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亞的木匣的評課稿

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趙老師制定的學習目標是:

科利亞的木匣的評課稿

1、掌握本單元生字詞,理解部分詞語,如奚落等;

2、把三篇課文讀準確、流利,並讀出感情;

3、學習課文,懂得文中講的道理;

4、讓學生初步體會通過一件生活小事説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乍一看,沒什麼特別的,與我們平時制定的三維目標大同小異。但是,在學習目標的上方赫然列着“課前準備”:1、把三篇課文讀準確、流利;

2、把每課的生字擴詞語2個,寫到書上,注意邊寫邊記憶;

3、找出不明白的問題。

原來,在趙老師給我們呈現的精讀課之前還有識字課、過關課。趙老師從一年級開始就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紮紮實實地進行字詞、課文的過關,這才保證了“精讀”課的質量。

在精讀課中,趙老師給我們展示了“直奔中心法”的教學。沒有聲情並茂的導入,沒有貌似啟發的“還有嗎”“你再想想呢”。直接完成對課文重點的填空,再總結道理,歸納方法。通過三篇課文的學習,學生逐漸學會了總結道理的方法,體會到了一種表達方法。在後面的拓展課和練習課當中,趙老師還會指導學生運用這種總結道理的方法進行拓展閲讀,運用“通過一件生活小事説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進行寫作訓練。

一系列的課這樣紮紮實實地進行下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怎能不提高?可見,語文主題學習並不是簡單地放手讓學生去讀大量的語言材料,它需要老師進行有效地組織。在大量的語言材料面前,教師要着眼於學習方法的習得與運用,提煉出文本在提供方法指導方面的意義性材料,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指導學生運用這些方法進行自主閲讀、寫作。因為最有效的語文課堂的“教”自然應當着眼於學生離開學校之後的“不需要教”的落腳點。