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通用12篇)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1

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通用12篇)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按照市政府、鄉鎮、街道的工作部署要求,建立村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二)協調和指導本村和安全生產管理員工作,定期向鄉鎮、街道報告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三)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分析轄區安全生產形勢,協調解決村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落實安全生產專項經費,解決村安管員的工資待遇,改善安全管理人員工作條件;制定安全生產年度和季節性逐個計劃。

(四)積極組織開展正常性的安全生產檢查,督促轄區生產經營單位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在檢查中發現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事故隱患,及時督促其落實整改措施。

(五)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

(六)對轄區企業安全生產實行分類管理;認真落實村安全生產各項防範措施,掌握村重大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

(七)及時全面地完成上級黨委、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交辦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二、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工作職責

(一)認真履行村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帶頭學習、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相關的安全生產知識。

(二)指導轄區安全生產檢查、宣傳、教育、培訓等各項工作。

(三)負責主持召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協調解決和處理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四)負責向鄉鎮、街道辦事處報告村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五)全面掌握全村安全生產基本情況,督促本村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

(六)帶隊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安全事故隱患,及時牽頭組織處理,落實各種有效的安全整改和防範措施。

(七)指導制訂村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計劃,解決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員逐個經費的改善工作條件。

三、安全生產管理員工作職責

(一)認真學習掌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相關知識,熟悉安全生產工作業務。

(二)全面掌握全村安全生產基本情況,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發現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時,及時提出整改要求,並實行跟蹤督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或者重大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時,應及時向鄉鎮報告。

(三)負責組織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認真宣傳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一些重大舉措。

(四)定期分析轄區安全生產形勢,按規定及時上報轄區生產安全事故和搶險救災情況,並做好轄區各類傷亡事故的統計和上報工作。

(五)指導和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

(六)積極配合上級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工作事故調查、宣傳、教育和培訓等各項工作,按時完成上級有關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七)負責村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台帳建設,認真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宣傳、會議等有關工作和活動的記錄。

四、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一)村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會議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季度初。如工作需要或緊急任務,應隨時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

(二)會議由村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主持,村民委員會全體成員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員等參加,

(三)會議主題明確,內容可學習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傳達貫徹上級黨委、政府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重要工作部署;聽取村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有關安全生產工作彙報;分析本轄區安全生產形勢,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與任務;研究決定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四)會議可以採取工作例會、擴大會、專題會、協調會、座談會以及參觀學習等形式,達到統一認識、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目的。

(五)認真做好會議記錄,並對作出的決定與採取的措施要認真抓好落實。

五、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一)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每季度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根據工作需要隨時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二)村兩委主要領導必須定期帶隊檢查本轄區安全生產工作。

(三)安全生產檢查制定計劃,確定內容與重點,製作檢查表。綜合性的檢查一般要查機構、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措施,全面掌握本轄區安全生產工作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四)對企業與公共場所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時,要認真做好記錄。參加檢查的有關人員與被檢查的單位負責人或相關人員要在檢查記錄上簽字。

(五)在檢查時發現安全問題要立即反饋給生產經營單位,並及時督促其落實整改。

(六)在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並危及人身安全時,應立即責令生產經營單位組織人員撤離,暫時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設備;如果認為需要法律手段處置的,應立即向鄉鎮安監中隊或市安監、質檢、消防等有關部門報告。

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一)利用牆報、專欄、廣播等載體和各種會議,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提高村民安全生產意識。

(二)每年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利用一些典型事故案例,有針對性的對村民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宣傳和警示教育。

(三)村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員要定期參加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活動,認真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四)組織轄區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參加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後,做到持證上崗。

(五)督促轄區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從業人員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做到先培訓後上崗。

(六)每年組織村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知識專題教育。

七、事故隱患整治制度

(一)對在日常安全生產檢查、安全生產大檢查、操作者和其他員工發現的事故隱患,由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制發《事故隱患整改通知單》。

(二)《事故隱患整改通知單》包括事故隱患情況、發生地點、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及整改複查情況等。

(三)安管員應根據整改期限,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復查,對複查不合格的,除責成企業負責人繼續限期整改外,應對有關責任人員上報鄉鎮或市有關職能部門。

(四)對在工作中發現事故隱患並及時向村反映的職工,視具體情況,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

八、事故報告和應急處置制度

(一)建立以聯防隊、兼職消防隊員或民兵小分隊的應急處置隊伍。

(二)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後,村兩委主要領導應立即召集應急處置隊伍,迅速出動,搶救受傷人員,撤離事故現場所有無關人員,並儘可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態的擴大。

(三)接到事故報告後,村兩委主要領導或安全生產管理員立即用通信工具向鄉鎮或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四)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

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

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4、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況;

5、事故報告人及聯繫方式;

6、事故情況發生變化的,應及時續報。

(五)事故現場及相關的證據應當妥善保護。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誌、繪製簡圖、或照相攝像,並寫出書面記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任何人不得破壞現場,毀滅證據。

(六)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和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應該積極配合,村應急處置隊伍應服從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指揮,協助事故搶險救援和調查處理,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共同做好事故善後工作。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2

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村必須加強對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事故和生產中能造成事故的能量即危險源進行嚴格管理和控制。

二、企業一旦發現事故隱患和危險源,應立即向村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彙報。必要時應報請上級有關機構對事故隱患和危險源進行評估或分級。

三、對事故隱患和危險源,村要成立事故隱患整改小組或危險源整改管理小組,由本村主要負責人負責,並認真履行下列職責:

1、定期排查事故隱患和危險源,掌握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分佈、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負責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整改與現場管理;

2、制定整改方案或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期限,責任到人,並組織實施;

3、要求企業進行安全教育,組織應急處置預演;

4、隨時掌握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動態變化;

5、保持消防器材、救護用品的完好有效;

四、對被確定為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地點、部位和設備,應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對難於立即整改的,應採取防範、監控措施,並逐級上報。

五、企業接到鎮、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下發的《重大事故隱患停產、停業整改通知書》時,應立即停產停業,按有關要求進行整改。

六、對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和危險源,能積極整改並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的單位,報請鎮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存在或發現事故隱患、危險源隱瞞不報的或整改不力的,要給予批評或罰款。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3

一、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隱患按危害程度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

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後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難度較大,一時難以全部整改到位,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並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的具體判定依據《甘肅省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界定。

二、工作機制

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堅持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負責、政府部門依法監管、社會和羣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實行生產經營單位自查、自報、自改和政府部門監督管理的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工作機制。

三、工作責任

(一)政府責任

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領導,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部門安全生產考核內容,協調解決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並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用於事故隱患治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本轄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監督檢查,並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職責。

村(居)民委員會發現其所在區域內存在事故隱患時,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並對當事人進行勸導和制止。

(二)部門責任

各縣區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綜合監督管理。

各縣區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行業、領域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督管理。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指導、監督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要求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生產經營單位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和防控的責任主體,應當落實下列責任:

1.建立全員負責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明確單位負責人、各業務部門(車間)、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班組負責人和具體崗位從業人員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

2.制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編制隱患排查標準清單,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3.保障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專項資金;

4.對從業人員進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訓,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5.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賬,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並向從業人員通報;

6.定期向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並及時報告重大事故隱患。

(四)生產經營單位責任主要負責人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履行下列職責:

1.組織制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各項工作制度;

2.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金的有效投入;

3.定期組織全面的事故隱患排查;

4.督促檢查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五)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作責任。

1.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標準清單等並督促執行;

2.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教育和培訓情況;

3.指導、督促和檢查各業務部門(車間)排查和治理事故隱患;

4.組織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治理項目的立項審核、評估認定、登記建檔、實時監控、督導督辦和驗收確認;

5.查處未按照規定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和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的有關業務部門(車間)及其責任人員。

四、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

(一)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應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對下列事項進行排查:

1.依法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和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情況;

2.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資金投入情況;

3.安全生產和職業衞生管理機構設置以及人員配備情況,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和職業衞生教育培訓、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4.存在危險或者職業病危害的場所和區域的裝置、設備、設施、工具的安全運行狀況以及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情況;

5.爆破作業、大型設備(構件)吊裝作業、危險裝置設備試生產作業、危險場所動火及維修作業、有毒有害及有限空間作業、交叉作業、電氣維修作業等危險作業的安全管理情況;

6.作業場所安全生產風險、職業病危害告知情況;

7.已查出的事故隱患整改與落實情況;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8.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發放和佩戴使用情況;

9.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生產經營單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和從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及建立監護檔案情況;

10.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演練,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配備及維護情況。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應當在每班上崗操作前進行本崗位安全檢查,確認安全後方可進行操作。崗位安全檢查主要包括以下事項:

1.設備的安全狀態是否良好,安全防護、職業病防護裝置是否有效;

2.規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實;

3.所用的設備、工具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定;

4.作業場地以及物品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規範;

5.個人防護用品、用具是否齊全、完好,並正確佩戴和使用;

6.操作要領、操作規程是否明確。

當班生產活動結束後,從業人員應當對本崗位負責的設備、設施、電器、電路、作業場地、物品存放等進行安全檢查。

(三)出現下列情況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進行專項事故隱患排查:

(1)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範發佈或者修改;

(2)作業條件、設備設施、工藝技術改變;

(3)復工復產、發生事故或者險情;

(4)汛期、極端或者異常天氣、重大節假日、大型活動;

(5)其他應當進行專項事故隱患排查的情況。

(四)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應當採取技術、管理措施消除,對無法自行消除的事故隱患應當立即向本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有關負責人不及時處理的,可以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主管部門報告。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有權停止作業或者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危險區域。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或者相關違法行為的,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接到報告或者舉報後,應當按照職責及時組織核實處理;屬於其他部門處理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移送有管轄權的部門核實處理。處理結果應當及時告知舉報人。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對舉報者的有關信息予以保密,經查證舉報屬實的,應當給予獎勵。

五、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

(一)生產經營單位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的,應當立即報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並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1.根據需要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局部或者全部停產停業;

2.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或者委託技術管理服務機構進行風險評估,分析事故隱患的現狀、產生原因、危害和整改難易程度;

3.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治理方案,明確治理目標、治理措施、責任人員、所需經費和物資條件、整改期限、監控保障和應急措施;

4.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向所在縣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的現狀、級別和監控保障措施,並及時報送風險評估結果、治理方案和複查驗收報告

(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檢查發現的隱患,以及從業人員崗前檢查發現上報的隱患,要和被檢查部門責任人進行現場簽字確認、登記。

(三)生產經營單位對排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要立即整改,並建立整改台賬。對不能夠立即整改的隱患,要按整改責任區劃、責任範圍向責任人送達《隱患整改通知單》,限期消除事故隱患。

(四)生產經營單位隱患整改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接到《隱患整改通知單》後,應立即組織落實治理方案,消除事故隱患。隱患整改完成後,要向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上報整改完成報告。

(五)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在整改限期時間內,對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可能隨時會釀成事故的隱患,要立即責令停止作業或停止使用。緊急情況下,必須採取撤人、避險措施。

(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接到整改完成報告後,應進行整改情況檢查驗收,形成檢查驗收報告。對重大隱患整改情況應報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複查驗收,編制複查驗收報告。經治理符合安全生產條件,達到治理目標的,方可恢復生產經營或者使用。

檢查驗收和複查驗收報告應分別由單位主管安全負責人和主要負責人簽字、確認。

(七)生產經營單位對已完成整改,經治理符合安全生產條件、達到治理目標的隱患,應進行銷號登記;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後仍未符合安全生產條件、達到治理目標的隱患,再次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落實整改要求,直至完成整改、銷號。

(八)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發生。重大事故隱患消除前或者消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或者職業病危害現場撤出作業人員,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並設置警示標誌,必要時應當派員值守。事故隱患涉及相鄰地區、單位或者社會公眾安全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立即通知相鄰地區、單位,並在現場設置安全警示標誌。相鄰地區、單位應當支持配合。

(九)對外部因素造成的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應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及時協調處理。

(十)對因自然災害可能引發事故的隱患,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採取可靠的預防措施。接到自然災害預報後,應當及時向所屬單位發出預警通知;發生可能危及單位和人員安全的自然災害時,應當 及時採取停止作業、撤離人員、加強監測等措施。

(十一)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台賬,記錄排查事故隱患的人員、時間、部位或者場所,事故隱患的具體情形、數量、性質和治理情況。

(十二)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應當建立信息檔案,每項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建立一個專門的信息檔案,並至少保存3年。

具體包括下列內容:

1.載明事故隱患排查時間、具體部位或者場所、排查人員及簽名,以及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數量、具體狀況、級別、報送情況和監控措施;

2.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記錄,包括風險評估結果、治理方案、效果評價報告、複查驗收報告及報送情況等;

3.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報告以及相關會議紀要等其他正式文件。

(十三)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通過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每月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向所在地縣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送月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

(十四)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年向本單位工會通報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除有保密規定的外,月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可以公開查閲,並在生產經營單位公開場所的醒目位置公示不少於30日。

(十五)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獎懲制度,鼓勵從業人員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對發現、消除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十六)各縣區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1.擬定本行政區域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綜合性政策和制度,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綜合信息平台,定期統計、分析和上報排查治理情況;

2.協調和指導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工作;

3.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4.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責任人員向同級人民政府提出追究行政責任的建議;

5.對舉報重大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人員進行獎勵。

(十七)各縣區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1.編制本行業、領域事故隱患排查標準清單,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

2.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依法查處未按照規定排查治理事故隱患的違法行為;

3.定期分析評估重大事故隱患,並承擔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掛牌督辦工作;

4.按期向同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通報本行業、領域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

(十八)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開展經常性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工作,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的,應當作好記錄,並按照下列規定採取現場處理措施:

1.能夠立即消除的,應當責令立即消除;

2.對立即不能整改到位的,下發執法文書,責令限期整改到位;

3.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4.對責令生產經營單位限期整改的隱患,整改時限到期後,要及時組織進行復查驗收,對按要求完成整改的隱患要及時銷號,對限期未完成整改或拒不整改的,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或強制措施決定。

5.事故隱患消除前或者消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依法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或者職業病危害現場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

6.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風險的,經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批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等措施,強制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

6.有證據證明危害狀態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封存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材料和設備。

7.因存在重大事故隱患而局部或者全部停產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要求恢復生產的,應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提出恢復生產的書面申請。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組織現場審查。審查合格的,對事故隱患進行核銷,同意恢復生產經營;審查不合格的,不得恢復生產經營;經停產停業整改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予以關閉。

(十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引導生產經營單位採用先進技術排查治理事故隱患。

(二十)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分類分級監督管理的要求,按照職責分工,制訂年度監督檢查計劃,並按照計劃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重點和定期的檢查或者抽查。

(二十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記錄,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台賬,建立監督檢查檔案,實行隱患排查整改閉環管理。

(二十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屬於其他部門負責監管的事故隱患,應當及時登記並將有關資料移送有管轄權的部門,屬於重大事故隱患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移送。

(二十三)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實行掛牌督辦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直接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掛牌督辦時,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自收到掛牌督辦通知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提交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生產經營單位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掛牌督辦時,應當提交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二十四)對事故隱患治理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生產經營單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其錄入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庫,向社會公告,並通報有關主管部門、證券監督管理和金融機構。

(二十五)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本行業領域已排查確定的重大事故隱患的責任單位、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等內容在政務網站上公開,有保密規定的除外。

(二十六)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本制度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甘肅省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有關規定處罰。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4

一、村主任是本村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領導本村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並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人民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持研究和解決本村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督促檢查本轄區安全生產工作,分解安全生產考核目標,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負責檢查並督促本村轄區內各類企事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實施安全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協調解決本地區的重、特大事故隱患。

五、本村轄區內發生重、特大事故時,要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協助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善後工作和調查處理。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5

為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把一般事故控制在目標範圍之內,加強對轄區內各類企業安全事故的管理和掌握,特制定本規定:

1、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事故發生單位應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並保護好事故現場,立即向上級政府和安監部門報告,任何單位不得瞞報、謊報或故意拖延不報。

2、村接到轄區有關企業死亡、重傷事故報告後,應立即上報鎮政府、鄉安委辦,並協助上級有關部門進行現場處理。

3、村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要按國家規定,統計好轄區內職工傷亡事故的統計工作,並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台賬的登記。工傷死亡事故在1小時內,重大事故在2小時內迅速上報鎮政府、鎮安委辦。輕傷事故要求在2天內報出。

4、事故發生後,村應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並做好事故處理中的有關協調工作。事故調查與處理程序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國務院75號令)有關規定執行。

5、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後,村要協同鎮安委辦對事故發生單位的安全、防範措施進行監督落實。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6

安全生產檢查必須堅持上下結合、自查與抽查、檢查與整改相結合原則,防止圖形式,走過場。

本村安全生產領導組必須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檢查對象轄區內的生產經營單位,並要有檢查記錄。

國家規定的節日放假前,要組織進行安全大檢查,特別是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存在隱患未整改的單位或部位、特種設備要加強監督,落實防範措施。

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要及時敦促責任單位排除隱患;一時不能整改的,要協助責任單位制定整改計劃,落實責任,明確整改時限;需要協調處理的要及時上報。發現有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要立敦促有關單位進行排除;在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敦促單位立即暫行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並向鎮安委會報告。

在安全生產檢查中查出的安全隱患,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按整改要求抓緊整改;凡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而導致發生事故造成損失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7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加強生產管理,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強化重大風險的監控措施,建立和完善應急救緩和應急保障體系,確保局機關正常運行目標的全面實現,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特制定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如下:

一、安全生產責任人及職責

1、安全生產責任人:根據局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分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局長為第二責任人,辦公室及相關科室的負責人為第三責任人,具體負責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2、安全生產第一責任

傳達貫徹國j-a全生產方針、政策,抓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會議的具體落實;草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及相關文件,做好安全生產各項記錄,隨時向一、二責任人彙報安全工作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開展日常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治措施;搞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具體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學習培訓;對發生的安全事故及時趕赴現場,協助組織搶救,做好善後處理工作,並具體組織事故調查;按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1、建立每月定期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基本知識的制度。

2、堅持採用廣播電視、標語、專欄、印發資料、諮詢等多種方式,經常向幹部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法規和技術知識的宣傳教育,在重大節日和重點時段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活動。

3、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安全生產法規或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

三、安全生產檢查

1、堅持經常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管理,防止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2、堅持定期檢查和經常性檢查,對單位重點部位、檔案室等每月進行一次以上的安全檢查,在元旦、春節、“五一”、“十一”、汛期等重要時期例行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

3、檢查人員要嚴格執行各項紀律的規定,認真履行檢查職責,堅持原則。

4、安全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時間、地點、內容和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做好書面記錄,或填好檢查表。

5、安全生產檢查要堅持“誰檢查,誰督促整改”的原則,對檢查出的隱患督促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整改。

四、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1、經常組織對單位重要部位、檔案室、庫房等安全生產隱患進行排查,對發現的一般隱患問題,責令相關科室和人員採取措施及時消除;對重大隱患,及時組織研究,提出整改計劃或方案。

2、凡是經省、市人民政府或安監部門確認的隱患整治項目,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進行研究,落實專人負責,督促按計劃組織實施。

3、凡是對安全隱患,特別是重大安全隱患不按要求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及時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將對責任科室、責任人進行追究,上報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4、對安全隱患整治項目完成後,各科室或負責人應及時報告,經檢查驗收合格後,整治的項目方可投入使用。屬市以上安監部門列入的重大隱患,報告市政府或市安監部門檢查驗收。

五、事故應急救援

1、成立事故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任組長,相關科室及有關單位人員等為成員。同時建立一支救援搶險分隊,落實有關人員組成。

2、事故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是負責對發生在本單位內重特大安全事故傷員搶救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傷員先期救護工作。

3、互通信息,快速出動。凡是發生傷亡事故出現傷員,迅速通知有關單位人員奔赴現場。有關單位和人員接通知後必須儘快出動,不得延誤。

4、凡是負有事故救援職責的單位、領導及其工作人員,在接到事故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8

目的:

為了貫徹“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的安全生產方針及消防工作應遵循的“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工作方針和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適用範圍:適用於全廠安全生產、消防工作制度化管理。

責任人:廠長、總工、副廠長、各部門負責人。

內容:

1.基本原則:

在計劃、佈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同時計劃、佈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和消防工作。

2.基本要求:

2.1把安全和消防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組織管理環節中去。在生產工作中把對生產的管理和對生產安全、消防安全的管理較好地統一起來。

2.2堅持管生產必須同時管生產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原則。

2.3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認真貫徹執行我國的安全生產、消防工作方針及各項安全衞生法律、法規和政策,建立健全本企業的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安全衞生技術規範、標準、技術措施,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消防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管理制度等,並根據本廠特點和工作需要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專職機構,配備齊全專職人員。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9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堅決取締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證照不齊全的企業。

2、全鄉安全生產工作由主要領導負總責。

分管領導具體抓,安全委員會成員負責實施,同時,制定並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

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資格認定和持證上崗。

4、建立健全爆破作業的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5、各企業要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並按規定配備各類勞動保護防護用品。

6、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組織各企業參加安全培訓,開展安全宣傳教育,評比表彰等活動。

7、建立安全生產的檢查記錄及檔案。

8、建立安全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建立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開展經常性檢查、處理、報告或記錄的制度。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10

第一章 安全工作

總則

一、為確保醫院人員、物資、財產和醫院管理安全,保證醫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有關安全工作法規制度,結合醫院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彙編,

二、安全工作是醫院全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貫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實到各科室、各崗位、各人員及各項工作之中。任何人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十分重視安全工作,不得有任何的麻痺繞幸心理和疏忽大意。

三、堅持“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在思想上、認識上築牢安全防線,築起安全預防壩堤;在物質上、技術上打牢安全防範基礎,提供安全預防保障;在人力上、精力上投入安全預防力量、提高安全預防警覺;在制度上、措施上健全安全工作規範、建立安全工作機制。

四、大力推行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安全工作的目標分解到科、到人,將安全工作的責任落實到人頭,建立全方位、全時制的安全工作網絡,努力創建平安型醫院。

疏忽大意。

三、堅持“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在思想上、認識上築牢安全防線,築起安全預防壩堤;在物質上、技術上打牢安全防範基礎,提供安全預防保障;在人力上、精力上投入安全預防力量、提高安全預防警覺;在制度上、措施上健全安全工作規範、建立安全工作機制。

四、大力推行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安全工作的目標分解到科、到人,將安全工作的責任落實到人頭,建立全方位、全時制的安全工作網絡,努力創建平安型醫院。

第二章 安全宗旨和目標

一、堅持安全工作為醫院建設、改革、發展服務,為人民羣眾、廣大患者和職工服務的宗旨。

二、全院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把安全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把人的安全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進行各項工作時保證安全,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做到安全和工作“兩不誤”。

三、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標:圍繞“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的安全工作內涵,努力達到全院年度安全工作實現“五無”即:無我方有責任的政治案件、無我方有主要責任的刑事案件、無我方有主要責任的經濟案件、無我方有主要責任的二級以上醫療事故和嚴重醫療糾紛、無我方有主要責任的行政事故、生產事故、交通事故以及消防、偷(被)盜、食物(藥物)中毒、觸電、氣體泄漏或爆炸、鬥歐等嚴重事故,

管理制度

四、各科室要按照各自工作範疇和工作責任,做好本範疇內的政治、行政、醫療、生產以及人、財、物和行為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各類案件、事故的發生,具體目標是:

辦公室:年度內無責任性行事故,無影響醫院形象和聲譽的、影響全院工作有效進行的責任性黨政管理工作差錯事故。

人事科:年度內無人事管理、執業管理、勞資管理、社保管理方面的責任性差錯事故和嚴重糾紛。

宣傳科:年度內無正反宣傳方面的失實、失策、失度責任性差錯事故及違反廣告法的虛假、誤導性廣告責任事故。

經管科暨行政監察審計室:年度內無經濟運行管理和經濟考核方面的責任心嚴重差錯事故,無行政監察失察、審計失真、失職、失誤、監察不到位導致發生的責任性監察審計差錯事故和嚴重問題。

紀檢監察科:年度內無授理投訴、接待來訪、查辦案件和查處問題方面的責任心、人為性嚴重差錯事故以及因此而導致發生的其他連鎖事件和嚴重問題,無對黨員、領導幹部監督失察而發生的責任心案件及嚴重問題。

司機班:年度內無由我方負主要責任的等級車輛事故、車輛機械事故以及違反交通法規的規定、制度的嚴重問題,無領導和工作用車方面的嚴重責任問題。

財價科:年度內無現金、資產、帳務管理方面的責任心差錯事故,無財務工作人員監守自盜、貪污挪用、私報公款、收支差錯導致醫院或患者利益嚴重受損等嚴重問題,無亂立項目、亂設價格、亂收費用因而導致發生經濟責任事故和嚴重經濟糾紛問題,無違反財務法律、法規、制度導致發生的經濟案件。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11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切實保障全區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降低和減少農機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切實加強對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領導。實行安全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原則,落實一把手負總責,主管領導具體負責,任務到單位,責任到人的目標責任制,層層落實目標責任,使農機安全各項規章制度及目標責任落到實處,為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二、嚴格執行登記管理制度,確保操作人員素質准入關。按照國家“五整頓、三加強”要求,堅持從源頭上抓起。在拖拉機及駕駛人登記、檢審驗、考核發證、安全檢查、事故處理等工作中,要嚴格管理,規範程序,切實做到“誰辦理、誰簽字、誰負責”,“誰檢驗、誰簽字、誰負責”,“誰考核、誰簽字、誰負責”。嚴格培訓質量,凡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辦理駕駛證的“誰辦理、誰負責”,嚴格實行過錯追究制和責任倒查制。

三、依法行政,確保農機執法的嚴肅性。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福建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在農機安全生產檢查、事故處理過程中,要規範程序、依法行政,嚴禁徇私枉法,説情求情,特別是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及工作人員不得缺位、越位行使職權,以確保農機執法的公正性、嚴肅性。

四、規範管理,嚴格執行事故上報制度。發生農機事故必須按程序及時準確上報,發生一般事故,應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發生重、特大事故必須先報告當地政府和安監部門,經批准後按程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嚴禁瞞報、漏報或隱瞞不報,凡隱瞞不報或知情不報的,嚴格按幹部管理權限對主管領導和事故統計人員進行處理,凡造成社會重大影響和後果者按照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五、認真學習,切實加強幹部業務素質。堅持經常性組織職工幹部開展業務知識、法律法規知識學習,使廣大幹部職工熟悉業務,弄通弄懂法律法規,在安全檢查執法過程中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

洛江區農業水務局

XX年9月3日

新增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篇12

各礦山企業、生產經營單位:

現將《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其法定代表人或實際控制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生產經營單位應依法依規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足安全管理人員,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落實到班組和崗位。

二、建立安全生產會議制度生產經營單位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鄉安監站每個月召開一次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通報當月的安全生產情況,佈置安排下個月的安全生產。

三、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嚴格准入。生產經營單位對新招員工必須先進行體檢、培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嚴禁未培訓就上崗或先上崗後培訓。新招員工必須實行工傷保險。

1、嚴格培訓。生產經營單位每年開工復產前,要組織員工集中培訓三天,每月集中培訓一天,使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形成制度化、規範化。

2、嚴格管理。實行員工統一編號制度、持證上崗制度、掛牌上崗制度、出入井銷號制度,嚴禁混崗、替崗、無證上崗,員工與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員工離開單位時,需進行體檢,體檢表交鄉工業辦備案。

3、建立檔案。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員工檔案,實行一人一檔,將員工的培訓資料、編號、工傷保險金、養老保險金、身份證複印件、體檢表、上崗證、安全生產責任狀等資料,統一整理歸檔。

4、嚴格落實礦級領導下井帶班制度,礦長必須每月親自下井帶班8次以上。

四、建立安全生產現場管理制度、實行值守制度。生產經營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電話24小時暢通,隨時有人接聽電話,確保值班工作正常運轉。井下和地面的通話系統要暢通。

1、嚴格上下班制度。員工上下班要搞好交接登記,下井前進行搜身檢查,嚴禁帶煙火等與生產無關的物品下井。安全管理員堅持下井帶班,不脱離現常

2、加強頂板管理。逐步淘汰木支護,採用金屬支架,每架不超過0.5米,嚴禁空頂作業。

3、搞好防治水。煤礦要制定防治水技術管理責任制,制定本礦防治水應急救援預案,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後掘”。

4、紮實做好“一通三防”。礦井必須完善通風系統,做好防火、防塵、防瓦斯。瓦斯監測必須做到“一炮三檢”、“一班二檢”。

5、強化機電運輸。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明確分管負責人,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

6、規範現場排險。員工在井下作業時,發現險情後,須由二人以上共同排險,並有專業人員指導,嚴禁單獨排險作業。

五、建立事故應急救援和事故報告制度、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科學的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救援演練。

1、突發安全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或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企業主要負責人,主要負責人必須立即報告鄉政府,鄉政府必須在45分鐘之內電話報告,90分鐘之內文字報告縣安委辦,應急辦和主管部門。

2、事故發生後,企業在報告的同時,應積極組織事故應急救援,防止事態擴大。

3、不得瞞報、漏報、謊報事故或故意拖延不報,故意破壞偽造事故現常

六、建立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由鄉安監站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實行定期不定期地監督檢查。

1、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場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到位。

2、未限期整改到位的,責令停產整頓,並以文字的形式上報縣主管部門和在全鄉通報。

3、嚴厲打擊無證開採行為,堅決取締非法開採行為。

七、嚴格獎懲制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社會影響較大地安全生產事件,要查清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提出防範措施。

1、凡發生一般事故的企業,輕傷一人,罰款20xx元;重傷一人,罰款5000元。

2、礦級領導下井帶班制度未落實,被盛市、縣檢查受處罰的,鄉政府給予同額罰款。

3、凡發生死亡事故的企業,死亡一人處罰50000元。

4、罰金與矽肺病救助資金一併收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