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精選17篇)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

選擇這一課,是對自己提出的一個挑戰。面對枯燥乏味、以數據為主的説明文,怎麼把它講好,怎麼讓學生從感情色彩單薄的文字中,讀出自己的感悟,我在設計教案時犯了難。課堂三維目標,我一向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於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也同樣如此,將教學重點之一定為“通過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並用日常行為來踐行。”我試圖通過“想象我們的祖先在黃河流域生活的畫面”渲染黃河“搖籃”的形象,通過黃河氾濫的數據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黃河作為“禍河”的具體表現,再通過馬爾代夫圖文並茂來深刻感知人們破壞環境,造成的嚴重危害。用心營造氛圍,以感性為渠道,激發學生的環保熱情。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精選17篇)

但反思這節課的不足則着重體現在“過程與方法”這一目標,學生的能力訓練未能很好地實現。課堂強化了“人文感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環保教育,説明方法的訓練淡化了,在工具性的落實方面沒能得到強化。略讀課在“應用”方面的作用在課堂上沒能體現出來。離開了語言文字的有效訓練來追求人文性,那隻能是緣木求魚。

語文再現生活,即使是説明文,也同樣以感性存在,但在教學過程中,並不能單純地以感性去感悟課文,而應該以理性掌握,用工具性的方式去感知人文性的內容。反觀我的課堂雖然花大量時間營造了 “人文”的氛圍,但卻無法根植於學生心靈深處的。整堂課過於強化價值觀教育,思品課味道過濃,學生看似感悟到位,實則背離了語文課程的初衷,致使課堂不夠紮實。如果能增加説明方法的小練筆環節,使言語訓練有機地揉合於課堂教學中,這樣更能突出“語文”的“本味”。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2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葉聖陶先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閲讀閲讀提示的內容,並標出提示的要求。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1。這篇課文又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2。説説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我引導學生總結那就是“變化”。出示屏幕:變化前是什麼樣的?變化後是什麼樣的?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治理黃河?帶着這些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在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學生找出有關語句並不難,而要真正理解則需要教師適當的點撥引導。於是在感悟黃河是“搖籃”方面,我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黃河曾經的美並把自己的感悟以朗讀表現出來;在理解“禍河”方面,引導他們理解“懸河”“沉積”等詞語和抓住一系列數字感受到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在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二---人為原因方面,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板書形成惡性循環鏈加以理解;在講“治理方案”時,我重點補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使學生加深了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讓學生説説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然後鏈接資料袋的內容以及與身邊的珠江和火爐山聯繫起來,引發生活的體驗,激發內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環保意識轉變為實在的環保行為。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了解了黃河的現狀,知道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參與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獻計獻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後結合説明文的特點滲透寫作方法,培養寫作能力,“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是説明文常用的幾種表達方法,説明這種寫作方法的優點,以使今後學生在寫説明文時也能夠會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3

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原因及演變的過程,告訴人們要保護好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是一篇獨立閲讀課文,我引導學生先總結學習“怎樣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並編成順口溜:“一讀明大意,二讀悟情感,三讀品語句,四讀受啟發,五讀懂遷移”。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把在講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進一步實踐和運用。

把握重點時讓學生帶着課後問題“根據課文內容,歸納一下黃河發生變化的兩個方面的原因,再説説這兩方面原因之間的關係”細讀課文第三部分重點段落,用筆勾畫出能説明以上問題的有關詞句。然後分成四人小組議一議自己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最後一段,並歸納出科學家設計的治黃方案的要點。通過抓重點詞、句的讀議,使學生加深對課文重點內容的理解。

在交流討論環節,我播放了相關的網絡視頻,讓孩子們體會到:黃河的變化給我們的教育是慘重的,給我們的反思是深沉的。引導學生舉出人類破壞大自然而受到懲罰的例子,説説怎樣才能保護好大自然,激起同學們強烈的、自覺的環保意識,以及民族的憂患意識。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4

選擇這一課,是對自己提出的一個挑戰。面對枯燥乏味、以數據為主的説明文,怎麼把它講好,怎麼讓學生從感情色彩單薄的文字中,讀出自己的感悟,我在設計教案時犯了難。課堂三維目標,我一向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於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也同樣如此,將教學重點之一定為“通過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並用日常行為來踐行。”我試圖通過“想象我們的祖先在黃河流域生活的畫面”渲染黃河“搖籃”的形象,通過黃河氾濫的數據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黃河作為“禍河”的具體表現,再通過馬爾代夫圖文並茂來深刻感知人們破壞環境,造成的嚴重危害。用心營造氛圍,以感性為渠道,激發學生的環保熱情。

但反思這節課的不足則着重體現在“過程與方法”這一目標,學生的能力訓練未能很好地實現。課堂強化了“人文感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環保教育,説明方法的訓練淡化了,在工具性的落實方面沒能得到強化。略讀課在“應用”方面的作用在課堂上沒能體現出來。離開了語言文字的有效訓練來追求人文性,那隻能是緣木求魚。

語文再現生活,即使是説明文,也同樣以感性存在,但在教學過程中,並不能單純地以感性去感悟課文,而應該以理性掌握,用工具性的方式去感知人文性的內容。反觀我的課堂雖然花大量時間營造了 “人文”的氛圍,但卻無法根植於學生心靈深處的。整堂課過於強化價值觀教育,思品課味道過濃,學生看似感悟到位,實則背離了語文課程的初衷,致使課堂不夠紮實。如果能增加説明方法的小練筆環節,使言語訓練有機地揉合於課堂教學中,這樣更能突出“語文”的“本味”。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5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葉聖陶先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閲讀閲讀提示的內容,並標出提示的要求。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1。這篇課文又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2。説説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我引導學生總結那就是“變化”。出示屏幕:變化前是什麼樣的?變化後是什麼樣的?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治理黃河?帶着這些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在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學生找出有關語句並不難,而要真正理解則需要教師適當的點撥引導。於是在感悟黃河是“搖籃”方面,我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黃河曾經的美並把自己的感悟以朗讀表現出來;在理解“禍河”方面,引導他們理解“懸河”“沉積”等詞語和抓住一系列數字感受到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在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二---人為原因方面,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板書形成惡性循環鏈加以理解;在講“治理方案”時,我重點補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使學生加深了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讓學生説説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然後鏈接資料袋的內容以及與身邊的珠江和火爐山聯繫起來,引發生活的體驗,激發內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環保意識轉變為實在的環保行為。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了解了黃河的現狀,知道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參與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獻計獻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後結合説明文的特點滲透寫作方法,培養寫作能力,“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是説明文常用的幾種表達方法,説明這種寫作方法的優點,以使今後學生在寫説明文時也能夠會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6

提起閲讀潛力,很多老師就自然想到讀懂詞語,讀懂句子,讀懂段,讀懂篇,就會想到朗讀、默讀和背誦,以為訓練這些就是培養獨立閲讀潛力,這是對閲讀潛力的誤解。沒有真正領會到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和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沒有做到“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其實讀懂並不錯,問題是閲讀潛力不僅僅僅是讀懂。《語文課程標準》就提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潛力。這種綜合潛力的培養,各學段能夠有所側重,但不應把他們機械的割裂開來。”那裏説的是“重點”,自然還有其它潛力。課標還提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潛力”,當然還應當有語感,朗讀、默讀、背誦以及速讀等潛力等。這種綜合潛力還被表述為獨立閲讀潛力,理解潛力是獨立閲讀潛力的基礎和核心。

看來,我們在確定閲讀教學目標時,僅僅説“讀懂課文……”是不行的,就應説“喜歡閲讀課文,感受……理解……”,到了高年級還就應有“欣賞……”另外,不論是否明確表述出來,教學目標都就應按照不一樣的年段有“評價……”的資料;每一位老師,都就應把“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潛力”作為自我教學的目標。這種表述不僅僅僅有知識與技能,而且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還包內含過程與方法,是三位一體的目標表述。

國小生從上一年級開始就要學習閲讀,逐步學會閲讀。國小生閲讀理解潛力

的培養是有層次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説得明明白白。就拿詞句的理解來説吧。

第一學段(1、2年級):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

第二學段(3、4年級):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好處。

第三學段(5、6年級):

――能借助詞典閲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好處,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聯繫上下文和自我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體會其表達效果。課標提出的每一條閲讀教學目標,都需要我們從各年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認真學習領會,認真貫徹執行,絕不能只關注本年段的目標。

令人遺憾的是,當前不少的語文教學都是考什麼教什麼,繁瑣的分析,喋喋不休的講解,做不完的習題和練習充斥着學生的一切時光,學生的課外閲讀根本無人問津。這種傳統的閲讀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理解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填充的教學過程,把學生當作一個個盛裝知識的瓶子,機械反覆地操練忽視和抹煞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法構成健康的個性,更不要説構成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各種潛力。

這種語文教學每一天都“這樣重複昨日的故事”,扼殺了孩子們的閲讀需求,扼殺了孩子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力,也是學生們厭惡語文課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閲讀教學首先應用心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閲讀過程中充分理解文本信息,發表自我見解,構成閲讀潛力。

其次,閲讀教學應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閲讀氛圍。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但我們也要充分運用課外的學習資源,適時適量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跨出校門,走向社會,靠近自然,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裏學習語文,增長才幹,學會做人。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宇宙生命之謎》這一課時,結合本課的教學資料及要求,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上網去查閲有關天文知識,讓學生透過上網瞭解自我感興趣資料,和解決課文中的疑惑。再讓學生在班上把上網後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彙報,各小組互相交流討論。學生不但掌握了課文的資料,同時也大大激發對天文知識的濃厚興趣,課外這位教師還讓學生組織了一個天文興趣小組,利用課餘時光,透過再上網或到圖書室借閲課外書及觀測天體,進一步讓學生去認識、探索宇宙的奧祕。又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其中有一部分資料是當小記者,這位教師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輪流練習當小記者,對別的同學進行採訪。在小組模擬的基礎上,全班交流總結:怎樣採訪才能獲得成功,當記者應當注意些什麼。並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社會中去實踐,讓學生當小記者去採訪本村的主產業“琵琶”“檸檬”的種植户們,讓他們去了解“琵琶”“檸檬”的種植過程、瞭解勞動者的艱辛、瞭解光和水分、氧氣對植物的影響等問題。學生在當小記者的過程中,

充分的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在這次小記者採訪中學生學到了課本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時也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語文學習的資料。

再次是注意閲讀教學中人文思想的滲透。

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價值在於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人文性的滲透。如在教學孟郊寫的《遊子吟》這一課,讓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後,讓學生談談學了這首詩後的感受?並説説你們的母親又是如何?你將來想怎樣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老師佈置的“給爸爸(或媽媽)洗一次腳”的家庭作業很受家長喜歡,並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當交流作業體會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説出各自父母親是如何對自我無微不致的關懷,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我將來要如何去報答母親等等。老師感到很高興,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表揚,並對學生提出期望,期望同學長大以後能夠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又如《落花生》這課是一篇人文十分豐富的課文,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討論做人的道理,領會“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要像花生一樣做有用的人”,對社會有用有貢獻的人。在教學中滲透了人文,培養了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閲讀習慣,在閲讀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

在教學實踐中,組織互動學習的方式,改變過去班級授課中“傳遞――理解”式的師生單向交流的局面,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個性。閲讀過程中,學生平等對話、自由交流和討論,有利於學生認識的提高、思維的發展、情感的薰陶,在這樣的過程中閲讀潛力構成了。閲讀潛力的不斷提高,又反過來加深了學生閲讀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2、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帶給學生創新的時空

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為本,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時空,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反思5篇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反思5篇

3、轉換主角,平等寬容,挖掘學生創新的潛質

(1)轉換師生之間的主角

教師主角應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由“導師”向“學友”轉變、由“統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轉變,把學生學習的課堂“放心”地交給學生。

這種方法往往是教師創設某種疑問,讓學生幫忙解決,這樣做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在“幫忙”老師弄清疑問的過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慾望和信心。

(2)轉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主角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某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好,教師就能夠讓他當小老師去教其他的同學學習;如果誰的課文朗讀得好,就能夠請他範讀;如果誰理解得深刻,就請他來表演。這樣在學習中主角不斷地轉換,能夠喚起學生用心上進的心理,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因,不斷探索知識,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挖掘創新的潛質(3)轉換學生與學習資料中的主角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7

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好好品析,讓學生體會情感。

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好些“血”,“淚”的詞語,比如:“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失去媽媽”,“失去雙腿”中的三個“失去”,充分説明了朝鮮人民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親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説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歸於盡”體現了小金花的媽媽痛恨敵人、熱愛志願軍的感情;“噩耗”反襯小金花的剛強;“倒在血泊裏”、“代價”説明朝鮮人民為志願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

教師應成為學生閲讀的導師、課堂閲讀的組織者、促進者,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閲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閲讀”、“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8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高漲,顯示了較高的思維、探究能力。這節語文課給我的啟示是:

1、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説讀寫,是聽説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説讀寫,花樣翻新。語文課不能缺少朗朗的讀書聲,不能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不能缺少對優美精彩文段的欣賞和必要的獨到的分析見解。

2、提倡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到思考。合作學習必須在學生充分閲讀、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否則,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給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3、語文課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探究。語文課的“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在合作學習中如果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流於形式,收效甚微。

4、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在探究性閲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活動。

總之,語文課如何發揮文本的優勢,發揮語文的思維、情感優勢,以知識去激活知識,以情感去感化情感,以心靈去振奮心靈,以生命去激揚生命,是今後語文新課程教學值得好好探究的問題。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9

課文4-9自然段介紹了秦兵馬俑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先讓學生自讀描寫各種兵馬俑的句子,感受各種兵馬俑的特點,用詞語概括。然後組織交流,並把全班同學認可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相應的俑的下面。學生學習興趣高,思維活躍,寫了不少詞。文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這一環節過後,我讓學生為你最喜歡的兵馬俑作代言,這時學生的興趣更高了,從他們的描述中,我清晰地感受到這樣的研讀是有效的,學生的閲讀理解與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同時在理解表達的過程中一些形容人物的詞得到了積累與運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本課時的重點就是聯繫課文內容,體會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形象鮮明。從而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學《秦兵馬俑》一課時,我嘗試了以下的做法。

默讀有利於學生不受外界干擾,靜思默想,與文本充分對話。咬文嚼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長此以往,有利於語文能力的提高。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説,將合作學習落到了實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導訓練,合作學習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出,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效果非常明顯。

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學中,教師及時抓住課堂上的有效生成,不留痕跡地讓學生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我想,秦兵馬俑的出土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它是秦文化的縮影,有着極高的歷史價值。我想,僅僅憑書上的介紹和幾張圖片要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一些教學資源,讓學生對秦兵馬俑有更多的瞭解。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0

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一直是活潑靈動的,他們常常是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而今天的課堂孩子們表現的卻沉悶異常,我想了很多辦法去調動他們,後半節課他們才漸漸活躍起來。下課後,我一直問自己:怎麼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天的天氣特別的陰沉,我上課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可是教室裏依然是昏暗的,加上教室裏坐滿了聽課的老師,多少還是有一點緊張的吧。另外,學生從早上七點半就開始等,一坐就是兩個小時,思維變得倦怠了,興奮點或者已經過去,或者還沒有到來,而當時的我忽視了這一點,還是按部就班的按照預想的設計進行了導入,結果第一個環節就遇到了阻礙。我現在想想,如果我當時能從陰晦蕭索的景色入手導入,就會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從而調動起他們的興奮點,使整節課的氣氛活躍起來。這讓我想起了李鎮西老師在課堂上的隨機應變,這需要智慧需要細心需要對學情真正意義上的認識,這是一個教訓,更是一個收穫。

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完全是讓學生在讀中領悟課文內容,在説中感受奇麗景色,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學生的發言會讓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作為教師只是在引導學生如何去感受和領悟。

我們班本來就是公認的紀律好,但學習不積極,懶於思考,不主動發言的同學很多,這節課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改變這種狀況還是很有希望的,我也將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不能小看了他們的能耐,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1

《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隨之我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有的説:“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説:“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説:“絨毛像個調皮的孩子,東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這片草地上還會玩什麼遊戲呢?”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高高舉起了手“老師,我!我!”唯恐我不讓他回答。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於是我讓孩子們畫一畫此時的草地和最想對草地説的貼心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孩子們拿着筆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激情、才華……我的心情燦爛無比,原來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啊!

我在這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能夠突破繁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二、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麼玩?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整堂課,還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受。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2

遇到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些許困難、小事,不是想方設法去克服解決,而是“氣不打一處來”,小事鬧大,大事則要鬧得尋死覓活。這同小説中的主人公克服險阻、艱難求生的勇氣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可能有不少人曾經看過殘疾人演出或殘疾人運動會,那些身殘志堅的勇士們克服着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甚至折磨,做出了連健全人都難以完成的任務。他們是熱愛生命、勇於同困難作鬥爭的典範。 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為了達到一個人生的目標,就要同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做殊死的搏鬥,並且敢於勝利。

面對生活、工作遇到困難甚至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只有奮起抗爭,因為除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這篇小説中的主人公在重重艱難險阻面前,想要放棄生命,選擇死亡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他卻 沒有甘心就死,他選擇了抗爭。因此,人生要有所追求,要活的轟轟烈烈,成就一番事業,在生活中就要學會堅強、學會抗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生命的重託,才能對得起生命本身。 人,在自然中是渺小的,渺小得如同滿地的荒草。但渺小的“人”因為擁有頑強的生命和堅定的信念而從遠古走來、創造了異彩紛呈的文明和財富。 讓我們永遠擁抱偉大的、頑強的生命;讓生命之樹常青!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3

一,在情境中識字,提高生字的復現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去讀《四季》:帶着拼音跟生字寶寶打招呼,去掉拼音開火車讀,齊讀。讀圖上的字,讀詞組,讀句子,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漢字不斷地自然復現,每次的出現又有一定的層次——從有拼音到無拼音,從有紅色標識提醒到隨語言環境整體自然復現,無意中使漢字得到鞏固。

二,在情境中學文,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課堂上我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一開始我創設情境,介紹大自然媽媽以及四位漂亮的女兒,激發學生學習《四季》的興趣,進而欣賞春夏秋冬的四幅圖,欣賞圖片;接着讓學生讀準讀通《四季》這首兒歌,然後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拉近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最後學文時讓學生嘗試了表演讀,就是變讀邊加上自己的動作,這樣能讓學生很有興趣的讀,又能在讀中掌握了朗讀的方法。

三,引發"求知慾",讓學生掌握"主動權"

我在上《四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一是在識字時讓"小老師"帶讀,這樣很多孩子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大多數孩子都覺得當"小老師"是件很光榮的事。二是在指導課文朗讀時,讓學生先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草芽,荷葉,穀穗,雪人,想一想它們説話時的心情,然後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接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演,並告訴大家這是表演讀。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4

這是一篇沒有注音的課文,連生字也沒有注音。學生習慣了藉助拼音識字,一下子沒有了拼音,學生如何讀課文認識生字呢?

學習新課之前,我習慣讓學生先預習,這篇課文我事先沒有讓學生預習。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篇極好的鍛鍊學生自主識字的好素材。

要讓學生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首先讓學生對課文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課: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書:小壁虎)。誰來説説小壁虎長什麼樣兒呀?(出示課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沒有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小壁虎決定去借尾巴(板書: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它藉着了嗎?

觀察書上的插圖。這篇課文可有意思啦,請大家看書上68、69頁的彩圖。書上一共有幾幅圖呀?誰來給大家講第一幅圖?學生一副一副地講,然後把六幅圖連起來講,降低難度又有了整體的把握。

“大家喜歡這個故事嗎?看看書上是怎麼寫的?”我範讀課文。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讀,為學生喜歡讀又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老師讀的好嗎?相信大家也能讀得這麼好!同學們,你們發現了麼,這篇課文有拼音麼?那遇到了不認識的生字怎麼辦?”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説問老師,有的説問同桌。

“今天比一比,看誰學會了自己認字。我提議大家把不認識的生字先畫上橫線,三個人一小組,畫完後三個人交流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記住繩子的方法。如果你們三個都不認識,就畫上三角,一會兒我們集體學。

”學生自主識字,我巡視指導。一開始個別小組知道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有的小組急於求成畫課後橫條裏的二類字。我馬上給予全班學生提要求,按老師的要求做,自己先讀課文,邊讀邊畫不認識的生字。學生慢慢進入狀態,我在給予個別指導。然後交流小組內不認識的字,此時我並不急於教孩子,而是提問別的小組有沒有認識的,動用全班學生的力量,説説識字的方法。有了這樣一個過程,二類字一類字學生都已掌握,只需集體鞏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斷和檐兩個字,進行了集體識記。

進行了這樣的訓練,旨在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識字問題將不再是個難題。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5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佔鰲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本次教研專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經過不斷嘗試,反覆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並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瞭解天山,激發學生對天山的嚮往,引導了學生的閲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後,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於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閲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着……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説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這樣的閲讀指導,才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6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學時,我從網上下載了有關的圖片如,戈壁灘的飛沙走石,白楊樹的挺拔高大,並製作成 powerpoint演示文稿,幫助學生李潔白養生春的惡劣環境及白楊的品質。同時在板書設計上,圖文並茂,使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一目瞭然。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的動態生成與設計有所偏離,細細想來,在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讓我深思:

1.應尊重孩子閲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閲讀教學就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然而,在教學概括白楊的特點時,我又不知不覺得牽引在學生朝我心中的標準答案靠攏,忽視了學生在閲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2、要遵循孩子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時,有時一味的拔高教學要求。教學環節的處理缺少由易到難的銜接過程,一古腦的將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措手不及。有時學生的問題已經回答的較圓滿,老師還是沒完沒了要求學生從更深層次去挖掘去理解。種種問題都是需要教者蹲下來,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課文。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反思總結 篇17

一、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充分

對於課堂時間的把握,我還欠成熟。教案中,我還設計第五個環節,就是書寫指導,但在課堂上我還來不及實施這個環節。在詞語教學這一環節,糜老師幫我計算了一下時間,總共花了十分鐘的時間。之後是學生讀詞、還有問學生問題的時候,都顯得在時間銜接上不夠緊湊,存在一些脱節的問題。這些應該把握好時間的地方,我應該在下次引導好學生,使整個課堂教學緊湊,從而讓整個課堂顯示出一種精神抖擻的氣氛。

二、目標意識不夠強烈

很慚愧,一個教了七八年語文的教師還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概述一堂課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往僅會認真地參考教參中的教學過程,而對於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給於的關注偏少。對於本節課的設計,也是過多的把時間花在了過程的設計上,對整體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卻沒有充分全面的思考。上完課之後,特別是聽了老師的評課之後,才真正認識到目標的重要性。當一個環節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環節便淪落為只是老師的一種修飾,而學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師的演出。這怎麼能夠是一堂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課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課呢?所以,一堂課設計的好與壞以及學生上課情緒的調節很重要,但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一個整體目標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