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合同糾紛3篇

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法律服務合同糾紛案例,歡迎參考閲讀。

法律服務合同糾紛3篇

法律服務合同糾紛案例一

一、案情簡述:

20xx年1月11日北京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物業”)作為原告向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某小區業主王某支付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的物業費總計人民幣30452.85元,並支付違約金人民幣119378.37元。

原告訴稱:

被告王某為我小區業主。20xx年9月1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物業管理協議書》和《客户手冊》,原告於簽訂協議書的同時向被告提供物業管理服務。雖然《物業管理協議書》中約定該協議的有效期限從20xx年9月19日起至20xx年8月30日止,但在物業管理協議約定的期限屆滿後原告一直履行物業管理義務,故雙方之間仍存在事實上的物業管理關係。故請求被告支付其拖欠的物業費和違約金。

被告王某辯稱:

1、原告在20xx年6月30日與開發商簽訂《物業全權委託管理合同》時沒有取得相應的法人資格和物業管理資質,故該合同應當自始無效,原告非本小區的前期物業。

2、原告所主張的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8月31日的物業費已經超過了普通訴訟時效,故請求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3、原告物業服務不符合法律以及《物業管理協議書》中的約定,依據《合同法》相關規定,因物業服務存在瑕疵的違約形態,故被告請求適當減少原告的物業管理費用。

4、原告所主張的違約金過高,沒有書面合同作為依據。雖然《物業管理協議書》中約定日違約金為標的的千分之三,但有效期限從20xx年9月19日起至20xx年8月30日止,其已經失效,對原被告不再有拘束力,且其主張的違約金遠遠超過合同標的以及原告實際損失的數倍,故原告不同意支付違約金。

證據材料:

在審理過程中,原告提交了《物業全權委託管理合同》、《物業管理協議書》、《客户手冊》、《北京物業管理資質合格證書》、《物業費説明》、《北京市物價局批覆》、《北京郵政同城快件單據》以及物業費公示、物業服務狀況的照片等。同時被告提交了證明物業服務質量極差的照片數張,該小區其他業主對物業服務質量不滿的證人證言數張。

經法庭審理查明:

被告王某系該小區業主。房地產開發商(甲方)與原告(乙方)簽訂《物業全權委託管理合同》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並且經充分協商,系雙方當事人真是意思表示。故合同合法有效,原告為該小區的前期物業。

《物業管理協議書》中約定,本物業管理服務費收費標準暫定為:住宅每建築平方米3元/月,公建每建築平方米8元/每月,並且已經經過北京市物價局批覆。合同還約定本物業管理協議自20xx年9月19日起至20xx年8月30日止。甲方對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綠化、環境衞生、保安、道路交通等項目進行維護、修繕、服務與管理。結合被告房屋產權的建築面積,被告的管理綜合費用為4090元/年,由被告按年度向原告繳納。每次繳納物業管理綜合費日期為每年8月30日至9月4日。合同同時約定了被告未按期繳納物業費的違約金為合同標的的千分之三/每日。在審理中,被告王某以部分物業費已過訴訟時效作為抗辯理由,原告主張其一直進行催要,但被告王某未予認可。

二、判決結果:

本院認為,《物業全權委託管理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結果且不違反相關的法律和政策,當屬有效。原告受開發商的委託進行物業管理。被告雖未與原告訂立書面物業管理委託協議,但雙方之間存在事實上的物業管理關係。被告享受了原告的物業服務後,也應依相關規定及時繳納物業管理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因雙方之間並無約定,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因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追索物業費的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現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在持續主張權利,故被告提出的原告起訴超過訴訟時效期

間的意見,本院予以採信。被告提出原告服務質量不到位等辯解,雖提供照片等證據,但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故對被告的辯解,本院不予採信。綜上,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部分物業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判決日下:

一、被告於本判決生效後七日內給付原告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期間的物業管理費8363.17元。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是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社區中經常發生的典型案例。因該小區至今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單個業主又無法拒絕前期物業的物業服務,故無論前期物業服務質量如何,該小區業主都缺乏一個能夠代表他們的意思表示機構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物業公司雖然沒有書面的物業管理合同,但業主事實上接受了物業服務,物業公司可以要求業主交納相應的物業服務費用。但事實的物業管理合同並不等同於書面《物業管理協議書》中權利義務的延續,因此本案中雖然在《物業管理協議書》中明確約定“違約金為合同標的的千分之三/每日”,但最後法院仍認為,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因雙方之間並無約定,缺乏事實依據,故最終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故在審查法律關係時,應當注意區分事實物業管理合同和書面物業管理合同之間的區別。

另外,本案在法庭辯論過程中,爭議的焦點為物業管理合同應當如何適用普通民事訴訟時效制度?原告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管理糾紛案件的意見(實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主張在審理物業管理合同糾紛時適用訴訟時效時不宜過苛,其一直在積極主張權利,因此訴訟時效應當發生中斷的效果。並且提交了物業公告欄中催繳物業費通知的照片以及北京郵政同城快件單據等證據材料證明其積極主張權利。

同時被告提出相應的抗辯理由認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管理糾紛案件的意見(實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只是一個指導性規定。其中適用訴訟時效不宜過苛,也絕不可擴大解釋為:當原告不能證明其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

情形時,可以不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可以不適用訴訟時效兩年之規定。這也是法院最終以採信被告的答辯意見的原因。

因此,在適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管理糾紛案件的意見(實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時,只是在主張權利連續性上對物業管理企業不得過苛,並不是在適用民事訴訟時效上不宜過苛,應當加以區分。即只要物業管理企業能夠證明其有積極主張權利的行為,即使主張權利缺乏連續性,也應當認為其主張的權利未過訴訟時效,應當予以保護。

此外,在物業管理企業主張權利的舉證證明問題上,特別是沒有業主委員會的小區中,物業管理企業必須針對欠費的單個業主逐一主張權利,且主張權利時應當做好證據保全工作,最好以上門催收要求業主確認簽字或者EMS等郵寄送達的方式要求業主簽收。

最後,我國對物業管理企業的立法在逐步完善過程中,對其監管方式和監管力度不斷改進,特別體現在物業管理費的確定上。按照1996年出台的《城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收費暫行辦法》的規定普通住宅小區和經濟適用房小區的物業費都採用政府指導價和政府調節價結合的管理辦法,物業管理企業的收費辦法應當受到相應的監管部門的審批和監督,調價變價也應當獲得審批。直至20xx年1月1日《北京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後才將普通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收費納入市場調節價的收費監管的行列中去,無需經過物價部門的審批。故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對於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應當依據當時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區分對待,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四、實踐提示:

訴訟時,應當注意:

1、應當首先認定物業管理企業進駐小區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明確區分無因管理法律關係和事實物業管理合同法律關係。

2、應當區分事實物業管理合同和書面的物業管理合同之間的區別。

3、應當注意審查物業管理企業收費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政策的規定。

4、應當審查物業管理企業的請求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5、應當注意提示當事人做好訴訟的證據保全工作。

法律服務合同糾紛案例二

近日,消費者閆女士到方莊工商所投訴,閆女士與某家政公司簽定僱用一名保姆協議,公司保姆在消費者家中工作半天后離開再無消息。之後消費者找到簽約家政公司要求退還所交服務費600元,公司拒絕退還,不退理由是保姆離開是因為你們不想用她,是你們給氣走的。在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消費者申訴到方莊工商所。工作人員分別與家政公司、消費者進行調解,最後經過調解退還消費者信息服務費540元,雙方均表示滿意。

評析:

近幾年,家政服務公司與消費者之間投訴量有上升趨勢,主要是部分公司在招聘人員匱乏的情況下,從社會上找來打工人員不經過正規培訓直接上崗,家政服務公司不按行業協會有關規定進行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在找尋保姆之前應當根據自身需要確定標準,明確與家政公司以及保姆之間的法律關係。 如果家政公司以公司名義與僱主簽訂合同並提供家政服務,兩者之間是承攬合同關係,如果由於家政服務人員的責任而給僱主帶來損失,應由家政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保姆與僱主之間並不直接建立法律關係。本案既是這種情況,家政公司應當為消費者提供合格的保姆服務,不能因保姆個人原因而回避自身的責任。最終通過綜合考慮雙方的過錯程度,通過調解的方式達成的方案符合法律規定和現實情況,較好處理了市場交易矛盾。

但是如果消費者是通過中介公司或者熟人介紹聘請的保姆,僱主和保姆之間是僱傭民事關係,保姆提供家政服務的方式受僱主的指揮與分配,在飲食起居等方面也會受到僱主一定程度的管理,雙方具有人身依附關係,當出現糾紛時,就只能向保姆個人主張權利解決矛盾。

因此,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找的家政服務,一定要有籤合同的意識,具體的服務主體、服務內容、工資數額、福利待遇、責任承擔方式等都要形成文字性的東西。看家政服務公司是否具備合法的經營資格,服務人員是否具備健康證、工作證等,不要選擇在小區貼廣告或流動的“野家政”。這樣在解決糾紛時就能明確責任主體,合法有效地處理矛盾。

法律服務合同糾紛案例三

案例:20xx年3月31日,劉某以“Jaliseng”為用户名在交易平台註冊,成為易趣網的用户,由易趣網為劉某提供免費的網絡交易平台服務。20xx年7月1日,易趣網開始向用户收取網絡交易平台使用費,並於9月18日發佈了新的《服務協議》供新老用户確認,該協議對用户註冊程序、網上交易程序、收費標準和方式及違約責任等作了具體的約定。此後,劉某確認了易趣網的《服務協議》,並繼續使用易趣網的網絡交易平台,但至20xx年9月24日,劉某尚欠易趣網網絡平台使用費1330元,為此,易趣網訴至法院,要求劉某支付網絡平台使用費、賠償律師費用。劉某則認為,《服務協議》長達67頁,過於宂長,致使用户不能閲讀全文,故用户不應受該協議的約束。

案例分析: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問題是如何確認網絡服務合同的成立這一法律問題。網絡服務合同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合同,從嚴格合同的意義上而言,易趣網與用户之間的這份《服務協議》是一份格式合同,其具有以下特徵。首先,雙方當事人的服務與被接受服務的目的非常明確。作為網絡公司,其提供平台、進行服務、收取費用,而作為用户,則願意接受此種服務。其次,合同未經雙方合意,系由一方單方擬定。這是格式合同最顯著的特點,即合同由一方根據自己的意願單方擬定,相對方不能更改,要麼全部接受合同的條款,要麼全部不接受合同的條款,相對方只有選擇接受或不接受合同條款的權利,而沒有選擇更改合同條款的權利。再次,在網絡服務合同中,一方的身份和性質難以確定,因為網絡服務合同是自動生成的,只要用户瀏覽了網絡公司擬定的《服務協議》,按確認鍵同意後,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即成立,故在此情況下,用户一方的身份和性質就不能確定,用户在瀏覽《服務協議》之後,可能會成為確定的一方當事人,也可能成為匆匆一看客。最後,網絡服務合同與傳統的構成要件有着顯著的不同。各國合同法對合同的形式都有着一定的限制,根據我國合同法關於合同形式的規定,可以對合同的形式作這樣的理解,一是除即時結清的合同以外,一般須訂立書面合同;二是法律法規規定了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合同;三是合同需經雙方協商,且需有雙方簽名蓋章。而這些要求對網絡服務合同來説則是不可能的,為此,我國合同法又進一步規定,書面合同可以是合同書、信件,也可以是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效表現的形式。因此,作為一種特殊的合同形式,網絡服務合同具備了合同的特徵。

在網絡服務合同中,要完全劃清要約與承諾的界限有一定的困難,從網絡服務合同的成立要件看,網絡服務合同的成立應該符合了合同成立的要件,但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以電子形式出現的要約的法律效力問題。對此,各國法律一般都對要約的形式沒有加以限制,通常情況下只要要約人有意思表示願意和對方訂立合同,不管是口頭、書面、電話、電子信息等方式表現,都應當認為是有效的。我國法律對要約的形式也未加以規定。而美國的《電子商務示範法》明確規定,要約和承諾可以E-mail的方式發出。

第二,以電子形式出現的要約的生效問題。對要約的生效問題,我國和大陸法系國家均採取到達主義觀點。我國合同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受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受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受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本案易趣網的《服務協議》是向不特定的人、不特定的系統發送的,其發出的要約只要到達任何一個系統,均應視為到達,要約也就成立。

第三,以電子形式出現的承諾的效力問題。如果承諾是以數據電文的形式作出的,同樣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採用到達主義原則。目前較為通行的EDI交易就採用此方法,交易各方在和交易對方訂立協議時,都會確定交易方式以及發出要約、作出承諾的方式,而且在有關信息格式、數據段、系統要求等部分,目前規定電子信息應當是信息接受方能夠得到的。對此種交易方式,我國的網絡交易合同、網絡服務合同等一系列網絡合同應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