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項目建議書(精選15篇)

bot項目建議書(精選15篇)

bot項目建議書 篇1

一、項目區基本情況

XX鎮自然風景區海拔2303米,由於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佈,使項目區形成灌叢,森林和亞高山草甸三大生態系統,是華北保存最完好的生態區域,素有華北“小西-藏”之稱,是避暑休閒和旅遊的地方。項目毗鄰北京,除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外,環境優美,氣候温和,通訊便利,交通方便,開發的市場和潛力巨大。

二、項目建設的依據

XX鎮是中華三祖文化的發祥地,古文化遺址修護及人文旅遊景點初具規模,每年到尋根祭祖的遊人絡繹不絕,而與之相匹配的休閒生態遊才剛剛起步。為此,XX鎮黨委、政府將旅遊產業化做為今後幾年的優先發展方向,尤其將九龍窪避暑休閒開發做為三祖文化旅遊產業的延伸,使旅遊產業真正成為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從國際看,在全球逐步變暖的趨勢和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避暑型氣候資源已經屬於越來越緊缺和珍貴的生態環境資源。目前,香港佳頓集團有限公司就對項目區及其周邊地區開發表示了濃厚興趣,並與鎮政府簽署了有關協議。(管理錄 )

從國內看,隨着全國氣温的不斷上升,許多城市已成“火爐”,甚至包括一些北方城市。而自然風景區卻以涼爽宜人的氣候,打出“清涼氣候牌”吸引着國內“火爐”城市的人們紛紛湧入。針對這一現象,XX鎮可以打造依託森林草甸資源、氣候資源,在項目區修建避暑山莊、酒店、鄉村旅舍等高中檔的住宿場所和狩獵嘗跑馬場等休閒娛樂設施。

四、項目建設內容

1、擬修建避暑山莊一處。內設四酒店二處、當地特色的農家小院十處、旅遊產品專營店一處、綜合guǎn lǐ辦公樓一座;

2、新建狩獵嘗跑馬嘗過山索道各一處;

3、附屬設施:道路、台階、護欄等。

五、項目建設期限

從20xx年起至20xx年止,共計4年。

20xx年,為規劃設計階段;20xx年,為主體施工建設階段;20xx年主體完善和配套建設階段;20xx年試點運營和投入使用階段。

六、項目建設投資與資金籌措

預計總投資2億元,其中主體工程1.6億元,附屬設施0.3億元,其它0.1億元。

項目建設資金由承擔單位統一籌措。其中擬貸款1.5億元,自籌0.5億元。

七、經濟效益分析(略)

bot項目建議書 篇2

一、業主單位基本情況

四川X米業有限公司位X縣XX鎮街道,是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XX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註冊資本163.6萬元,現有日產大米120噸、50噸的加工生產線各一條,年加工生產大米6萬餘噸。20xx年3月,經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批准,被省糧食局、省農業發展銀行列為信貸重點支持的糧油產業化企業。

公司生產的“”牌系列大米米採用國內一流的封閉式流水生產線,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技術規程,經過多道除雜、多機輕碾、水法拋光、真空罐裝等先進工藝精加工而成,具有米色及粥色微綠,尤如翡翠、米粒整齊飽滿、晶瑩潤澤、飯粒柔韌軟滑、光亮爽口的特性,是四川省首家通過“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XX市第一個“綠色食品”大米品牌。該產品暢銷省內大中城市及重慶、陝西、甘肅、山西等地,深受消費者喜愛,並先後榮獲“97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銀獎”、“98四川用户滿意產品”、“98四川省名優特新產品博覽會銀獎”、“20xx四川·中國西部農業產品博覽會名優農產品”等稱號。

二、項目建設背景

今年,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響,被國務院列為全國51個地震重災縣之一。公司損失沉重,特別是大米生產廠房已成為危房,震後雖然經過全力維修,但兩條大米生產線均已無法恢復到地震前的加工水平,既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要,又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為全力抓好災後重建,儘快恢復災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充分利用我縣豐富的稻穀資源,現以在片區建立數字有機富硒大米原料基地5000餘畝。大力推進X米向數字有機富硒大米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結合區域特點及公司總體發展思路,急需恢復重建大米加工廠。

三、項目先進性及產業化前景

本項目實施後,能有效推動優質有機水稻的示範種植、促進產業化進程和精深加工上求突破,力求進一步將核心知識產權--“”大米做大做強,形成綠色、營養型配套的國標和地方標準,嚴格按照有機食品生產標準進行規範化運作,力爭申報“有機富硒大米”,在全盛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同時,通過發揮品牌優勢,輻射、帶動全市農户改良種植品種、調優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專用稻,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使農户平均每畝可增收240餘 元,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四、開發有機富硒大米必要性

1、硒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其作用與維生素e相似,但效力更大,可調節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影響某些重要酶的代謝及活性,調節維生素a、c、e、k在體內的吸收及消耗,參與輔酶a、q的合成,提高肌體的免疫力,抗衰老。

2、硒對一些致癌物有較強的拮抗作用,能抑制化學致癌物、分解致癌物質,如黃麴黴素、四乙鉛基等,還能將長期積存在人體中的有害金屬離子如鉛、汞、砷、鎳等排出體外,具有天然的解毒、排毒作用。

3、可維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預防心血管玻在我國以心肌損害為特徵的克山病,發現缺硒是一個重要因素。

4、保護視覺器官。硒是機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之一,而這種物質能消除人體內包括眼睛的過氧化物和自由基,使眼睛免受損害。若人眼長期缺乏硒的攝入,就會發生視力下降和許多眼疾如白內障、視網膜並夜盲症等。

人體中硒的攝取,主要依靠食物含的硒。資料表明,我國約有2/3的地區屬於國際上公認的缺硒地區,其中近1/3為嚴重缺硒地區,全國有70%的人口在缺硒地區生活。有關專家呼籲,儘快開發富硒食品,要像重視補碘一樣,重視貧硒地區的補硒工作。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富硒食品種類卻很少。開發利用硒資源,正是抓住人們對富硒保健食品迫切需求的商機,加強富硒食物的生產,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

四、有機富硒大米質量標準

根據國家優質米等級質量標準(gb1354-1986),從加工品質、營養品質、外觀品質、蒸煮品質、食味品質等方面對富硒大米的品質作了定性或定量的規定,要求所有質量指標均達國優三級以上,嚴格按照有機富硒水稻生產技術規程,硒含量達0.1-0.18ug/g,比普通大米提高一倍於國家食品衞生限量標準0.3ug/g(gb13105-91)。

五、建設性質

災後恢復重建

六、建設地點

X縣XX鎮(原大米加工廠原址)

七、建設規模及內容

項目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重建生產車間:2800㎡;原料庫房:2500㎡(容量800噸);成品糧庫房:1500㎡(容量500噸);購置日本佐竹全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兩條。項目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大米150噸。年加工翡翠系列米6萬噸。

bot項目建議書 篇3

一、項目背景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育着佔世界22%的人口,土地資源十分寶貴,城鄉建設的迅猛發展需要大量的牆體材料,而傳統牆體材料——實心粘土磚需大量佔地取土,與土地資源嚴重缺乏形成了顯明的對比,為此,國務院辦公廳[1999]72號文件,建設部、國家經貿委、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建材局建住房[1999]295號文件明確規定:自20xx年6月1日起,在全國170個城市住宅建設中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瓦。從保護土地,節約燃料,改善環境,造福子孫這一角度出發,用新型建材代替實心粘土磚,已成為我國建材行業的發展方向,沿用了幾千年的“秦磚漢瓦”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目前新型牆體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實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舒樂舍板,加層彩板等。混凝土空心砌塊是國際上成熟的建材產品,國外已有近百年的使用歷史,我國也有20xx年的推廣歷程,該產品以其過硬的技術指標、合理的價位在建築市場上贏得了一席之地,被建設部門列為在全國範圍內優先推廣的建材產品,目前,我國已制定出完整的產品標準、檢驗方法、施工規範。

二、產品市場需求分析

根據有關資料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粘土磚的年產量已達到7000億塊,約合10.29億立方米,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的年產量只有0.37億立方米,相當於粘土磚產量的3.6%。我國已有170多個大中城市決定在20xx年6月30日前完全用新型牆體材料取代粘土磚,各省、市、區都先後出台了限期禁止使用粘土磚的政令,但由於新型牆體材料一時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禁實”規定只好暫向後推遲執行,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最遲不得超過20xx年年底,必須達到“禁實”目標。

經驗和實踐告訴我們,採用混凝土空心砌塊建築具有許多優勢:

(一)空心砌塊與粘土磚的傳統濕法施工相同,採用砂漿粘合,根據砌塊強度大小,砂漿配比的參數採用m5和m7.5混合砂漿或水泥砂漿,施工方容易接受。

(二)空心砌塊的施工簡便,不僅能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工期,提高工效15%—30%,而且可使牆體的抗震性能提高2—3倍。

(三)由於砌塊空心率達20—50%,牆體自重可減輕10—30%。

(四)使用空心砌塊代替粘土磚不僅可以保護耕地,而且可使能耗降低70%以上。

(五)使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房,牆體總重量較磚混結構輕15%以上,房屋使用面積增加3—10%,而建築週期又較磚混結構縮短20%,建築總成本可以下降15%。

(六)防鹼防潮,混凝土材料不怕鹼性侵蝕,形成小防水壩空心結構,潮性侵入不到內牆面;建築施工不受季節影響;隔音保温,減輕外界噪音的干擾,冬暖夏涼。

空心砌塊與其它建材相比,在材質、功能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它既有粘土磚的低廉價格,又具備粘土磚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是取代粘土磚的最佳產品。“牆改”、“禁實”風暴現已席捲全國,形勢喜人,目前急待解決的是千方百計擴大產品生產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迅速膨脹的市場需求。

三、項目建設方案及投資規模

(一)項目建設方案

1、生產能力:按照年產2.4 萬立方米設計;

2、佔地面積:約15 畝,其中生產車間200平方米;原材料及物件庫400平方米;成品堆放場地4300平方米;辦公及後勤用房80平方米;

3、生產工人:21人;

4、項目建設週期:3個月。

(二)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根據項目建設規模、建設內容,本項目總投資需人民幣 70萬元,其中:

1、固定資產投資45 萬元,主要用於設備購進、土地租賃、生產車間、庫房建設;

2、流動資金投資25萬元;

3、資金籌措:自籌

四、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充足的原材料:混凝土空心砌塊的生產原料主要是工業廢渣,包括粉煤灰、工業礦渣、煤矸石、建築垃圾、石粉、碎石、陶粒、珍珠巖、沙子和少量水泥(根據強度要求不同,原料也就不同,水泥混用量一般在10%—20%不等)。生產企業可根據當地原料來源不同,進行不同的配比。

技術優勢:混凝土空心砌塊生產工藝過程為:配料——加水攪拌——輸送——壓制振動成型——脱模——搬運——養護——檢驗——產品出廠。

從上述過程可以看出,產品工藝較為簡便,技術複雜程度較低。目前該產品較為普遍採用的是“JFS”激發技術,採用該技術不僅可以大量利用當地及須解決的廢棄資源,而且產品性能穩定。

生產經營優勢:該項目法人曾有10餘年生產經營歷史,完全掌握了該產品的生產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五、經濟效益分析

以單線投資為例:用地面積15畝,年產空心砌塊2.4萬m3(兩班制日產100 m3,年生產240天),出廠價118元/ m3。

bot項目建議書 篇4

一、初級中學基本情況

初級中學始建於1956年,位於xx省西寧市xx縣政府所在地xx鎮,因學校條件所限,長期依附於一中院內。學校現有學生1596名,24個教學班,教師86名。招生範圍包括xx鎮(縣城)和周邊10餘個行政村的三分之二的適齡學生以及本縣招生範圍外(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外州縣的少數學生。

近年來,由於學生人數過多,班容量大(平均班額為67人,至20xx年國中教學班每年級將達到10個班,含六年級總共為40個教學班,遠遠超過了國中班容量40~45人的有關規定),增加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難度,現有校舍無法滿足教學用房的需要,也嚴重影響到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為解決這一問題,依據縣政府《xx縣學校佈局調整方案》,把原黨校改建成初級中學。

二、初級中學教學樓建設的必要性

1、改善現有辦學條件的需要。初級中學分設後,原校內1500m2辦公樓、餐廳等基礎設施可繼續使用,但教學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新建教學樓,才能實現改建初級中學的計劃。

2、隨着經濟的發展,縣城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日趨活躍,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和農村人口聚居在此。相應地適齡少年人數也將隨之增加。新建教學樓,將為這些人提供更多的接受國中教育的物質條件。

3、科學管理學校的需要。根據有關教育專家的分析和實踐證明,普通中學班容量在40~45名為宜。目前平均班額為67人,遠遠超出了規定班容量,這既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增加了較大的難度,也不符合教育規律,新建教學樓,可為徹底解決這一現象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4、鞏固已有“普九”成果,為高中輸送合格新生的需要。

三、項目建設的內容及投資估算

計劃修建綜合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為8200m2。內設教室、實驗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按1600元/m2估算,需投資1230萬元。

四、項目建成後的效益

該項目建成後,將會改善和提高初級中學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主要表現在:

1、能解決xx地區城鎮和部分行政村及縣城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國小畢業生的上學難問題,保證本地區的國中入學率達到100%。

2、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小畢業生接受優質國中教育的要求和願望,更進一步高標準鞏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提高公民文化素質,推動當地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

3、將極大地緩解一中班容量大、教學資源生均佔有量小的問題,也為實施高中擴招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證。

4、該項目建成後,初、高中均將以標準的班額科學合理地設置班容量,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和學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五、資金來源及管理

項目總投資為1230萬元,申請專項資金1230萬元。項目資金由縣教育局設專户統一管理,專款專用、不挪用,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六、項目管理

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主管教育的縣長任組長,教育局局長任副組長,教育局副局長、教育局項目辦技術人員、學校領導為成員,分工負責,按學校建設規範要求實施,嚴格管理,保證質量,按期完工並交付使用。

七、項目聯繫人

張:136

李:159

日期

bot項目建議書 篇5

一、處理污水項目總論

1、項目名稱:

2、承辦單位概況(新建項目指籌建單位情況,技術改造項目指原企業情況)

3、擬建地點:

4、處理污水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5、建設年限:

6、處理污水項目概算投資:

7、效益分析:

二、處理污水項目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1、處理污水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2、處理污水項目建設條件分析:包括場址建設條件(地質、氣候、交通、公用設施、徵地拆遷工作、施工等)、其它條件分析(政策、資源、法律法規等)

3、處理污水項目資源條件評價(指資源開發項目):包括資源可利用量(礦產地質儲量、可採儲量等)、資源品質情況(礦產品位、物理性能等)、資源賦存條件(礦體結構、埋藏深度、巖體性質等)

三、處理污水項目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1、建設規模(達產達標後的規模)

2、產品方案(擬開發產品方案)

四、處理污水項目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術方案

1、生產方法(包括原料路線)

2、工藝流程

(二)主要設備方案

1、主要設備選型(列出清單表)

2、主要設備來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構築物的建築特徵、結構及面積方案(附平面圖、規劃圖)

2、建築安裝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構築物工程一覽表

五、處理污水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

1、建設投資估算(先總述總投資,後分述建築工程費、設備購置安裝費等)

2、流動資金估算

3、投資估算表(總資金估算表、單項工程投資估算表)

(二)資金籌措

1、自籌資金 2、其它來源

六、處理污水項目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1、銷售收入估算(編制銷售收入估算表)

2、成本費用估算(編制總成本費用表和分項成本估算表)

3、利潤與税收分析

4、投資回收期

5、投資利潤率

(二)社會效益

bot項目建議書 篇6

一、項目名稱

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

二、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根據省財政廳、省水利廳鄂財農發[20__]56號文《關於下達20__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限額計劃並做好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20__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項目立項指南》要求,鬆滋市財政局、水利局組織專班編制了《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方案》。

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建於上世紀60-70年代,主要靠組織農民投工投勞開展冬春水利建設勉強維持運轉。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投入,建設標準低、歷史欠賬多,特別是實行農村税費改革取消“兩工”後,相當一部分工程運行狀況急劇下滑,超期服役、帶病運行,老化失修、淤塞滲漏,效率低下、效益衰減。據現狀調查,塘壩、小型引水堰閘等小農水設施的平均完好率不到50%。近幾年,鬆滋市通過中央及省財政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補助資金項目實施,有效地解決了項目區小型灌排“卡脖子”工程、灌區“最後一公里”渠道等突出問題,解決了當地農民最渴望但又無力解決的農田灌排問題。但目前的投資力度與龐大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數量和建設需求相比,缺口很大,一時難以根本扭轉普遍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的被動局面;項目安排分散、單個項目投資少,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資金渠道多、工程不配套,難以發揮整體效益;用水户協會承擔全部的工程建設和管護責任還有一定困難。要解這些難題,同時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探索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在鬆滋市開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通過集中資金、連續投入、連片建設、整體推進,力爭用3~5年時間,基本完成縣域內小農水建設任務,是十分必要的`。

三、項目概況、建設有利條件

鬆滋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國土總面積2235km2,共有16個鄉鎮,240個村,32個居委會。總人口842866人,全市耕地面積895278畝,有效灌溉面積66.29萬畝。項目區現有塘壩、小型泵站、機井、水池水窖等獨立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5000多處,大中型灌區末級渠道、小型灌區固定渠道1570公里,固定灌溉管道1050公里,相應的配套建築物近近萬座,還有大量的田間工程。交通便利,完全符合項目建設條件。

四、項目建設方案及內容

該建設方案涉及洈水、萬家、街河市、楊林市、紙廠河、南海、新江口、王家橋、斯家場、陳店等鄉鎮,計劃襯砌渠道58條175.31km,U型渠71.5km,擴洗堰塘476口,建設項目總投資8351.06萬元(不含整合資金),其中20__年重點實施洈水灌區北乾渠末級渠系改造示範片的建設任務,計劃襯砌渠道19條50.31km,U型渠11.5km,擴洗堰塘126口;201_年實施南北河灌區末級渠系改造示範片的建設任務,計劃襯砌渠道24條60km,U型渠30km,擴洗堰塘150口;201_年實施洈水灌區南乾渠末級渠系改造示範片的建設任務,計劃襯砌渠道15條65km,U型渠30 km,擴洗堰塘200口。

五、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點縣建設項目總投資8352.95萬元(不含整合資金),由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具體資金籌措方法如下:中央補助4000萬元;省級補助1000萬元;縣級補助145萬元;羣眾投工投勞折資3207.95萬元。其中建築工程8252.95萬元,建管費、勘測設計費及監理費100萬元。其中:20__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1767.95萬元;201_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3035萬元;201_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3550萬元。

六、項目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項目實施後的溝、渠、路形成新的農田格局,有效調節農田小氣候,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旱澇災害。

七、項目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當工程整體實施完成後,恢復灌溉面積1.3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6萬畝,增加灌溉面積0.34萬畝。總經濟增量效益為550萬元,畝均增收70元/年,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加100元,項目區灌溉保證率提高到80%

八、項目社會影響分析

項目實施後,可提高水利用率,減少用水量,節約用水成本。項目實施後,由於渠道滲漏損失小,可以很好的執行按用水量徵收水費的辦法。同時,隨着渠系建築物配套完善,量水設施的建成,農民在用水過程中的矛盾和水事糾紛逐漸減少,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灌水秩序,使農業用水管理更科學化、規範化。

bot項目建議書 篇7

第一章 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

2、承辦單位:湖南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

3、項目建設選址:湖南省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雷鋒鎮

4、項目主要內容:集合文化產業區、生態社區、商業服務、教育產業區、影視基地、民族風情街、休閒娛樂區為一體的現代城市文化產業綜合體

5、項目投資概算 :總投資估算為98億元。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1、 項目背景

(1)城市發展背景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長瀏盆地西緣,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沙市歷史悠久,人文璀璨,地理資源豐富,文化資源馥郁,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長沙市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水平實現了長足發展:城市的區域地位明顯提高,城市聚集度越來越強,文化事業和經濟事業繁榮興盛,城市定位日趨明朗。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公共活動場所和文化性消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伴隨着我國將全面進入“十二五”發展規劃期。長沙市迎來了可以大有作為的機遇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決戰期、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期和奠定城市格局的關鍵期。省委省政府和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沙市未來發展規劃,着力推進長沙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率先基本建成‘兩型’城市和全面實現小康”的城市發展進程。加大力度實現“一江兩岸”城市格局的建設,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一方面充分打造長沙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着眼於建設“國際歷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通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助推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城市影響力的延展性增強。

十二五期間,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長沙,在加快建設“兩型社會”,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解決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的重要時期,長沙市新時期的建設成果,將為推動全國體制改革、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

按照長沙市城市發展的基本路線和長遠規劃,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雷鋒鎮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重要縱深發展區。推進本區域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完善區域內公共設施和城市生活配套工程的建設,塑造並提升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展產業綜合體勢在必行。在此時代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歷史背景下,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將成為城市發展建設的必然趨勢。

(2)文化發展背景

伴隨着中國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黨的xx大報告提出的“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羣建設”的發展路線的提出。以建設“國際文化名城”為發展目標,長沙市委市政府指出:要圍繞壯大優勢產業、打造龍頭產業,搶佔制高點,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既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也是傳統形式和現代手段的交流;找準支撐點,扶持一批成長型好的企業,形成一批美譽度高的品牌,培養一批策劃力強的人才;培育增長點,堅持文化與經濟相結合,使文化要素成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要素,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激活文化發展動力,增強文化主體活力,切實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

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名字命名、以雷鋒的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雷鋒精神已經成為表徵現代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精神圖騰,成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進而已然形成了“雷鋒精神文化現象”併成為社會風尚的航標。

同志指出:雷鋒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共產主義光輝思想相結合的時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發揚光大雷鋒精神,仍然為我們這個時代進步所必需,仍然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所必需。雷鋒精神在當今時代具有更加重要的價值作用,在建設精神文明社會中,其作為人類的精神文化遺產應當傳承並大力弘揚,以提升民眾精神信仰、推進文明和諧社會建設。

雷鋒精神,作為雷鋒鎮的文化名片,成為推進實現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實現長沙市“國際文化名城”戰略,提升長沙市綜合競爭力的文化新引擎。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將為長沙市文化事業的繁榮增光添彩。

(3)相關城市規劃發展背景

推進城市發展,建設完善的城市配套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隨着長沙市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城市知名度的顯著提升,以及文化名城形象的廣泛影響,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已經對於城市規劃發展,調整出一條適合長沙發展的創新之路、文化之路,已經形成了長沙市鮮明的城市特色和顯著的區域文化特徵。

依據《長沙市規劃建設委員會建規字【20__】21號文》、《長沙市總體規劃(20__~20__)》以及《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雷鋒鎮總體規劃(20__~20__)》,長沙市將雷鋒鎮納入到新城區規劃七個都市區建設之一,並將雷鋒鎮的整體規劃納入到了長沙市的總體規劃建設之中。未來的雷鋒鎮,將作為長沙市着力發展的重要區域而成為長沙市經濟發展和文化事業繁榮新的增長點。

2、項目建設必要性

隨着長沙市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雷鋒鎮作為雷鋒同志故鄉、雷鋒精神的承載地、作為長沙市發展規劃的西延新區,作為和諧宜居的山水旅遊重鎮的地位日益突顯,成為長沙市發展綜合城市的重點區域。在當前國家積極主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下,在中央“着力發展區域特色文化”的指引下,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對於倡導及弘揚雷鋒精神、彰顯雷鋒鎮魅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區域品位和綜合競爭力,實現市委市政府構建“國際文化名城”的宏偉目標,具有顯著的助推力和必要性。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受西方思潮影響等因素,而在社會上特別是青少年之中,對具有民族特色和優良傳統美德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淡忘。對於雷鋒精神所表現出的“誠信、感恩、敬業、突破、傳承、志願”等新時期雷鋒精神的內涵有不同程度的曲解甚至誤解。市場經濟所代表的新時期,重新塑造雷鋒精神的難能可貴,引導社會風尚迴歸民族本源,加強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推動雷鋒精神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繼續發揚光大,刻不容緩。

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作為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的現實文化地標,以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和豐富延展為基石,以推動根植於三湘大地的雷鋒精神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要文化象徵為目標,着眼於研究並宏揚雷鋒精神、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加強新時期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承襲,全力打造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深厚文化底藴、先進科學技術、完整產業結構的城市文化產業綜合體。

__同志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雷鋒精神在當今時代具有更加重要的價值作用,在建設精神文明社會中,其作為人類的精神文化的寶貴遺產應當得到發揚和傳承,以提升民眾精神信仰、推進文明社會和和諧社會的建設。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結合特定人文環境和城市建設發展佈局,將成為推動湖南省乃至全國人民精神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項目。同時,對於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發揚優良民族文化品質、促進特色經濟發展、人文生態環境、為當地市民提供文化服務設施,具有顯著的現實性和必要性。

(1)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項目的建設有利於促進本地的社會經濟繁榮、穩定地發展,有利於改善城市投資環境,提高城市活力和競爭力。完善城市功能分區和用地佈局,緩解市民活動需求同場所稀缺之間的矛盾,充分利用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以及項目區優越的地理區位、便捷的交通條件和良好的自然資源環境,在園區自身建設的同時,從全市發展層面出發,謀求產業聯動,實現本項目建設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是長沙強化優勢產業,保持競爭優勢,把握髮展機遇,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推進長沙市綜合競爭力和城市影響力提升的必要條件。

(2)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需要

早在20__年《政府工作報告》中__總理就提出“抓緊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文化發展綱要。”“完善文化產業政策,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在文化產業政策的積極引導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力推動下,湖南的文化產業從探索、起步、培養的初級階段,開始步入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大量事實證明,發展文化產業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繁榮社會文化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且能夠優化產業結構、創造就業機會,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推動對外文化貿易交流,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提高國家的“軟實力”。

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動力,雷鋒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反映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凝聚着全人類共同珍視的時代精神的精華。學雷鋒活動,已經成為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教育培養青年的重要途徑,傳播精神文明的有效形式,弘揚先進文化的生動載體。雷鋒精神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中華民族長久堅持的一種信仰,是推動經濟建設的精神之源。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作為雷鋒精神文化的現實載體,其建設實施響應國家之號召,順應時代之必需。

(3)提升城市影響力的需要

雷鋒精神,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表現出新時代中華兒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雷鋒精神不但沒有超越新時期的社會現實,而且是推動黨風和社會風氣進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長沙市,要實現建設“國際文化名城”的目標,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化之城,一方面要加速社會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迫切需要繼續保持文化產業的強勁優勢。作為雷鋒同志出生地,雷鋒精神對於長沙更具有深刻內涵和發展意義。深挖雷鋒精神之內涵,拓展雷鋒精神之外延,已經中躍升為長沙市提高城市影響力的文化基石。長沙,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就需要着力塑造雷鋒精神這杆城市精神的獨特旗幟。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是拓展雷鋒精神的影響,有力促進雷鋒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提升城市影響力的需要。

(4)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需要

雷鋒鎮進入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建設速度明顯提高,城市人口增長幅度加大,表現為城市用地向外拓展,特別是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所佔比重較大,相對而言,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對滯後,尤其是大型公共活動設施和具有文化底藴的設施與城市人民需求不相協調。面對這種情況,城市需要加大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將“城市幸福感”不斷深化和加強。

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包括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公園區、教育基地、影視基地、生態住區等,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目前城市公共設施欠缺的矛盾。所以本項目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設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的需求。

(5)滿足市民物質文化需求的需要

隨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大河西先導區,當前的公共服務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高的文化休閒需求。

該項目的實施為市民提供了新的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活動場所,羣眾能從中體驗到快樂和自豪感。同時該項目還能依託商業節點的硬件設施,每年適時舉辦相關節慶活動,帶動貿易發展;充分發揮各種媒體力量,提高傳播力度,加大傳播效果,加大力度弘揚雷鋒精神;雷鋒基金會、影視基地、教育產業園、生態公園等,既能為市民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間,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剛性需求,又可以帶動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如此等等,城市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能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這是項目實施的羣眾基礎。

(6)落實政府相關城市發展意圖的需要

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是深入貫徹落實《長沙市“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需要。十二五期間,大河先導區將成為長沙市着重發展的重點區域,本項目的建設正好補充本片區文體休閒功能,增強本片區功能集聚度,完善城市區域的功能結構。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將使長沙市向着“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第三章 項目建設思路及初步規劃

1、項目建設目標及總體思想

(1)項目建設總體思想

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將構建為多業態、複合型、集約型、互動式、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聚集區和文化主題旅遊區,力爭成為全省第一、中部領先、國內一流的區域文化產業品牌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力爭建設為集創意產業、文化旅遊、休閒度假、思想教育、生態生活和影視基地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力爭成為湖南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三大平台”:一是文化新業態、新產業的重要平台;二是推進文化產業發展與旅遊資源開發緊密結合的重要平台;三是打造反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價值觀念的精神文明陣地,成為教育培養青年傳播精神文明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探索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機制、新體制的重要平台。

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在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的同時,更着眼於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打造中國第一座集文化性、科學性、經濟性、生態性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基地,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同時,力爭將彪炳千古的雷鋒精神推升到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國際化影響力的人文思想,為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2)項目建設目標

①近期目標

在20__年,成為中國一流、中部領先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聚集30家優勢文化企業,實現年遊客量超過300萬人次,年均產值20億元,貢獻税收1億元;

②中遠期目標

通過園區的成功營運,形成園區品牌、人才、技術、教育等方面的競爭優勢,並以此為基礎延伸並完善園區產業鏈,實現園區低成本異地擴張,最終成為與國際接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文化產業集團。

2、項目規劃目標

充分挖掘本地區區位優勢和歷史人文價值,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建設生態人居環境,加強精神文化與產業經濟有機結合,實施文化引導、產業支撐、生態保障、和諧共融的發展戰略。實現循環經濟,建構基於人文生態、可持續、集約型的產業綜合體,整體構建生態與人文相融合的文化產業園。完善交通系統的有效聯繫,成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城市的空間價值,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使其成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

3、項目功能分區

(1)文化產業區

文化產業區主要由文化創意產業園、雷鋒紀念館及博物館構成。園區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和最新技術,結合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成為低碳生活,新能源應用的示範工程,用二十一世紀高科技為雷鋒精神文化注入新活力和內涵。通過搭建產業發展平台,成為我市文化創意企業和優質創意項目的孵化器和推進器。

(2)生態居住區

生態居住區集合居民生活住區和生活服務配套區。本區將構建“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宜居環境,成為生活的理想家園。

(3)商業服務區

商業服務區由以步行街結構形式,集合商業樓、購物中心及休閒廣場構成。本區將作為整個產業園區的生活及商務服務配套區域,提供食、住、行、購、娛等生活配套服務,搭建時尚文化產品的展示和交易的平台。

(4)教育產業區

教育產業區建設雷鋒學院。拉動教育經濟增長,促進區域教育事業發展,對經濟發展具有長遠推動作用。

(5)影視基地及民族風情街

影視基地,是以影視拍攝為主,兼具旅遊觀光、影視研修等多種功能,通過教育、體驗等多種方式,集中反映雷鋒同志當年生活場景;通過生動、直觀地展示與演繹,展現長沙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豐厚地域文化。民族風情街形成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型街景,為文化產業園區提供一個特色的主題綜合服務區。

(6)公園區

作為園區生活和旅遊觀光的配套公共設施,公園區為人們自然僻出一處優雅別緻的自然天地,提供休憩、休閒的重要場所。同時,本區域將承擔起舉辦節慶活動、文化特色活動的功能,實現本區的複合型利用。

第四章 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投資估算依據

本項目土建工程費用參照類似工程項目,近年竣工的同類工程的工程費用、設計要求及相關係統功能要求進行估算。並按照常規造型、裝修和設備的原則估算。

水、電、氣、暖、通訊等市政府配套條件工程投資參考其他工程建設的造價水平,以及有關業主單位提供的估算數據為依據。

工程其他費用標準依據如下:

(1) 財政部財建【20__】394號文;

(2) 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發改價格【20__】670號文;

(3) 國家計委計價格【1999】1283號文;

(4) 國家計委、建設部計價格【20__】10號文;

(5) 國家計委、環保總局計價格【20__】125號文;

(6) 國家計委計價格【20__】1980號文;

(7)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計價格【20__】585號文的相關規定。

2、項目投資估算

經初步測算,本項目總投資為九十八億元。投資計劃分四期進行,其中:

第一期投資建設,生態景觀綠地、雷鋒基金會、雷鋒紀念塔、拆遷安置區等。第一期預計完成投資33億元。

第二期投資建設雷鋒文化走廊、民族風情街、雷鋒生態社區及有關商業辦公配套,預計完成投資25億。

第三期投資建設雷鋒生態城、雷鋒大學、影視園區、教育及創意產業園區等,預計完成投資25億元。

第四期投資建設低碳生活、商業辦公、生態酒店,預計完成投資15億元。

3、資金籌措

自有資金、招商引資。

第五章 項目實施安排

1、項目建設開發模式及總體思路

開發模式為:“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特色培育、政策扶持”。

開發總體思路為:“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實現由線到面、先易後難、滾動而緊湊地發展”。

2、項目實施內容

鑑於本項目需要通過招商引資方式來實施和運營項目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將嚴格按照項目管理程序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既兼顧實施項目的具體條件,同時保證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竣工使用,發揮其綜合效益。

主要包括:項目前期階段:編制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及初步設計,並完成各階段報批工作,同時完成徵地、拆遷、移民安置及廠區三通一平,完成施工場地地質勘探工作,進行招商引資工作。

項目實施階段:完成施工圖設計,主要材料、設備的採購及土建施工。

項目建成調試階段:主體工程竣工及投入使用。

3、項目建設進度安排

本項目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進行實施。計劃用五年時間完成全部投資計劃,達成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聳立湘江之濱的宏偉藍圖。

第一期 建設生態景觀綠地、雷鋒基金會、雷鋒紀念塔和拆遷安置區;

第二期 建設民族風情街、雷鋒社區和商業辦公配套;

第三期 雷鋒生態城、影視體驗區及雷鋒學院

第四期 商業辦公及生態酒店

第六章 項目效益分析

園區集合了大量的優勢文化資源,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型、複合型文化產業園區;中國中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在中國首次實現實體產業園、虛擬產業園與影視教育渠道的高度融合;中國最大的最具科技含量的視覺教育展演平台;中國乃至世界一個全新的人文視點和旅遊熱點。她的成功建設和開放運營,將產生良好的綜合效益。

1、經濟效益分析

將全面提升項目落户所在地的軟實力,並極大地改善投資環境。園區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原有企業分散和單薄的狀況,集聚一大批多種類型的文化創意企業,達到多產業要素的集聚,充分激活各個企業的活力,產生相互間的聯動效應,形成疊加效益,極大地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對全省文化產業形成帶動和示範作用。每年為地方政府新增10——15億GDP和1億的利税收益。

文化產業園是為了迎接文化產業新政策、新業態、新技術以及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歷史機遇和巨大挑戰而規劃設計的項目羣,必將推動長沙文化創意產業、旅遊產業、教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文化創意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填補教育產業文化主題旅遊的空白,促進由傳統教育向現代多功能教育的轉變。

2、社會效益分析

作為長沙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地標項目之一,文化產業園包含多個國內領先的項目和技術,進而改善城市功能配套,為城市傳承弘揚歷史文化提供載體,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知名度,增強經濟和文化活力。同時,園區作為創意型、多功能教育型等大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集羣,優化了產業環境和人文環境,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城市大型公共活動場地的缺陷,從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文化消費方式。據初步測算,園區將直接提供約50000個就業機會。同時,將為文化創意的人才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培育產生積極作用。

3、生態環境效益分析

項目園區以“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理念,在環境保護中,做到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的生態環保。LED節能照明設備、太陽能光熱技術、地源熱泵温、濕度調節、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生態護岸技術、人工濕地技術等的投入運用,實現全區範圍內的“零污染和零排放”,使之成為“中國新能源戰略”啟迪地和實踐地,真正實現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效益。

項目園區將採取最大限度與周邊環境相融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有效保護本區域的地理資源及自然環境資源,做到“相依相融,共存共興”。堅持“尊重自然地貌、適量規劃建設”的基本思路,對於園區所佔地形儘量不進行人為改造,切實有效地維護地質環境。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將對於本區域內構建生態宜居環境、自然環境的和諧起到先導作用和深化效果。

第七章 項目承辦單位基本情況

湖南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創建於20__年,註冊資本20__萬元,具備國家認證的二級開發資質,是一家集約房地產開發、園林工程和酒店休閒等多種產業的綜合型企業。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立足於當代中國豐厚的文化底藴和本土化競爭優勢,致力於以地產事業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特別是具有鮮明地緣特色的湖南“湘文化”的蓬勃昌盛。

“鑄百年精品,揚華夏文化”是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堅持的理想,在張聲燦先生的領導下,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以“高起點、嚴要求、精質量、鑄品牌”為企業服務理念,不斷推陳出新,將“文化地產”這一全新企業價值觀貫徹到企業發展的每一步。“以人為本”的企業宗旨和以“開發大型文化項目”為主的經營理念,依託張聲燦先生顯著的社會影響力和雄厚的社會人脈資源,促使更多民間資本機構、相關行政機關、相關協會組織等與新燈塔置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投身於文化地產的開發和運作,形成了“資本聯動、運作一體、開發整合”的完善投資體系。同時,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擁有一整套科學、合理、高效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形成了項目開發、工程監理、營銷策劃以及財務管理等的科學運作模式。

新燈塔置業有限公司,以孜孜以求的進取精神和融通創新的探索精神,通過不斷的學習時步,以前沿思想引導着當前地產開發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化與本土化有機結合的先進開發及設計理念。新燈塔置業自成立以來,就選擇了一條對環境、資源、生態、人文充分保護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開發模式和發展道路,倡導“創造當今輝煌,啟迪未來發展”、“和諧自然、生態人文”等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理念。

第八章 結論

從對雷鋒精神文化產業園項目規劃、評估、分析論證來看,項目的背景好,有很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積極意義,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能有效弘揚雷鋒精神文化、增強城市文化內涵和城市影響力,同時改善市民居住生活條件,從而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因此該項目對於長沙市打造“國際文化名城”勢在必行,是一個理想的文化產業項目。

第九章 附圖

bot項目建議書 篇8

教育廳:

你廳《關於要求審批温州醫科大學茶山校區教學北區開閉所工程項目建議書的函》(浙教函〔20xx〕1號)收悉。經研究,我委原則同意由浙江五洲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編制的項目建議書,現將主要內容批覆如下: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隨着温州醫科大學教學、科研用電需求不斷增加,校園電容量不足問題逐步顯現。為改善校園供電質量,保障學校各區域用電安全,進一步提升學校科研能力和滿足教學需求,實施茶山校區教學北區開閉所工程是必要的。

二、項目名稱

温州醫科大學茶山校區教學北區開閉所工程。

三、項目法人

温州醫科大學。

四、項目選址

項目選址於温州醫科大學茶山校區教學北區西北角。

五、建設規模和內容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1座10kv開閉所及1#配電房;生物醫藥科研樓北樓2#配電房新增中壓櫃4台,新增1600KVA變壓器2台,監控系統1套;生物醫藥科研樓南樓3#配電房新增中壓櫃4台,新增1600KVA變壓器2台,監控系統1套。項目不涉及新徵用地。

六、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約1995萬元,建設資金由建設單位自籌解決。

請據此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我委審批。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改委關於做好全省投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運行工作意見的通知》(浙政辦發〔20xx〕172號)要求,請相關職能部門在完成該項目審批事項後及時錄入相關審批信息,請投資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在項目符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xx]64號)要求的八項開工條件後,及時錄入實施進展信息。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xx年3月11日

bot項目建議書 篇9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制暫行規定

(1996年12月18日水利部印發)

1 總 則

1.0.1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是國家基本建設程序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項目建議書被批准後,將作為列入國家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和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據。為明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編制的原則、基本內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1.0.2本規定適用於需報送國家計委審批的中央和地方(包括中央參與投資)新建、擴建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制。不同類型的工程,應根據任務特點對本規定的條文內容進行取捨。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可適當簡化。對影響立項的關鍵問題和利用外資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項目建議書編制單位可根據需要向項目業主提出補充要求,適當增加工作內容和深度。按國家基建程序規定應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審批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其編制內容和深度要求,可參照執行。

1.0.3項目建議書應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總要求,在經批准(審查)的江河流域(區域)綜合利用規劃或專業規劃的基礎上提出開發目標和任務,對項目的建設條件進行調查和必要的勘測工作,並在對資金籌措進行分析後,擇優選定建設項目和項目的建設規模、地點和建設時間,論證工程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應貫徹國家有關基本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水利行業及相關行業的法規,並應符合有關技術標準。

1.0.5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由項目業主或主管部門委託具有相應資格的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部門編制。項目業主應承擔所需編制費用,並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

1.0.6 項目建議書應按本暫行規定第2~12章的要求進行編制,並將“建設的必要性和任務”列為第1章,依次編排。

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任務

2.1 項目建設的依據

2.1.1 概述項目所在地區的行政區劃和自然、地理、資源情況,社會經濟現狀以及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利水電建設的要求。

2.1.2 概述項目所在地區水利水電建設現狀及其近、遠期發展規劃對項目建設的要求。

2.1.3 説明項目所依據的流域(區域)綜合利用規劃和各項專業規劃。

2.1.4 概述規劃階段方案、比選結果和規劃成果審批意見。

2.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 闡明項目在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區域規劃中的地位與作用,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防洪治澇。應闡明本地區歷史上發生的重大洪澇災害情況及對地區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地區防洪治澇工程設施現狀及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提高防洪治澇能力的要求。

(2)河道整治。應闡明本地區河道(河口)演變情況及地區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對河道的影響,河道整治工程設施現狀,河道、河口水網區現有主要問題,根據地區國民經濟發展需求和河流水沙特性,分析治理河道、河口的條件與要求。

(3)灌溉。應闡明供、受水區水資源平衡狀況,受水地區農業生產現狀,發生的主要旱災和漬、鹼害情況及特點,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灌溉用水、節水、排水工程設施現狀,農業節水目標及中長期供水需求預測,灌區地下水狀況,並分析地區農牧業發展對灌溉及排水的要求。

(4)城鎮和工業供水。應闡明供、受水區水資源供需平衡及水質狀況,受水地區工業和城鎮用水、節水和供水設施現狀。根據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中、長期供水需求預測和節水目標,分析受水地區對供水工程的要求。

(5)跨流域調水。應按城市供水、灌溉、水力發電、通航等一項或多項任務,逐項分別闡明興建工程的要求。

(6)水力發電。應闡明本地區動力資源情況。根據電力工業現狀、地區電力系統發展規劃和供電需求情況,分析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水電項目的需求。

(7)墾殖。應闡明本地區灘塗淤變情況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土地利用和墾殖現狀。分析灘塗淤變趨勢,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和墾殖總體規劃,分析研究地區對墾殖的要求。

(8)綜合利用水利工程有通航過木要求時,應闡明本地區已有航運和漂木設施的能力及工程現狀,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對客貨運量和漂木量增長的預測,分析研究發展通航過木工程的條件和要求。

2.2.2根據地區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任務要達到的目標,在流域(區域)綜合利用規劃和專業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補充調查研究工作,對所在地區功能基本相同的項目方案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闡明各項目方案的優缺點,論述推薦本項目的理由。

2.3 項目建設的任務

2.3.1闡述本項目的建設任務,對於多目標開發利用的項目,要按照國家政策和總體效益優化原則,分析研究各部門對本項目綜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結合工程條件,考慮本項目在流域和地區規劃中的作用,提出項目的開發目標和任務的主次順序。

2.3.2 對分期開發的項目分別擬定近期和遠期的開發目標與任務。

2.4 附圖

(1)建設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比例尺:1:500000~1∶__000)。

(2)工程項目所在河流(河段)開發現狀及規劃示意圖(比例尺:1∶10000~1∶1000000)。

3 建設條件

3.1 水 文

3.1.1 簡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區域)自然地理、水系及現有水利工程概況。

3.1.2 簡述工程地點的氣候特性和主要氣象要素的統計特徵值。

3.1.3 簡述工程地點及其附近河段的水文站網和基本資料情況。

3.1.4 徑流:

(1)簡述工程區域內的地表、地下徑流的來源、範圍和補給方式。

(2)提出天然年、月徑流系列,並作系列代表性初步分析,必要時進行系列的插補、延長。

(3)初步確定徑流統計特徵值,簡述本流域徑流的時空分佈特徵。

(4)對灌溉和供水工程應簡述地下水補給量、可開採量、水質狀況及其分佈情況。

(5)對供水和水電工程應提出枯水徑流初步分析計算成果。

3.1.5 洪水:

(1)簡述工程區域的暴雨和洪水的成因、特性及其時空分佈情況。

(2)簡述對工程設計有影響的歷史特大暴雨和洪水的範圍、量級及重現期。

(3)簡述洪峯、洪量的還原及插補延長方法,系統的統計原則和代表性分析,並進行頻率分析。

(4)簡述工程設計洪水的推求方法。對下游有防洪要求的工程應進行地區洪水組成分析,初步確定設計洪水成果。

(5)簡述施工設計洪水系列的統計原則,初步確定施工設計洪水成果。

(6)無實測洪水資料時,可用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洪水流量,提出初步成果。

(7)平原排水工程,可用實測流量資料或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排澇流量。

3.1.6 對多泥沙河流需簡述工程地點泥沙的主要來源,統計(或估算)多年平均輸沙量和特徵值。

3.1.7 提出工程設計代表斷面的水位流量關係。

3.1.8 其他水文要素:

(1)簡述工程地點河流的水質狀況及其特徵。

(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應簡述本河段冰凌特性。

(3)有潮汐影響的河段,應初步確定潮汐水位統計特徵值、潮汐流向、流量及影響時間。

(4)對裸露水面較大的輸、蓄水工程,應考慮水體蒸發影響,初步統計(或估算)工程地點的水面蒸發值。

3.1.9 對跨流域調水工程,應按調出區(水源區)和調入區(受水區)分別簡述與本工程有關的水文氣象概況。

3.2 地質

3.2.1 簡述工程已完成的地質勘察工作項目與工作量。

3.2.2 簡述工程區域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構造穩定性,並初步確定工程場區地震基本烈度。

3.2.3簡述水庫區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巖溶發育特徵、物理地質現象和水文地質等基本地質環境,初步分析庫區可能存在的滲漏、庫岸穩定、浸沒、固體徑流來源、誘發地震等工程地質問題。説明水庫工程區內有無重要礦產及古文化遺址。

3.2.4 簡述閘壩工程樞紐地區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物理地質現象、巖溶規律、水文地質和巖土工程特性等。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並影響巖基承載能力、抗滑穩定、滲透穩定、滲透流量以及邊坡穩定等主要地質問題,應着重説明巖體風化卸荷、軟巖、軟弱結構面、大斷層等工程地質特性。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並影響土基承載能力與穩定性、滲透穩定、振動液化、脹縮性、濕陷性、凍脹性等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應着重説明軟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粉細砂土等工程地質特性。

3.2.5簡述輸(排)水和引水發電工程線路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物理地質現象和水文地質等情況,初步分析可能存在並影響輸(排)水和引水發電工程(包括明渠、隧洞和其他地下洞室)的成洞條件和邊坡穩定性等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3.2.6簡述堤防河道整治(灘塗圍墾)工程沿線地形地貌、地層巖性、水文地質情況和巖土工程特性,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堤基穩定性、砂層液化及堤內浸沒等工程地質問題。

3.2.7 簡述灌(排)工程區地形地貌、地層巖性以及水文地質情況,初步分析和預測工程區可能存在的土地鹽漬化、黃土濕陷等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3.2.8 簡述天然建築材料的產地、儲量、質量和開採條件。

3.2.9 對各工程比較方案的工程地質環境及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提出初步評價意見。

3.3 其他外部條件

3.3.1 分析項目所在地區和附近有關地區的生態、社會、人文環境等外部條件及其對本項目的相互影響。

3.3.2 分析其他行業對本項目的要求,收集有關報告和技術文件。

3.3.3 説明有關部門和地區對項目建設的意見、協作關係以及有關協議。

3.3.4 説明本工程項目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基本建設在建規模簡要情況。

3.3.5 説明在本地區水利發展五年計劃和中、長期規劃中,該工程項目所處的開發次序。

3.3.6 説明有關其他部門、地區影響該工程立項的因素。

3.3.7 説明有關部門對水價、電價確定的意見。

3.4 附圖

(1)水系圖。

(2)區域地質圖或略圖(比例尺:1∶50000~1∶__00)。

(3)水庫工程地質圖或略圖(比例尺:1∶10000~1∶50000)。

(4)主要建築物工程地質平面圖和地質剖面圖或略圖(比例尺:1∶__~1∶10000 )。

(5)天然建築材料產地分佈範圍圖(比例尺:1∶10000~1∶50000)。

4 建設規模

4.1 通則

4.1.1 對規劃階段擬定的工程規模進行復核。

4.1.2 在確定單項任務的工程規模時,應分析對其他綜合利用任務的影響。必要時,應為以後的綜合利用開發留有餘地。

4.1.3對多泥沙河流應分析泥沙特點及對工程的影響,初擬工程運行方式。有冰凌問題的工程,應分析冰凌特性和特殊冰情對工程的影響,初擬相應的措施。

4.1.4 説明有關分期建設的要求及其原因。

4.1.5 通過初步技術經濟分析,初選工程規模指標。

4.2 防洪工程

4.2.1 分析防洪保護對象近、遠期防洪要求,初步確定不同時期的防洪標準,初選防洪工程總體方案以及工程項目規模。

4.2.2 河道與堤防工程:

(1)初步確定各河段安全泄量和控制斷面設計水位。

(2)研究洪水特性及排澇要求,初選河道治導線、堤線、堤距、行洪斷面型式,以及重要的河控節點。

(3)對感潮河段,應考慮潮位對行洪的影響。

4.2.3 水庫工程:

(1)根據防洪工程總體方案,初擬水庫工程的防洪運用方式和泄量。

(2)初選水庫防洪庫容、防洪高水位、總庫容和汛期限制水位。

4.2.4 行、蓄、滯洪區:

(1)初擬行、蓄、滯洪區的控制運用原則,初選分洪口門位置、分洪水位和流量以及隔堤佈置。

(2)初步確定行、蓄、滯洪區的範圍,初選行、蓄、滯洪區設計水位與相應庫容,提出行、蓄、滯洪區生產、安全建設安排的總體設想。

4.3 治澇工程

4.3.1 初步確定治澇區範圍、治澇標準和治澇措施,初選治澇工程總體佈置方案。大型澇區應初擬治澇分區。

4.3.2 初選治澇骨幹溝道(渠道)的排水流量和水位。

4.3.3 分析洪水期向外河排水時受外河水位及潮位頂託的影響,初擬相應的措施。

4.3.4 採用抽排方式時,初選泵站裝機容量、設計流量及揚程。

4.4 河道整治工程

4.4.1 初步確定河道的治理河段。

4.4.2 初步確定治理河段的治理標準,對河道洪水流量進行斷面複核,初選治理河段的設計水(潮)位、設計流量和設計河寬。

4.4.3研究河流、潮流水文特性和河牀、河口演變規律及河勢發展趨勢,結合考慮岸線利用問題,初選治導線和河道整治工程總體佈置方案,初選重要河控節點的位置。

4.4.4 初擬治理工程分期實施方案。

4.5 灌溉工程

4.5.1 分析灌溉水源可供水量,初步確定灌區範圍和總灌溉面積,初擬灌區開發方式、設計水平年和灌溉保證率。

4.5.2 初擬灌區作物種植結構、灌溉制度,分析灌溉定額,初步確定灌溉需水量和年內分配過程。

4.5.3 初選灌區灌溉系統整體規劃和工程總體佈置方案。

4.5.4 初選骨幹渠道的渠首設計水位和設計引水流量。

4.5.5 初選引水樞紐及泵站等水源工程的設計引水流量、揚程及裝機容量。

4.5.6 以水庫為水源工程時,初選水庫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灌溉調節庫容和總庫容,初擬引水方式。

4.5.7 分析灌區排水條件和排水方式,對有排漬、改良鹽鹼要求的灌區,初擬排漬、改鹼標準及排水工程措施和規模。

4.6 城鎮和工業供水工程

4.6.1 初步確定工程供水範圍、主要供水用户,初擬設計水平年和供水保證率。

4.6.2 分析水源可供水量和水質狀況,初選供水工程總體佈置方案,初步確定引水工程設計引水流量、年引水總量。

4.6.3 以水庫為水源工程時,初選水庫的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調節庫容和總庫容,初擬引水方式。

4.6.4 初選主要輸水、揚水、交叉建築物的規模。

4.7 跨流域調水工程

4.7.1 初步確定工程總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及分期實施順序。

4.7.2 分析水源條件,初步確定適宜的調水量、相應的水源工程以及補償工程措施和規模。

4.7.3 初步確定調水量在地區和部門間的分配,初擬輸水工程、調蓄工程佈置及規模。

4.8 水力發電工程

4.8.1 分析供電範圍和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任務、作用,初擬設計水平年和設計保證率。

4.8.2 初選水庫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調節庫容和總庫容,初擬其他特徵水位。

4.8.3 初選裝機容量,提出電站的保證出力和多年平均發電量指標。

4.9 墾殖工程

4.9.1 初步確定墾殖區範圍和墾殖面積,初擬開發利用方式。

4.9.2 分析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條件、水量及其保證程度。

4.9.3 初步確定防洪、防潮設計標準,初選工程總體佈置方案,初擬墾殖區灌溉、排水體系。

4.9.4 初選擋水堤、圍堤、涵閘等工程位置和規模。

4.10 綜合利用工程

4.10.1綜合利用水庫按各綜合利用任務的主次順序,分析不同任務對水庫水位、庫容的要求,初擬水庫運用方式,初選水庫的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和總庫容,初擬其他特徵水位。

4.10.2對具有綜合利用和綜合治理任務的其他樞紐工程,應按各項任務的主次順序,協調各建築物之間的關係,初擬整個樞紐工程的運用方式,初選各建築物的設計流量和水位。

4.10.3 有通航、過木要求的綜合利用水利樞紐,應根據設計水平年通航、漂木發展需求及過壩(閘)運量,初選通航、過木建築物規模。

4.11 附圖

(1)工程項目總體佈置圖(比例尺:1∶1000~1∶__00)。

(2)有分期建設要求的分期建設佈置圖(比例尺:1∶1000~1∶__00)。

(3)供電範圍電力系統地理接線圖(現狀及遠景)(比例尺:1∶1000~1∶__00)。

5 主要建築物佈置

5.1 工程等別和標準

5.1.1 根據初選的建設規模及有關規定,初步確定工程等級及主要建築物級別、相應的設計洪水標準和地震設防烈度。

5.2 工程選址(選線)、選型及佈置

5.2.1根據規劃階段初擬的工程場址(壩址、閘址、廠址、洞線、河線、堤線、渠線等)的建築條件、工程佈置要求、施工和投資等因素以及必要的補充勘探工作,初選工程場址。

5.2.2 初選主要建築物基本形式,對工程量較大或關鍵性建築物作方案比較,初擬次要建築物的基本型式。

5.2.3 根據初選(或初擬)的建築物型式,經綜合比較,提出工程總佈置初步方案。

5.3 主要建築物

5.3.1簡述主要建築物初定的基本佈置、結構形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及結構、水力學核算成果,初選地基處理措施。對技術難度大的特殊建築物宜作重點分析研究。

5.4 機電和金屬結構

5.4.1 根據動能參數和裝機規模,初擬水輪發電機組或水泵電動機組的單機容量、機組台數和機型。

5.4.2 初擬輸配電工程的規模,初步提出接人電力系統的供電或送電方向、進出線電壓、迴路數和輸配電距離,初擬電氣主接線。

5.4.3 初擬金屬結構及啟閉設備的規模、形式及佈置。

5.5 工程量

5.5.1 分項列出工程各建築物及地基處理的工程量。

5.5.2 分項列出機電設備和金屬結構的工程量。

5.6 附圖

(1)工程總平面佈置圖(比例尺:1∶1000~1∶__)。

(2)主要建築物平、剖面圖(比例尺:1∶500~1∶1000)。

(3)大型長距離調水總乾渠縱斷面圖(橫向比例尺:1:5000~1:10000;縱向比例尺:1:500~1:1000)。

6 工程施工

6.1 施工條件

6.1.1 簡述工程區水文氣象、對外交通、通信及施工場地條件。

6.1.2 初步提出施工期通航、過木、供水及排水等要求。

6.1.3 簡述主要外購建築材料來源及水、電、燃料等供應條件。

6.1.4 簡述天然砂礫料、石料、土料等來源、開採和運輸方式。

6.2 施工導流

6.2.1 初擬施工期導流標準及流量、導流渡汛方式、導流建築物形式和佈置,估算相應的工程量。

6.3 主體工程施工

6.3.1 初擬主體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設備。

6.4 施工總佈置

6.4.1 初擬對外交通運輸方案、場內主要交通幹線佈置。

6.4.2 初擬施工總佈置方案。

6.5 施工總進度

6.5.1 簡述施工進度安排原則,初擬施工總進度及控制性工期。

6.5.2 簡述分期實施意見。

6.5.3 估算需要的主要建築材料數量和勞動力等。

6.6 附表

(1)主要工程量彙總表。

(2)施工總進度表。

7 淹沒、佔地處理

7.1 淹沒、佔地處理範圍及主要實物指標

7.1.1 通過查勘和對地形圖、工程佈置圖的分析,初定水庫淹沒(包括塌岸、浸沒等)、工程佔地處理範圍。

7.1.2 簡述受淹沒和工程影響的農村部分實物指標,包括人口、房屋、耕地、果園、林地、牧草地等。

7.1.3 簡述受淹沒和工程影響的城鎮、集鎮的規模(人口、佔地)、受淹沒影響程度,並説明遷建規模及實物指標。

7.1.4簡述受淹沒和工程影響的鐵路、公路、工礦企業、電力、通信等專項設施及礦藏、文物古蹟的等級、規模、淹沒影響程序。其等級、規模可向各行業部門調查。

7.2 移民安置、專項遷建

7.2.1 以縣、鄉為單位,在初步分析環境容量的基礎上,徵求有關地方政府意見,初擬移民安置去向及生產恢復措施。

7.2.2 徵求地方政府意見和進行查勘選點,初選城鎮、集鎮的遷建方案。

7.2.3 説明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於重大專項遷建設施的意見,提出初步處理方案。

7.2.4 説明省(自治區、直轄市)對淹沒、佔地處理和補償標準的初步意見。

7.3 補償投資初估

7.3.1 以主要實物指標為基礎,結合安置去向,參照有關法規文件、類似工程補償標準及專業項目單位工程造價擴大指標,初估補償投資費用。

8 環境影響

8.0.1 説明項目所在地區的環境質量、環境功能等環境特徵。

8.0.2根據工程影響區的環境狀況,結合工程開發的規模、運用方式、移民安置、施工組織方式等特性,簡要分析工程建設對環境的有利與不利影響。有流域(或區域)水資源保護規劃或環境保護規劃的,應説明工程開發是否與這些規劃的目標相協調。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工程開發的重大制約因素。

8.0.3 對環境的主要不利影響,應初步提出減免的對策和措施。

9 工程管理

9.0.1 初步提出項目建設管理機構的設置與隸屬關係以及資產權屬關係。

9.0.2 初步提出維持項目正常運用所需管理維護費用及其負擔原則、來源和應採取的措施。

9.0.3 根據工程管理有關規定,初步框算工程管理佔地規模。

9.0.4 根據項目主管部門(業主)及有關部門意見,初步提出工程管理運用原則及要求。

10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10.1 投資估算

10.1.1 簡述投資估算的編制原則、依據及採用的價格水平年。初擬主要基礎單價及主要工程單價。

10.1.2 提出投資主要指標,包括主要單項工程投資、工程靜態總投資及動態總投資。估算分年度投資。

10.1.3對主體建築工程、導流工程應進行單價分析,按工程量估算投資。其他建築工程、臨時工程投資,可按類比法估算。交通、房屋、設備及安裝工程投資,可採用擴大指標估算。其他費用可根據不同工程類別、不同工程規模逐項分別估算或綜合估算。

10.1.4 引進外資的投資估算,要結合利用外資特點考慮單價變化和可能發生的其他費用進行投資估算。

10.2 資金籌措設想

10.2.1 提出項目投資主體的組成以及對投資承諾的初步意見和資金來源的設想。

10.2.2 利用國內外貸款的項目,應初擬資本金和貸款額度及來源,貸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償還措施。對利用外資的項目,還應説明外資用途及匯率。

10.3 附表

(1)工程投資總估算表。

(2)分年度投資表。

(3)主要材料價格彙總表。

11 經濟評價

11.1 經濟評價依據

11.1.1 説明經濟評價的基本依據。

11.2 國民經濟初步評價

11.2.1 説明採用的價格水平、主要參數及評價準則。

11.2.2 費用估算:

(1)説明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和資金流量。簡述流動資金及年運行費的計算方法及成果。

(2)簡述綜合利用工程費用,分攤原則、方法及成果。

11.2.3 效益估算:

(1)概述項目的主要效益,對不能量化的效益進行初步分析。

(2)説明經濟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成果。

(3)對綜合利用工程的效益進行初步分攤。

11.2.4 國民經濟評價:

(1)提出項目經濟初步評價指標。必要時,提出綜合利用工程各動能經濟評價指標。

(2)對項目國民經濟合理性進行初步評價及敏感性分析。

11.3 財務初步評價

11.3.1 説明財務評價的價格水平、主要參數及評價準則。

11.3.2 財務費用估算:

(1)説明項目總投資、資金來源和條件。

(2)説明各項財務支出。

(3)説明構成項目成本的各項費用。

11.3.3 財務收入估算:

(1)初估項目收入。

(2)簡述項目利潤分配原則。

11.3.4 財務評價:

(1)提出財務初步評價指標。

(2)簡述還貸資金來源,預測滿足貸款償還條件的產品價格。

(3)對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進行初步評價。

11.4 綜合評價

11.4.1 綜述項目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財務效益以及國民經濟和財務初步評價結果,提出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11.5 附 表

(1)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表。

(2)財務評價成果表。

12 結論與建議

12.0.1綜述工程項目隸屬關係、建設的必要性、任務、規模、建設條件、工程總佈置、淹沒、佔地處理、環境影響、建設工期、投資估算和經濟評價等主要成果。

12.0.2 簡述項目建設的主要問題。

12.0.3 簡述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門、有關方面的意見和要求。

12.0.4 提出綜合評價結論。

12.0.5 提出今後工作的建議。

bot項目建議書 篇10

一、項目名稱:合資生產(經營)____產品項目

項目主辦單位:(企業名稱)______

單位負責人:(廠長或經理)

二、興辦合資經營企業的理由:

從國內外技術上、產品質量上的差距,從利用外資、產品出口、培養人才、增加收益等方面,説明興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中方合營者的情況:

介紹中方合營者的基本情況和興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有利條件,包括企業性質(國營或集體)、人員情況、技術力量、領導班子、固定資產、設備、場地、原有產品產量、產值、利潤、產品出口等情況。

四、外國合營者的情況:

外國合營者公司名稱、國別、資本、業務範圍、規模、產品聲譽、銷售情況等。

五、合資經營主要內容:

(一)生產(經營)範圍和規模。

(二)合營年。

(三)合資經營企業的地址、佔地面積、建築面積(新建、擴建、改造)。

(四)合資經營企業的職工總數和構成(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五)投資總額、註冊資本和各方出資比例。

(六)投資方式和資金來源:中方以土地使用權、建築物、房屋、機器設備等作價的估算,現金投資(外匯、人民幣)和來源(自籌、貸款、租賃);外國合營者以現金、機器設備、工業產權(專利權和商標權)或專有技術等作為出資,對其作價、估價方法和估算金額。

(七)產品技術性能及銷售方向

合資經營企業的產品擬達到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外具有競爭能力,產品內外銷比例的估計。

(八)生產(經營)條件

合資經營企業所需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交通運輸及協作配套方面的近期和今後要求及已具備的條件。

(九)初步的技術、經濟效益分析。

產品的性能和價格(內外銷)、成本、收益估算。生產手段、生產效率提高程度。能源和原材料的節約效果。中外雙方經濟收益匡算:合營期間各方利潤、項目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年限的估算等。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合營期間的税收、勞動就業人數、技術水平的提高等。

bot項目建議書 篇11

目的:降低採購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採購流程

現行流程:

一、需求部門根據各自需要提交採購申請單由倉庫確認庫存。

二、領導審批。

三、需求部門將採購申請單交回倉庫,倉庫再將每張申請單登記備案。

四、採購員到倉庫領取採購申請單(每個工作日領取一次)

五、採購文員將所有申請單錄入Excel表,根據歷史購買情況按供應商進行分類打印並傳真給供應商(或用電子郵件傳送);採購員對新物料進行市場查詢購買(具體不詳述)。

六、倉庫驗收入庫。

七、需求部門根據採購申請單和領料本領用物料。

(備註:目前,常規物料由倉庫根據歷史使用情況預測需求數量,然後手工填寫採購申請單,交領導審批。)

現行流程的缺點:

1、審批流程煩瑣,需求部門需要來回審批,浪費時間。

2、需求部門不瞭解相互需求信息,經常重複計劃。

3、常規物料由倉庫統計提交採購申請,每次提交申請單約10張。領導審批簽字次數多,且採購部需重新統計,造成重複工作。

4、需求部門領用物料時經常相互領用,造成其它需求部門缺料。【如:X車間9月3日申請40個(實際需求數量不足40個)軸承,Y車間9月4日申請50個(實際需求數量40個)軸承,9月5日到貨40個,Y車間先於X車間到倉庫領用,而X車間9月5日需要使用該物料,倉庫無理由不發貨給Y車間,便造成該車間缺料。】

建議改進措施: 根據我廠實際情況對物料進行分類申請、分類採購

一、常規物料採購申請由倉庫提交。倉庫定期檢查庫存,當庫存下降到警戒點(安 全庫存)時,倉庫直接統計並提交OA採購申請彙總表待領導審批,以便及時補充庫存。建議由物流部與設備部共同確定安全庫存、訂貨週期、最高庫存量等。 優點:

1、常規物料使用頻率高,金額佔總金額比重不大,所以不必擔心該類物料會過多增加庫存成本。

2、由倉庫提交OA採購申請彙總表可節省紙張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3、批量購進可降低採購成本如運輸費等。

4、可防止缺料造成的損失。

5、節省提交手工單據的工序,減少重複工作,有利於更好地進行物料跟蹤。

6、避免需求部門重複計劃。

7、減少領導審批次數。

8、有利於倉庫更好地進行庫存控制。

二、車間其它非常規物料申請:需求部門提交採購申請單交車間統計員彙總,並由車間統計員提交OA採購申請彙總表,每日或2~3日提交一次。

優點:

1、簡化需求人採購申請審批程序。

2、減少領導審批次數。

3、提高工作效率。

三、急用物料可由需求部門直接提交OA採購申請,鑑於車間實際情況,需求部門填寫採購申請單交由車間統計員提交OA採購申請單,領導審批通過後採購部將在最短時間內回覆需求部門。(可採用JIT模式進行採購)

總結:以上本着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採購成本,優化採購流程為目的,對採購流程提出的一些建議。其合理性有待各位共同探討,若有異議或有更好的建議請指出。

bot項目建議書 篇12

一、生態農業、綠色食品標準與內容

生態農業是相對於石油農業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生態農業要求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率,以促進物質在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複利用,以儘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儘可能多的產出,並獲得生產發展、能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使農業生產處於良性循環中,要求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並保持其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等優良傳統。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並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

標準規定:

①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

②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

③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和衞生標準。

④產品的標籤必須符合中國農業部制定的《綠色食品標誌設計標準手冊》中的有關規定。綠色食品的標誌為綠色正圓形圖案,上方為太陽,下方為葉片與蓓蕾,標誌的寓意為保護。

在我國發展綠色食品有3個預期目的:一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探索和推廣新的可持續食物生產方式,推動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二是滿足我國城鄉居民在生活水準提高的基礎上對高質量食物日益增長的需求;三是密切農業與食品製造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食品企業經濟效益創造新的機會和途徑。

二、綠色食品對人體的好處

綠色食品具有農藥殘留少、安全、礦物質、維生素含量高,營養均衡全面等特點。

常吃綠色食品對人民的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

1、綠色食品對於我們的視力有很好的緩解疲勞作用,可以舒緩我們易怒、焦慮的緊張情緒,另外,患有高血壓的人羣也比較適合多吃一些綠色食品。比如在新鮮的綠色的水果和蔬菜裏面就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可以增強人們的免疫系統功能。

2、多吃綠色食物,有利於肝臟造血,幫助細胞再生,預防細胞老化,同時,還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對於愛喝酒的人來説,如果能夠堅持吃綠色食物,則有利於維護肝功能。綠色食物有助於取出肺中的廢棄物,清潔腸胃,能為吸煙者的肺細胞提供氧氣和養分。

3、綠色食物我們時常見到,如所喝的綠茶,所吃的青菜。

新鮮的綠色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綠素,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和緩解疲勞,增強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中醫認為,綠色食物和肝臟的健康相對應。

4、綠色食品能夠,有利於人類的視力,緩解壓力,增強自身免疫力。另外,絕大多數綠色食品,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因此他對於我們人類來説相當重要。

5、綠色食品能夠大幅度延長人類壽命,減少得病可能。

三、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項目實施方案

城鄉各種垃圾綜合處理廠項目有機物高温高壓水解生產出來的純生態高效有機肥,具有養分全面、總養分高、有機質含量高、無病蟲害蟲卵的優點,是改良土壤、生產無公害有機綠色食品的必用肥料。

方案計劃在當地政府領導、協調下,通過土地入股或租用方式取得“LJ”五化垃圾處理廠周邊的農用耕地3000至5000畝,其經營權限30年(與垃圾處理廠經營權同期),建設生態農業綠色食品基地項目,按每畝地投資1萬元進行基礎配套,對水源、周邊環境進行優化,以達到生態農業技術規範要求,並向有機農業技術規範要求靠攏。

園區設有養殖基地、種植基地,嚴禁使用化肥、農藥,徹底恢復傳統農、牧業,按生態農業標準管理運行,所產食品全面按綠色食品標準進行認證,銷售進入各大超市、高檔賓館、飯店;同時利用網絡電商銷售,在網上建立專營渠道,進入青年白領的消費範疇,讓當地人民吃上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的無公害有機綠色食品。冬天利用垃圾處理廠多餘的熱能供應暖棚,確保四季常青,常年有新鮮蔬菜、水果供應。盡最大限度吸收耕地所有者及周邊農民為員工,帶領他們致富奔小康,以免舍家離子外出打工,為當地和諧社會、為經濟做貢獻。

四、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園建設的意義

1,可自己消化利用生產的純生態有機肥,一個垃圾處理廠按日處理200噸計算可生產近50噸純生態有機肥,年產1.8萬噸,如果進入市場銷售一是要開發市場消耗人力財力,二是得不到應有的價值認可,這種生態有機肥,肥份高,無病菌雜質,可農民沒有應用經歷,會很慢才能打開市場。而如果自己建立生態農業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園,自己開發3000畝地,按每畝6噸施用,一是不愁利用,二能產生更大的價值。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探索和推廣新的可持續食物生產方式,推動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二是滿足我國城鄉居民在生活水準提高的基礎上對高質量食物日益增長的需求;三是密切農業與食品製造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食品企業經濟效益創造新的機會和途徑。

2,可安排1200多人就業,按一年二季,春、夏為日光農業,秋、冬為暖棚精細種植業,用垃圾處理廠多餘的熱能為暖棚供熱,每3畝地用一個常年人工算需要1000人,再加上加工業,銷售、後勤及管理人員共需1200人左右,按每人每年收入6萬元算共提供7200萬元居民收入,此居民收入再帶動當地餐飲業、商業、房地產業發展,形成撒一粒種子長出一片森林的效果,其最後循環經濟不會低於1.5億元。

3,可為當地政府貢獻GDP及税收,生態農業無公害有機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園堅持精品路線,嚴禁使用化肥、農藥,施用純生態有機肥,暖棚農業以生產高附加值的四季蔬菜、水果為主,日光農業重點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經濟作物種植、養殖,面向各地高檔消費羣體定位產品,畝均年產出不能低於4萬元,按3000畝地計算可貢獻GDP1.2個億,根據《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徵税範圍註釋>的通知》(財税字[1995]52號)按13%徵繳增值税,因為抵扣很少,此税款可大部分抵消垃圾處理費。

4,可為當產業升級提供新平台,生態農業及綠色食品行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它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包含種植、養殖、加工、包裝等全套產業鏈,基地完全可以在種植、養殖的基礎上發展產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同時增加包裝、印刷行業需求,還可以發展休閒度假產業,觀光、採摘項目,在當地形成一業帶百業的書面。

我國生態農業發展有4個顯著特徵:一是強調農業生態系統物質、能量、價值的良性循環,追求綜合生產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二是重視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的有機結合;三是注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四是注重結合我國國情。

而這最重要一環是純生態有機肥,沒有有機肥不可能打造出生態農業,只有先抓住了有機肥這個龍頭建設有機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再向下游延伸產業。

5,抑制土壤退化,加強土壤改良和配合修復保護好祖國的青山綠水,由於長期的開發必然會造成水土流失類型的土壤退化,同時現代化學農業依賴化肥、農藥必然會造成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水田還低,此外,其它形式的土壤退化問題也十分嚴重如酸化沙化;化肥、農藥施用量逐年上升,地下水污染不斷加劇,因此國務院於20__年5月28日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這一計劃的發佈可以説是土壤修復及改良產業的里程碑事件。採用上海季明LJ”五化綜合處理垃圾工藝從根本上為土壤改良提供了得力工具,純生態有機肥完全取代化肥,

恢復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通過三至五年的施用把已經失去地力板結的土地恢復為富饒的黑土地,使農產品的營養、口感及產量有大的提高,通過逐步擴大產業園輪換使用耕地使土地得到改良。

五、方案結論

“LJ”五化垃圾處理廠與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互為支持,垃圾處理產生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同時生產出優質的純生態有機肥;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需要純生態有機肥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能帶動經濟發展,產生GDP和税收,補助垃圾項目的財政支出;兩個項目相輔相承,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和良性互動,在治理好環境的同時又能促進經濟發展,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礎是立項建設垃圾處理廠後的應配套首選項目。

bot項目建議書 篇13

項目主要內容:

1.生產和經營的規模和範圍;

2.合資經營的年限;

3.合資企業的地址、佔地面積、建築面積(包括新建、改建或擴建);

4.合資企業所需的職工人數,包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5.投資總額、註冊資本和各方出資比例;

6.投資方式和資金來源;

7.產品的技術性能及銷售方向:

合資企業道口技術性能達到的水平,在國內外所具有競爭能力,產品是內銷售為主還是外銷為主;

8.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交通運輸及協作配套方面的近期和今後要求與已具備的條件;

9.初步的技術、經濟效益分析。

如屬一次規模分期實施項目,應列出分期工程的時間安排。

主要附件:

1.合營各方合作的意向書;

2.外商資信調查情況表;

3.國內外市場需求情況的初步調研和預測報告,或有關主管部門對產品

安排的意見;

4.有關主管部門對主要原材料(包括能源、交通等)安排的意向書;

5.有關部門對資金安排的意向書。

bot項目建議書 篇14

一、項目建設背景

(一)有優越的人文資源優勢

沙田鄉是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何叔衡同志、中國第一屆最高人民院長謝覺哉同志和寧鄉四鬢之一姜夢周同志故鄉,是湖南省有名的革命老區。

這三個革命前輩故居在經過許多變過後,現在都成了市、縣各學校單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且在本地形成了良好的旅遊習慣。

沙田鄉在外工作的處級幹部有80多人,每年回來探親休假,都會到這幾個地方瞻仰前輩風采。

(二)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1)、沙田鄉地處寧鄉縣西部山區,從全省交通及旅遊路線來看,韶山、花明樓旅遊線路距此地70公里,坐車一小時即可到達;長沙至此120公里,坐車不超過2小時;正在建設中的黃祖溈旅遊專線,沙田處在線路的夾角內,距溈山密印寺25公里,青洋湖20公里。

(2)、沙田上接本縣龍田鎮、青山橋鄉和漣源、安化等縣,境內有省道橫雷公路貫通,交通便利,距安化梅江旅遊區僅40公里左右。

目前參觀人員絡繹不絕,本項目建設,可為貫通兩地旅遊線路而起到橋樑作用。

(三)有宜人的自然地理環境

⑴、本地氣候宜遊,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温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6.50C-17.50C,歷史記載的極端最高氣温40,極端最低氣温-8,酷暑、嚴寒期很短,年平均降水量1300mm–1400mm,年日照率34%-37%,宜遊期長。

⑵、本項目區植被資源豐富,主要植被有馬尾松、闊葉林、混交林和人工林,有青木400多種,供觀賞的樹種120多種,溈水河、涓水河流域兩岸近處灌木叢山,遠處喬木和竹林交錯成片。

⑶、自然災害對本旅遊區不構成制約性影響。

歷史上無破壞性地震記載,四季無干旱。

由於近幾年的有效治理,洪水帶來的災害得到遏制。

旅遊項目建議書旅遊項目建議書

二、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項目的必要性

沙田政府把發展作為強鄉富民第一要務,沙田鄉旅遊項目的提出,就是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突出地方特色。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着力解決老區人民脱貧致富的問題,以及滿足社會、經濟需要的重大舉措,其必要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豎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需要

我縣是農業大縣,我鄉經濟屬農業型的結構,雖説近幾年我們盡了最大力度重視農業這個基礎產業的發展,但由於諸多原因,農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仍是十分有限的。

鄉的的現狀迫切需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旅遊業,將為沙田提供新的產業支柱。

2、是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當前,隨着社會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

不斷提高,追求高尚、健康、優雅舒適,多層次多的休閒與旅遊正成為一種時代氣息的生活方式,迴歸大自然、瞻仰革命前輩風采已成為當代人們生活的主流和發展方向。

我鄉在這兩方面有獨得的優勢,開發旅遊資源是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3、是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創造財富的戰備選擇。

沙田的發展僅僅依賴農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有這樣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不利用、不開發,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因地制宜,建設符合大眾消費的旅遊區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實事求是的必然選擇。

4、是建設黃祖溈旅遊專線的需要

(二)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優越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旅遊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②項目基礎牢固,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風險係數小。

由於與韶山、花時樓革命旅遊專線不遠,結合新建成的黃祖溈旅遊專線,所以客源充足,用以作為公務接待、愛國主義教育、避暑、度假的市場前景廣闊。

同時,其電力、水資源和通訊生活設施為項目開發提供有力保障。

③與現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適應。

隨着人們經濟收入的增長,素質的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

追求文明、嚮往高位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這樣為項目的開發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④從市場經濟上來講,項目的開發克服了隨意性和盲目性,只要搶得市場先機,一定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騰飛。

綜上所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科學規劃、有效開發有效資源,它將成為投資見效快、風險係數小、可持續發展的好項目。

三、主要景點

1、何叔衡故居

何叔衡故居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座落在沙田鄉長衝村的杓子衝,屋左有馬裏山,屋右有大樹山,屋後杓子嶺,緊環着挺撥奇峻的罘崽峯,屋前清澈見底的水塘映襯着高聳入雲的扶王山,在羣山環抱中,故居就像花蕊一樣,動人而寧靜。

故居座東朝西,共有平房23間,平頭槽門土磚圍牆。

槽門懸掛胡y邦題寫的“何叔衡同志故居”橫匾。

房中有何叔衡同志生前照片、手跡、書跡及各類飾品。

何叔衡曾在故居殺雞招待毛澤東、肖子升及夏果雅等人。

1972年9月1日,故居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謝覺哉故居

謝覺哉故居位於沙田鄉堆資村。

謝覺哉於清光緒十年四月九年級出生於沙田鄉堆子村肖家灣,後來全家遷至附近南山坡上的南馥衝。

南馥衝四時叢生奇花異草,淳香撲鼻,馥郁醉人,曾有“南國花香在此衝”之美譽。

故居座東朝西,始建於於1820xx年,屋周築圍牆,堂屋掛着謝老大幅畫像,裏面收錄謝老生前各種文稿、日記及各類日常用品。

這裏曾是何叔衡、姜夢周、王凌波等人經常來聚會的地方。

3、何南薰烈士墓

地處杓子衝何叔衡故居東側300米的山頭上。

墓圍廬用麻石砌成。

下面為雙層“山”字型結構,祁陽石碑上刻有孫中山題詞為“為國捐軀和南薰司令千古”。

墓碑兩邊各有一條龍纏在柱上,護牆上的10餘幅人物浮雕十分精美。

墓的下方有三個平台,最低一級兩邊各有一頭站立的石獅,中間平台兩邊均為石人石馬站立,整個墓體莊重古樸氣派,保存完整。

4、姜夢周烈士墓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地處五里堆竹坪村楊家塘村民組。

墓圍用花崗石砌成,青石碑刻橫書俎豆千秋,其下直書姜公夢周大人之墓。

1986年中國共產黨寧鄉縣委和縣政府另立一碑書革命烈士姜夢周同志之墓。

5、惠同橋

橋上建有涼亭房屋,橋頭設有石拱門,橋長十丈許,寬丈八,石橋橫跨黃涓河,清末舉人嶽蔗坡為橋題聯,橋西聯曰“天開小畫圖,雙流澗口泉聲,斷岸懸虹圍柳樹;客來好風景,一笠波心亭影,淡煙飛翠點茶甌。

”,橋東聯曰“一般春夢無痕,名利走紅塵,勸過客喝些茶去;今日海疆多故,神仙到黃石,看傳書誰上圯來。

”1920xx年毛澤東遊學到杓子衝,曾在此橋歇息,對橋頭石刻對聯大加讚賞。

謝覺哉在1961年給鄉黨委書記寫信囑地方保護這座古橋,故至今古貌尤存。

6、太和橋

太和橋位於沙田鄉雲陽村,橋有200多年曆史,橋長7米,寬4米,古橋為麻石結構,當年何叔衡,毛澤東等人曾在此橋上把酒當歌,激揚文字。

四、旅遊項目的建設規模與技術標準

沙田鄉突出的旅遊優勢:一是革命老區有良好的人文資源優勢,純樸的民風,熱情的老區人民。

二是革命前輩故居、革命烈士墓也是吸引人一大亮點。

三是有很多古建築及歷史遺產,觀賞性很強。

(一)項目區建設

1、修繕和完善何叔衡及謝覺哉故居,故居內開闢幾個展廳,放置革命前輩生前物品及照片等,儘量收集能收集到的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展覽出來;搞好故居的綠化及復原工作;

2、至兩故居公路拉通、硬化,兩邊植好觀賞性強的行道樹;

3、何南薰烈士墓位於何叔衡故居左側,修建從何叔衡故居到墓的公路,利用山頭開發出一個小型休息場所,山頭重新設計,建設兩到三個亭子供遊客休息,合理規劃栽植風景林及部分生命力強的花卉苗木。

4、何叔衡故居前徵地2畝,建設一個休閒廣場和一個停車坪,供遊客停車和休息。

5、謝覺哉故居前建設一

個停車坪,安置前輩銅像,建設一個詩詞碑林

6、惠同橋、太和橋保存完好,不需作修整。

(二)本項目區內旅遊路線安排

根據景點分佈情況,可以突出建設成為一個紅色旅遊區,結合韶山、花明樓及黃祖溈旅遊路線情況,可有兩條路線:

1、黃、祖、溈旅遊路線至溈山後,由溈山至沙田何叔衡故居、何南薰烈士墓,休息片刻後再至惠同橋,太和橋,再坐車至謝覺哉故居南馥衝,返回時至姜夢周墓。

2、姜夢周墓–謝覺哉故居–何叔衡故居–惠同橋、太和橋

(三)接待設施規劃

考慮到本旅遊區至黃材及寧鄉縣城很便利,故不必在區設置大中型接待賓館。

為滿足遊客休閒及購物,何叔衡故居及謝覺哉故居內可設置一個紀念品商店,集鎮現有可供住宿牀位30-50,基本可以滿足旅客休息需要,不需要重複建設。

五、項目建設條件及實施方案

(一)建設條件

1、良好的投資環境與寬鬆的政策。

在整個項目區內無任何污染源,燥音源,具有良好的環境因素。

同時,本項目區在招商引資方面有相當優惠的條件。

2、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

旅遊區內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達,水電資源足以滿足開發的需要,通訊設施和網絡也較為完備。

3、旅遊區內幹羣翹首祈盼,鼎力支持。

鄉內幹部、羣眾對本地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十分支持的,也有部分羣眾在其中嚐到了一些甜頭,迫切需求做大做強。

(二)實施方案

20xx年6月至20xx年3月,完成項目的申報、立項審批、土地徵用、房屋折遷、地形測量,出發各景區的規劃方案設計圖紙,完善基礎設施及部分景點建設,籌措資金。

20xx年3月至年底,完成景點項目建設、綠化、環境治理及有關一切配套設施建設

(三)工程建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培訓

項目一經立項,項目領導班子迅速確定,各項目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通過兩條途徑培訓人才,一是到外地取經,吸收別人成功的經驗;二是送專業學院進行培訓。

六、環境影響保護

(一)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區沒有污染源,現環境較好。

項目開發影響環境的因素主要是遊客的廢棄物和生活垃圾。

(二)環境保護措施

進行環保宣傳和法制管理相結合。

在各旅遊景點都出台遊客守則,強化對環保的宣傳,增強遊客的環保意識。

同時通過導遊和工作人員對遊客進引宣傳和管理。

出條環境保護條例,依法實施環保管理。

生活住宿設施進行嚴格管理,對生活垃圾一律倒放規定的地方。

七、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何叔衡故居及何南薰墓周邊配套設施建設

1、至何叔衡故居公路水泥硬化,投資480萬元,向上爭資解決。

2、故居綠化修繕及何南薰墓山頭的公路修建,10萬,政府財政自籌10萬元。

3、何叔衡故居廣場及停車坪修建,50萬元,政府自籌資金解決。

4、謝覺哉故居銅像,10萬元,向上爭資解決。

旅遊項目建議書各類報告

5、謝覺哉故居旁徵地2畝,建詩詞碑林,50萬元,向上爭資解決。

6、環境保護與治理,5萬元,政府財政解決。

7、其它費用,10萬元。

8、整修投資615萬元,政府財政解決75萬元,向上爭資540萬元。

八、效益評價及風險分析

(一)經濟效益分析

據初步統計,在20xx-20xx年在該旅遊區的遊客人數有將近10000人,隨着旅遊基礎設施配套的完善。

各旅遊景點、景區的亮化、遊客的數量將成倍增長,而且其消費水平也將大為提高,根據總體規劃及遊客增長率,在20xx年的遊客將達到50000萬人次,旅遊全年總收入達300萬元,以利潤32%計算,年利潤達96萬元,預計投資商能在6-8年全部收回投資。

(二)社會效益分析

1、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本規劃區每年至少可以增加50人以上常年就業。

2、提高沙田鄉的知名度。

項目的開發過程必然是良好形象的加速樹立和知名度不斷擴大的過程,而知名是無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能通過旅遊帶來大量的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以旅遊形象為代表的優質環境,能起吸引人才和資金的作用。

3、提高當地人民文化素質和修養水平。

營建一個有傳統風貌的革命老區,能提高當地居民對人居環境的欣賞水平,激發人們自覺的家園,成為社會進步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動力。

4、有利於文物古蹟和環境保護。

如何叔衡故居等,都會在旅遊經濟的拉動下促進文物古蹟的修復和保護。

九、建設年限

沙田鄉旅遊項目建設年限為20xx-20xx年。

十、項目前期進展情況

p;目前項目已完成至謝覺哉故居的公路水泥硬化,故居的修繕工作及前輩銅像的放置;何叔衡故居的修繕工作完成,至何叔衡故居公路已拉通,公路水泥硬化正在着手進行。

十一、合作方式

整體委託轉讓經營,亦可與政府合資合作經營,具體方式面洽。

總之,經營方式靈活,合作方式任選,投資環境寬鬆,利潤效益頗豐。

十二、結論

從對沙田旅遊資源的開發規劃、評估、分析論證來看,項目的背景好,有很強的必要性的可行性,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能有效填補沙田旅遊業弱勢,有利於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投資風險少,經濟見益快,是一個理想的建設投資項目。

bot項目建議書 篇15

第五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項目投資規模估算

項目總投資預計為2311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2111萬元,培訓中心6000㎡,1300元/㎡,共計780萬元,學生宿舍3000㎡,1300元/㎡共計390萬元,學生食堂1200㎡,1300元/㎡,共計156萬元,教師宿舍3000㎡,1300元/㎡共計390萬元,招待所1500㎡,1300元/㎡共計180萬元;公路1千米215萬元。公共設施費80萬元,其他費用50萬元,基本預備費30萬元。不可預費40萬。

(二)項目資金籌措

本項目所需資金由國外貸款(職業教育北投)

第六章 效益分析

近年來,學校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突出中等職業教育特色,根據生源素質和用人市場需求的變化,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改革為動力,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基礎,以“能升學、能就業”為承諾,以培養實用型、專業型初級和中級技術人才為目標,學校堅持一手抓教學質量和專業建設,一手抓就業市場的培育,構建了“一門進、多門出”的職教模式。本項目建成後的作用有以下幾方面:

(一)項目建成後,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擴大聯合辦學之路,職業培訓規範化、正規化、經常化,多渠道培訓各種技能人才。使目前在校生人數由500人變20xx人,真正實現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項目建成後,學校實訓條件將大大改善,通過培訓中心,加強學生就業前培訓及面向社會培訓各類所需技能人才。

(三)項目建成後,學校職業教育更具特色,符合市場對職業教育的要求,符合就業對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本項目的設計和建設符合安順市西秀區發展規劃,符合落實國發[20xx]2號文件和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的要求。項目建成以後,將會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能力,學校的育人環境將會更加人文化、規範化、科學化,將會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促進全區乃至全市職業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為本市區經濟的振興做出貢獻。

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勢在必行。建議有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為項目的開工建設提供大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