是停留在簡單的認讀填詞上,綜合運用能力明顯不足。

4) 課外閲讀時間不足

跟提高語文能力就需多讀多練一樣,僅靠課堂上的時間閲讀,效果又是十分有限的。英語能力的提高也離不開大量的課外閲讀。現在有大量的書籍和網站提供這樣的資料,但是學生能主動地尋找並閲讀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2, 教師自身的問題

1) 如何設計一堂閲讀課?

閲讀課跟普通的課文授課不同,它是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補充拓展。不能把它上成精讀課的樣子。可是學生在詞彙,句子的理解上又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閲讀,更不要提那些習題,活動的輔導了。如何上一堂高效的閲讀課成為教師的難題。

2) 如何指導學生閲讀?

當老師費了一番功夫讓學生理解了一篇文章後,學生學得的往往只是這篇文章的內容。如何閲讀下一篇文章,如何提高閲讀效率,如何學會從文章中習得詞彙句型並加以運用,這些閲讀能力還是沒能夠得到訓練。學生學來學去都是一篇篇文章而已。能力的提高很有限。

3)如何開發學生課後的閲讀資源?

閲讀僅在老師在場的情況下才得以進行,學生課後的閲讀難以進行。教師如何讓學生在課後也主動地去閲讀呢?訂購相關報紙書籍?缺乏指導下,學生很容易對其中的難點產生畏懼心理或者只留意自己喜歡的,易懂的內容。通過網絡資源?沒有適當的引導,學生上網後的行為難以預計。

綜上所述,閲讀教學不僅是國小英語教學的薄弱點,而且也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國小英語閲讀教學成為難點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主要來自己於教師本身。由於我們在以往的國小英語教學中忽視閲讀教學,所以就造成了國小英語閲讀教學理論和實踐的雙重不足。使得我們在面對閲讀課型的教學時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同時在面對學生課外閲讀輔導時,我們也有許多迷惘。

第二個方面來自於學生閲讀能力的缺失。由於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只重聽説不重閲讀,在詞彙和對話教學中缺少對閲讀內容的提前滲透,同時我們又不注重學生課外閲讀的輔導,所以給閲讀課型的教學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1.學生對已學的語言不能快速地認讀。2.學生對新學的語言不能有效地構建。3.學生缺少對文本信息的收集能力。4.學生在收集和處理文本信息中缺乏相應的技巧和方法。

(二) 教學中的經驗

1,採用恰當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着閲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閲讀材料,開展恰當的導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如在閲讀《拓展讀與寫》中,教師結合第一個單元中有關將來時的知識,讓學生向教師提問教師國慶節將要進行的行程,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導出第二單元的其中一篇短文《Sanya》。這樣既複習了舊的知識,也通過圖畫這一個比較直觀的方式導入,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2,設計多樣的閲讀形式,保持學生的閲讀興趣。

國小生有意注意保持時間較短,對事物的興趣持續的時間也較短。在饒有趣味的導入後,如果沒有靈活多樣的閲讀形式的設計,學生的閲讀興趣將只是曇花一現,得不到保持。所以設計靈活多樣的閲讀形式是上好一堂閲讀課的“重要武器”。教學中我嘗試了一些方法:

1) 小組朗讀法

分小組(兩人或四人)解決某些段落的理解,然後以小組彙報朗讀的方式解決該段的理解問題。並鼓勵他們找出該段的難點。每個小組負責的段落篇幅較短,而且又是合作完成,對於中下生來説,難度減低了,也能夠較易地參與其中。

2) 先解難後整體感知

先讓學生自己閲讀文章,把不懂的詞句劃出來。在通過全班同學中找“小老師”或老師點撥的手段解決問題。接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學生帶着問題進行再次的閲讀,根據課文回答問題,做些鞏固性練習,最後聽錄音、跟讀,進行習題訓練小組活動等。過程中沒有什麼特別招數,但是對於一些生字詞較多,趣味性不太強的短文來説,起碼讓多數學生理解該篇文章的內容了。

3) 故事與圖畫結合

對於一些故事性較強的但新詞又較多的文章,例如《Ciderella》,可以利用故事與圖畫結合的方法。如佈置他們回家就其中的一個情節畫簡圖並配上適當的英語文字。畫畫是很多國小生愛做的事情,要求他們為圖配字又可以促使他們去理解文章的內容。

4) 仿寫練習

寫作是一項對英語運用要求較高的作業,很多學生都視作難事。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多“抄襲”例文。例如寫有關“city”的文章。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學習《拓展讀與寫》裏的《Shanghai》,《Paris》,《New York》等文章,寫有關guangzhou的內容。很多學生模仿範文的句子,寫出超出平時容量的文章,雖説不少句子是“抄”來的,但起碼讓他們覺得寫文章不是“畏途”,建立了一點寫作的自信。

3, 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學生的不良閲讀習慣難以短時間解決,只能通過長時間的提醒及訓練加以改善。例如每次的閲讀,教師要求學生劃出重點句子單詞,以加強他們對文段的注意力。再有是要求學生根據習題在文中劃出相關的內容並編寫序號,強化他們對信息的收集能力。還有培養默讀的能力,要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字本身。

4,未來展望

雖然閲讀教學的道路崎嶇難行,但是事實又是那麼確切的表明,唯有拓展學生的閲讀面,加大輸入量才能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首先是繼續深化課堂改革,探求有效的教學手段及模式,讓閲讀訓練滲入每堂課的教學中。接着是收集更多有用的閲讀資料,並在學校班級中建立良好的閲讀平台,為學生營造積極的英語閲讀氣氛。再有是探索一套閲讀評價制度,讓閲讀訓練更為規範化,系統化。

國小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是我們一線教師教學的重點之一,只要我們教師明確具體閲讀教學目標要求,持之以恆,注意培養國小英語閲讀的興趣和習慣,採用恰當的閲讀教學策略和閲讀模式,將聽説讀寫活動恰當融入閲讀教學中,國小生的英語閲讀潛能將會得到充分的挖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