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領域基本法:五個要點

導語:2019年,中國境內接收國內外社會捐款捐物的總額就已達1042.26億元,佔當年GDP的0.16%。但在如此龐大體量的慈善產業背後,竟沒有一部相關的基本法,甚至沒有任何一部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名稱中含有“慈善”一詞。

慈善領域基本法:五個要點

如今,經過2019年的呼籲和推進,慈善領域基本法,終於落地開花。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進行第五項議程,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法律委員會對慈善法草案進行了審議,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慈善法草案。

慈善法的立法,是發展慈善事業、規範慈善活動的客觀需求;也是加強社會領域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在《慈善法》草案通過後,作為捐助方或受捐助方,應該知道些什麼呢?

1.個人沒有資格組織募捐

進行慈善募捐必須是經相應級別民政部門批准的相關團體,並接受相應管理和監督。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公開募捐是用別人的錢辦善事,需要加以規範和管理。

因此,草案明確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同時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和個人基於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2.剩餘善款如何處理

按捐贈方案或捐贈協議處理,捐贈方案未規定或捐贈協議未約定的,將剩餘財產用於目的相同或相似的其他慈善項目,並向社會公開。

3.加強信息公開

近年來,一些慈善組織在募捐情況、募集款物使用詳情等方面不夠公開透明,屢遭公眾質疑。

草案審議時,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代表曾連發幾問:“慈善的善款究竟怎麼用,究竟誰來管,究竟錢有沒有用出去?”。

慈善法草案規定,慈善組織應向社會公開組織相關信息,每年向社會公開其年度工作報告,信息公開應真實、完整、及時。同時,不公開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祕密、個人隱私的信息及捐贈人、慈善信託委託人不同意公開的私人信息。

同時,捐贈人有權查詢、複製其捐贈財產管理使用的有關資料。對於“私分、濫用、截留或者侵佔慈善財產”的慈善組織,草案也作了明確規定:“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銷登記證書並予以公告。”

4.規範網絡募捐

2019年,新浪微公益、騰訊公益、公益三大在線捐贈平台和淘寶公益網店共募集善款4.28億元。其中,移動客户端捐贈人數佔總人數的68%,捐贈金額佔61%。

因此,草案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公開募捐,應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發佈募捐信息,也可同時在其網站發佈募捐信息。

5.税收優惠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草案專設一章對各種“促進措施”進行了規定。根據規定,慈善組織、受益人都將依法享受税收優惠。對於開展扶貧濟困的慈善活動,則明確將對之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 對於企業進行大額慈善募捐,草案也規定了可給予税前抵扣的優惠。 原來的企業所得税法的第9條規定,企業捐贈不超過年度利潤12%以內的,可以按照企業所得税的税率25%去抵扣税。慈善法草案規定,在這個基礎上,超出企業利潤12%的,可以今後三年結轉抵扣。

同時,作為捐贈方,若通過廣播、電視等方式公開承諾捐贈,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接受捐贈者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