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老師》評課稿

《她是我的老師》這一課的評課活動如何寫評課稿比較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評課稿,僅供大家閲讀參考!

《她是我的老師》評課稿
《她是我的老師》評課稿一

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説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恆獻血時精神,動作的細緻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教學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到不盲從,實事求是。盛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主。讀中理解,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小主人。

在以學生為本的新課改中,提出了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自主、合作、探研培養學生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她是我的好朋友》一課執教中,如:盛老師釋題後就給學生的讀書方法,把文中的重點詞語和重點句子,採用聽讀、範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盛老師精心設計了展示讀這一教學環節,很有創造性,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句讀,這樣不但能展示學生的個性,而且為突破重點而鋪路,培養學生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品讀的教學環節中,盛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出文中緊張危急的句子。如: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後顫抖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還抓住了阮恆小手的動作:顫抖――舉起――放下――舉起這幾個動詞,讓學生動作示意讀,自由讀,小組讀,集體讀,然後學生評價。盛老師在評價中稱讚學生,給學生帶來了好心情,師生起到互動的作用,也為培養學生的朗讀開了綠燈。這一步教學環節很紮實,切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讀中也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研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實感,體會句子的含義,用內心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台階,使學生受到美好的情感的薰陶。

《她是我的老師》評課稿二

新課程明確指出:閲讀教學中,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代老師《她是我的朋友》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把語文閲讀教學建立在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人物的形象以及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在讀中努力產生學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可以説,本課的教學設計,突破了以往學生被老師牽着鼻子走的情形,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自主地,探尋式地學習,具有實效性,可以説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下面具體來談一談:

一、三維目標達成的比較好,是“相互滲透、融為一體、螺旋上升”的。

本節課學生深刻地瞭解了描寫哭的幾個詞語“啜泣、嗚咽、低聲哭泣、抽泣”的不同含義;學生不僅朗讀能力有了發展,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並能抓住阮恆獻血時的表情和動作體會人物內心的變化,讓學生通過充分朗讀,感動了自己,讓“朋友”的內涵在心裏有所提升,再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朋友真摯的友誼,從而樹立了正確的“朋友觀”。如課堂上教師通過:“阮恆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可能在想什麼?試着用第一人稱説一説。”引導學生知道了要想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先要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本節課的教學實際看學生非常好的掌握了這種讀書的方法,而且能夠用這種方法來展開交流和學習。

二、思路清晰,教學內容安排得當。

從初讀——細讀——精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人物內心的思想內涵,受情感的薰陶,最後昇華情感。教學如行雲流水,通順流暢,把學生帶入課文中的意境。教學中重點、難點突出,分析透徹,朗讀到位,學生學習態度積極,效果好。

比如: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找出對阮恆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情以及心理的描寫,然後抓詞抓句、咬文嚼字進行理解,除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阮恆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還可以完成詞語的積累,知識的獲得變成了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不在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學生在主動的參與過程中,積極動腦思考,揣度人物的情感,想法,對學生的分析水平、通過重點的語句理解課文的水平都能得到鍛鍊,在分析阮恆這個人物時,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經歷不同,所以在理解的程度上也有深有淺,設計者把教學的難點放在人物的形象分析上,充分證明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啟發自己的思維,自能讀書,與課文的情感產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而不必要求他們必須有統一的認知。

另外,我認為,此篇教學設計最巧的地方是在結尾處設計的“通過‘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你都想到了什麼?受到了什麼啟發?”這一項上,這是在讓學生在根據對課文的理解上求“活”,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也是在學生中展示生活中最美的事物,要讓學生的知識“活”起來,學生在思考中、在集體的生活中,在相互的交流中,精神財富共享。最後提一點個人的建議,在這篇教學設計中,我認為對故事發生的背景和鮮血的場面可以讓學生演一演,可以幫助學生體會當時的情境,另外,還可以在教學的餓過程中,讓學生想象一下醫生和阮恆的對話,填補課文中留下的“空白”鍛鍊學生的想象力,有一位哲人説得好:“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

三、亮點。

1、在朗讀課題的時候,代老師沒有請大家齊度了知,而是請學生根據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體驗來朗讀,這是課標所提倡的。在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還請學生試着為課文換一個題目,這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到阮恆待人真誠、無私助人的品質,深化了友情的意義。

2、在一名學生多次讀錯“血”的讀音的時候,教師沒有馬上否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幫他糾正,給他改正的機會,這樣,給了學生自信,我想,這個學生以後將更加喜歡上語文課。

3、對於區分“血”的兩個讀音的問題,教師處理的非常到位,這是一個很難區分的多音字,大多數學生如果不經過糾正訓練,都會含糊不清,所以,代老師的這個訓練非常有必要,意義也非常大。

4、課堂上請學生模仿醫生説話,想象她在那時會和阮恆説些什麼,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也幫學生掌握了有關語文課之外的一些獻血的知識。

四、提點建議。

1、初讀的次數有些少,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初讀可設計在兩、三遍左右,然後再讓學生根據初讀,回答在初讀課文後能解決的問題。

2、對於多音字“血”的訓練,如果能放在課件中“輸血”這個詞後面,那銜接的就更緊密,相信學生的印象也就更深,掌握的也就更好了。

總之,我覺得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語文課,因為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讓人感受到了真情、真愛、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