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精選13篇)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1

遊戲是童年時代的夥伴,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遊戲是佔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動,是幼兒園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兒獲得快樂的原動力。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而區域遊戲又是幼兒一日遊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身心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遊戲過程中,幼兒的各種能力、意志品質得到了發展,促進了幼兒個性的形成。區域活動的開展是充分發揮幼兒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如何合理組織好小班幼兒的區域活動,積極引導幼兒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內在品質,真正體現區域活動的真諦,這與瞭解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學習特點有較大聯繫。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幼兒有着不同的學習特點,只有對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合理、正確的指導。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精選13篇)

一、遊戲初期階段

幼兒表現:我只要玩——單一、獨佔地玩

幼兒在家習慣於獨自玩玩具,到了幼兒園,他只要玩自己喜歡玩的玩具,不管別人怎麼樣,他要什麼就要立刻得到,不會等待更別説輪流使用。相應措施: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發動幼兒從家裏帶一些自己喜愛的玩具到幼兒園來,這樣幼兒在活動時能與自己熟悉並喜愛的玩具為伴,就會有親切感、安全感。教師只提供一些簡單材料。由於幼兒剛接觸遊戲,水平很低,不會互相謙讓,自己玩喜歡的玩具,其他小朋友要玩時就不願意給,所以教師要提供數量充足的相同玩具。相應措施:(1)活動時間靈活。幼兒在家裏自由慣了,一下子就規定他們在某個時間才可以進入活動區,他們會感到壓抑,所以設置活動時間要靈活一點。如有的幼兒一入園,就讓他到活動區去,以轉移其入園時不愉快的情緒。(2)活動地點隨意。在活動區內,可以讓幼兒自由走動,不要硬性規定、限制他們在某一區域內活動。(3)活動內容自主。在活動時不強行分配,可以暫時滿足幼兒獨享玩具的願望,逐漸要求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

二、遊戲發展階段

幼兒表現:我也要玩——模仿、交換玩、一起玩

幼兒入園以後,自理能力逐漸增強,開始適應幼兒園生活,併產生了較多的模仿行為。他們不再侷限於玩自己的玩具,嘗試學着和小朋友交換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們還常常模仿老師的樣子,自己做小老師。

相應措施:(1)這一階段,幼兒之間互相比較熟悉了,開始有一起玩的願望,老師抓住機會,強化他們的這種合作趨勢。活動過程中要及時幫助幼兒協商、解決發生的問題,保證幼兒活動正常開展。(2)培養幼兒分享精神。由於幼兒年齡小,角色意識很弱,再加上他們注意力易分散,活動時常常會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小小的錯誤。因此,不能過分強調遊戲的逼真性。三、遊戲提高階段

幼兒表現:我想要玩——發揮想象、創造性地玩

這個階段的幼兒對於活動區已經比較熟悉,進入活動區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選擇性和堅持性。他們在活動中常常很快完成一區的活動,然後會選擇其完全沒有安全意識。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2

《摸球遊戲》這一節課我通過遊戲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學習。活動之前先讓學生“想一想”,摸到什麼顏色球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步“摸一摸”,在小組內摸球,把每次的結果記錄在表內;第三步“填一填”,根據記錄表,統計摸到什麼顏色球的次數多,摸到什麼顏色球的次數少。整個活動讓學生經歷 “猜測—實驗—驗證”的過程,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並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傾聽。這樣的遊戲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3

在上課之前,我瞭解了下幼兒的興趣以及能力水平,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中班幼兒基本動作更加靈活。本次活動有利於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運水過程中,幼兒要先通過小橋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樣有利於鍛鍊幼兒自身的協調平衡能力。在幼兒自由選擇路線中,讓幼兒自由選擇工具和路線中,充分給幼兒自由選擇的空間。

我們都知道好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中班孩子探索慾望強,他們已經不限於教師傳授的單一的遊戲方法,總是在遊戲中創造各種新的玩法,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我設立了兩個目標:一是引導幼兒積極探索運水的方法,練習持物在寬25釐米的平行線中間走發展幼兒走、跑、平衡等基本動作;二是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上課中發現的問題

班級是我們班的孩子,下午天氣比較熱,我開始帶着他們做熱身運動,其實這個很簡單,可是也許是天熱煩躁的緣故,我自己做這個運動的時候也是無精打采的,最後導致我們的熱身運動根本就沒達到預計的要求。

活動在設計的時候,有很多細節問題沒有考慮到位。孩子在運水的時候,我的指導語太少了,而且只顧着看前面的孩子,忽略了後面的孩子。整節課,孩子的運動量沒有達到,以至於我問孩子有沒有出汗時,孩子都回答説沒有,所以路線設計有一定的問題。教師示範時,一共兩個桶,我是一個手拿一個舀水的,等到孩子運水時,我發現了問題,叫孩子一個一個舀,另一個先放在地上,整個過程幼兒也是無精打采的,我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把很多細節方面都考慮清楚,才導致這麼多的問題。

拋問:有時候中班上的體育課通常給人的印象就是“玩玩”而已,如何要讓幼兒在身心愉悦的過程中,在輕鬆、活潑、快樂的氣氛中學得知識、獲得健康?

反思:

課後我反思了下今天的教學,從開始我就沒有好好建立一個良好的“體育老師”的狀態,自己也沒有進入角色,在課堂中遇見了突發狀況,還是不能好好的去解決。沒有良好的開端,就不會有優異的課堂,在對於新課程的問題時,我更多的還是要去探知下它的大概,而不是手足無措的上下去。語言的引導以及角色的切入,也在體育課上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直接的口令以及專業的口語,也是必不可少的。

情境教學能避免體育教學中的“説教式”傳統方法,使幼兒在活動、鍛鍊、玩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在這節單純的運水活動中設計出“情境”呢,我設計成我國很多地方遭受着百年不遇的大旱,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需要小朋友們來為災區人民-運水,讓小朋友們從小就學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個傳統的美德,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愛惜水、珍惜水,這樣即能滲透的情感教育,又能提高幼兒的上課的積極性。

如何解決:

一、運用教育內容創設情境、運用遊戲創設情景,讓幼兒都喜歡玩,使幼兒在動中有趣, 動中有情, 動中有練, 通過意境情緒的驅使幼兒進行積極學習,從而達到學習效果,在體育課的各個部分適當地加入音樂,可使幼兒處於各種不同的情境中。當幼兒順利完成任務的時候,放雄厚的音樂可以振奮人心時,可使幼兒激-情百倍,達到一定的運動量。當音樂節奏輕鬆歡快時,幼兒會處於一種輕鬆的情境中,有利於消除疲勞。

二、在體育課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身體練習的機會和條件,保證幼兒運動的時間要充分,次數要恰當,教師講解、示範應簡明,避免過多的排隊,克服因體育器材少,活動內容貧乏或分組太少而導致等待時間過長的毛病。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4

一次遊戲活動時間,我讓幼兒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可是一慣當老鷹的曾一名小朋友卻遲遲不動,像很委屈似地低着頭,問他怎麼了,他竟然説:“老師,我想玩‘小雞捉老鷹’的遊戲!”“為什麼?”我急忙問道。曾一名仰着小臉,滿懷希望地説:“老鷹一次次捉不到小雞,小雞們更不怕它了,越來越勇敢,一看到老鷹就去追趕它!”啊……

看到這個場景,我首先想到的是,為什麼要讓一個孩子“一貫的當老鷹”呢?其餘的大部分孩子一定就會一貫的當小雞,還有一個孩子一貫的當母雞了!這樣的“老鷹”,説實在話,其實也真的沒有“喜歡當”的理由!遊戲的特點之一就是自主性,趣味性!所以,假如我遇到以上這樣的場景,我會幫助曾一名,教他做個勇敢、厲害的老鷹!

我想,既然曾一名能夠一貫的當老鷹,既然是滿懷希望的對老師説那些話,表明他是多麼的想捉到小雞,表明曾一名還對自己存有希望,只是想得到幫助,讓自己可以捉到小雞!所以我會給於幫助!

找到原因,我準備對症教育!“曾一名,想想你為什麼會一次次捉不到小雞呢?”讓孩子自己找找原因,是否是因為個子過矮,跑的速度過慢、轉身的靈敏性不夠,不會聲東擊西麻痺母雞媽媽……..然後,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找對原因,尋求對策!

為了讓曾一名學會掌握方法,我示範給他看。我扮作一名老鷹,給曾一名小朋友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學到捉小雞的訣竅!師:“老鷹家族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厲害的,要有過硬的本領才行啊!我是一隻老鷹,讓我教給你捉小雞的本領,好嗎你可要用心學習啊!”然後教師示範遊戲,請曾一名仔細觀察,學習技巧。然後在遊戲中指導孩子,運用技巧!相信孩子在掌握要領之後,會勝任老鷹的角色,激起遊戲的興趣,才會自主投入到遊戲中去!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5

一、情況分析

經歷了9月份的角色遊戲後,幼兒對遊戲環境,遊戲中常常用到的玩具已經熟悉了,有相當多的幼兒在擺弄玩具、操作玩具過程中出現了許多角色語言和行為。例如抱娃娃的女孩會抱着娃娃説:“你聽話噢,我等會兒給你吃飯……”。開公共汽車的幼兒則時而“嘀嘀吧吧嗚——”邊嚷邊左右轉動方向盤,時而又“汽——”停住説:“紅燈……”和出現的這種與角色相匹配的動作、語言、情感其實就是幼兒在角色遊戲中最原始的角色意識。它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產生於玩具對幼兒的刺激。幼兒由於擺弄手中的玩具而聯想起生活中的情景、生活中的經驗,並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理解的、熟悉的動作、語言表現出來,這是幼兒最原始的角色意識。

説明

中班上期的幼兒在遊戲中自言自語、自説自話、自我陶醉的現象很多。以上分析的情況就是在一定條件刺激下產生的角色語言和行為,作為教師要能觀察瞭解,捕捉幼兒遊戲中的行為、語言、情感加以引導,從而將幼兒的最初不很明確的角色表現逐漸變成簡單的角色意識,並培養幼兒具有簡單的角色意識。

二、活動目標

1.敢於提出遊戲主題,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大膽地表現角色的語言、動作、情感),具有簡單的角色意識。

2.喜歡參加幼兒園的遊戲,喜歡與同伴交往。

三、遊戲準備。

提供材料:提供各種自制玩具的素材,讓幼兒在遊戲中能找到替代品。

豐富經驗:

1.日常生活中豐富幼兒有關主題的生活經驗,如娃娃家爸爸媽媽燒飯、做菜、帶孩子出去玩,帶孩子去看病;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上課、做遊戲、領幼兒外出活動等,以此幫助幼兒積累有關的角色經驗;

2.帶領幼兒外出參觀馬路上各家商店等成人勞動。如警察如何指揮交通,營業員阿姨如何招呼顧客等。

説明

遊戲是幼兒反映生活的意願性活動,瞭解生活越多,體會的情感就越豐富,反映出來的角色意識就越強。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幼兒瞭解生活,再現生活,就有助於幼兒角色意識的增強。然而由於幼兒年齡小,理解生活、瞭解生活並在遊戲中反映生活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經常性地感知和豐富生活。另外,需要正確認識的是,不是為幼兒的遊戲而豐富生活經驗,而是幼兒的遊戲離不開幼兒的豐富生活,因此,教師引導幼兒豐富生活經驗是一貫的經常的要求。

四、遊戲指導

1.遊戲前通過提問導入遊戲:

“請想好今天你做誰,你做誰就要有點像誰,做媽媽的小朋友做的事、説的話要有點像媽媽,做司機的小朋友做的事,説的話也要像個司機”,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

説明

這一遊戲前的提問將有助於提高幼兒遊戲的有意性,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並表現在幼兒所扮演角色的語言、動作、情感中。

2.觀察遊戲、分享遊戲、指導遊戲

①觀察幼兒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的動作、語言、情感。

②觀察幼兒在遊戲中的角色扮演持續性。

説明

1.充分尊重幼兒遊戲的權利。

允許幼兒在遊戲中按自己的意願大膽表現,教師及時觀察捕捉指導。如娃娃家“媽媽”對“爸爸”説:“爸爸,我現在很忙,你去熨熨衣服。”“爸爸”照辦了,也許幼兒是很隨意的,而教師如能觀察到並及時給予肯定“她真像個媽媽!不僅會安排自己,還會安排爸爸勞動。生活中的媽媽就常常是這樣的。”以此來確立或強化幼兒的角色意識,幫助幼兒的遊戲發展。

2.觀察。

觀察幼兒的遊戲持續性,鼓勵幼兒堅持扮演的角色,也是對幼兒角色意識的培養。

3.交流遊戲

①和幼兒一起交流討論幼兒的遊戲表現(捕捉幼兒好的角色動作、語言、情感)。讓幼兒從感受生動、形象的角色動作、語言、情感中,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識,如娃娃家“爸爸”説:“今天我的孩子要開刀,我很着急,我一直在手術室門口等,一直等到他手術做完才回來。”這孩子游戲中真像個“爸爸”。

②和幼兒一起交流遊戲中扮演角色的持續性,進一步幫助幼兒確立角色意識。如商店裏營業員説:“今天沒人來買東西,我一直守着沒離開”等。——生活中商店裏的營業員即使沒有顧客,也不能離開自己崗位的。

③通過提問:“明天你們還想怎麼玩呢?”以激發幼兒參與明天的遊戲的自主性。

説明

不斷強化遊戲中幼兒的角色意識,不斷地引導幼兒觀察生活、理解生活,不斷地激發幼兒下一次遊戲的自主性能最終培養幼兒的角色意識。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6

今天,我帶孩子們玩了“森林運動會”的遊戲。遊戲前孩子們和我分別帶上了“小動物”和“大象”的頭飾。遊戲開始時我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玩“森林運動會”的遊戲,小動物們要先跟大象伯伯一起説兒歌,當聽到大象伯伯發出開始信號的時候,你們要模仿那個小動物的動作跑步。”遊戲玩了兩三次,總有幾個孩子不顧大象伯伯的開始信號,自己在一邊跑來跑去,“森林運動會”這個遊戲兒歌朗朗上口,內容簡單易學,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同時我還準備了遊戲材料,為什麼孩子興趣不高呢?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

一、小班孩子年齡小,遊戲必須具有情節性和情景性。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再加上誇張的表情、語言、動作,充分適宜的遊戲材料,完整的遊戲情節,引發孩子不自覺的進入遊戲情景中去。首先遊戲前我應該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遊戲兒歌發揮成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知道“今天森林裏舉行了熱鬧的運動會,大象伯伯年紀最大,小動物們都願意讓他來做裁判,今天都有那些小動物參加森林運動會呢?我們聽大象伯伯發出的信號,大家來學一學吧!”這樣導入相信要比“今天,我們玩森林運動會的遊戲”生動了許多。誘發了孩子的興趣,接下來老師也無須生硬地介紹遊戲規則了。

二、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為老師應該有敏鋭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遊戲時韓瀟羽總喜歡橫衝直撞,跑來跑去,聽到“大象伯伯”的開始信號,總是不能按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剛開始時我還提醒他“請小羽兔加油跳哦”,然而這種干涉並沒有起作用,於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關注。現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為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隻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起跑線上來的。”這樣既滿足了他的需求,又間接影響了他。當然也可以用語言幫助孩子積累經驗,引導孩子游戲的方向。如,對跑回來的孩子説“不好啦,我丟了一個小運動員,你們少了一個運動員朋友,讓我們一起把他喊回來吧!”於是小動物們和大象伯伯一起喊“小馬弟弟,快回來吧!”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他一定會跑到媽媽身邊來的。

在反思過程中,我再次認識到:無論哪個活動和遊戲,我們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要不斷挖掘活動和遊戲其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7

“蛤蟆種瓜”是一個小班的語言活動,是關於有一隻蛤蟆想自己種瓜的故事。

活動一開始我就拿來了哈密瓜給寶貝們看看,引起他們的興趣,因為實物感知最適合小年齡的幼兒。起初我還擔心寶貝們蛤蟆和青蛙分不清楚,所以抱着試試看的心態讓寶貝們説説蛤蟆和青蛙的區別。壯壯一聽,胸有成竹地説:“蛤蟆是身上有很多點點的,青蛙沒有點點。”聽到壯壯寶貝的話,真讓我吃驚,看來這小傢伙們懂得還真不少啊!寶貝們的興趣被成功吸引!第一遍聽故事了,要求寶貝們通過聽故事後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説説故事的名字?蛤蟆見種子沒長出來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蛤蟆睡了很久很久,醒來發現了什麼?他是怎麼説的?等等。結果有些問題孩子們答不上來。沒關係,那就帶着問題進入第二遍故事吧!於是我事先提出要求剛才的問題仔細聽,故事聽完了誰能回答出來誰就是小耳朵最靈的寶寶!我在講第二遍故事時根據掛圖,讓幼兒邊看掛圖邊聽故事,這樣,寶貝們帶着我的要求來聽故事,更加深了對故事的印象,效果明顯比第一次回答問題要好得多!

綱要中指出:在語言活動中要讓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者,我們就應該為幼兒創設敢説、願説、會説的語言環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今天的語言活動中,由於我事先準備好了哈密瓜等教具,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很好的促進了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和良好的傾聽能力,也同時讓小朋友們知道了種瓜的不容易及要愛護糧食等多方面的知識促進。

自評:我覺得本節課基本上達成了教學目標,充分的提高了幼兒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知道種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這個活動的重點不是理解種植的有關知識,而是讓幼兒在校生領悟一個道理;種瓜不是一種容易的事情,因而,蛤蟆種瓜時的焦急心情與滑稽可笑的行為應該予以充分渲染。

小結:節約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幼兒通過本次活動認識到了種瓜的辛苦,希望孩子們以後不浪費,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種食物。

思考:一開始想想把提供的幾種瓜放在活動前展示,可是又怕孩子們的注意力會一直放在幾種瓜的身上,所以,把介紹瓜放在了活動的後面,活動結束後發現用掛圖講解時,孩子們注意力還是不能完全集中,所以想想是不是應該把介紹瓜放在活動前會更引起幼兒的興趣呢?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8

《水果接龍》是主題《夏天真快樂》裏面的一節數學遊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學習觀察、操作,將相同的水果圖案頭尾相接;理解接龍遊戲的規則,能按照要求自主地進行接龍遊戲;體驗在數學活動中操作的樂趣。

對於這次活動,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在第一環節中,我以談話的形式激發了幼兒興趣,當我出示各種水果圖片時,幼兒能很快説出水果的名稱,在這一環節中,進一步讓幼兒熟悉了常見水果的名稱以及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第二環節中,我用擬人的手法,告訴幼兒水果寶寶想要找和自己長得一樣的水果寶寶做好朋友。通過讓幼兒扮演水果寶寶,來尋找好朋友這樣一個遊戲,為後面幼兒能更好地理解水果接龍遊戲的規則做鋪墊。這個環節,幼兒表現得很棒。

在活動時,我發現大部分幼兒能理解水果接龍遊戲的規則,並按照規則自主地進行接龍。有一小部分幼兒似乎不能完全理解水果接龍遊戲的規則,當他們在接龍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我及時給予引導。這樣就能幫助他們更好、更快的掌握水果接龍遊戲的方法。

總體來説,這個數學活動具有遊戲性質,所以孩子們非常有興趣。遊戲過程也很簡單,幼兒操作方便。水果也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所以整個活動下來,幼兒情緒高漲,考慮到在操作時由於卡片較多,幼兒坐的比較擁擠,所以幼兒之間的卡片容易混淆在一起,在玩水果接龍時有的幼兒就找不到卡片去接了,這樣遊戲就玩不下去了。所以在幼兒遊戲時,我給幼兒每人一張操作紙板,讓幼兒在紙板上進行水果接龍活動,這樣可以避免這種混亂的現象,活動後收拾材料也比較方便。為了豐富本主題的區域材料,我把《水果接龍》的遊戲材料投放到區角中,方便幼兒去探索,進一步鞏固了幼兒對於《水果接龍》遊戲的認識。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在教學活動中要反覆研究教案,不斷深入,全面考慮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遊戲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9

【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探索欲強,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動動這個玩玩那個。根據孩子的這些特點,設計這個活動,引導、啟發孩子的探索慾望,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索,在這樣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經驗,既讓孩子享受了過程、獲得了快樂,又能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活動,感受玩瓶子的樂趣,體驗與小夥伴一起操作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發現瓶子的各種玩法,親自動手嘗試,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

3、啟發幼兒自己説説操作的過程,講述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活動準備】

1、各種清洗乾淨的瓶子;

2、與活動內容相關的課件;

3、塑料地毯拼擺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4、豆子、繩子若干;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好幼兒,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它一會兒想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它是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對活動充滿興趣。)好,那就快把好朋友請出來吧!(2)師:(操作課件,讓幼兒看到可愛的小瓶子)小朋友們瞧,今天來的好朋友是誰呀?噢,原來是可愛的“瓶子公主”!瓶子公主要和小朋友打招呼了。(繼續操作課件,讓瓶子公主與幼兒交流。)瓶子公主帶來了好多小瓶子,可是小瓶子很調皮,東倒西歪的,請幼兒給它們排好隊,把它們放好,並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帽子(瓶子蓋)戴上。 a.分組進行操作(用小手把瓶子放好,給瓶子擰上瓶蓋),鍛鍊幼兒的操作能力。 b.引導同伴間互相幫助,還可進行組與組間的相互合作。

c.集中小結:小朋友多能幹呀,可愛的小瓶子都排好隊並找到了合適的帽子,它們可高興啦,它們想邀請小朋友一起走遊戲,你們願意嗎?好,待會兒別忘了告訴大家,你和可愛的小瓶子玩了哪些好玩的遊戲。

(二)展開部分

引導孩子和可愛的小瓶子一起玩,並嘗試用短語表述操作體驗。

1、分三組進行操作,鼓勵孩子(如滾,搭,排等)想出不同的玩法;

2、啟發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製作不同的瓶子玩具。如:把豆子裝進瓶子製成小樂器;用小繩子系在瓶口拖着玩,教師根據孩子的操作情況,予以相應指導。

3.集中幼兒,師:“誰來説説,你和可愛的小瓶子是怎麼玩的”。

請幼兒總結自己的操作過程,講講自己獲得經驗。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在音樂聲中帶自己製作的瓶子玩具一起走出教室做遊戲。

【活動反思】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的不同,“可愛的小瓶子”的遊戲還可設計以下活動,如:

1、瓶寶寶編上號,可以認識阿拉伯數字,進行倒數,順數和相鄰數等知識的掌握。

2、根據瓶子的大小、形狀進行分類。

3、 高矮排序:瓶寶寶要去做早操了,矮的在前面,高在後面,請你來排排隊。

4、點數,知道總數。瓶寶寶排好了隊,讓我們數數共有多少人呢?等等。

5、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遊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並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6、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正確講解,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孩子明白。

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佔優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慾、想像力和創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學現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範、抽象的概念通俗化,並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10

今天,我帶孩子們玩了“森林運動會”的遊戲。遊戲前孩子們和我分別帶上了“小動物”和“大象”的頭飾。遊戲開始時我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玩“森林運動會”的遊戲,小動物們要先跟大象伯伯一起説兒歌,當聽到大象伯伯發出開始信號的時候,你們要模仿那個小動物的動作跑步。”遊戲玩了兩三次,總有幾個孩子不顧大象伯伯的開始信號,自己在一邊跑來跑去,“森林運動會”這個遊戲兒歌朗朗上口,內容簡單易學,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同時我還準備了遊戲材料,為什麼孩子興趣不高呢?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

一、小班孩子年齡小,遊戲必須具有情節性和情景性。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再加上誇張的表情、語言、動作,充分適宜的遊戲材料,完整的遊戲情節,引發孩子不自覺的進入遊戲情景中去。首先遊戲前我應該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遊戲兒歌發揮成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知道“今天森林裏舉行了熱鬧的運動會,大象伯伯年紀最大,小動物們都願意讓他來做裁判,今天都有那些小動物參加森林運動會呢?我們聽大象伯伯發出的信號,大家來學一學吧!”這樣導入相信要比“今天,我們玩森林運動會的遊戲”生動了許多。誘發了孩子的興趣,接下來老師也無須生硬地介紹遊戲規則了。

二、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為老師應該有敏鋭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遊戲時韓瀟羽總喜歡橫衝直撞,跑來跑去,聽到“大象伯伯”的開始信號,總是不能按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剛開始時我還提醒他“請小羽兔加油跳哦”,然而這種干涉並沒有起作用,於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關注。現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為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隻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起跑線上來的。”這樣既滿足了他的需求,又間接影響了他。當然也可以用語言幫助孩子積累經驗,引導孩子游戲的方向。如,對跑回來的孩子説“不好啦,我丟了一個小運動員,你們少了一個運動員朋友,讓我們一起把他喊回來吧!”於是小動物們和大象伯伯一起喊“小馬弟弟,快回來吧!”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他一定會跑到媽媽身邊來的。

在反思過程中,我再次認識到:無論哪個活動和遊戲,我們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要不斷挖掘活動和遊戲其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11

在基本過程中,通過幼兒嘗試、個別幼兒示範、教師示範講解、幼兒練習等教育策略讓幼兒學習單腳站立3秒中的動作要領。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自己的示範動作較少,可多示範2次,讓幼兒從教師的規範動作中學習動作要領,這樣幼兒能更好的掌握。

最後,通過遊戲的形式,來提升幼兒單腳站立的動作要領,遊戲通過爬、鑽、跑、跳等基本動作貫穿整個遊戲,也是為了加強幼兒的運動強度。在第一遍遊戲時,教師沒有引用單腳站立的動作,是為了讓幼兒先熟悉一下游戲的場地;在第二遍遊戲時,加上了單腳站立的動作,在講解遊戲情景時,教師沒有講解清楚,使這個遊戲的邏輯性有點牽強,教師在講解遊戲規則時應該講清楚,小雞站在高高的時候頭上,做金雞獨立的動作,看上去就像老鷹一樣,狐狸就害怕不敢捉你了。在老師組織幼兒遊戲時,由於站位的原因,也是教師缺乏現場的調控能力,使得擺放的石頭比較密集,幼兒站在石頭上做金雞獨立的動作時比較擁擠,使其效果較差,所以在執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宜的調整活動場地,空出充分的空間來擺放器材。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12

組織遊戲時,儘量讓孩子自己選擇,以保證遊戲有興趣性和積極性。自選遊戲有多種形式小班的孩子一般是教師在桌面上放上3種左右的玩具。幼兒根據桌面上的玩具玩桌面上的玩具。教師通過與幼兒共同協商,徵得大多數幼兒的同意把內容確定下來。這樣做,既符合了幼兒的實踐需要,又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幼兒和主體地位。對動手能力強,肯動腦筋又搭到好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起到激勵作用。對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的幼兒給予充分肯定,樹立他們的信心。還可展覽幼兒的作品,供觀賞,起到示範作用,於利於整體的提高。

集體參加的教學遊戲是根據教養大綱,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教學遊戲是和發展幼兒語言、認識、動作等緊密相連的,它的內容非常廣泛。通過集體參加教學遊戲的組織,使每個幼兒都有鍛鍊的機會,從而培養他們對集體活動與學習的興趣。集體遊戲是多門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的,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集體遊戲又是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的,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角色遊戲活動反思總結 篇13

案例一:

你知道嗎?我昨天在馬路上看到一輛很靈的車!

是嗎?什麼車啊?

我爸爸告訴我説是奔馳的,你知道挖?

奔馳我知道的,我爸爸也很喜歡的,以前我坐過的

在一次角色遊戲中,張浩宇和徐俊翔兩人反坐在兩把小椅子上談論着。

我們也來搭一輛車好嗎?我們開出租車。

説着,張浩宇用兩把小椅子一前一後地拼搭成了一輛小汽車。兩個人繞有興致地開起了出租車。張浩宇坐在前面,翔翔坐在後面。張浩宇把小椅子往前搬動一下,翔翔就跟着向前挪動一下。

就這樣,兩個人雖費力但快樂地開着他們的 出租車

反思:

和孩子們閒聊時發現他們對車子有着濃厚的興趣。不但知道許多車子的名稱,還了解不少有關車子的配置等。於是,我決定讓孩子們直接向大自然、大社會去獲取他們所需要的。我帶孩子們去消防隊參觀了消防車;去公交車站了解各路公交車;去馬路上尋找各種車子;在教室裏建造起了馬路和高架;還收集了大量關於車的書籍。

案例二:

華宇新、揚程濤、劉周培等人翻閲着其他孩子帶來的有關車輛的書籍,不停地感歎着: 你看,這輛車很靈的! 華宇新説: 我們也來做一輛吧! 揚程濤問: 我們就是用小椅子搭出來的,可是一點也不方便的 劉周培説: 我看到的小汽車都是前面兩個位置,後面三個位置的,像你這樣一前一後的,不對的! 於是,大家忙着搬椅子,前面放兩把,後面放三把。不一會兒,劉周培所形容的車就造了出來。正巧5個孩子都坐了上去,大家很是高興。都爭着説要開去什麼地方。這時,娃娃家裏的媽媽 黃心怡大喊: 下雨啦!快收衣服啊! 做在副駕駛上的翔翔説: 下雨了!快開雨刮器! 駕駛員張浩宇説: 沒有刮雨器的!擋風玻璃也沒有! 這時,華宇新説: 走!我們去材料箱找找看,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做的。

反思:

孩子們能想到運用其他材料來自制車子的創意非常不錯,可是無奈,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這時,我在思考: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我要把材料直接推薦給他們嗎?還是多放一些在材料箱裏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呢?如果我想讓他們選擇的材料他們沒有運用怎麼辦?這時, 活教育 啟發了我,讓我在猶豫中決定:在材料角中投放多種材料,不過我所準備的只是教師自己的預備,而不能替他們件件都準備停當,因為兒童是可以不假思索的來享受的。我們在投放遊戲材料時,必須要考慮幼兒駕御遊戲材料的自由度,以及幼兒在遊戲中作用於材料的方式。於是,我在材料角中投放了布、罐頭、箱子、積木等多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