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向初探

金鄉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向初探

金鄉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向初探

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項基礎產業,又是一項關係生態環境建設的公益事業,肩負着優化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面對新形勢的需要,構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林業發展新格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進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已是大勢所趨。

一、金鄉縣林業產業化結構現狀及突出問題

近年來,金鄉縣林業生產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林業工作的指導思想,動員全縣廣大幹部羣眾,按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高標準建設國家級生態示範縣為目標,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使全縣林業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生態林業體系建設初具規模。以農田林網、綠色通道、堤灘造林和城鎮綠化為主體的生態林業體系已基本形成,截止2002年底,我縣共有林地9.1萬畝,其中用材林2.04萬畝,農防林0.96萬畝,護岸林2.27萬畝,護路林0.37萬畝,灌木林958.5畝,經濟林2.7萬畝。已林網化面積49.9萬畝,全縣活立木株數達980.3萬株,灌木124.2萬株,木材總蓄積7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4.7%。2002年全縣林業產值達到 2.05 億元。溝、路、渠、堤已基本栽上了樹,基本實現了農田林網化、河道林帶化、城鎮綠化、美化,林業的生態防護效益顯著增強。

(二)林業產業體系已成雛形。豐產林、用材林、經濟林綠化樹種基本實現了良種化,先後引進了楊樹107、108、2001雜交楊、三倍體毛白楊、84k楊等;經濟林樹種中華壽桃、凱特杏、金太陽杏、水晶梨、蒙陰紅石榴、沾化冬棗、磨盤柿子等;園林綠化樹種引進了雪松、蜀檜、灑金柏、國槐、法桐、金絲柳、瓜子黃楊、大葉垂榆等多種優良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80%,達到了自給有餘。經濟林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達3.4萬畝。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形成了金鄉鎮千畝油桃、司馬鎮的千畝大櫻桃、金鄉鎮的葡萄保護地栽培、興隆鄉的凱特杏保護地栽培等一批優質果品生產基地。林產品加工能力不斷增強,全縣已建成雞黍鎮張寨、劉樓村和化雨鄉牌坊莊、唐樓村2個大型的木材加工購銷市場,一個金貴集團果蔬加工基地。木材加工企業現有30多家,年加工木材15萬立方米。建成了貯藏量千噸以上的果品貯藏庫30多座,為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林業科技投入明顯增強。按照市場為先,科技為先,質量為先,效益為先的原則,開展了優質苗木良種的引進、試驗、繁育和推廣。在造林營林上,對107、108、三倍體毛白楊等30多個優良無性系進行對比試驗,選育出10多個優質高產品種,如三倍體毛白楊5年一個輪伐期,畝產可達25立方米,比一般品種增產40%。在發展經濟林上,通過採用大田地、堤灘、農林間作、保護地栽培等多種種植方式,從規模、高效、優質、高產等方面作比較,不斷探索新的種植模式和優質高產技術,大力推廣了林木良種及豐產栽培技術、良種優苗選育、抗旱造林營林技術、林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一系列先進、成熟、實用、配套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兩高一優”林業,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肖雲鎮、司馬鎮在東漁河堤堤灘低產林分級改造中大力推行名特經濟林,引進金太陽杏、京三三桃、日本甜柿、豐水梨、雪棗等名、特、優、新品種,形成了千畝連片的經濟林帶。高河鄉紹劉村、卜集鄉草廟村等地,進行了米格蘭特油桃、早春豔桃、凱特杏、金太陽杏等果樹新品種的高密度定植優質早期豐產技術研究,取得了當年定植,第二年畝效益達千元以上的效果。興隆鄉、金鄉鎮、化雨鄉實行了凱特杏、大棚葡萄、金太陽杏的保護地栽培,使全縣保護地栽培面積達到200畝以上,畝產值達到1-2萬元。新的栽培技術比原來的種植方式能提前2-3年進入盛果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四)林業發展模式趨於多樣化。在林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對民營林業、合同林業、訂單林業、紙漿林、林牧型速生豐產林等先進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卜集鄉宋廟等村採取林牧結合的辦法,進行速生林、牧草套種,發展林牧型速生豐產林1300畝,帶動了畜牧業的發展,增加了畝產出效益,並決定在5年內建成萬畝林牧型速生豐產林基地。興隆鄉與太陽紙業簽訂合同集中發展紙漿林,取得了顯著成效。肖雲鎮大力發展民營林業,制定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在唐王村對外承包700畝農田發展速生豐產林,走出了一條以民營經濟發展林業的新路子。

(五)林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和鞏固。鄉鎮林業站建設通過了“合格縣”驗收,為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林木管護隊伍不斷壯大,護林防火、病蟲防治設施初步配套,建立了林業公安、林政管理、木材檢查、森林植物檢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執法隊伍,在鞏固全縣林業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縣鄉林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基本健全,造林綠化成果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雖然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取得較大成績。但隨着經濟運行方式的轉變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仍存在林業產業結構不相適應、不盡合理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四點:一是林分結構單一,林種結構不合理。我縣綠化品種大都是單一的楊樹,沒有形成多元化發展,經濟林規模較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進展緩慢,形不成規模,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要。二是林業二、三產業發展滯後。林業產業化經營尚處於起步階段,缺少林果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短,中介組織和服務組織不完善。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後,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三是品種結構不合理。在果品生產上表現為“三多三少”,即低檔果品多,高檔精品果品少;一般品種多,名特優新品種少;季節性果品多,適宜加工、耐貯藏果品少。林果產品品質檔次較低、質量較差、名牌較少,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四是對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特別是個別領導幹部的認識問題,有的只看到林業的直接效益,而忽視林業所持有的比直接效益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的只顧眼前的利益,忽視長遠利益,搞掠奪式經營;有的盲目樂觀,自我陶醉,看不到發展林業的緊迫性,下不了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心,缺少抓林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着我縣的林業產業化進程,影響着經濟的快速增長。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促進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健康發展。我們要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調整目標,找準主攻方向和重點,今後我縣的林業產業結構調整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加快林業產業化進程和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優化區域佈局和林業產業、產品、品質結構為重點,以發展名特優稀林產品和特色優勢產業為切入點,以改革的思路、市場的手段和創新的精神,大力發展民營林業、市場林業,加快林業產業化進程,優化林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全面提高林業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逐步實現農田林網化、河道林帶化、村莊園林化、城鎮綠化美化,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

到2005年總的發展前景和目標是:在公路和河流兩側形成集用材林與觀賞樹相結合的綠色長廊,把縣城建成綠樹成蔭、花草遍地的花園式城市,形成“田成方、林成網、綠化苗木滿金鄉”的靚麗風景線,呈現出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使金鄉成為林業大縣和全國生態示範縣。全縣林地面積達到12.92萬畝,農田林網化面積84.2萬畝,村鎮植樹300萬株,林木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林木總覆蓋面積34.6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6%,林業年產值達到2.6億元,初步實現林業產業化。

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一)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通過定向培育,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推廣以三倍體毛白楊為主的速生樹種,建立大型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縮短木材生產週期。推廣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多種間作形式,以短養長,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利用三年的時間,在金鄉縣北部的卜集鄉、胡集鎮、羊山鎮建設2萬畝的林牧型速生豐產林標準化示範基地,以及建設以北大溜、新萬福河、老萬福河、大沙河、新西溝等河堤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帶。(二)穩步發展名特經濟林。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按照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特色經濟、綠色經濟的要求,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適銷對路的名、特、優、新果品和時令果品以及錯季果品,積極發展第二、三產業,形成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調整樹種結構,穩定梨、蘋果等大宗果樹面積,適度發展油桃、冬棗、沙果、櫻桃等優質小水果、幹雜果品種面積;調整品種結構,壓縮中熟品種,增加早、晚熟品種比例。同時大力發展保護地栽培等增產、增效新技術,提高果品品質,品種以桃、杏、葡萄為主發展面積要達千畝以上,形成規模效益。不斷優化佈局,按照適地適樹、適當集中的原則,立足現有規模優勢,將果樹在高產區集中發展,儘快建成區域經濟、特色經濟。重點抓好以司馬鎮為主的金南萬畝大櫻桃基地和優質雜果基地的示範建設,通過抓典型、建精品、樹樣板,促進果品生產上檔次、上水平,加快果品產業化步伐。(三)加速發展苗木花卉業。要把苗木花卉生產作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按照道路和城鎮綠化的需求,以鄉鎮道路、城市綠化為方向,抓好名優稀特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形成速生、常綠、灌木以及花卉多元化發展。以國有林場、苗圃為依託,積極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產專業村、專業户,發展一批“苗木大鄉”、“苗木大鎮”。形成以胡集鎮、羊山鎮、金鄉鎮、卜集鄉為重點,沿105國道集中連片發展、初具規模的林木良種、花卉繁育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鄉鎮、村把苗木花卉基地建設與發展觀光旅遊農業結合起來,嘗試開展“農家樂”經營活動,探索新的農業經營模式。(四)扶持林產品加工業。林產品加工是延長林業產業化鏈條、增加林木附加值的關鍵環節,下步要逐步調整林產品加工企業數量,限小扶大、優扶劣汰,提高技術、設備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推進林產品加工業向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方向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大力開發拼板加工、高密度板、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工藝品、木漿、傢俱、果品貯藏、果汁果脯等多種產品,逐步形成以雞黍鎮劉樓、張寨村為主,沿棗曹線發展的木材加工基地和以金貴集團為龍頭的果蔬加工基地。規劃建設全縣木材交易市場,大力發展木材銷售專業村、專業户,積極發展各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骨幹、以林產品市場為依託,生產、加工、銷售相互銜接,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明顯的現代林業產業。

三、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和建議

林業結構調整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週期長、問題多、難度大。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促使林業結構調整快速向前推進。

(一)提高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認識。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既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內在客觀需要,也是我國經濟形勢發展的要求。只有加快結構調整和優化,我縣林業產業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發揮資源優勢,創出最佳經濟效益。近幾年,有不少縣市區面向市場積極調整結構,拓寬了市場,帶動了產業發展。任城區李營鎮選準林木種苗作為富民強鎮的主導產業,以調整為主線,把規模調大、結構調優、品種調新、檔次調高,建成了全國第六大優質高檔苗木生產基地,闖出了一個年銷售收入近億元的苗木銷售市場。李營鎮的經驗告訴我們“育苗植樹也能致富”,只要選準市場方向,運用產業化手段,堅持不懈地抓下去,林業產業完全能夠做大做強,發展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二)面向市場,按照市場需求調結構求發展。首先,要牢固樹立市場觀念。要把市場需求作為抓好林業產業的基礎和前提,來確定林果產品的品種、產量、規模及結構和佈局,通過市場引導,來上項目、辦企業、搞新產品開發、調整產品結構及企業組織結構,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其次,要認真研究市場。摸清消費趨勢、市場容量、市場競爭狀況和市場佔有份額等,從而確定產品的市場定位,有針對性的制定競爭策略和措施,避免出現無序生產和盲目投資等問題。第三,要大力開拓市場。實行名牌戰略,不斷提高林果產品科技含量,增強產品競爭力,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流通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林果產品促銷、展評活動,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

(三)培育龍頭,帶動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發展。要堅持“基地配套與全方位服務相結合、現有企業改造與新項目建設相結合、優化運行機制與加強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抓好龍頭組織的扶持和培育。一是加強龍頭企業建設,讓龍頭企業多起來。選擇一些有市場、技術有保證的新項目,及時立項,以項目為載體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二是大力扶持、加強管理,讓龍頭企業強起來。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林業貼息貸款要向龍頭企業傾斜,提高龍頭企業適應市場、把握市場的能力,增強其輻射和帶動作用。三是辦好林果產業協會,提高林農的組織化程度。積極探索建立林業開發新機制,積極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推行“苗圃+農户”、“苗圃+公司+農户”、“苗圃+協會+農户”等多種形式,建立以“風險共擔,利益均攤”為核心的利益調節機制。使林業產業的產加銷逐步達到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形成越來越多的貿工林一體化的經濟組織。

(四)依靠科教,推進林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要充分發揮林業技術推廣體系、科技示範體系、技術培訓體系在林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大實用技術普及和新技術推廣力度,重點推廣優良品種、平衡施肥、花果精細管理及保護地栽培等關鍵技術。加強基層技術推廣機構,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經驗,提高技術人員技術水平,不斷增強科技示範能力。利用多種形式培訓林農、果農,實施“綠證工程”,提高林農、果農的整體素質。按照“保老牌、創新牌、引名優、上精品”的總體思路,加強果樹優良品種的選育、引進等工作,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把林果良種選育、引進和推廣作為重點,同時要加大育種力度,向良種產業化方向發展。

(五)政策引導,建立靈活的運行機制。要加快林業產業的結構調整,推進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必須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和靈活的運行機制。要對重點工程基地建設、林果產品加工的重點龍頭企業、果樹優良品種培育和引進、花卉業的發展以及森林旅遊重點項目,在資金上給與扶持。要全面落實林權制度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權、搞活使用權、放開經營權、保護受益權”的要求,引入競爭機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用政策調動羣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宜賣則賣,宜包則包,宜統則統,哪種方式有利於調動羣眾的積極性,有利於林木的保護管理,就採取哪種形式。把握好先易後難、適度規模、公開公平競爭的原則,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推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及實施方案的要求,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鋪開,並建立樹權林權檔案,把資源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管理的軌道。

(六)加強領導,切實搞好組織協調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林業結構調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指導和組織協調,及時解決調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保證結構調整工作順利進行。同時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林業結構調整的特殊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強化市場觀念和質量意識,注重林果產品提質增效和以優取勝,逐步使林業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粗放經營型向集約經營型轉變,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提高,推動我縣林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林業產業化進程和我縣經濟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