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工作建議書(通用3篇)

資產管理工作建議書 篇1

從5月14日到今天,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已基本上告一個段落,也寫出了相關的自查報道。從親身經歷中,本人認為目前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可能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查閲相關的文獻資料,筆者認為這方面的問題絕不是我們單位,而是基本上都存在着相類似的問題。

資產管理工作建議書(通用3篇)

一、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內部管理的分散性,導致信息的不對稱,帳目管理與實物管理不同步,財務會計主體、採購主體、核算主體之間缺乏相互溝通,從而出現一些帳實不符的現象。

2、固定資產的錄入標準不統一,入帳會計對軟件的熟悉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由於下屬單位比較多,各下屬機構會計對軟件的理解不同,導致歸類不統一,例如對於電腦的歸類,有些歸入微型計算機,有些歸入台式機;還有對於廚房用品,一些小東西的,可能無法在清查軟件中找到合適的歸類,從而出現了任意歸類。

3、固定資產信息化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最近幾年來,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各種會計軟件、固定資產管理軟件也不斷升級,但軟件之間缺乏銜接,不是先破後立,而是自立門户,從而加大會計入帳的工作量(一要學習,二要在舊軟件的基礎上,將原先的數據重新輸入到新的軟件中,三是不同軟件,對以後的檔案管理也是一個問題)。

同時,對一個新的軟件,對於在現實中的應用程度到底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對於歸類的標準應做到更精準。

4、固定資產的變更手續不全,變更所得資金沒有及時入帳。特別是對於變賣的、損毀的,沒有及時入帳。

5、對於固定資產憑證的保管、檔案的管理上,仍存在一些疏忽。沒有及時保留相應的憑證,且這些憑證與總帳、收支明細帳一起放置,對於往後的查詢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整改措施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內部的溝通,帳目與實物管理相分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腐敗,但也要加強溝通,以保證會計與實物管理員之間的積極性。

2、對於新軟件的應用,國家相關的研發部門一要注重與以往軟件的共融性,應該在原軟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除非必須放棄原有的,那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公告,組織人員學習新軟件的精髓。二是要注重新軟件實際應用性的調研活動,要注意到現實運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加強學習。首先應組織專門負責人進行統一學習,集思廣益,徵求大家對不同分類標準的看法,徵求大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統一進行調整。同時,要學習新舊軟件中的區別,基本上,由於年輕幹部的接受度比較強,且對舊軟件的依賴性較弱,以他們帶動中老年幹部的學習。

4、建立在日記帳、撥出、撥入明細帳的基礎上,建立損溢、報虧明細帳,注意要憑證的保管與檔案的管理。

5、儘量做到一個“口子”進出,杜絕政出多門,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對下所配置的資產,儘量事先通知相關入帳部門,做好入口台帳登記。

6、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對資產構建、處置的檢查監督,完善管理辦法,包括固定資產登記制度、固定資產報告制度、固定資產盤點制度和固定資產處置程序等。

PS;上面只是個人的一點拙見,因剛剛接觸相關內容,對於一些專業術語,對於這方面的管理並沒有深入探討,只是工作將近一個月下來的感受。個人意見,沒有多大可信度。

資產管理工作建議書 篇2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管好用好這些固定資產尤為重要,它是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的保證,還可以推動和促進整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化,其意義深遠而重大。因此,應從基礎工作抓起,對固定資產進行嚴密的核算和監督,做到既要保證需要又要節約利用,避免閒置、浪費和損失,確保固定資產賬實相符、安全完整。本文針對當前事業單位特別是普通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的現狀,提出以下管理建議。

一、強化固定資產管理觀念

樹立收、支、管並重,以支促收、以管減支的觀念。把管錢和管物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上,克服重資金使用輕實物管理的傾向。廣泛開展資產管理政策、法規宣傳教育,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

二、加強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資產管理人員是固定資產的直接管理者,對資產的管理負有重要的責任。目前,有的單位資產管理部門及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工作生澀,不能熟練掌握和運用資產管理方面的業務知識,對資產信息的統計、分析總結能力較低。如:固定資產明細核算不規範,給對賬和清查工作帶來困難;閒置與報廢界定不清,將閒置的固定資產做報廢處理;有的高校對教學設備與行政辦公設備不能等同管理,只重視教學設備管理而忽視行政辦公設備的管理;資產清查方法運用不當等等。這種狀況與固定資產管理的專業性要求相距甚遠,使固定資產管理的許多工作無法真正落到實處,資產缺乏監管力度。

可以通過培訓工作,使其熟練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不斷更新業務知識,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及對資產管理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資產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和制度化。培訓內容應以強化業務知識為主,包括國有資產管理、基礎會計、財務管理和法律法規等內容的學習。另外,對會計人員也應作好培訓工作,提高管理意識和業務水平,為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及時、準確、詳實地提供固定資產明細賬。

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有的單位對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嚴格的驗收、使用和保管制度,責任不落實,造成財產損壞、丟失無人追究。如:工作人員隨意將數碼相機等設備帶到家中。工作期間使用的設備在退休前沒有收回,造成資產損失;各部門擅自處置固定資產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低價變賣、擅自贈送,有的變為私人財產。有的單位後勤部門將已毀損的風機、電機等設備自行變賣;對報廢固定資產不能進行嚴格的鑑定,使得部分可用資產因其價值較低或者因該部門已不需用而將其報廢,調劑使用、維修維護工作做的不好;對報廢固定資產缺乏統一管理,由各部門隨意堆放,使得部分資產不知去向,殘值流失。目前,各單位雖制定了內部資產管理制度,但執行不夠嚴格。制度本身並不能完成管理工作任務,只能為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只有嚴格按章辦事,才能規範資產管理行為。特別是要加強資產處置的審核和用於經營資產的管理。另外,筆者建議,建立工作人員離崗資產審查制度,主要是對待離崗人員所使用和直接保管範圍內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交接,對借入、借出、損壞和短缺的固定資產,應説明原因,明確責任。通過該制度的執行,理順管理關係,防止資產流失。建立資產帶出校外審批制度,即:對因工作需要必須將某固定資產帶出校外的,進行嚴格審批。通過該制度的執行,防止固定資產隨意移出校外,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建立內部資產調劑制度,是對各部門不需用及利用率較低的固定資產上報有關部門,由單位在其他部門進行統一調劑使用或實行共享。通過該制度的執行,防止因某部門不需用而進行處置或長期閒置現象,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

四、建立健全管理機構

各普通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都由財務部門及設立的資產管理職能部門負責,為了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正確處理好資產管(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理和資產使用的關係,還應成立固定資產技術鑑定小組、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固定資產採購論證小組。固定資產技術鑑定小組,由單位領導牽頭,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建立崗位責任制,負責報廢固定資產的技術鑑定工作。固定資產管理小組,設在各部門,由各部門負責人牽頭,明確管理責任,要把資產管理、使用列為各部門負責人的任期考核內容,落實領導責任。固定資產採購論證小組,由單位領導牽頭,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對各部門上報的購置申請進行科學地認證,提高購入資產的使用率。

資產管理工作建議書 篇3

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內控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層面,內控意識薄弱

事業單位相對企業而言,對內部控制重視程度較低。雖然很多事業單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於歷史原因和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內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紙上文章”和應付檢查層面,未對執行和監管起到指導作用。甚至有些事業單位認為內控成本過高,造成單位辦事手續繁瑣,不利於運行效率提高,因而對內控的執行缺乏積極性。

(二)缺乏高水準內控管理人員

從整體來看,事業單位內控人員的素質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層單位,內控知識缺乏,或缺少相應的內控經驗,內控人員難以勝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實現內部控制所預測的效果,導致內控執行時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內控失效。

(三)內控制度殘缺,內控機構缺乏獨立性

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所規範的範圍過於狹窄,導致制度成為擺設或者殘缺的現象。此外,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構不具備獨立性,我國事業單位所設立的內部控制機構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從目前來看,出於對經濟活動的監督、控制的需要,事業單位一般將這項工作交由會計部門或者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負責。由於內部控制工作人員要受到單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備獨立性。

(四)重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和審批制度執行不到位

事業單位一些重要事項範圍和職責權限沒有明確界定,決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議事規則不規範不清晰,沒有建立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特別是在一些人員較少或較基層的事業單位,“家長制”作風嚴重,領導“一言堂”、“一支筆”審籤。

(五)日常業務運行與財務管理脱節,資產管理環節存在缺陷,不能及時為內控部門提供資產、資金的使用數據等第一手資料

目前,大多數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對本單位業務上重要事項的決策、實施過程參與較少,對相關業務的來龍去脈瞭解不多,導致單位財務和業務辦理脱節,從而無法對業務部門實施必要的財務管理和有效的內部監督;會計核算不及時,無法及時反映資產變化,應入未入、該銷未銷,導致賬物脱節、存量不清。例如,有的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户中。

(六)預算外資金監管不力,把預算外資金視同部門和單位的自有資金

由於事業單位對預算外資金認識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規範、統一的資金的管理制度,只實行簡單的收支兩條線方式,在資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齊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顯。

(七)缺乏完善的內控有效性的評價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

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並未引起重視,很多單位依據規定建立了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並在一定程度上實施了內部控制,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就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對控制失效現象嚴重的情況也未建立責任追究制。

(八)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遠滯後於需求

分析目前的狀況,無法量化投入產出比,是制約信息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內控信息技術研發方面,從理論、方法、技術到產品都處於落後的狀態。但有別於發達國家的是,我國的內控信息化建設有着更為強勁的需求。

完善內控建設,打造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平台

(一)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內部控制意識

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首先要強化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意識,讓單位的領導真是認識到內控在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單位領導對內控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控制環境的好壞。同時,還要將這一意識貫徹落實到全體員工的工作中,並與單位實際情況相結合,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全體職工在管理層的引導下,應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工作,同時對內控工作進行監督、反饋,以調動單位各個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承擔內部控制責任的意識。

(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加強內控機構的權威性與獨立性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眾多規章制度息息相關。事業單位在健全內控制度的同時,還應完善與之相關的其他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現。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強化內控制度的其權威性和獨立性,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及運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評價,在發現問題時,應及時糾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體決策和議事機制

事業單位的決策權應該受到相關機構的監督,比如,事業單位應對重大事項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並對其進行風險分析,在經過必要的研究論證程序後,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最終決策應通過黨組會、辦公會或部門與科室聯席會討論決定。事業單位採用集體決策制,可以有效的規避錯誤和風險。

(四)加強財務管控和業務過程的協同,強化資產管理

事業單位應把業務過程和財務管控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財務控制滲透到業務活動的每個環節,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業務過程中的舞弊。

事業單位還應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組織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事業單位應依據清查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改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內控制度。小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門的崗位,配備專、兼職的人員管理財產,大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用設備管理部門,並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負責專用設備的驗收和日常的設備維護以及報廢設備的技術鑑定。

(五)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管,健全監督機制

事業單位在將預算外資金繳入財政賬户的同時,也關心相關財政部門讓它支多少、怎麼支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預算外資金的收入機制要與支出機制的建立相聯繫。事業單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應體現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數,並借鑑預算內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建立一整套的開支標準、考核依據及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確保專款專用,對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六)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工作,保證控制目標的實現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應由事業單位全體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共同利用系統化的方法來進行。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過程中,首先,應設立全面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全面滲透到評價單位內部控制的全過程,涉及所有業務和全體人員;同時,評價指標要以事實為基礎,指標結構科學、清晰、合理,評價指標要具有獨立性,保證評價各個環節獨立。對內部控制制度自我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結合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特點制定改進措施。

(七)緊跟時代腳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推動內控建設

事業單位不能與現代化相脱節,要緊跟時代變化,大力採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提高內部控制的水平。結合現代化技術,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朝着現代化、科學化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八)選拔合格人才,強化內控人員業務能力

事業單位在設立健全的內控機構後,配備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同時還應具備良好職業道德。事業單位應成立一支應變能力強且專業技能紮實的人才隊伍,並對此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或者專業進修,加強他們對風險的分析、應對能力,以及面對全新業務時的分析和應用能力,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意識,成為“又紅又專”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